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不怕,他还特别期待,他们厂就两个名额,他是其中一个。
曾向民对什么都好奇,“真不错,等你回来了,你一定要和我说说。”
没一会的功夫,他就把陈澈什么时候去,要怎么去,都打听了一遍。
等吃饭时,曾向民绘声绘色说了陈澈要去留学的事,于美兰也很骄傲,“我家小澈是不错,他们厂就两个名额,给的优秀青年。”
曾舒仪没去厂里上过班,但她知道机械厂比棉纺厂大多了,有上千号人。
能从那么多人当中脱颖而出,说明陈澈确实优秀,“确实优秀,有你们这样的邻居,我也感觉光荣。”
于美兰被说得很开心,邻居嘛,能处好关系是最好。她是带高中的,平常都忙,她爱人更忙,如果家里有个什么事,也能互相照应。
忙了个大半天,曾舒仪家的电路都换了,她特意拿了纯棉手套和围巾送给陈澈,“这是我去年冬天卖剩下的,你别嫌弃。听说北边冷得很,你带着。”
“这不好意思,多少钱,我给你。”陈澈道。
“你帮我换电路都行,我送你点小礼物还不行吗?”曾舒仪坚持送给陈澈。
家里换了新电路,曾舒仪安心多了,这下不用担心突然停电,半夜打着手电筒看是不是保险丝坏了。
陈澈收了曾舒仪的礼物,仔仔细细叠好。给放在衣柜里。
他去留学的事已经确定,就在下个月初。在此之前,他还要去给爷爷奶奶说一声。
到了下个周末,陈澈就提着买来的糕点去爷爷奶奶家。
马淑芬两口子知道儿子要去留学,都很高兴,特别是陈爱国,“好啊,真好,我们老陈家的祖坟要冒青烟了,竟然要留学去。等你留学回来,是不是直接升主任?”
厂里派出去的有为青年,回来后肯定要委以重用,陈爱国看着孙子,越看越高兴。
事实上也是这样,不过陈澈说得谦虚,“主任不一定,但厂里一定会看重我。”
“这是当然,你是第一批,也是唯二中的一个,厂里对你们期待得很。”陈爱国乐呵呵地道。
马淑芬却有发愁的事,“可是小澈,你这一去又是两年,等你回来都二十六了。别人二十六,孩子都能打酱油,你爸妈就不着急你结婚的事?”
每次想到这个事,马淑芬都很着急,明明那么优秀的大孙子,结果却一次对象都没谈。
而陈澈爸妈,确实不和他提这个事,他爸更是觉得他忙事业是好的。
看孙子摇头,马淑芬撇嘴拍大腿,“你爸真是白吃那么多年米饭,他们就你一个儿子,这个都不上心,以后你成老光棍了怎么办?小澈啊,奶奶呢真的认识一个很漂亮,又能干的小姑娘,你去见见呗?”
她是打心眼里喜欢曾舒仪,每次见到曾舒仪,她都会问问有没有对象。得知没有时,她就默默松口气,心想自家孙子还能有希望。
但陈澈却说,“奶奶,我马上就要出国留学,现在见了也没用,总不能让人家姑娘白白等我两年?”
“你个小兔崽子,就会气我!”马淑芬心里也觉得两年太久了,又不是两个月,“好好好,你没这个福气,以后别后悔!”
陈澈默默松口气,心想奶奶可算是放弃了。如果让他现在去相亲,他是不愿意的。
陈爱国现在也不急着看孙子结婚了,“小澈说得对,现在去认识姑娘订婚也太仓促了,等小澈回来,肯定有更优秀的姑娘。你别说这个了,小澈马上要走,你去给他做点好吃的。”
“是啊,小澈你想吃啥,奶奶给你做,鱼丸面怎么样?”
