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坦白◎
谷翘的两个妹妹也跟着出来。
谷翘的二妹妹今年读初三,自读了中学来倒是从没有考过第二名。谷翘这次回乡给她带来的书和教辅她都看得差不多了。在父母姐姐的计划里,她将来当然是要考大学的。但她自己另有打算,虽然家里的账慢慢还上了,但家里的罐头作坊就在她眼皮子底下,她很知道赚钱的不容易。至于姐姐,虽然谷翘提到她的工作总是拣积极的一面说,但一个人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情景是如何艰难她早已通过看书体会到了。
二妹天生就比别人敏感些,虽然娄德裕没在她面前提当年婚礼上三婚老头和堂姨是怎么怠慢他的。但是堂姨这么多年不回乡,对家里的想法她也可以想见了,谷翘因为家里出了事上门求助,自然不会被当成座上宾。她倒是从谷翘嘴里听到过表哥,那是谷翘离乡的第一年,谷翘嘴里的表哥Z大毕业,以后要去美国留学,谷翘是以一种欣赏的口气讲出来的,但二妹听了却为姐姐心酸,身处一个屋檐下,境遇却两样。后来姐姐搬出来,生意做大了,她也很为姐姐高兴。
二妹决定不读高中而是直接读中专,不光不用花家里的钱还能有补贴,这个计划她还没跟家里人提过,连谷翘都没说。乍看到这个表哥,二妹就感到了他的格格不入。对于他们的家,这个表哥从打扮气质都很突兀。不知为什么,她马上联想到了姐姐第一次进城的格格不入。
小妹妹完全不像二姐这样联想力丰富,她见惯了班里的鼻涕虫男生,第一眼只觉得这个表哥真好看。她心里的形容词都失了效,只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好看。不过过不了多会儿她就开始讨厌他了。
太叔公因为刚才有人跟他老人家聊天,耽误了时间,到谷翘要出去的当儿才进到她家。
当他老人家从娄德裕口中得知骆培因是谷静慧的继子时,马上笑得更为和蔼。很早之前,他就听说谷静慧嫁给了京里一个挺有地位的男人。在筹资修谷家祠堂的时候,太叔公经常想起谷静慧。此时看到谷静慧的继子,太叔公马上为他下了判断,并夸赞道:“一看就是个文化人,气质就不一样。”
这句话娄德裕在一旁听着只觉得简直离谱,他就从未在骆培因身上看到过什么书卷气,不事生产一心享乐的气质还差不多。说他多有文化,连个眼镜都没戴,还真是看不出来。娄德裕没看出来骆培因的文化,却听出了太叔公的捧一踩百。
怕眼前的年轻人不了解自己,太叔公对着骆培因自我介绍道:“你和谷翘一辈,也应该称呼我为太叔公。我原先是村小学的校长,现在乡里的刘书记、县里教育局的吴副局长都曾经是我的学生……”太叔公列了一溜他老人家眼里的优秀学生,虽然他也教过娄德裕和谷翘,但这俩人在他眼里并不在优秀之列,所以也就没跟眼前人的年轻人讲。自我介绍完又问:“我很想请你父母来我们这里看一看,但我想你父亲日夜为大事操劳,一定抽不开身。有你父亲这样的人,也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
虽然这套客套话没什么稀奇,但在此种环境下听到一个花白胡子老头这么一板一眼地提到他的父亲,骆培因只觉得很幽默,但他笑里的讽刺还没散开,就转成了一抹礼貌性的微笑。
太叔公直接对骆培因下了邀请:“你大姨家现在做罐头,房子很紧张。我们家地儿宽裕,晚上来我家住。大老远地来一趟,我们也要尽一下待客之道。不如你中午就到我们家吃饭。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你妈妈是我看着长起来的……”
骆培因用了几秒才搞明白眼前这个老人嘴里的“妈妈”到底指的是谁,他没向眼前这个陌生人解释他的妈妈只有他生母廖女士一个人。而是截住了他的话:“谢谢,不麻烦您了。”
“有什么麻烦的。我孙子孙女都在省城里读大学,这次放寒假回来在家,都是读书人,你们也能交流。不像在这里……”
骆培因这次并没搭眼前老人的茬儿,他直接看向谷翘,“谷翘,你不是要带我出去看看吗?”
