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欣喜又感慨:“雍正帝后期的审美完全是朴拙天真,艳而不俗,不浮不媚。”
哪怕这件瓷瓶不是真品,也是难得的精品。
直到看的心满意足,这才想起会客室内还有其他人。
他手抵下巴,掩饰的轻咳几声,转身已是满脸笑意。
“让客人见笑了!”
林子豪连忙接上话题,看向曾亚美。
“窦董,这位是这件瓷瓶的主人刘太。”
“这一位就是温小姐!”
他介绍温槿安时,刻意停顿了一下。
窦生瞬间明悟。
“刘太,温小姐,我可以欣赏一下这件瓷瓶吗?”
“妹妹!”
曾亚美直接转向温槿安。
温槿安微微颔首,示意道:“窦先生,您请便!”
“窦董,您的手套!”
林子豪适时递过去一双手套。
“嗯!”
窦生接过,边戴边绕着瓷瓶仔细观察。
通过每一个角度观察颜色在灯光下的变化。
越看越是惊诧,每一个角度折射的配色都可以称之为完美。
他满意的点点头,轻托起桌面的瓷瓶,不放过每一处细节。
直到他心满意足,这才缓缓放回。
佟越川见状,起身询问:“窦生,如何?”
“嗯!”
窦生走过去,与他低头私语了几句,相互对视一眼,随即点头。
窦生这一颔首,也让温槿安提着的心跟着放下。
她不担心其他,只担心人性的多变。
“刘太,百仕斋有意购买您手里这件岁寒三友瓷瓶,我们出价85万,不知您二位意向如何?”
这个价位算是合理,也在温槿安心里底线之上,她倾身靠向曾亚美。
“阿嫲,这个价位比较合理,您有没有其他要求?”
此时的曾亚美难掩激动的心情,双手搅动着,感觉手足无措。
她脑海一片空白,胡乱的点头。
“没要求,没要求!”
这一刻她万分庆幸,当日心存善意留下了妹仔,不然她绝对不会有今天这一场造化。
双方达成共识之后,手续办的很快,窦生来之前,就已经申请了权限。
办好手续之后,林经理双手奉上一张支票。
“刘太,这是汇丰银行的支票,您随时可以预约提现。”
“谢谢,谢谢!”
曾亚美双手接过支票,语无伦次的道谢,她坐在座椅上,感觉这张支票有千斤重。
而另一边,窦生主动找上温槿安,饶有兴致的聊起昨天的那件收藏。
“听林经理说,温小姐昨天购买了一件玉帽架?”
昨天林经理向他汇报,他比较注重对方购买的一件玉帽架。
当时那件玉帽架被评定为赝品时,他心底就有疑义。
只是碍于东朝的选品,把心底的疑惑压了下去。
听说昨天这位温小姐买了那件玉帽架,他终究还是没忍住询问。
“对!”
温槿安眼尾微挑,不明他的用意。
“不好意思,温小姐,我只是好奇,您为何选中了那件玉器?”
不论从款式还是用料,那件玉器都不应该是眼前这位年轻小姐的审美。
温槿安垂眸含笑,唇角不自觉的扬起。
“当然是认为它值,而且远远超过!”
窦生挑眉:“温小姐认为它物超所值,我的理解是,您认为它是件古董?”
“清代乾隆时期御用的玉帽架,有210年左右的历史,您认为呢?”
窦生失言惊呼:“乾隆御用的玉帽架,你确定?”
“我确定!”
温槿安笑的惬意,心情难得的舒畅,有一种无法言语隐晦的自得。
第35章 玉帽架
从温槿安的神态中,窦生感受到的坚定,令他诧异。
他诧异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为何会有如此的坚定眼神?
“温小姐,冒昧问一下,你~为何如此肯定这件玉帽架有210年左右的历史?”
从对方拿到玉帽架开始,不过两天时间。
而他所熟悉的大师中,对于有争议的古董文物,绝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出如此肯定的答案。
对方依仗的是什么?或者依仗的是谁?
温老先生?好像也不对!
关于这位温小姐和温家的关系,已经开始在小范围传出,据说是温明轩和他那位正房太太的孙女。
不过还没有听说两人正式相认。
他和温明轩经常打交道,从他拒绝接受英府那边勋爵册封,就能看出温明轩有几分君子之风。
这样的人品,不会为了给孙女造势,做出这类贻笑大方的事。
难道这位温小姐真有真材实料?
想到这种可能,他恢复几分平和,继续说道:“这件玉帽架我把玩过几天,当时有过推测,可能出自晚清,可惜有些验证禁不起推敲。”
温槿安垂眸把弄着手里的瓷勺,盯着咖啡杯中打漩的液体,声音悠扬悦耳。
“史书有记,乾隆五十七年,十全武功记完成碑文,碑成之日,乾隆在宫中宴请一众大臣,各有赏赐,其中就有赏赐和珅一件玉帽架,书中有言,玉帽架的底座印有古香、太璞两枚印章!”
她声音一顿,抬眸看向窦生:“如果窦先生把玩过那件玉帽架,应该看到它的底座同样印有两枚印章。”
“古香、太璞两枚印章我倒是有注意到。”
这也是他对这件玉帽架的出处提出疑问的关键点,后期之所以打消,是百仕斋的供奉大师明大师给出了关键证据。
一本由民国时期张大师收藏的鉴赏图册,有一章特意介绍到古香、太璞两枚印章的大小和颜色。
可以看出这件玉帽架上的章印与图册描述的有区别。
另外还有一点,这件玉帽架过于袖珍,通体不过十七厘米。
这才让窦生打消想法。
“不知温小姐有没有看过张大师的鉴赏图册?”
“我看过!”
说到张大师,温槿安当时就明白百仕斋为何会鉴定是仿冒。
“张大师的鉴赏图册上只是提到古香、太璞两枚印章的基本形状和颜色,但是他有遗漏,乾隆帝还有两枚同等比列缩小的印章,这两枚经由他亲自雕刻,随身携带,只有赏赐亲近的近侍家臣时,才会动用这两枚印章。”
窦生从未听说过还有这两枚私藏印章,不过对方侃侃而谈,自信的态度,让他不好随意质疑。
温槿安自然不会在意他的迟疑,她接着说道。
“玉帽架上除了有这两枚古香、太璞印章,还有十全老人赐绿野亭主人的印记!”
“十全老人的印记?”
窦生绞尽脑汁,也记不起还有这样的印记,不禁提出质疑:“不应该,这件玉帽架当时我有仔细研究过,并没有你所说的印记!”
拿到这件玉帽架时,他特意研究过,这件玉帽架的历史可能会追溯到乾隆时期,不过特征并不十分明显。
除了两枚印章,其他印记,他都有仔细检查过,应该没有温小姐所说的什么印记。
“窦先生,乾隆时期开始流行了一件流传于世的技艺~”
不等温槿安说完,窦生好似突然想起,他惊呼出声。
“难道是微雕!”
他猛然起身,左右踱步,心底升起一股强烈的懊恼,当初查验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那件玉帽架会藏有微雕技术呢。
他抬手拍打着脑袋,懊恼极了,除了那两枚印章,就没想到多加印证。
竟然会疏忽到微雕技术从乾隆年间开始兴起。
如果是乾隆御赐,之前所有的疑惑都得到解释,包括那两枚古香、太璞印章,可能就像温小姐所言,是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