陈澈说都可以,“您做什么都好吃。”
“哈哈,还是我乖孙会说话,那你们坐一会,我去给你们做饭。”马淑芬系上围裙,笑呵呵地去了厨房。
她做了孙子最爱的鱼丸面,还炒了蛤蜊,“来来来,快吃,你要多吃点。这些日子,不然你搬过来,你妈妈肯定帮这个补习,帮那个补习,奶奶给你做饭吃。”
马淑芬两口子都退休了,现在没事做,很愿意给孙子做饭。
陈澈却说不用麻烦,“没几天了,不用那么麻烦。”
“那你得多来看看我们,你这一去,中途肯定不会回来。”马淑芬说着有些伤感,“对了,这个事你别高调,不然有心人会嫉妒。”
“我没和别人说。”他想了想,也就那天和曾向民姐弟说了,剩下的是厂里的一些人。
那些人,不用他说都会知道。
留学是好事,陈家都很高兴,忙里忙外地给陈澈准备行囊。
另一边,赵磊知道货源来自义乌的批发市场,当即带着赵福去义乌。
出发前,特意交代曾舒仪,让她帮忙照顾下他老婆孩子。
曾舒仪每天都会过去看看,正好和赵磊媳妇关系更近了。
还有这几日,她每天出门和回家,都会在大院门口遇到陈澈,两个人会一起走一段。
今天曾舒仪从赵家离开,骑着三轮车回家时,正好经过马淑芬住的筒子楼。
看到在树荫下摘菜的马淑芬,曾舒仪主动打了个招呼,“马奶奶,今天的地瓜藤真不错。”
“是舒仪啊,这是我自己种的。”马淑芬说着,就抓了一把放到曾舒仪的三轮车上。退休没事做,他们两口子在附近荒地开了一块地,种上一些瓜果蔬菜,平常连青菜都不用买,“你好些日子没往这边来了,怎么样,生意还好做吗?”
曾舒仪说不如去年,“现在取消布票,我又开始卖这些小杂货。”
小杂货挣不到大钱,但也能比上班好一点,就是更辛苦,需要跑东跑西地吆喝。
“你确实不容易,我看你都瘦了。”马淑芬心疼地打量着曾舒仪,“舒仪啊,你也二十几了吧,怎么还不谈对象?”
曾舒仪被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有点懵,愣了下,不太好意思地道,“没遇到合适的。”她最近是想找的,就是没合眼缘。
她妈说她眼光高,确实是这样,她承认。
“你每天跑来跑去,确实不好找。”
马淑芬突然想到一个合适人选,“我有个姐妹的孙子,和你年纪差不多,是个当兵的。长得人高马大,有一米八几呢!”
她们这些老姐妹们坐在一起,聊的除了以前年轻的事,便是自家儿女和孙辈。
马淑芬越说越来劲,“我啊,原本是想把我大孙子介绍给你,但那小子不识趣,气得我牙痒痒。我老姐妹那个孙子,人长得板正,模样也精神,就是晒得黑了点。但男人黑点没关系,人品好才是最重要,你看行不行?”
曾舒仪不是十八十九时候,她做生意不知道遇到了多少人,谈到这个有点儿不好意思,但不会太害羞。
当兵的?
那挺好啊。
“马奶奶,他这样的人家,应该也会想找有正式工作的吧?”不是曾舒仪觉得自己不好,是现实大环境这样,她不想白折腾。
“不会,别人家会,但他家绝对不会!”马淑芬说话时,手里还抓着地瓜藤,“我那姐妹就是资本家小姐,以前家里生意做得非常大。她是运气好,嫁给一个军官,后来又去随军了,才躲过一劫。她现在和我聊天啊,都会说如果让她年轻十岁,她也要重振家族生意的。”
但是他们上了年纪,也就嘴上过个瘾,说说而已。
马淑芬笑着道,“这点你可以放心,而且是我出面介绍的姑娘,我姐妹信得过我。你要是愿意见见,你就点个头,我给你安排安排?”
