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漪点头。
“九哥,要是母亲发作我,你千万替我说好话。”她微笑。被之慎这么一说,心里忐忑。
之慎看她,说:“若母亲都发作你了,事儿就没得救了,懂吗?”
静漪吐了吐舌尖。
之慎忍不住伸手敲她额头,恨恨地,说:“还没心没肺的。我看你就是在母亲跟前儿恃宠而骄。”
静漪捂着额头,叫道:“九哥!”
之慎笑。
这样又像她了。虽然已经是少妇的打扮,恼起来却还是小姑娘的样子。
他摇头,说:“谁家娶到你这样的媳妇儿,不得抓耳挠腮啊?什么都不懂,还就知道惹事……”
“那你们这是把我推出去祸害人家的吗?”静漪反过来就是一句问。
之慎呆了呆,没有回答。
静漪挽了他的手臂,低了头走着。
“九哥,你好些了吗?”她问。
之慎点头。
今日是十六,月又圆又大,月色极好,白纱似的铺在地上,让人看了心里一派清明之色。
“真冷。”静漪说。
“西北更冷。你记得去了那边要多吃饭,尤其多吃肉。”之慎说。
“九哥不送我去吗?”静漪问,笑着的。她知道父亲有意让之慎陪同她前往兰州,却被之慎回绝了。果然她这么一问,之慎的脸板起来。
“父亲另有安排。三哥会去。”之慎说。
静漪说:“若依我的想法,你们都不必去的……”
之慎打了个喷嚏,掏着帕子擦着鼻子。
“不去怎么行?不去个娘家哥哥,他们再当程家没人,日后给你气受呢?”之慎半真半假地说。
静漪皱着眉看他,说:“瞧你说的怪吓人的。吓坏了我,不去了,有你受的。”
之慎站下。
“那也是我家,九哥,你有什么不放心的?”静漪说。
“你要真这么想,踏踏实实儿地做陶家的媳妇儿,我还真也就可以多放心些了。”之慎说。
大厅门一开,杜氏从大厅里出来。
“母亲!”静漪松开之慎的手臂。
杜氏走下台阶,看了静漪一眼,问:“回来了?”
“是,母亲。我今儿去姑姑家了。我去看看三表姐,许久未见,说了好些话。姑姑留饭,又多耽搁了一会儿。原想着母亲和九哥不会这么早过来。”静漪微笑着说。她看出杜氏并不像平常那样和颜悦色,但她还是娇憨的样子,说到最后,都带着撒娇的味道了。“母亲生我气啦?我让母亲久等了,我该打……”
杜氏瞪她一眼,说:“你跟我进来。”她说着一伸手,胖胖的手被静漪双手握着,立即觉察静漪的手冷得像冰,又皱眉道:“作!回来不快些回房暖和,只管站在这里和你的呆子九哥说话,瞧这手冰的!都嫁了人给人家做太太了,再这么不知道保养,可怎么好哦……还不快来?”
“母亲刚才怎么不立即去我房里呀?我房里暖和的……”静漪忙跟着她往自己房里去,待进门前,回头对之慎做了个鬼脸。
之慎心头百般滋味,又忍不住笑了笑,“乔妈,要紧看着点儿你们小姐。”
“是,九少爷。”乔妈也笑,“小姐还是个小孩子呢。这些天看姑爷倒是很肯谦让的,九少爷就放心吧。”
之慎背着手,在院子里走了两趟。
小孩子……情势总是逼着小孩子快些长大的。
他听到外面有说话声,接着编看到垂花门处先进来一个身形高大的人,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人,正是陶骧和他的亲随。
“之慎兄,怎么不进去?”陶骧显然是早已知道他们来了。
之慎同他握手。
空气里的寒冷将陶骧身上的酒气盖住了些,可还是看得出来他喝了不少酒,只是没走样。
之慎是知道陶骧乃海量的,笑着说:“母亲和小十在说私房话,不准我听。”
陶骧双手一合,也笑道:“可见是挺重要的话了,我陪之慎兄在这里等着吧。”
“行程已经安排好了?”之慎问。
“先乘火车到太原。由太原乘飞机到兰州。已经安排好了。只是我要先走一步,不能和她一起了。二嫂会陪她一起走,路上也有个照应。”陶骧说。
“这么说你要先一步回西北?”之慎问。
“正是用人之际,必须早些回去。”陶骧说。
之慎明白。
他给陶骧点了一支烟,说:“先祝你一路平安,马到成功。”
陶骧点头致谢。
两人沉默着没有接下去谈这个话题。
外面冷的似乎连他们指间的烟都要冻熄了,却谁也没有主动说进屋去。而房里也没有动静。
“小十小时候倒喜欢秋千。”之慎说。
