温书棠顿了半晌:“有的。”
“读高一那年,我和他不同校,每到周末的时候,都会坐半小时公交车到市中心的图书馆自习,因为那和他们学校只隔了一条街,我想碰碰运气,看他会不会出现在附近。”
有人忍不住追问:“那你们有遇见过吗?”
热气氤散在眼底,氲出阵阵酸意,温书棠摇头,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一次都没有。”
“后来我只能安慰自己,或许我们真的没有缘分吧。”
“啊……”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最后不知是谁抱怨了句:“太难了,下次再也不要暗恋了。”
“聊什么呢?表情怎么都这么严肃?”
伤感氛围被打破,陈言之朝她们这边走来:“姜组长又给你们布置难题了?”
“没有。”温书棠否认,“就是随便聊聊。”
“正好大家都在,这段时间辛苦了,和你们姜组长打了招呼,一会在Heritage聚餐,我请客。”
“哇!Heritage!听说他们家鹅肝特别好吃,我想试很久了!”
“陈经理大气啊!”
“到底是想请我们吃饭,还是想给棠棠姐接风洗尘——”冯楚怡揽着温书棠,下巴搭在她肩膀上,“学长,你可得如实招来。”
温书棠蹙眉扫她一眼,示意她不要乱开玩笑。
陈言之却承认得坦荡:“都有。”
Heritage就在Transline对面,索菲特大楼六层,以高雅舒适的环境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出名,一行人刚落座,正在商量点些什么,坐在温书棠右侧的女人突然起身,神色里带着几分焦急。
“抱歉啊大家,我可能得先走了。”
温书棠抬起头问:“怎么了李姐?”
被叫做李姐的女人解释:“刚才学校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佳佳下课时摔了一跤,一直吵着说头痛,可能是撞到了,我得带她去医院看看。”
“先别急。”陈言之也站起来,“我开车送你过去,这样能快一点。”
“我也一起吧。”李姐是单亲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温书棠放下手里的菜单,“有什么事也能帮忙照应一下。”
李姐不好意思麻烦他们:“不用……”
“没关系的。”温书棠知道她要说什么,抢先一步打断,“走吧。”
车子一路开到医院,陈言之去一楼排队缴费,温书棠则陪着李姐和佳佳到二楼做检查。
大概是昨天吹了冷风,她不慎有些着凉,这会儿鼻子莫名堵得厉害,额头也隐隐开始发烫。
温书棠倚在诊室门边,半阖着眼睛,睫毛落下一层淡淡的阴影。
消毒水的气味冰冷,耳边时不时有脚步声。
手腕忽然覆上一道温度,温书棠以为是李姐,下意识睁开眼,但看清眼前人的模样后,恍若雷电击身,她猛然僵在原地。
她没想到他们会再见面,而且只隔了短短一天。
男人就站在面前,高大身影将她笼住,身上仍是那件黑色衬衫,只是微乱的额发,显得他风尘仆仆。
头顶白炽灯明亮,冷光将立体分明的五官轮廓勾勒清晰。
他眸色很深,像团散不尽的浓雾,里面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情绪。
时间停滞片刻,就在怔愣之时,温书棠听见他的声音——
“怎么来医院了?是生病了吗?”
这是分开八年后,他们之间说出的第一句话。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争执对峙,而是这样一句再寻常不过的关心。
寻常到,就好像横亘在他们中间的那些时光从未存在,往日那些难堪与折磨只是一场荒诞的梦境。
但这算什么?
当初分明是他先推开自己的。
何况他现在还有新人作陪,又何必来与她这段旧事产生瓜葛。
心口猛缩出一阵刺痛,温书棠移开眼,咬唇忍住鼻酸,然后用力向后挣脱,试图将自己的手抽回。
可周嘉让却不肯放,修长指节收紧力度,他掌心的纹路摩挲上她细腻的皮肤。
退无可退,温书棠嗫嚅着叫出他的名字。
“周嘉让。”
漫天的委屈涌上心头,喉咙好似被堵住,她声线越来越轻:“你松开我……”
看着她渐红的眼眶,心脏仿佛被利剑穿透,周嘉让眉头皱紧,薄唇翕动,过了数秒才发出声音。
“恬恬。”
好久违又陌生的昵称。
温书棠记不清到底有多久没听过别人这样叫自己。
理智徘徊在崩溃边缘,就在她即将承受不住的时候,陈言之的出现让她得到拯救——
“书棠?”
