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这句话我听过!”
曾亚美双手不停地交换紧握,一种天降横财的兴奋。
“妹妹,这瓶子真有二百多年?那该值多少钱啊!”
温槿安沉吟一番,声音轻柔。
“阿婆,我不知道它现在价值多少,不过,古往今来历史总是重合,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港城没有动乱,港城人的生活平稳安定,不出意外,会有很多人愿意收藏它。”
曾亚美今天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张嘴又闭上,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不过有一点,坚决不能让那两个不孝的知道,不然她这安稳日子也要到头了!。
“妹妹,瓶子的事你可要替阿嫲保密啊,明朗这边的街坊人多嘴杂,万一被有心人知道,阿嫲守不住它。”
明朗不仅有义帮,现在又多了个大圈仔,这边收完保护费,那边也要收。
万一被那些人知道,她根本保不住这宝贝!
“阿嫲,我不会乱说,您放心!”
温槿安抬手保证,能发现这个珐琅彩的岁寒三友完全是个意外!
她只是担心,这件岁寒三友瓷瓶的价值肯定高,如果她不挑明说,万一摔了磕了,或者被人拿走,她哪里对得起阿嫲!
“不过,阿嫲,您一定要收好它!”
“好好好!”
曾亚美连说几声好,左看右看,一会儿打开柜门,一会儿又关上,根本找不到能藏东西的位置,
她唉声叹气道。
“妹妹啊,这可怎么办,这宝贝到底能放哪里?”
“阿嫲!”
温槿安笑着上前拉住她。
“您出去时记得把里屋锁上就好,放哪里都可以。”
按照她的想法,最好尽快出手。
曾阿嬷的家境并不富裕,没有收藏的能力,不如早点出手,还能改善生活。
不过阿嫲家里人的品行,有些一言难尽。
如果聪明,最好是财不外露。
“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仓促间,曾亚美一时也找不到地方可以收藏,她拍了拍温槿安的手背。
“妹妹,今天谢谢你了。”
如果真如小姑娘所言,那她肯定要找人帮着出手,放她手里,迟早出事!
兴奋逐渐消退,温槿安的眼眸染上几分疲倦。
“阿嫲,您没事就好,我现在去移民处看看,今天临时身份证件应该能发下来。”
本来早起准备直接去移民处,谁知阿嫲的儿媳会这么折腾。
有意进来安慰几句,又发现这样一件宝贝。
“啊,今天就能拿了吗?太好了!”
曾亚美瞪大眼睛,转而笑得合不拢嘴,激动到直拍手。
“妹妹真是有福气呦!”
她笑催促:“快去,阿嫲没事,你快去把身份证领来!”
温槿安心底也有几分急切,她应声点头。
“阿嫲,那我先去。”
“去吧,去吧,正事要紧!”
曾亚美挥着手,催促着。
直到温槿安走出她的视线,这才转身坐下,她眼神发散,直勾勾地盯着瓷瓶发愣。
第12章 袁素
室内空寂无声,曾亚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她起身走到柜前,蹙眉看着眼前毫不出众的瓷瓶。
“这~是真的?”
这让她想起初来港城时,辗转在富人家打零工。
有幸见识过主人家珍藏的各种古董,个个都是精致漂亮,鲜艳夺目!
这件瓷瓶感觉灰扑扑的,毫不出众,怎么看也看不出它是个值钱的古董!
这还是当年给家栋筹办婚礼时,庆哥从外面拿回家。
当时只觉得摆着好看,时间久了,就被她拿来放鸡毛掸子这些杂物。
这一放就是十年。
她这一生命运多坎坷,中年丧夫,而唯一的儿子,现在看来也不是个孝顺的,晚年估计不会多顺遂。
她不敢相信自己会如此幸运。
“唉!”
忍不住低头叹息,刚才还火热的心渐渐平息。
虽说楼上的小姑娘不会随意忽悠她,可对方太过年轻,不论是学识还是眼光都缺乏历练,说不准是看错了!
自己也是个老糊涂,刚才怎么就跟魔怔了一般,盲目相信一个小姑娘?
算了算了,小姑娘也是无心!
她随手拿起扔在柜面的鸡毛掸子放回瓷瓶。
不过与以往不同,这次她放得小心翼翼!
“阿美啊!你在不在?”
曾亚美刚准备躺下休息,门外传来福伯的声音。
她扶着床沿起身,拍了拍脸,尽量让自己表现得自然,走过去打开门。
福伯的脸色是从未有过的阴沉。
“福伯,您有事啊?”
见阿美出来,福伯声音压抑,语气急促。
“阿美,听说南街那边的大圈仔又闹了起来,明sir让我们这些街坊都过去商量一下,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好的意见参考。”
福伯低垂着头唉声叹气,愁容满面。
南街那边闹出了大动作,听说还嘎了人。
看情形他们明朗这边也不会安稳。
最多周一,这边估计会接着闹腾,还有那些平日里喜欢偷鸡摸狗的小流氓,就怕他们跟着趁火打劫。
“夭寿哦,义帮那边上星期刚收过保护费,大圈仔这边又开始,哪有收双份的,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
曾亚美神色巨变,一改刚才的颓废,随手带上门,急匆匆地跟着福伯往外走。
两人没走多久,折返回来的袁素正好与他们错过,她推门而入。
袁素憋了一肚子火过来,路上她越想越气,又拿曾亚美没辙。
她板着脸站在里屋外喊着:“家婆,家婆!”
叫了几声,也不见老贼婆应声,里屋没有任何响动。
她不耐烦地推开里屋门,室内空无一人。
“家婆!”
“咦~这老家伙跑哪去了?”
她小声嘟囔着走进去,看到摆放在窗户下的躺椅,直接躺了上去。
“唉,跑了一上午真是要累死!”
浑身就像卸了力一般,坐下就感受到双腿酸痛。
她抬起腿,伸手揉捏着腿肚子。
“刘家栋那个混蛋,一点用都没有!”
她跑了两条街都没追上刘家栋,又不甘心就这么松手,折回来还想着跟老家伙继续商量商量。
谁知人也不在,他们都这么难了,怎么还有心情到处跑。
她愤愤的打量这间卧室。
说来可笑,跟家栋结婚八年,她很少来明朗。
这间里屋她很少进来,每次都是来去匆匆。
以前从没仔细看过,现在看,室内被老家伙收拾得还算干净整齐。
她豁然开朗,脑子迅速转动。
最近几年,从港城周边来的人越来越多。
港城政府为了改善渔村周边的居住环境,最近十年,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把明朗加入公屋改造计划之一,从学校到医院,这些公共配套设施逐年增加。
这些政策直接影响到明朗周边的唐屋价格。
按照市值,卖掉这几层唐屋,不要说买500尺的房屋,1000尺的豪宅也够,到时手里可能还会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