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去周围村子里收鸡蛋下来卖试试。”
“那不行,我们几个女人去那些地方不安全。”
她一说,李青青瞬间也想到了一些事情,她也退缩了。
李青青其实想叫吴家人一起去,但她也知道,这话说出来都要被笑话。
第二天,几个人又去领珠花材料,有两个女人就把李青青叫到了一边。
两个女人,老的六十岁左右,年轻一点的二三十岁,李青青跟她们稍微熟一点,两个人是婆媳关系,年轻的叫春燕。
春燕说道:“你上一次说的农村收鸡蛋的事情,我们想干。”
李青青道:“不安全。”
“我们家没办法,不干到时候三个人都得饿死。”
李青青知道她们家的情况,男的出了事故,孩子又得了病。
“你去吗?”春燕没有经验,心里头希望能够拉上李青青,主要是李青青这个人,在她们看来,她很聪明也很稳重,有她在就有主心骨。
李青青心里头害怕,她们两个人准备去,李青青似乎没有她们那样非去不可的理由。
可真的看看自己家,要不然真的就这样一直过下去吗?
李青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先去试试看。
“咱们三个人,快去快回,不要落单,都带点防身的东西。”
三个人去的村子离城里并不远,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感觉收不到多少东西。”
李青青情绪比较稳定,说道:“咱们不要求一开始就挣大钱。”
她们三个人一家一户地询问,说自己来收鸡蛋,收菜。
其实三个人还是想错了一些事情,此时,城里和农村信息并不流通,她们现在是住在城里,理所当然地觉得肯定会有农村人把鸡蛋卖到城里去,实际上前两年才取消粮票油票制度,很多人的思想都没有转变过来,而且对于大多数村子里人来说,要想全家不挨饿,就得好好的在地里干活,去城里卖菜卖蛋还属于没有开辟过的道路。
李青青很多年以后,在电视上,回忆自己的第一桶金的时候,也会忍不住感叹,她这样的小人物后面能有那样的成绩,离不开在那一刻被时代塞第一口饭。
此时此刻,她对此一无所知。
三个人第一家收了十三个鸡蛋,她们放进了背篓里,虽然只有十三个鸡蛋,也算是开门红了。
很快,第二家收了四十个鸡蛋,不仅如此,对方还特别高兴:“你们后面要是再来,到时候多留一些给你们。”
很快,第三家,第四家,对于农村人来说,到家门口来收鸡蛋,家里只要有,就会拿出来,甚至还有人问她们收不收鸡。
三个人最后糠都不够用了,就没有继续收,赶紧回去看看怎么卖出去。
因为自己家那些人总喜欢指手画脚,李青青没有把鸡蛋背回家,而是放在了春燕家。
“咱们明天也去市场卖。”
鸡蛋收的时候一毛钱一个,卖的时候可以卖两毛钱一个,她们这些鸡蛋,也能挣到一笔钱。
第二天,果然她们的鸡蛋很快就卖完了,李青青大概算了一下,抛开鸡蛋成本和坐公交车的钱,每个人还能有二十块钱。
虽说比不过吴杰他们挣的钱,但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李青青手里也有钱了,之前吴杰挣的钱并没有到她手里,她也没有去要,她手里头一直就只有自己黏珠花挣的那点钱,也还好,她之前没有嫌弃黏珠花挣钱少就不做,要不然她都没有成本去买鸡蛋。
家里人依旧以为她在外面找工作黏珠花,也没有人注意到李青青到底在做什么。
一个月下来,李青青手里捏的钱已经过五百了,后面她们会帮那些预定鸡的客人买鸡,卖鸡的利润要更大一些,但活鸡带到城里,如果卖不完不好处理,所以她们只接受预定。
李青青回到家,她依旧不声不响,没有炫耀自己挣了钱,她现在想得很透彻,她要是说出来了,吴家人也只会从其他角度来打压她,不如不说,她也能慢慢发展。
李青青第二天又和人一起背着背篓去收鸡蛋,走起路来都带劲。
现在已经是五个人了。
她们五个人走累了,在山腰上休息,回过头,她们还能看到城市密密麻麻的楼房。
李青青第一次从这个视角看,她感觉自己像是从石头生长出来的竹子,这个铁桶一般的城市,可算是让她扎进去脚了。
她们逐渐不再满足于购买鸡蛋,鸡鸭药材等她们都开始卖,后面加入进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只隔了三个月,她们的规模就越来越大。
更神奇的是,吴家人在家里甚至提起了卖蛋女的事情,可没有人觉得里面也有她,她甚至是最初加入进去的人。
李青青在旁边,依旧没有说出来。
年底的时候,还有报纸来采访她们。
——————————————————
云松一直觉得这个案子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明青福的身份,二是她为什么会给废品回收站的一家三口转钱。
她看明青福的采访后,查了卖蛋女的资料。
卖蛋女这个职业更多的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那个时候是蛋商提供鸡蛋,卖蛋女负责卖鸡蛋,从中抽取一定的分成。
这个职业随着市场的发展渐渐消失,但明青福提到的卖蛋女,并不是这个模式,而是自己去村子里收鸡蛋再去城市里卖。
云松想起之前认识明青福的人是广城的人,她开始找广城有没有和卖蛋女有关的新闻。
她还真从一张广城妇女报上看到了新闻。
“广城妇女发展新天地,她们每天走几万步为自己家庭撑起一片天”
