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番外二:思君迢迢隔青天 (十七)
之忓没有出声。他再看静漪,她已经低头在处理堆积的工作了——静漪的案头颇为整洁,办公用品不多,但一叠厚厚的文件早早就摆在了她左手边,等着她处理……她翻了文件便微皱眉头,但随即眉目舒展开来,显然那并不是令她为难的事。她拿了自来水笔,一边看文件,一边在手旁的笔记本上做记录,看完了,签下她的大名……她这忙于案头工作的样子,非常像她的父亲……他跟在老爷身旁很多年,对老爷和他的子女们都很熟悉,可包括老爷的两个儿子在内,十小姐的作风最像老爷。
当然,十小姐绝不像老爷那样,有时会非常专横。
之忓微笑。
老爷毕竟年纪大了……他有点惆怅。
雨声密集,他看看静漪身后的玻璃窗。
清早出门时开始下的雨,此时仍淅淅沥沥。那窗子敞开着,静漪白色的身影在细雨绵绵的背景中看上去单柔而美好……梅艳春同白薇在外间轻声说着话,沪语轻快柔软,就像这雨,也像音乐,给眼前的美好景象配了音。
之忓轻手轻脚地关了门,回头看了梅艳春, “梅小姐,还是麻烦您给我一杯茶。”
梅艳春微微笑着点头。她手脚麻利,给之忓的茶泡好交给白薇端过去,自己去给静漪送咖啡时,就见之忓正襟危坐,面前一叠当日的报纸,并没有翻开——她不声不响地从这个沉默的男子身旁经过进了程静漪的办公室,将咖啡放到桌案上。
“程院长,需不需要给林先生预备间办公室?他这样将就,太委屈他了。”小梅轻声说。
静漪笔尖一顿,说:“不久他便回去的,就不必麻烦了。再说,预备了,他也未必用。”
“可是这样到底不像……我们给他预备了报纸杂志,他仿佛也不关心……”小梅说着,见静漪是不以为然的样子,也就停了下来。
倒是静漪见她没了下文,抬头看看她,道:“那你问问他的意见。若是他也觉得不便,就请他到隔壁房间办公吧。”
静漪说着,不由得自己都想笑。之忓虽跟着父亲多年,恐怕文理上也仍是不通的多,给他预备报纸杂志,反而是难为了他吧。不过,小梅和白薇是两位年轻的女士,她这间办公室又相当的忙碌,之忓在这里,的确有些不便。
“我也是这么想。隔壁房间正合适。林先生是负责您安全的,离远了也不好的。”小梅微笑着说。
静漪看她笑,眉尖一挑。
小梅立即问道:“院长,您家里是不是有眼好水?怎么从您家里出来一位,就相貌堂堂。一早过来见到林先生的人,没有不打听一番的。就连美男子都难得看一眼的高医生,也特地问我这是谁、怎么会在这里呢。”
静漪笑,想一想,之忓果然称得上是相貌堂堂……她于是问道:“高瓴医生么?”
