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公世子敢打藩王?
“打你怎么了?”
赵洵冷笑一声,随即又是挥动了巴掌。
“啪啪啪啪啪啪啪!”
赵洵左右开弓,一通操作直是把魏王抽成了猪头。
李琏被抽的七荤八素,整个人都要晕了。
“你知道你这辈子做过最错误的一件事是什么吗?”
赵洵贴到魏王李琏的面前,压低声音问道。
“什么...”
魏王本能的问道。
“就是把我从酒楼之上推了下去。原来的赵洵死了,我附身到了赵洵的身上。”
“你...不是赵洵?”
魏王李琏如梦方醒,他刚想要高呼,下一刻赵洵便用鸣鸿刀抹过了他的脖子。
被切断声带的李琏根本发不出任何的声响,鲜血从他的脖颈喷了出来。
“呃,呃呃...”
他拼命的用双手堵住伤口,可鲜血还是从他双手之间的缝隙流了出来。
“劝你去了阴曹地府多说点好话,争取投个好胎,下辈子不要再投胎皇家了,你这点智商在宫斗小说里活不过三章。”
随后赵洵奋力挥刀一砍,直接把魏王李琏的首级砍了下来。
无头的尸体向前砰的一声砸在了地上。
赵洵提着魏王李琏的首级冲着一干王府门客、护卫呵斥道:“魏王李琏意图谋反,已被本官诛杀。余者立刻放下兵刃,否则当场格杀。”
这些王府护卫都吓傻了。
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魏王殿下竟然就这么被杀了。
如今魏王都死了,他们还战斗个什么劲?
一众护卫纷纷丢下了手中的兵刃。
随后他们跪倒在了地上。
赵洵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
凉州城外有数十万大军,其中有一部分是凉州军,但更多的还是西域联军。
凉州军看到魏王李琏的人头后多半会丢盔弃甲,但西域联军就说不定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凉州军自知已经上了绝路,会一条道走到黑。
若是这种情况赵洵等人面对的压力那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对赵洵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把吴真卿营救出来。
再怎么说吴真卿也是这次钦差慰问团的领头人。
有吴真卿坐镇主持大局,局面还是要稳一些。
赵洵还是适合做个打手搞事情,而论收买人心,还是这些官场老油条比较擅长。
...
...
赵洵提着魏王李琏的人头一路上了凉州城头。
凉州城的守军看到这景象直是吓尿了。
“挡我者死!”
赵洵王霸之气四溢,感觉自己就像是网文主角一般自带光环。
赵洵很快登上了城头,随即把魏王李琏的人头挂在了城墙之上。
之后他利用真气把声音扩大了数倍:“某乃赵洵,魏王李琏勾结蛮族造反,如今已被本官诛杀。凡是凉州军者速速放下兵刃,可从轻发落。冥顽不顾者,必被诛杀。”
赵洵知道这种时候一定要击溃这些普通士兵的心理防线。
越多的人投降他们届时面临的压力就会越小。
有很多普通士兵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听命于自己的直属上司,只是单纯的听命行事而已。
赵洵只要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他们多半会放下兵刃投向大周这边。因为他们本来也是大周人。
“什么,魏王殿下死了?”
“不会吧?”
“魏王殿下乃是亲王,怎么可能死的?”
“你没听说吗,魏王谋反被诛?”
“一个臣子敢杀亲王?”
“这个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赵洵啊。你们难道没听说赵洵的事迹吗?他可是最强大的新晋不良人。京师无数的案子都是赵洵破获的。后来赵洵还去了江南道和妖兽大战,靠着一己之力大破妖兽,端是还了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啧啧,怪不得,原来是赵洵赵明允啊。我听说啊这赵洵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后来被书院山长收入门下为徒。你们想想山长那是怎样的人物,那可是天下第一强者。他老人家看中的人物会差吗?”
“那倒也是。而且不仅山长,就连国师袁天罡也认了赵洵作义子。这也是超品强者啊。果然大佬的眼光都是一样的。”
“赵洵怎么会来凉州呢?”
“你没听说吗,他也是钦差团的成员。这次来应该是慰问河西将士的吧。”
“可是再怎么说,他也不能杀魏王殿下啊。”
“魏王叛乱,就不再是亲王,你可以理解为赵洵赵大人杀了一个叛贼。”
赵洵的一番话无疑在一众凉州军士兵心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他的刻意引导之下,凉州军的军心已经散了。
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给一个叛国贼卖命。
哪怕这个叛国贼是魏王又如何?那不还是一个叛国贼?
他们效忠的是大周是朝廷,又不是魏王。
魏王既然是叛贼,又已经被诛杀,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执行魏王的命令?
“我们应该将功赎罪。”
“对,我们应该将功赎罪!”
“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回头吧。”
“不要再杠头下去了。”
一众凉州军士兵恍然醒悟,开始和西域联军切割。
西域联军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变化,不过他们并没有加以阻止。
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和延沃尔此刻脑子里在天人交战。
他当初之所以愿意绕过沙洲前往凉州,是因为在凉州有魏王这个接应点。
他们可以用凉州做跳板,接下来再合力进攻长安。
拿下长安血赚,拿不下来也不亏。
可现在局势完全不同了。
因为魏王被诛杀的缘故,凉州军再次倒戈。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是投向了大周朝廷的那边。
如果西域联军再不撤离,很可能面临里外夹击的不利局面。
他们本就是孤军深入,是没有后续的。
和延沃尔决定还是及时撤军比较合适。
长安就像是一块肥肉一样,虽然诱人但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为了吃肉搭上性命绝不是聪明人做出的选择。
...
...
“呜呜呜,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西域联军撤军了。
凉州军并没有追击。
一来他们现在群龙无首,二来他们数量上也处于绝对的劣势。
眼下当务之急是赶快返回凉州城中。
他们丢下了手中的兵刃表示自己绝无恶意。
随后城门打开,他们陆陆续续进城。
面对几万降兵,如何处理绝对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赵洵在和吴真卿商议了一番之后,选择了把他们暂且安置在城中。
但这些降兵中的军官必须要处理。
他们或多或少知道去沙洲的目的,可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遵命照做,这和毫不知情的凉州士兵是两个性质。
赵洵命人将这些军官全部缉拿斩首,几百颗人头悉数挂在城墙上示众。
闪电般的处理了凉州之变,总算是稳住了局势。
失去了军官的蛊惑后,这些凉州士兵不可能再做出谋反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给朝廷写奏疏说明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