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师尊总是要强求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秋糯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450 KB   上传时间:2025-06-30 13:23:53

  这两年,宋承云愈发出色。二房自然知道宗族动了心思,想把家主之位还给大房。好在白氏是个好拿捏的,不争不抢,宋承云明面上似乎也无意替她母亲拿回管家权。

  可二房到底心虚,宋景湛病逝,大房式微时,宗族转头支持二房。如今他们觉得大房前途无量,难保哪一天就会抛弃他们二房。

  贾氏和纪氏小心翼翼讨好着宗族几位长辈夫人,无非想拉拢她们,让她们在几个族老面前多替她们美言几句。刚刚花厅上纪氏才说他们如今和白氏如何亲近,如何像一家人分不开云云,不仅对云哥一视同仁,还把怀夕也视若己出......

  可现下这场面,可不是打脸么。

  可明面上还是要过得去,为求补救,贾氏立马叫人把宋清婉和宋清初关到祠堂去闭门思过,又亲自把怀夕扶了起来,轻声细语问着有无不舒服,又叫纪氏亲自把怀夕送回家。

  事后,纪氏听到女儿的诉苦后,气得都将手里的帕子都快撕烂。她没想道,怀夕看着痴痴傻傻,竟还被白氏那贱人教得这般有心计。

  可当下不得不忍,谁让白氏抬举她,谁让她有个好哥哥呢,纪氏只得明令让两个女儿不得在外欺负辱骂怀夕。

  纪氏心想,日子还长着。

  即便她不愿意承认,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宋承云的确不是凡物,这泸州县终究容不下这尊大佛。

  但白氏病恹恹,宋承云那人向来是个油盐不进,没有人情味的样子,看他对这个半路出家的妹妹,似乎也无几分优待。待将来白氏一死,怀夕不是又会落到他们手上。

  届时,女儿受的委屈,她自然会替她们讨回来。

  -

  官府为求便利,放榜之后,会让衙役逐一快马到各县,把上榜者的名单交与当地县令。与此同时,名单内知府不乏有知府提前看好的人才,这时会同时派出另一对人马,亲自邀请这些举人们参加鹿鸣宴。

  宋家和梁家书院均在浔阳府留有仆人,放榜那日,仆人一早便侯在贡院龙虎墙边,等着榜单张挂。第一时间获知榜上人员后,便快马骑回泸州县。

  饶是书院和宋家仆人急马赶回,还是没有快过浔州知府亲自派人送来的捷报。

  宋氏宗族一早齐聚宋家祠堂,待门童进来通报外头来了几位衙役后,老族长了然于心,回头看了看祠堂里的排位,立马吩咐要焚香祭祖。

  之后,族长带领族亲们亲自来门口迎接衙役。

  不管大房还是二房中举,于宗族来说皆是荣耀。

  果不其然,衙役满脸笑意,高声诵道:“恭喜宋举人阖家。”

  宋举人?宋家可有两位考生。

  不待族长开口,贾氏上前一步追问道:“是哪位宋举人,宋承亭?还是宋承云?”

  衙役惯来周全,忙说道:“自然是少年天才宋承云了!宋解元大喜,十四岁的解元在我俞楚国可是第一位,前途无限啊!给诸位贺喜了!”

  宋承云?解元?

  贾氏和二房一家都愣在原地,但族亲们可无暇顾及二房的情

绪,赶紧把衙役请了进去,请他们留下用个便饭。

  这边衙役不断说着讨喜的话,族人们也从善如流,瓜果不断,又把提前准备好的赏钱又添了大半,全数给了衙役。

  -

  对宋承云来说,中了解元只是开始,他熟记梁老夫子的教导,谦受益,满招损,毫无自得之心。

  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这世上的读书人哪个不想出人头地,忠君体国。所以宋承云也难掩喜悦,他离他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但之后,一切都如平常一般,回到泸州休整了几日,参加一些不得不参加的宴席后,宋承云仍回到梁家书院进学。

  梁老夫子教导宋承云多年,时常觉得惊奇。他从未遇到如此天资聪慧之人,不说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年纪轻轻,未入世却对政事极有独到见解。