“是呢。”小梅笑着说。她似想到什么,神色一凝,随即笑了笑,“高医生是美人。进慈济实习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美人……追求者众多,可惜能入高医生法眼的至今少有。慈济有名的三美,高医生可居首。”
“三美?另外两位呢?”静漪好奇。
“骨科的池中物医生,儿科病房的贝佐淳护士,和高瓴医生,是为慈济三美。”小梅解释。
静漪细细一琢磨,笑道:“果然是各有千秋。”她说着看了小梅。小梅会意,摇头摆手。
“三人才貌双全,当之无愧。”小梅笑道。
“依我看,慈济何止此三美呢。说起来,孟医生和我推荐高瓴医生专门照顾逄军长。依我看,高瓴医生做私人医生,恐怕未必肯屈就。此事再议罢了。”静漪说。
小梅思忖片刻,说:“我同高医生相熟,若逄军长无异议,我可游说。高医生心地善良,医术精湛,也甚为同情逄军长他们的处境,或者肯,也未可知。”
“只是不可勉强。她若不肯,另外斟酌合适人选就是。”静漪说着,打开文件。
小梅还有事要告诉静漪,看她忙着处理文案,也不急着说。她只侍立在侧,等静漪将文件处理完毕,这才正色道:“刚刚卫理事秘书来电询问您的日程,是否有时间让他能与您单独会面。我照您的意思说若不是急事,可以安排在明日或后日下午三时。”
“很好。”静漪点头。卫立显理事是慈济理事会的常务理事之一,一向与她不算合作。前番她将同东京帝国医药合作的案子提交理事会讨论,其他人或兴趣缺缺,或严明立场绝不赞成,唯独他当时未作反对意见,事后颇联络了几位理事,讨论此案成功之可能性。此事经由其他理事传到她耳中,令她颇为惊诧……若卫理事与人联合起来,提出议案,她还得小心应对才是。
无论如何,她都很难接受一心维护的医院成为日本人颐指气使的地方。哪怕有一丝的可能性,她都想要扼杀。
“不过依我看卫理事即便践约而来,恐怕也谈不了什么大事的……昨晚在跑狗场那里,就是辣斐德路口,听说出了点事情的。有个东京帝国医药的人,听说是和人在那会面的,不晓得怎么搞的,许是喝多了酒,竟然在回去的路上落水……这事情那边秘而不宣,对外说是意外,人只是受伤,没有大碍。不过知情的人讲,恐怕伤得不轻……”
“卫理事最近几日同帝国医药似乎往来密切。”静漪拧好自来水笔,端了咖啡在手中。她面上声色不动,眼却亮的出奇。
“是呢。所以我说,卫理事恐怕就是来同院长会面,怕也谈不出什么来……老天开眼,让日本人张狂。如此不可一世,几不知头顶尚有青天。”小梅低声说着,语气甚是激愤。
静漪略一沉吟,问道:“今天家里有没有什么情况?”
“一切正常。孟医生昨晚值夜,一夜无事。”小梅说起这个来,脸色稍霁。
静漪点头。
她喝着咖啡。
“院长,您要是没其他事,我先出去了。”小梅将桌上的文件都收起来。
“等等。”静漪将桌上的一份电报稿拿给小梅,说:“这是我刚刚拟好的。你做完手上的事,把这封电报发出去。另外请林先生进来一下,我有事问他。”
“是。”小梅接过去,粗粗一扫电报稿,吃惊地问道:“程院长……您这是打算……”
静漪轻声说:“Dr.Johnson 若能赴任再好不过,若不能,我将向理事会提交辞呈、请他们另选贤能。”
小梅顿时着急,道:“但是理事会现在最信任的就是程院长您。如果没有您这将近一年的努力,他们不会继续支持慈济,慈济也没有眼下稳定兴旺的局面……如果您一走,Dr.Johnson 万一水土不服,医院要怎么办?程院长,您可不能轻易动了这个念头。”
“我何尝想一走了之。”静漪低声,“现如今便是这般境况,我出入言行都需更加隐蔽些。”
小梅也是了解静漪的处境的。可是她一想到静漪要辞去院长职务,十分不舍。
“程院长,您还是三思而后行。”她还是说。
静漪点头,说:“这是我慎重考虑后的决定。为了我的安全,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此时国难当头,有限的物资人力都应该投入到抗日大业中去。因我和家人做如此耗费,我于心不安。再者我虽然是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为慈济也应承担责任,可是若因为我,令慈济受到影响,哪怕是万中有一,造成恶果,我也不能让此种境况发生。”
梅艳春心里一阵乱。她知道静漪说的有道理。静漪的身份并不是普通的医生。
“前两日三叔还同我谈过。他说您一个女子,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有胆色在这里承担整家医院的职责,实属不易。但是如果要他说,也建议您到大后方去。毕竟,您有危险,是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小梅声线已微微发颤。
静漪点头道:“为了保护我们投入的力量,还不如放在更为需要的地方。我能救助的人不多,若因我而使人牺牲或难以得到医治救助,倒是件再坏不过的事了。我先打电报回复老师。接下来,Dr.Johnson 能来,或另外选出新的院长,都需要时间。这期间我当然会恪尽职守。”