骆培因直接拉起了谷翘的手,谷翘刚开始要躲,却被他攥住了。如果谷翘隐瞒两个人的关系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那他告诉她,他很确定。这也是他能接受的唯一一个理由。
他刚开始握得很紧,不给谷翘挣扎的余地,后来才慢慢放松。
骆培因这突然的牵手完全在谷翘的意料之外。但谷翘有一种感觉,如果她这时把手从骆培因手里抽回来,他俩可能就结束了。
太叔公自称见过许多大场面,但是眼前一对年轻男女的牵手还是把他看得低下了头。在他生活的年代,亲表兄妹在一起也是有的,何况是这种表亲。
这时候谷翘妈开了口:“马上就开饭了,一会儿再出去转吧!叔公,您要不留下来吃点儿?”
这是送客的表示,太叔公听懂了,等他出了门,才想起应该请这个年轻人来家里吃晚饭。可他刚要回头,门已经关上了。
谷翘眼看这事情瞒不住了,一咬牙索性坦白:“妈,我和表……他……我们……”
谷静淑仿佛并不惊讶,她对着谷翘说:“什么事都等吃完饭再说吧,人家客人大老远来一趟,现在也饿了。”
谷翘因为这事儿已经摆在明面上,索性不再遮掩,她索性跟家人介绍起骆培因带的礼物来。她介绍得热情,但是家里人的反应和谢意都很平淡。
谷静淑对着骆培因笑道:“辛苦你这么远带这么些东西给我们。也代我们向你父亲和谷阿姨问好。”
骆培因并没有准备把话等到吃完饭再说:“阿姨,我和谷翘在一起了。”
谷翘的小妹妹本来很喜欢这个表哥送她的巧克力,可听他这么说,立时讨厌起这个她眼里长得非常好看的男的。
第72章
◎短◎
谷翘下意识去看自己的妈妈,她在自己母亲眼里看到了一丝忧虑。
然而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她又没办法把骆培因藏起来。与其这会儿了都遮遮掩掩,倒不如索性跟妈妈说个明白:“妈,咱们到隔壁屋谈谈。”
母女的视线对在一起。谷静淑很清楚任何阻止的话女儿都不会听进去,任何反对她只会认为是别人不够了解她选的人。就算她选的人集齐了所有错误的特征,她也会认为自己选的是特别的一个。谷翘所说的去谈谈,无非是跟她证明这一点。
谷静淑对着女儿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等吃完饭再说吧。”她又笑着对骆培因说:“不知道你要来,没准备什么,就和我们一起吃家常饭。”
骆培因也客气道:“这次上门打扰本来是应该提前说的,但是时间太赶,来得匆忙。希望没给您添麻烦。我下次再来,一定不会再这么冒昧。”
他很自然地提起下次,表明他对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做了长远打算。
娄德裕听出了这层意思,然而他并不十分相信。然而因为妻子定了调子,把他要说的话都临时咽了回去。什么叫在一起,谷翘在国内卖衣服,你在美国,不光什么忙都帮不上,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都说不定,就在一起了?但他也清楚,要堵也只能在没发生什么的时候堵,这会儿再说这种话也已经晚了。这会儿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让谷翘被这小子哄着骗着有了实质性的关系。像这个小子,在国外无聊寂寞,说不定哪天就换女朋友了。
虽然全家谈不上欢迎骆培因的到来,但是他毕竟是来找自家女儿的,还带了礼物。不能在招待上落了女儿的面子。他们的态度谈不上多热情,然而礼数却一点儿没丢。给骆培因盛饭的碗筷都是新的。初五惯例吃饺子,因为过年不忙,做家长的总愿意给自己孩子多弄些吃的,桌上除了饺子外还有几样炒菜。因着骆培因来,还特意开了两罐罐头。
吃饭的当儿,小妹特意坐在中间将谷翘和骆培因隔开。
小妹不光嘴没闲着,话也没闲着,她脑子里都是问题,她问骆培因:
“你是哪儿人啊?”
“你多大了呀?”
“你还在上学吗?还是已经工作了呀?”
