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她通常都要睡一会儿的,今天却清醒得很。
她顺手从架子上取了一本书下来,坐到他对面的单人沙发上去。翻着书,听着他匀称而和缓的呼吸声,偶尔落在窗前枝头上的鸟儿,清脆鸣叫声……如此宁谧而又安闲,让她有种所有的一切都凝固下来的错觉。
午饭没吃,她就拿着给陶骧备的点心,吃一点。等吃完了才发现,是一碟子牡丹饼……她怕糕饼渣弄脏了他的书,起来擦了手。
这时候他翻了个身。
她停在那里,看他继续睡,才舒了口气。想着她在这里,或许不知怎么着就打扰他了,她轻手轻脚地开门出去了……
快到晚饭时,陶夫人那边来电话问他们过不过去用晚饭,静漪就照实说陶骧还在休息。陶夫人命人将晚饭送了来。静漪看陶骧丝毫没有要醒的意思,又等了等。张妈催她先吃些,她说不饿。
入夜有些凉意,静漪围了条披肩,忽然嘈嘈杂杂的有些响动。她略皱了皱眉。陶家宅内总嫌沉寂,稍有声响也会被迅速吞噬殆尽。却不知此时为了什么?
第207章 易聚易散的云 (十五)
静漪正觉得奇怪,小丫头月儿却也是个淘气的,早跑出去打听了,回来就说,糟了糟了,大少爷那边乱成一团,听说是三老姑太太为了救孙少爷,跌进湖里去了。孙少爷刚被送回来,可是老姑太太那里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大少奶奶失心疯似的……月儿说得急促,静漪听着虽然有些乱,起码也明白了是麒麟儿落水遇险了。
“我过去看看吧,能帮上忙不能。”静漪说着看看张妈,“七少爷醒了让他先吃饭。告诉他我去谭园看看就回的。”
张妈见她如此,就交待秋薇和月儿道:“你们在家照顾着。留神里外,我跟少奶奶走一趟。”
静漪想着张妈是府里的老人,有她跟着她心里是踏实些。便带着张妈去了谭园。一进门果然是乱成一团的样子,这跟平日里的井然有序截然相反。
符黎贞的贴身丫头小柏看到静漪,叫了声“七少奶奶”。
“麒麟儿脱险了?大少奶奶呢?”静漪问。
“刚送回来,还昏着。大少奶奶守着小少爷,不让我们近身……”小柏眼睛通红。
月儿就说大少奶奶跟失心疯似的,静漪听小柏这么一描述,顿觉不妥,忙问:“大少爷不在么?”
“大少爷被老爷叫过去了,已经告诉了,还没回来。”小柏说。
“小少爷怎么样?”静漪又问。看不到里面究竟如何,刚刚闹的沸反盈天的动静儿,此时竟半点声音没有。
“小少爷昏着、直打哆嗦。大少奶奶要等大夫来……大少爷命我们请胡大夫,可是胡大夫偏偏不在家。府里常用的大夫也已经派车去请了,应该快到了的……要不七少奶奶您进去看看?”小柏也是心急了,望着静漪急切地道。平日她话语甚少,也不同静漪说话的。
静漪要她小声些,自己悄悄地走进去。从玻璃窗里一看,隔着薄纱,就看到符黎贞独个儿守在麒麟儿床前,只能看到符黎贞的背影,看不到床上的麒麟儿……静漪更觉得不好,也顾不得什么,推门就进去。
“谁让你们进来的?!”符黎贞被惊动,怒喝一声。
“大嫂,是我。”静漪被符黎贞的怒喝几乎吓到。平时柔弱纤细的女子。
符黎贞回头看是她,顿了顿才问:“大夫来了?”
静漪摇头说:“马上就到的……大嫂,我能看看麟儿吗?”