旧报纸上是一排背着背篓的妇女们,讲述她们如何靠卖蛋缓解家庭压力。
她们的模式和明青福说得一模一样。
云松把这里面被采访的三个女性的姓名都记了下来。
————————————————
“青姐,记者要采访,你不去吗?听说还能拍照上报纸。”春燕觉得很奇怪。
春燕对李青青了解甚少,主要是李青青太安静了,她很少说话,大家也只知道她似乎也是家里缺钱,至于她家有谁,为什么缺钱,她从来不说。
李青青正在她们的店里,她手里拿着的是城里的小学孩子识字的书。李青青发现人还是要识字才行,有很多预定的客户,光靠脑子记还是不行。
“你们如果喜欢,可以去。”
李青青不想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喜欢现在的生活,如果去了,吴家人肯定会知道。
她总觉得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
她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明文了,这让她感到了一阵安心。
就好像这个样子的她,不再害怕任何事情。
她最后看着其他人被采访,心里还是生出了羡慕。
她安慰自己,没事,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
第47章
李青青开始明白为什么吴杰会那样膨胀,自己手里有钱,而且知道如何源源不断地来钱,实在是舒坦。
她这段时间一扫过去的郁闷,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也就是吴家人忙着他们自己的事情,要不然肯定会发现她的不对劲。
这是李青青这辈子第一次如此成功,而且她没有像吴杰那样,她的生意完完全全见得了人,这使得她在面对吴杰的时候有了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让她甚至有种要不然把吴杰踹了……
可这样的想法只产生了几天,因为她父母又来了。
这一次,她妈来,还给她带了老家的蔬菜。
“上一次回去,大家都羡慕我生了一个好女儿。”
李青青明白,对方说的生了一个好女儿,是指吴杰在城里挣了钱的事情,毕竟以前她妈经常说她这个女儿白生了,因为她非得嫁给和她同年纪的吴杰,死活不肯嫁给能够给更多钱的老光棍。
“你们在村子里也别太招摇了,吴杰的钱是他自己的。”李青青说道。
“这有什么不能招摇的,他是我女婿,我是他丈母娘。你现在进了城,有了钱,脾气也越来越古怪了。”
“你看你,我说两句你还摆脸子了,这是给他带的药酒,他之前不是也喜欢喝吗?你爸爸专门去悬崖上采的药,你弟弟想喝点,还被你爸打了。”
若是过去,李青青看到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男人这么好,她肯定会高兴,毕竟过去,她父母一直看不上吴杰。
可现在,李青青只看到她妈给她拿的那点蔬菜,觉得比不上这药酒。
“他现在喜欢喝外面那些酒,未必会喝这个。”李青青说道。
她妈叹了一口气,说道:“男人有钱了就变坏,你也是没个心眼,他出去喝酒,你怎么不跟着去?上一次你婆婆就跟我说了你。”
李青青不说话。
她妈继续说道:“吴杰现在这么有钱,你不找他要,迟早这些钱要花给外面的女人。你肚子也不争气,也没个孩子。”
这可能才是她妈这一次来的目的。
李青青不说话,就看她妈还能怎么说。
她现在做生意了,见的人多了,自然也知道怎么逼人把真实目的说出来。
她如果说话,她妈就会根据她说话的内容来调整自己的方向,她不说话,就等着她妈已经失去耐心。
果不其然,她妈开始抹眼泪:“你现在是过上好日子了,你弟弟现在也大了起来,我和你爸身体也不好了,还好你嫁得好,还能帮衬帮衬。”
李青青原本冷静地看着,现在见她妈落泪,看到她服软,心里依旧不好受,已经想着给点钱了,结果对方继续说道——
“你弟弟在村子里娶媳妇儿也娶不上,只能娶外地媳妇儿。”
李青青看着自己的母亲,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她想起了自己和春燕她们去背鸡蛋,三个人每一次在路上遇到陌生人,都会感到无比害怕,尤其是那种和她们同路的人,三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握住刀。
她过去就好像生活在一层塑料膜里面,看不到别人,看不到自己,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而现在,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脚下踩着的土地里的血迹。
她看着自己的母亲,说道:“除非我死了,要不然你们不要想从我这里拿到一分钱。”
她母亲不明白她突然生气了,仿佛受了很大的伤害,也不等吴杰回来了。
“你狠,你嫁了人就忘了娘家人了,我倒要睁着眼睛看着你到底能风光多久!”她妈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对她的恨比对外面的仇人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