明明叫的是她,周嘉让却先一步抬眸。
看着这个完全陌生的男人,他有一瞬间的失神,手上的力气渐渐松开,温书棠也得以逃脱出来。
她后退一步,将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开,似要同他划清界限。
陈言之也配合着停在她身前,不动声色地挡住周嘉让,垂眸看见她紧锁的眉:“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舒服吗?”
温书棠幅度很小地摇了摇头:“费用都交完了吗?”
陈言之轻声嗯着:“都交好了。”
温书棠说了声好,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那我们走吧。”
周嘉让站在原地,像局外人一般,望着两人并肩离去。
直至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处,她都没有回头,甚至余光都没分过来一次。
心像被一只手扼住,碾压出数不清的酸涩与痛苦。
脑海中忽然跳出一个想法,清清楚楚地提醒着他。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第3章 并校 “周嘉让,你给我站住!”……
齿轮扭转,时间回到过去。
2014年夏天,烈日当空,热浪炎炎。
暑气就像是牢笼中的困兽,来势汹汹地冲破桎梏,将万物生灵悉数吞噬,只留蝉鸣声交错起伏。
在连续半个月的高温炙烤下,漓江终于迎来一场降雨,街边梧桐被洗刷得湛绿,但这并没能带走空气里枯焦如焚的燥意。
傍晚五点,温书棠把最后一摞书整理好,从市图书馆里出来。
地面还湿漉着,有风吹过,蓄满的水洼泛起涟漪,像是一块被打碎的残镜。
倒影里的女孩穿着棉质长裙,五官柔和,模样安静,黑发随意散在肩后,衬得皮肤白皙干净。
鸣笛声从远处传来,46路公交车停靠到站。
车门缓缓开启,等待两秒,见人没有上车的意思,又朝着下一站加速驶去。
路口信号灯变换,温书棠背着帆布书包,左转拐进后面那条街。
蓝底白字的路牌上写着,碑亭巷51号,漓江市第九中学。
巷口的糖水铺还没关,门外支着个破旧的喇叭,循环喊着桂花酒酿五元一碗。
来往行人很少,偶尔路过几个,也是不约而同的神情慌忙,脚步匆匆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赶去。
在这一众身影里,温书棠显得格格不入。
她攥着书包带子,速度放得极慢,清亮的眼在四周反复打量,仿佛是在找寻什么。
一路走到尽头,她转过身,发尾跟随动作扬起,停顿片刻后,步伐更慢地开始了又一次寻觅。
就这样来回徘徊着,第六次经过校门口的时候,温书棠终于停下脚步。
引擎声由远及近,摩托车飞速驶过,垂落的裙角染上污泥,在风中飘动摇曳,宛如一株被打落的栀子。
天阴沉得更厉害,乌云密布,像团散不尽的浓墨。
那个喇叭不知怎么坏了,只剩下滋滋的电流声,和风声一起在耳边呼啸,无休无止。
温书棠望着空荡的街头,眼睫不太明显地颤抖了下,无声在心里叹气。
果不其然。
又是一场徒劳,她没能遇见那个想遇见的人。
沿着石板路,温书棠回到公交站。
下一班46路出现,她跟着人群上车,被挤到最后一排的角落。
漓江的公交车向来颠簸,她抓紧头顶的扶杆,眼神空洞地看着窗外风景飞速掠过。
狭小空间里,闷燥从四面八方袭来,汗味和烟酒味混杂在一起,如同一个密闭的蒸笼,叫人很难喘得上气。
身侧站着两个女生,看起来与她同龄,左边那个语气格外激动,说暗恋许久的那个男生,居然主动加了她的好友。
温书棠静静听着,眨了眨眼,努力压下漫出心口的酸涩和羡慕。
她其实有些搞不懂自己。
明明每次都是相同的结果,明明早已习惯这种一无所获,可为什么还是会不受控制地感到失落。
……
三十分钟后,车内电子音响起,播报前方即将到达澜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