小梅神情黯然。
静漪轻声说:“这个位子,我能做得,许多人做得,有我无我,并无多大差异,我可放手;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我责无旁贷。”
“是,程院长,我能明白。只是万分舍不得。也替您舍不得这份事业。”小梅说。
静漪轻轻一笑。
小梅如今时常见她这般一笑。
比起初见程静漪时,大到国家、小到医院,境况又都已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已觉得情况够糟糕,却想不到此时更加糟糕,令人时时生出些悲观的念头来。可重压之下,反而时常见其举重若轻之展颜一笑,委实能给人带来相当大的鼓舞。她还不能想象慈济不在程静漪的领导之下,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可是她此时再能理解不过,程静漪的选择。如果此时她这个人、这副笑容能鼓舞的是她是同事是医院和病人,那么在陶司令身边,这力量将会传播得更远……她很希望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机会。
小梅望着静漪是发了呆。
静漪正要提醒她出去做事,白薇敲门进来,说:“程院长,有客人到访。”
“咦,这个时间没有预约的。”小梅立即说。
“这是客人的名片子。”白薇忙过来,将名片子放在静漪面前,“是她的随从先上来的,说她人就在楼下候着。”
静漪的目光落在名片子上,长约两寸的风格简洁的名片子上中央是四个清秀的汉字——阿部晴子。
第464章 番外二:思君迢迢隔青天 (十八)
晴子……她统共只认得一个叫晴子的女人。也只认得一个姓阿部的男人。
静漪看着名片子上印的住址和住宅电话,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些影像。
白薇和小梅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只等她的命令,见她将名片子一放,说:“告诉来人,请阿部太太上来。”
白薇领命离去,小梅默不作声,静漪继续道:“先请林先生进来吧。”
“是。”小梅见静漪将桌案上多余的东西收了起来,自己立即出去向林之忓转达了静漪的意思。之忓起身去敲门,小梅忙着将手中的文件分别归类地安置好,顺手将院长办公室的门掩好——办公室里很静,之忓立于长案之前,负手而立,身材挺拔峭直,像株雪松,沉默冷峻……小梅心中一凛,悄悄退后。
办公室内,之忓等小梅将门关好,才又看了静漪。
“这么说,昨晚在跑狗场辣斐德路口出事的果真是阿部春马?”静漪问过之忓,神色稍显凝重。
之忓点头表示确定。
见静漪望着自己,他从容地说:“今早报上登了消息的。十小姐想是没留意。您请看。”
静漪心想自己一早忙到现在,哪有工夫自己个儿读报呢?她点了点头。
之忓往前两步,将静漪案头的报纸拿了一份展开来,打开到第三四版,指了指中间的一个豆腐块,示意就是这篇文章,然后便又退了两步。
静漪扫了眼那文章,只是个很简单的通讯,并没有讲得很详细,连阿部春马的名字都没有提,仅指出是帝国医药的代表。
“是与友人相聚……知道是同什么人会面么?”静漪看着报纸,轻描淡写地问。像是随口问的一句话罢了,并不等着人回答。她粗粗扫一眼,同版的文章都是毫无干系的社会新闻,全比这篇有看头。
“泰半是在沪上经商的日侨。他的寓所就在那附近,出事之后很快通知了他的太太。去的是最近的公立医院。因伤势严重,需要动脑部手术,今晨转到了圣玛丽医院。不过圣玛丽医院的大夫不敢贸然替他手术。”之忓声音低沉。
静漪合上报纸,沉吟片刻,看了之忓。
之忓点点头,道:“十小姐慎思之、明断之。”
“你先出去吧。”静漪说着起身。之忓颔首后退时,她看到之忓垂下去的目光,极锐利深沉,“多加小心。日寇借口日侨安全生出大大的事端,已经不是一回。”
“是。这是有数的。”之忓答应着,退了出去。
只是短暂的一段独处时间,静漪习惯性整理了下身上的医生袍。待小梅来敲门说客人到了时,她恰好将衣袖上的褶子抹平,轻声地说了句请进。随后,她便看到晴子从门外走了进来——果不其然是她认得的晴子。同时跟着晴子进来的还有一老一少两个男子,皆瘦小而精干。但看上去晴子并不是一身和服出现在她的公馆中的那个温柔的少妇了。此时的晴子一身洋装,满面干练,挽着坤包对她利落地深鞠躬……抬起头来晴子轻声地说:“程院长,我是阿部春马的太太阿部晴子。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她的日语速度非常快。身旁那位年长的男子担任了翻译,他的中国话带着东北口音,语气生硬而稍显别扭。显然他并不是本土译者。
“阿部太太请坐。”静漪瞬间便明白了,那个悄然出入她公馆的藤野晴子,起码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面前这位,只是阿部春马的妻子。“不知道阿部太太来我这里,有何贵干?”