“你现在上学,是不是还不能挣钱养活自己?还要依靠家里人吧。”小妹虽然小,但以她朴素的价值观,一个还不能挣钱养活自己的人,跟结婚这种事也太遥远了些。
饶是娄德裕非常反感骆培因,也觉得小女儿这个问题过分了。而且他刚被骆培因顶过一回,万一这小子不讲口德,不知道说出什么来。
他正要说话,谷翘制止了自己的妹妹,让她赶快吃饭。她虽然从不觉得骆培因小气,但这个问题提出来,她不觉得骆培因会高兴。小妹撇撇嘴,低头扒拉饭。
倒是骆培因完全没有不高兴的意思:“奖学金差不多够用,而且上学也不是不可以打工。”
骆培因并没有哄小孩子的经验,但他真准备敷衍起人来也能表现出相当的耐心。他一方面是回答谷翘小妹,但更多的是说给谷翘的父母听。他对谷家人显示了相当的耐心,他并不在乎谷翘之外的人对他俩的关系有什么看法。但明显谷翘在乎她家人的看法。如果她的家人不赞成,谷翘大概不会很开心。
他笑着对谷翘的小妹说:“谢谢你这么关心我的生活,不过你不用为我担心,我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
小妹妹并没有非常关心骆培因的生活,但听他感谢自己,便也把这谢谢笑纳了。她忍不住好奇道:“那你平常都打些什么工呢?”
骆培因说的,小妹妹并不是很听得懂。
“美国离这是不是很远?你是一个人去的吗?这么远你怎么和我姐姐见面呀?”
小妹直接问出了娄德裕想问而没问出的问题,骆培因回道:“这些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天天见面的。”他在做一般的事前,心里已经预知了一个大致结果。但对于人生中最想要的那些事,他反倒没顾得上彻底思考以后,最重要的是先抓住。
小妹妹的嘴就没闲着的时候,等骆培因回答完他希望谷翘父母知道的问题后,也对谷翘的小妹妹展示了适当的好奇,从回答变成了提问。
谷翘从来不知道骆培因竟然能和一个小孩子说这么多话。她偶尔想起百灵说的骆培因激发起她的想象力,她猜有一点大概是因为骆培因话很少。
还是谷静淑制止了自己的女儿,她夹了一块小女儿爱吃的罐头给她:“赶快吃饭吧。你这样人家也没办法吃饭。”
一顿饭吃到尾声,小妹妹又对骆培因提起了她的问题:“你什么时候走呀?”
第73章
◎小骆◎
“我今天走。”
谷翘听到这话马上看了一眼骆培因,他们说好明天一起坐火车走的。他怎么反悔了?但骆培因的眼神告诉她,他并不是在赌气。
骆培因说这话听在别人耳朵里没有任何不高兴的意思,仿佛他来之前就下了决定。
事实也确实如此。骆培因下火车前就定下了他今晚要住的招待所。他并不准备在谷翘家过夜,一来乡下风气可能更保守些,恋爱是一回事,过夜是另一回事;二来他也不习惯住在别人家里。
当然现在理由骤增,他看见谷翘的爸爸听到他的回复明显松了口气。骆培因自认不算敏感的人,但从小到大从没受过这种冷遇,以至于没法不察觉这家里的大多数人都从他这四字回答里获得了一些安慰,谷翘除外。谷翘除外就够了。
娄德裕听骆培因这么说,多少有些意外。他以为骆培因大老远坐十来个小时火车,至少会留宿一宿。骆培因比他想象的要有眼色一些,他虽意外,却完全没有任何挽留之意:“等下午我借个车,送你去。”
“谢谢,别麻烦了。附近有客车,我坐客车去就行。”
娄德裕很清楚这附近不是一般的附近,至少要走五里地:“谷翘的寻呼机坏了,我正好去县里帮她修一下,顺便的事儿,别客气。”因为骆培因今天就走,娄德裕的气平了些。
骆培因转而对谷翘说:“把你的寻呼机给我,我看看能不能修。”这是这顿饭骆培因和谷翘说的第一句话。他间接在告诉她,他们之间的约定没变。他一个字没提他给谷翘买的新呼机。有了新的,旧的修好了,谷翘也可以卖点儿钱。
这个下午,骆培因没有一个钟点是和谷翘单独度过的。他修旧呼机的当儿,谷翘小妹忍不住问他:“你在美国打工就是给人修呼机吗?”