符黎贞似乎是在辨认她,仿佛她是个陌生人似的。
静漪看着符黎贞的样子,心头一震,二话没说越过她便去查看麒麟儿。麒麟儿的确在昏迷中,显然溺水之后经过一番抢救,已经精疲力竭,此时他鼻息微弱,身上光溜溜的,还在不住的抽搐……静漪一摸,滚烫。
她弯下身,检查下麒麟儿还有没有别的伤。除了小腿上有擦伤,看样子是摔倒时候不慎导致,其他的伤倒没什么。她再看看麒麟儿的小胳膊,瘦瘦的,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麒麟儿实在是过于弱小了……她皱着眉,刚要问符黎贞,就听着外面人声再次嘈杂起来,有说大少爷回来了,有说大夫来了……静漪闪到一旁去,但站的并不远。
来的是果然是府里常用的老中医吴振昌。静漪看他号脉,回头轻声问小柏:“有胡大夫的电话吗?请胡大夫来一下吧……烧得这么厉害,打针会好的更快些。”
小柏忙摇头,看向符黎贞。
也许是大夫来了,符黎贞就镇定多了,她也听到静漪说的,就说:“麟儿是受了寒,吃汤药驱寒退热也就好。大晚上的不要惊动太多人。”
静漪心想麒麟儿出点事,就算再不惊动人,阖府上下也马上都知道的。再说多个大夫看看,到底也保险一些。只是她一看符黎贞的面色,立刻意识到自己还是不要多话的好。果然她心念未已,就听外面有人进来,在同陶骏说话。静漪分辨出是珂儿。她看看符黎贞那脸色,已经很难看。她悄悄地退出来,恰好听见陶骏在说:“……小孩子一时不慎落水,救的及时,不碍事的,让父亲和母亲不要担心。母亲照顾姑奶奶就好,这边有事我会让人去告诉。另外不要惊动老太太。”
陶骏说到最后一句,声音抬高了些。显然这句话是说给在场所有人听的。他把珂儿打发走了,看到静漪,温和地说:“七妹也在。麟儿出事,让你担心了。”
静漪看他斜靠在轮椅扶手上,手上攥着的折扇,扇坠在不住地晃着。静漪看看他,想起他上回发火犯病的事来。
陶骏就说:“我还好。”
静漪便没有出声。
这时候吴大夫出来,跟陶骏详细地解释麒麟儿的状况。陶骏仔细地听着,末了,将大夫拟的方子拿来扫了一眼,让人快些去抓药。
静漪看这里的情况都已经稳定下来,显然也不需要她帮忙了。她只是记挂着麒麟儿,见符黎贞在麒麟儿床边守着,她进去安慰了几句才要走。符黎贞倒送她出来。静漪见她心神仍不安,忙阻止。倒是陶骏,看她要走,谢她关心麒麟儿。
静漪看他也已经露出倦容,快快地带着张妈告辞出来。才走到院中,正遇上赶过来的胡少波。因之前已经见过面,静漪同他打了个招呼。知道他是被陶骏召来的,也不耽误他。但见胡少波赶的很急的样子,满脸是汗,头发梢都湿漉漉的,神情也大异于常,竟像是完全没看见她,很快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静漪出来,往回走着,半晌也没出声。
忽然想到跟在她身后的张妈,从始至终跟个影子似的,就没出过一声儿,不由得看了看她,说:“也不知道麒麟儿好好儿的怎么就掉水里去了。大嫂看着麒麟儿,跟护着眼珠子似的。这回当真是被吓坏了。”
她眉头皱着,想着麒麟儿那可怜的小模样,心就揪起来。
“听说还是三老姑太太凑巧经过发现的。大少奶奶当时可没在身边。”张妈说。
静漪眉头更皱了,没来由的还有些生气。
麒麟儿落水固然是令她意外,但是陶因润亲自下水救人,她觉得更意外。
“少奶奶,这府里的水边,您也少去吧。是有那么些个古怪的。”张妈一边说,一边提醒静漪脚下。
静漪立刻想到那日在花园里看到的竹林古井,嘴上不承认,心里未免有点儿怕。她看看张妈,说:“哪个府里没有点儿水啊,说的怪吓人的。”
两人低声说着话,就看到秋薇和月儿挽着手,在门边等着了。
静漪问秋薇陶骧醒了没有。
秋薇就说,不但姑爷没醒,阿图和马副官也在休息室里睡的不亦乐乎,呼噜打的山响,她和月儿听了都觉得心烦,“合着他们是每人都赶着五百只猪进城呢!”
静漪被她的形容逗的一笑,看时间,陶骧这一觉也睡的很久了……她在书房门口听了听,轻手轻脚地推门,正要往里走,就看到陶骧坐在沙发上,正看着她呢,一旁蹲着白狮,比他的身形也不小。
陶骧看静漪一脚在门内,一脚在门外,就那么盯着自己,问:“出什么事儿了么?”
静漪这才迈步进门,跟他讲了讲前面发生的事。
陶骧本要点烟,听她说着,也没点,皱眉道:“怎么会这样。”
静漪说:“还好没出事。大夫看了说没有大碍,应是着凉,又受了惊吓。不知道三姑奶奶怎么样?要不去看看吧?”
