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洛站起来,探身出窗外。
他还有许多话要问,但道长脚步不停,即将消失在人流中。
何洛大喊:“道长,敢问清修何处?在下以后要到哪里去还愿?”
道长并未转身,伸手摇了摇以作示意。
“缙云山,白云观。”
第108章 资料
雨丝在灯光里纷飞,如天上散落的银针,没入护城河的清雾里,消失不见。
行人匆匆,其中早已没有了道人的身影。
就像,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何洛呆坐许久。
直到司机寻来:“何总,8点钟您还约了人。”
愣愣看着司机,何洛才回过神来。
“你……”
何洛开口,想问问司机之前见的道人的事,却不知道如何说。
又望了一眼雨幕,他拿起外套披上,招呼司机:“走吧。”
何洛约人碰面的地方是茶室。
他为人斟茶,说起本来今天要谈的事。
“抱歉让您跑一趟,转让的事情我还想再考虑考虑……”
话没有说满。
但今天道人的出现,给他的冲击太大了。
其实回想起来,对方也没有说什么。
但就对方那出尘的风采,笃定从容的姿态,确实把何洛给镇住了。
对方走后他心中一直飘忽不定。
有强烈的直觉,如果今天谈定了技术转让,就会如对方说的一样后悔。
他需要时间消化。
回到暂时逗留的酒店,助理已经把他要的关于“缙云山白云观”的资料收集好,来找他汇报。
“这么快?”
助理:“这些信息也不难找,网上都是公开资料。这个道观是个网红道观。”
“网红……道观?”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是不是太过小众了?
“是,何总您看我打印的这几份资料。白云观确实历史悠久,但近两年出圈的也就几件事。
一是有两只粉丝上千万的网红猫,网上都管它们叫猫掌门。二是斋堂素斋一菜难求,三是有一对夫妻带着得绝症的孩子磕头拜山求医,据说后来道观给治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四是明星成凌被拍到过在那里修行……
除此之外,我还查到一点,政府在背后扶持这个道观,公交线路规划,示范单位评比,还是专项扶持基金等等……种种迹象来看,这个道观和‘上面’的关系处得不错,或者可以直接说是有靠山。”
何洛:“你怎么看这个道观?”
“啊?”助理突然被提问,快速整合已知信息,回道,“我大致研究了白云观几次出圈的事件,完全没有营销助推的痕迹,确实是网络自发的流量。
我个人觉得吧,有那么点邪门,这种自己火起来的好事儿别的地方一辈子都不定能碰到一次,白云观硬是一年里来了好几回,总觉得这里面有点什么事儿。
今年初一,去白云观上香的人盛况空前,好多人头天晚上就去排队。这事儿当时还上了新闻。”
“邪门?”何洛品咂着这两个字。
窗外,雨还未停,或许要这么簌簌下一宿。
轻轻一晒:“也许称之为‘灵性’更准确。”
助理嘿嘿赔笑。
何洛又问:“另一件事呢,有眉目了吗?”
“哦哦……”助理取出另一叠资料,“根据您给的消息,向主办方拿到了三年前那次会议的邀请名单。回查追溯了一下,烧论文的那位博士去年下半年刚从供职的研究所离职,似乎是和人关系处不好。多方打听,最靠谱的消息是,现在在双渝市停留。”
“双渝啊……果真是西南方向。”何洛吩咐助理,“定机票,我们跑一趟。”
-
秦擎盯着笔记本,发现代表何洛的那个小红点正在缓慢地朝西南方向移动。
她提着的气算是松了大半。
烘干机停止运转,秦擎将里面的青黑色道袍取出来,已经烘得柔软蓬松。
凑上去闻一闻,香香的,一股宝洁集团的味道。
道袍平铺在床上,秦擎尽力将它叠得整齐。
时降在一旁帮她整理刚洪好的布鞋布袜。
秦擎担忧道:“没想到这洗衣液还会留香,不知道借衣服的道长会不会嫌弃。”
这衣服还是她让无用帮忙在北府相熟的道观借的,要是好心借衣服和道具的道长认为她不爱惜衣服,还要带累无用。
时降:“道长应该不会介怀,毕竟是被借去帮人的。”
可不就是,为了扮演好这个为人指点迷津的无方道长她临时抱佛脚背了一小时的书。
还花了几个功德值给自己堆了一个“超脱凡尘槛外人”的气质光环。
更是对着镜子,练习模仿影视作品中“高人”的表情仪态。
说起来,这还是秦擎装神棍以来,最“神棍”的一次。
只是如此“敬业地”忙了一回,半点收入也没有,连脸都是假的,对积累名气也没有什么作用。
只盼何洛能成功请到他脑机实验的新负责人,给她反馈点经验值和功德。
最后协助完善脑机技术的人秦擎知道是谁,她又是怎么知道对方在哪里的呢?
可不就是凑巧,世界就是一圈。
说起来那人她还见过,工作室曾经帮他找过猫。
最后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渊源。
“何洛这个搞技术的还会鉴赏美食也是出人意料,他选的面馆味道真不错。就是只吃了一碗素面太可惜,要不是以道人的身份去,我就点招牌蟹黄面了。”
即便是一碗素面,也让人回味。
面条爽滑,青菜脆嫩,汤头鲜美。、
“唉……”秦擎托腮,“可惜不能再去,当时人少,店老板一定能认得我的脸。”
时降默默提伞出门……
“你去哪儿?”
时降换鞋:“到了换班时间,我去买蟹黄面。”
“我也去!!!”
时降静静看她。
秦擎发誓:“我不下车,你买了出来,我就在车里吃,不然面都坨了……”
说着想到了什么,赶紧跑回去拿了拿了不锈钢盆出来——这段时间都住酒店,她买来洗水果的。
秦擎捧盆给时降。
“用这个装,一定不要用塑料包装盒,会有味道损耗!”
时降战术性向后撤退半步,看看秦擎,又看看西瓜那么大的盆。
艰难地牵气一点嘴角的弧度。
“这个碗……是不是有点过于大了?”
秦擎将盆往时降手里一塞,拍拍她肩膀。
“放心,他们的家的蟹黄面配料足,分量大,碗小了装不了。”
半小时后,时降出现在“老陈记”。
面无表情推盆给老板。
她能有什么表情呢,她训练量最大的时候,都没用过这么大的“饭碗”。
刚才拿盆出来的时候,碰到来交接班的同事,还被顺口问候了一句。
“吃饭去呀?哟,胃口不错嘛。”
时降:“……”
厨师兼掌柜的陈老板,看看盆,确认道:“确定用这个装?”
时降点头。
陈老板见多识广,并没有多说什么,很快一盆蟹黄面出炉。
少少的面条,多多的蟹黄、蟹粉、蟹腿肉、炒虾仁。
把秦擎美得不行。
满车厢都是螃蟹的腥鲜味。
尽管要三百块一碗,但这分量,这味道,绝对超值。
真想把老板绑回单位放食堂里,她可是看过的,这陈老板做蟹黄面是祖传的手艺,一家三代专攻一碗面,算是把这一门做到了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