  他闲笔的一篇《论时政疏》,他初见后可谓是头发发麻,心神震荡。于是,他把这篇疏文抄录了一本,寄给挚友共同拜读。

  挚友对这篇《论时政疏》更是如获至宝般,感叹此人对当下时政有如此清晰的认识,有如此直达本质的目光。后来得知写出此文的人是他的学生,又年仅十四岁便高中解元,之后常常在信中询问此子。

  梁老夫子年岁渐长,对教导宋承云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

  这日,梁老夫子收到京城的来信。

  信中,挚友说愿意以梁老夫子终身所求一奇书,换他将学生割爱,询问梁老夫子意愿。

  梁老夫子知道,割爱自然是戏言。挚友会出其言论,是他先表明自己教导这个学生有些有心无力。

  且泸州县毕竟是个小地方,承云这样的学生,在这里是凤毛麟角。但京城里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人比比皆是。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他觉得宋承云该去京城看看。

  再说,后年便是三年一次的春闱,他不遗余力地想为这蛟龙腾飞再借些东风。

  于是,梁老夫子把宋承云叫来,前因后果说明之后,问他愿不愿提前进京,入金陵城最负盛名的清河书院,拜入王澜伯门下。

  王澜伯何人?

  ——梁老夫子此生挚友,前帝师。任翰林学士之首,辅佐君王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桃李满天下,深得帝恩。

  王澜伯在信中说,他如今虽年逾古稀,可身子骨还硬朗得很,若宋承云愿意,他便收他作为最后的入室弟子。

  要知道清和书院,便是皇亲国戚也要凭真本事进去,能入书院,便代表着官途已经敞亮了一半。

  更难得的是,王帝师这般诚意,才叫人动容。

  只是宋承云听后,却没有梁夫子预想中的那般欣喜。

  宋承云这般平静,反而将梁老夫子衬得不那么稳重,使得梁老夫子尴尬地抚了抚蓄了几十年的白须。

  不过,他对这个得意门生也算了解。虽为人冷淡些,可胸有沟壑,应能明白此时上京的不易与好处,除非……

  于是,梁老夫子问道:“伯卿可是有什么难处?”

  宋承云从座上起身,拱手做了个揖:“伯卿多谢夫子好意和王帝师的赏识。只是家母缠绵病榻,家中只有一年幼妹妹在照顾,若伯卿此时入京,恐妹妹不能周全。届时伯卿心系家中,无法专注进学,恐让您二老失望。”

  宋承云并不是推脱,白氏冬日里受了寒,加上肺疾多年,这次风寒之后,一直卧床不见好转。至今,已有数月了。

  自白氏缠绵病榻后,宋承云每隔两三日就回一趟宅子。只是白氏每见到他回来,反而更加忧心忡忡,唯恐自己耽误他的学业。宋承云无奈之下,只好吩咐松毫回家中帮忙,每日将母亲的情况告知于他。

  好在有怀夕日日守在白氏身边,侍候汤药,陪白氏说话,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让宋承云放心了不少。