陶骧看了她,这份儿担心倒真实在。
“吃过饭去吧。”他说。
静漪想起来,自己原是进来叫醒他吃饭的。被他吓了一跳,竟然都忘了。她先出去,吩咐张妈把饭菜热了摆上。等晚饭的工夫,陶骧从书房里出来。他踱着步子,脚步虽四平八稳,脸却一直板着。看上去倒也不是生气……静漪望着他,也不出声。
“下个月初,陪我去趟南京。”陶骧终于在餐桌边坐下来,对静漪说道。
静漪听到南京二字愣了下,意会到这大概就是陶骧说的要她去做的事。但是去南京……她喝了口汤,说:“下月初,南京该入梅了吧。”
“差不多了。”陶骧平静地说。“我有事在身,你倒是可以四处走走。”
“那需要我做什么,你事前告诉我。”静漪说。陶驷夫妇在南京,他要去还要带着她去,想必是有重要的社交活动。她看看陶骧,陶骧不紧不慢地吃着饭呢,只是略点了点头。
“到时候我会让高英通知你的。”他说。
静漪从本心来说,并不想去南京,虽然能见到无垢和新生儿是件喜事,南京却也有她不想见的人。可是不去显然是不行的。
陶骧以为她可能会找些托词拒绝前往南京,此时虽看上去有些怏怏的,倒并没有表现出不满来,他也不欲多说。
晚饭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提起去萝蕤堂探望三姑奶奶。
第208章 易聚易散的云 (十六)
静漪见时候已经不早,担心萝蕤堂的老姑奶奶们会不会休息了。
陶骧却说:“她们是日日打牌至深夜,没有凌晨一两点钟绝不肯去休息的。”
静漪想想也是。萝蕤堂内常在宵禁后通宵达旦打牌听戏,大约是陶家宅门内唯一的处所。连陶老夫人那里也不曾如此。老太太们多半因为孤寂,所以从上到下的都有些纵容她们……静漪想到这里不由轻叹。
陶骧听见,看了她一眼……
到了萝蕤堂,果然进门就看到明灯高悬。
陶因润的住处在萝蕤堂后院的安斯阁。走过去要经过半个花园。等走到了,只见花木掩映下的安斯阁门外清清静静的,并没有想象当中的乱哄,静漪便知道陶因润想必没有大碍。果然让守在外头的宋妈进去一通报,他们还等在外头,就听到里面传出来笑声。
静漪看了眼陶骧,陶骧嘴角一牵。
静漪听着那笑声,判断陶因泽和苏秀芬等人恐怕都在内呢。
等进去一看,这里倒也没有很多人。只有陶因泽姐妹和陶夫人,反倒比谭园里围着麒麟儿转的人少多了。
看他们来了,坐在床上的陶因润便笑道:“还是小猫和静漪懂事。那些家伙,算上老八,都是白疼他们了。”
“老太太那边没敢惊动,老八还不知道。”陶夫人解释道,“三姑又叫老七小名儿……他都多大了,媳妇都娶了。您还这么着。”
“你不说我倒还没觉得。如今我也都忘了老七原先的小名儿是什么了,后来小猫小猫的叫着,顺口得很。”陶因润笑的厉害,仿佛是逮住了个能让她高兴的事儿,“娶了媳妇儿了,不还是个小毛头么?怎么了,还不让叫小名儿了?”
“姑奶奶您就随意吧。”陶骧微笑。
静漪闻到酒气。仔细一看,果然陶因润手边就有一个酒碗,她的丫头更守着一个酒坛在旁边随时伺候着。陶因泽等人也都围坐在桌边,桌上摆着下酒的小菜——这竟是凑在一处趁机喝酒呢!
“来,小猫和静漪也坐下来。今儿我一英勇,居然还就让你母亲破例多给我一坛子好酒——不过侄媳妇,我倒要挑理了。这酒好歹也是我们老爷子留下来的,我姓陶呢,不是该有我一份儿,怎么就不让我们敞开了喝?”陶因润喝一口酒,说。
静漪坐在末席,看陶因润身上穿着薄薄的绸衫,也不管陶骧是个男晚辈,他来了,她照旧是那样的。豪放也是豪放到了极点的。
陶夫人笑道:“三姑,您也不是不知道,祖父不是立了规矩了么,防的就是陶家后人纵情声色、玩物丧志,才让管家媳妇把着酒窖钥匙的。再说,三姑您也没少喝酒。咱们家里逢年过节,酒可从来不亏着各位。”
她笑着说,陶因润哼了一声,说:“我不过说两句,你就这么多等着。骧哥儿,给我倒酒。你娘太不像话了,管家媳妇就这么抠门儿。”
陶骧拿了酒坛子过去,边倒酒边问:“那姑奶奶,您说管家媳妇该怎么着?我母亲不过是不让您多喝酒,又没少着您的。”
“管家媳妇啊,”陶因润笑的眯眯眼,拿着酒碗的手,指向静漪道,“最好是这样的。会和稀泥,人好欺负,还瞅着就是个能把家里的余钱花个底儿掉的。”
陶骧跟着看了静漪一眼,见静漪微笑不恼,说:“姑奶奶又要管闲事了。”
“你这个小鬼,又跟你那个老妖精奶奶似的,惯会拐着弯儿的说我们是外姓人。滚一边儿去。”陶因润佯装生气。
“我可没拐弯说。”陶骧在陶因润床前一坐,说。
陶因润撇了下嘴,看着静漪道:“你可是要和他过一辈子的。真替你发愁,怎么摊上这么个主儿。分明无赖。”
“三姑,瞧您说的。小猫怎么无赖了?”陶夫人不乐意了。
“得,你儿子千好万好,没不好的地儿……不过小猫,姑奶奶还是要恭喜你的。”陶因润正色道。
屋子里一静。
陶因泽水烟袋咕噜咕噜响着,咳了一咳。
陶骧淡淡地说:“姑奶奶也这么着?还没颁布晋升令呢,算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