他指着庭院中被茅草围子一层一层包裹着的大缸。
陶骧不知为何心一动。
“在后花园的紫藤架上,宝爷给她做了个秋千,前儿我瞧还有呢,就是旧了些。她很喜欢,时常去玩。小时候我们兄妹都顽皮。有一次老七和老八故意逗弄她,见她上了秋千,把她推得很高。秋薇那时候更小,看静漪被秋千带的飞上天,吓得直哭,又被老七老八的丫头看着,帮不了忙,跑书房去扯着我喊着快去救命。我来的时候,看着她在秋千上,脸都白了,换了旁人,不知会是什么样,她一声不吭。秋千荡得太高,一众人望着谁也不知该从哪儿下手。我母亲让人去叫宝爷带人来,就那当口秋千脱了手,小十摔下来,头就正磕在养荷花的大缸上。当时就昏了过去。养了半个月才能下床。”之慎说着,摇头,“我问,你怎么不跳下来呢?她说我不知道怎么跳。后来我想想,可不是的,她呢,是知道怎么往高处去,不知道该怎么下来。那是我记得的,她第二次死里逃生。漪儿命很大的。”
陶骧没说话。
“我怎么想着,后来她就没有再上过秋千。”之慎说着又笑了笑,“因为那次磕在额头上,落了好大一块疤。母亲说这么大的疤,陶家知道了要退亲的。母亲和帔姨想了好多法子褪疤,都不见效,可后来长着长着就不见了,母亲才说幸好。”
陶骧笑笑。
上房门开,两人同时回头。静漪开的门,看到他们俩在一处,停了片刻才说:“怎么都站在这里呀。”
“今晚的月色好。”之慎说。
静漪抬头看了看天,招手让他们进屋,说:“九哥真是的……”她迅速看了眼陶骧。
陶骧也看她一眼。
她已脱了外袍,只穿了件一斗珠的褂子,兴许是还觉得热,脸红的什么似的。
“母亲。”陶骧进去。
杜氏没想到他这就回来了,见了他十分欢喜。
陶骧把大衣给静漪,坐到杜氏身边去。
静漪把他的大衣收了。
他的大衣上,沾了香气和酒气,都不止一种。被屋子里的暖意一烘,味道重新活过来似的,直往人鼻子里钻……她把大衣交给秋薇去挂起来。过一会儿,借着去拿东西给杜氏,她进去拿湿手巾擦了擦手。
“小十,我们要走了。”之慎在外面喊。
静漪出来,果然杜氏已经穿好了外衣,看着她笑,道:“早点儿歇着吧。这几日哪儿都不要去,只管在家养养精神。这一去路程遥远,有你们的苦头吃。”
“不累的,母亲。”静漪送她出去。
杜氏伸手推她,说:“外面冷。”目光温和中带有威严的意思,让静漪止了步。
带他们走了两步,她到底和陶骧一同送出去。
之慎上了车,才说:“还以为您会跟这宝贝姑爷说,我家小十不懂事,多担待。”
“闭嘴。”杜氏脸沉着,“小十哪里不懂事?需要多担待?”
“是,就是需要多担待,您老人家向来护驹子,也不会说。”之慎说。
杜氏半晌不言语,道:“跟我去看看二太太。”
“好。”之慎答应。
“别多嘴。”杜氏又道。
之慎笑了笑,问:“您不就是知道在这些事上我从不多嘴,才让我瞧着这出戏的吗?我有哪次多嘴不是锦上添花?”
杜氏看了之慎一眼。
“帔姨身子不好,静漪马上远行,我再不知轻重,也不会挑这时候胡乱说话。”之慎说。
“二太太素来疼你。日后小十不在家,你单进内宅虽不方便,倒是也别忘了时常遣人问候。”杜氏嘱咐之慎。
“是。”之慎答应。
杜氏不自觉地竟叹了口气。
她想着刚刚就在怡园门口,站在一处送别他们的陶骧和静漪。
一整晚晴空万里,月色极好,却在那时有玉屑般的细雪纷纷落下。车子渐渐远了,越远,那小夫妻俩的身影看上去越近,在细雪纷飞中,尤其美好……
第130章 无影无形的光 (一)
程静漪和雅媚在火车包厢里,看着瑟瑟玩过家家。
瑟瑟正在天真烂漫的时候,把一个可爱的洋囡囡当成她的小妹妹。
“小婶婶,妹妹要喝咖啡。”瑟瑟忽然抬头,眨着大眼睛望着静漪。
静漪说:“好。”
“要清咖啡。”瑟瑟强调。
静漪点头。
洋囡囡的“家当”都堆在她身旁,其中就有全套的微型茶具。瑟瑟要什么,她就得赶忙找出来。她找了咖啡杯出来,又假装咖啡壶里的确是有咖啡的,倒了一杯递过去。
“不对,我要的是清咖啡。”瑟瑟把咖啡杯推回去。
静漪只好又倒了一杯,瑟瑟接过去一本正经地看看、闻闻,才拿给她的洋囡囡,口中念念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