  梁老夫子听完宋承云一番解释后,倒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让他再仔细想想。

  人间至德忠和孝,孝道乃人立身之本,原本梁老夫子还想着,伯卿入京,若放心不下家中亲人,可带家人一同前去。可如今他母亲经不得腾挪,此事,也只好先作罢了。

第9章 第9章夕儿乖,替娘亲好好陪着哥……

  宋承云从梁老夫子院中出来后,便直接打马回了家。

  早春柔雨绵绵,宋承云未戴斗笠蓑衣,到家时,身上都蒙了一层雨丝,眉眼也似染上薄雾。

  前两年怀夕不知在哪挖了一株梨花苗回来载在院中,如今已长成,一簇簇雪白绽放在枝头。

  春雨温柔,梨花未曾被打落,雨水点缀花间,更显梨花雪白剔透。

  怀夕手里挎了小篮子,刚打好伞,便看到宋承云踏入院内。

  “哥哥,你不是明日回来么?”怀夕有些惊喜,小跑过去,走近一看,才发现宋承云肩上覆着一层湿润。

  “哥哥的斗篷呢?”怀夕虽这两年长高了不少,可仍只到宋承云肩头,掏出袖子垫着脚,拭去雨丝。

  “路上才下的雨,来不及换上蓑衣,无妨。”宋承云随手接过怀夕的帕子,自己擦了擦。

  “去哪里?”见怀夕挎着小竹篮,宋承云问道。

  “去门外摘些桃花瓣。娘亲今日难得精神好,说想吃桃花羹。不过,娘亲刚刚又睡下了,哥哥先去更衣吧......”怀夕眉眼间难掩笑意,母亲近来胃口不佳,难得今日有想吃的东西,她心里轻快几分。

  “走吧,既然湿了,我替你打伞。”宋承云接到她的伞。

  怀夕也不推辞,乖巧应道“也好,多谢哥哥。”

  有了宋承云的帮忙,怀夕很快就摘满一篮桃花瓣。

  两人回到廊下,怀夕身上仍然干爽,宋承云却愈发湿透。

  怀夕也发现,知道宋承云向来爱干净,忙喊了声松豪。

  松毫正在厨房帮着看火,听到怀夕的声音,探出头。

  怀夕声音清亮:“小艾,你帮松毫看着点火。松毫,你快些去帮哥哥更衣,免得哥哥着凉了。”

  “知道了姑娘。”小艾笑着应道。

  松毫顺势在一旁的水井净了手,便小跑着去取宋承云的衣物。

  看着怀夕三言两语便将他们都安排好,自己拎着那篮子花进了厨房,宋承云转身也回了屋。

  -

  晚膳做好之后,怀夕来到白氏房里,轻轻把她唤醒。

  白氏小睡了一会,精神还算不错,听到宋承云已经回来,脸上笑意更多了几分。

  原本怀夕想把饭端到她屋里来吃,可白氏却说今日想摆到外间吃。怀夕没有多想,只以为娘亲病情有所好转,开心应下,到屋外吩咐他们把膳食摆好,母子三人难得一起围桌吃了个饭。

  饭桌上,怀夕专门挑了那日上集市的几件趣事讲,把白氏逗得开怀大笑。

  宋承云如同往日那般,静静地听着母亲和妹妹说话,偶尔浅浅一笑,可白氏还是敏锐发现宋承云有些不对劲。

  怀夕说了好一会话,转头见宋承云跟前的桃花羹一口未动,有些惊讶,“哥哥可是累了?”

  白氏无声叹了口气,却也只是温和说道:“这桃花羹是你妹妹亲手做的,知道你不喜,特意少放糖,你尝一尝吧。”

  怀夕凑近白氏,看着宋承云,渴望被赞赏的表情,娇娇的不行。

  宋承云端起瓷碗,舀了一勺,在眼前母女期待的眼神下点头:“不错,桃花香气浓郁,又不失清甜。”

  膳后,白氏留下宋承云,怀夕则回去洗簌。

  月亮的辉泽洒满了整个院子,雨势稍歇,屋内一片静默。许妈妈将油灯点上,又在炭盆里添了几块炭,将门轻轻带上便离开了。

  宋承云看着炭盆里往外扑腾的红色火焰,垂着眼,不知在想写什么。听到白氏唤他,他抬起眼,眼里映着火苗荡漾。

  知子莫若母,白氏看着儿子晚膳时的异样,也知道儿子大概是猜到她的状况了。

  病了这大半年,今日却忽然有了精神,还能起来走动。

  也就是女儿天真烂漫,才相信她是病愈了。

  宋承云遍读经书,受儒家之训,明白“死生有命”。可是此刻,卧床已久的母亲突然精神抖擞地坐在自己面前,宋承云发现他无法很坦然去面对眼前这位予他生命,哺育他,保护他,教导他成人的母亲可能会离去

  他拿出桌边的茶盏,捧给白氏,“母亲特意将妹妹支开,是有何嘱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师尊总是要强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