马奶奶都这么说了,曾舒仪就不推脱了,虽说她前段时间对陈澈有点儿想法,但陈澈现在要去留学。
两年啊。
太长时间了。
她是个很理智的人,对爱情也有向往,但是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更好,她心里也很清楚。
在家中时,曾舒仪从小被忽视,她要又争又抢,才能换来一些关注。
所以长到二十几岁,她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看曾舒仪点了头,马淑芬高兴得拍手,“明天我就去找我姐妹,你明儿个傍晚再来一趟,我保证给你带个准信。”
看着眼前如花般的小姑娘,马淑芬是打心眼里喜欢,想到能促成一段好姻缘,心里也乐呵。就是她家孙子不争气,她起码和孙子提了三遍,奈何孙子和儿子一样,都一心扑在事业上。
罢了,没缘分。马淑芬心里多少有点遗憾。
第35章
马淑芬办事效率高, 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去找了她老姐妹。
两个人说好了明天相看,马淑芬傍晚就给曾舒仪回话。
曾舒仪第二天没去卖货, 早上起来把家里收拾干净,再换上新做的蓝格子群,给自己梳两个大麻花辫,瞧着自己俏丽的小脸,满意地出门去。
他们约在男方家见面, 一个是外边人来人往, 还一个是想让曾舒仪看看南方家的房子。
曾舒仪先去找了马淑芬,她给马淑芬提了一包糖。
“你这姑娘,干嘛那么多礼?”马淑芬不好意思要,介绍成了, 她要人一包糖不过分,但是八字还没一撇。
但曾舒仪坚持给,“又不是特意为了今天的事, 平日里您也没少照顾我生意。这包是红糖,平常拿来泡水喝, 好得很。”
红糖稀罕,马淑芬更加觉得,要戳和成这一对, “咱们这就出门去,我那老姐妹肯定早早等着了。”
黄家住在家属院,曾舒仪对家属院不算陌生, 中途还经过了周家门口。
她好奇地往周家里看了眼,还看到和周盛相亲的女人,想来是谈得不错, 周盛才会把女人带回来。
马淑芬注意到曾舒仪的目光,“怎么,你认识?”
“我姐以前在这家干保姆,这家人挺不错的,我想着如果在院子里,就打个招呼。”曾舒仪道。
“你就是懂礼貌。”马淑芬和这一家不熟,不过拐了个弯,就到黄家了。
黄家更大,屋子是独栋,院门一直开着,有两小孩正在玩泥巴,看到曾舒仪他们来了,立马站起来打招呼。
屋里的李素秋听到声音,忙出来接人,“哎哟你们可算来了,我一早就等着,左盼右盼,家里的茶都烧了几遍。这就是舒仪吧,长得……真俊啊。”
李素秋是见过世面的,什么样的美人都见过,但曾舒仪这种一眼惊人的漂亮姑娘,她还是头一次见。
不由地,多打量了几眼,心想她老姐妹没夸张,自家孙子有福气了。
曾舒仪被说得脸颊红红的,跟着两位老人进屋。
黄家客厅敞亮,沙发也是皮的,一看就富贵,曾舒仪坐下时感觉软软的,心想等她有钱也要买这种沙发。
马淑芬则是转了一圈,用眼神询问老姐妹,她家大孙子怎么不在。
李素秋立马会意,“志伟去隔壁了,很快就回来。”
她心里想的是,孙子真是不懂事,说好了今天家里来客人,怎么这个时候跑出去?
她到门口,对院子里两小孩道,“去把你们大哥喊回来,让他用跑的!”
两小孩笑呵呵地去找人,李素秋则是回来和曾舒仪说话。
长辈相看小辈,问题便细,又多,她们坐着聊天,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而此时的黄志伟正和陈澈一块过来,陈澈听说自己奶奶也在黄家,便想着过来看看。
“我奶奶给你介绍对象?”陈澈想不明白,他奶奶何时爱上当媒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