“倒还没开展这项业务。”骆培因除奖学金之外的收入来源于他买的科技公司股票升值。因他本金少、短期就抛也不过生活费稍有余裕。他上大学的时候正赶上美日两国竞争激烈,而最为竞争激烈的领域之一就是半导体。他那时在中关村转,市面上的电脑拆一拆都是国外的东西,芯片自然不必提。他本来是搞半导体物理,编程只是一项工具,但慢慢编程占据他的时间越来越多。他到美国之后,发现早期的科技公司还□□着,但新崛起的是一批不依靠硬件的新公司。他嗅到了新的气候,前年冬天万维网出现,1991年Linux操作系统全球首发,他自己在研究开源代码之余,还给他国内结识的人寄了几张软盘。
小妹妹发觉这个想要当她姐夫的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手上的呼机,看起来和饭桌上完全不一样,她觉得他突然有点儿生人勿近的气势。
太叔公一回到家就给家人播报了他在谷翘家看到的信息,此时他的孙子带着家里的蔬果上门,请骆培因去家里吃晚饭,正好吃完晚饭留在家里休息。
小妹妹代为答道:“人家今天就要走了,没时间去你家里吃饭。”
“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这就走了?”
见骆培因在修呼机,这个和谷翘同龄的男生感慨道:“真是佩服,你竟然还会修呼机。”
骆培因回得客气:“没什么难的。你拆一遍也会了。”
“哦……”甭说他能不能随便拆拆就会了,一个呼机多少钱,他能随便拆着玩。
不能说谷家人怠慢骆培因,桌上堆的瓜果炒货相对这个简朴的家明显过于丰盛了,显然是为他准备的。
尤其在骆培因走时,娄德裕为他弄了好几口袋地里的土产,有的还是花钱从邻居家换来的。这家人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收了骆培因的礼物,当然不能让人空手而归。
谷静淑客气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乡下的特产,胜在一个新鲜。带回去尝尝。”
娄德裕此时又客气起来:“一会儿我借个车,都给你装进去。”
骆培因看着这一个接一个口袋:“谢谢,我现在要是在国内,就算走到车站也要把这些东西带走。可我马上就要出国了,这些好东西给我也浪费了,您都留着吧。”
娄德裕纳闷,这人说话怎么如此中听起来,不过当骆培因拒绝乘他的车,而是选择走到邻村的客运站时,他也只是说:“路上注意安全。”而没有像一般客气话那样加上一句:“下次一定再来!”
谷翘没让骆培因一个人走,她对着母亲说:“我送送他。”
谷翘和骆培因走在乡间路上,两人一直保持着一定距离。现在是年初五,大家都不忙,路上有不少人,时不时就往他们这边看。
谷翘不知道怎么跟骆培因解释,她心里有点儿乱。自从肖珈告诉她,周知宁是周瓒的养女时,这个猜想就一直来找她。肖珈是把这件事当成周瓒的优点来讲的,周瓒为了现在的爱人放弃了拥有血缘后代的机会,却对养女视如己出。
之前谷翘一直避免往这方面想,其实对于周瓒这样的名人,他是哪一年回城的,完全可以查证,但她一直没有去查。可是随着骆培因的到来,她不得不想起这个事。如果只是二十来年前的一段恋情,怎么会一直在她家里阴魂不散?
骆培因也没要谷翘解释。两个人在路上走着,有一种久违的宁静。路两旁是麦田,今天空气难得的好,没有尘灰,很蓝。如果不是突然来了风,这样的天给人一种错觉,一直走下去也很好。
骆培因及时停下了步子:“起风了,赶快回去吧。”要不是路旁有人在看他们,他会把谷翘被风吹起的头发揽到耳后,将他的围巾围在她的脖子上。
“这么远,要不我找辆自行车送你吧,我带你去,我再骑回来。”
谷翘这次没夸耀她能带两百斤面粉,骆培因拒绝了她:“走路看得真切些。我想仔细看看你从小长大的家乡长什么样,也算不虚此行。”
谷翘愣在那儿,说不出话。
“明天还见呢。回去吧,再不回去你爸妈还以为我把你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