“我知道程院长很忙,那我就长话短说吧。我的先生阿部春马,昨晚发生意外,头部受到重创,此时命悬一线,除非医术高明者替他动手术,否则必死无疑。但这一夜辗转沪上医院,不是没有条件或能力医治,便是人手不够不能接诊,故此只能来慈济请求程院长。若程院长方便的话,希望程院长发句话,请慈济收治阿部先生。”晴子说。
静漪目光转向译者,听完了,才道:“阿部太太,门诊上的事,我一向不干预。我们医院的医生,会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判断是否有能力接诊、替病人医治。”
晴子顿了顿,先没开口,她身旁的两位脸上已经变色,齐齐看向她。全因静漪这几句话,显然是先封死了路。晴子再从她这里请求慈济收治阿部春马,已经很难。
静漪望着晴子。晴子看上去非常镇定,并没有因为她的态度表现出受挫。这倒令静漪稍觉意外。她细观察晴子——她脸上虽有凄容,但也不过火。那对发红却仍漂亮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更多的是坚强和斗志……梅艳春进来送茶水,晴子甚至顾得上等她放妥,轻声说了谢谢,才又对静漪道:“程院长,阿部先生做事,十分讲求效率和效果,有时未免失些风度。还请程院长看在他此时在危难之中,以医者之心,出手援救……孟颂华医生有‘神仙手’的美誉,经他开刀的患者,存活下来的可能性非常之高……孟医生将我们拒之门外,这……程院长,我们该如何说动孟医生?”
晴子虽没有很完全说出实情,静漪听到这里也明白阿部春马的伤情属于危重当然不假,至于非要找到慈济来,恐怕也是因为他的身份,许多医院根本不愿接收他……
静漪还未表态,晴子就当作她在思索如何回绝他们的请求了。她低了头。
静漪看了晴子,仍是没有立刻出声。
晴子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了病例来双手递给静漪,说:“程院长,请看在我这名家属如此走投无路的份儿上,读一下我先生的病例再做决定。好么?”
静漪将病例接了过来。
她迅速翻检着病历,大致上了解了阿部春马此时的情况。的确是伤得极重。她说:“阿部太太,我坦白说,这虽不是我的专项,仅从病例上来看,即便是动手术,风险也极大。恐怕此时沪上执业的中外医生里,没有愿意冒这个险的。”
晴子从容镇定的神色淡了几分。她紧抿着唇,过一会儿才问:“真的么?”
静漪道:“做医生的无不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尽力救人的,阿部太太这一点请放心。孟医生既是没有接诊,想来是有他专业上的判断。我尊重医生的判断,不能强令其违背科学和意志做出他人为并不适合的治疗。请您谅解。”
译者替晴子翻译这几句话,颇费了点儿时间。
晴子听后,稍稍一顿,对两位随行说了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