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厮简直就是妖孽啊。
“第三个问题,人为何要不断求学。”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
赵洵已经彻底熟悉了对方的套路,这一次回答的更快了。
“在我看来万物之理皆在心中。之所以得求学于外,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不断求学,是为了弥补我们心中不足的良知。”
赵洵解释完之后,冲天空上方拱了拱手。
“三个问题我已经回答完了,可满意否?”
便在这时天空中突然幻化出一个硕大无比的金色人形。
这人形四肢躯体皆全,却是个无面人。
他周身散发出金灿灿的光彩,十分耀眼。
众人皆是好奇的望去,但没盯多久就都痛苦的垂下头去。
太刺眼了!
赵洵却目不转睛的盯着人象观察。
“明允,你快别盯着看了,会瞎的。”
罗绍元在一旁提醒道。
赵洵却是完全没有听到,他沉浸在奇异的氛围之中,身心一体无喜无悲。
金光瞬时灌入,一时间赵洵双目炯炯。
继而发散至周身各处。
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全身被架在火堆上炙烤一样。
但是赵洵感受不到任何痛苦,只能感受到一丝微微的燥热。
无数金色游丝生成,附着在赵洵身上,这些金色游丝穿透赵洵的皮肤、肌肉,深入到气窍、识海之中。
赵洵脑海中再次出现了浩然书院的大门,出现了那道满是禁制的牌坊,出现了数具圣人的雕像。
随后一道道金色字符灌入他的识海之中: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世人皆可成圣!”
这句话本能的从赵洵口中迸发而出,随即赵洵浮空而起,被金色游丝托着越升越高,直朝那金色人像而去!
...
...
第77章 书院弟子
世人皆可成圣!
画舫之内众人皆是震惊不已。
赵洵这句话实在太过令人振聋发聩了。
当然,更让他们震惊的是赵洵不过答对了山长三个问题,竟然就能够浮空而起,直冲云霄而去!
“乖乖,这是要飞升了吗...”
罗绍元口中喃喃道。
“我看未必,飞升不是应该修为破境的时候才会出现吗。这赵明允不过作了几首诗词,答了几个问题,怎么可能就飞升了呢。”
“那你说说看,这到底该怎么解释。”
“这...”
“怎么,说不出话来了吧,依我看,赵明允就是飞升了...”
画舫内众人吵作一团,唯有两个人没有聒噪,便是李建业、李太平兄妹。
齐王世子是在思考山长为何独选中了赵洵。
因为他也无比希望能够进入书院拜在山长门下。
但不知山长是忌讳他齐王世子的身份还是怎的,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如今赵洵却被山长挑中,虽然李建业心中明白,赵洵是值得信任的,但还是有一丝失落。
看来在山长的心目中,自己是不如赵洵的吧?
至于李太平,则更多的是担心赵洵的安危。
她蹙眉揪心,心神不宁。
诗会进行的好好的,山长突然派人来传话,传话就传话吧,还问什么问题。
偏偏赵洵都答上来了。
接下来就是那个无面人出现,赵洵随之腾空而起,直朝那空中的无面人而去。
这其中必定有什么关联,只是李太平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赵郎应该会没事的吧?
...
...
赵洵飞升的速度越来越快,他感到自己的身体仿佛被摩擦的要灼烧起来。
当然此飞升非彼飞升。
这种感觉很奇怪,很奇妙,就像是,就像是涅槃一样。
他周身气窍仿佛被全部打通,识海也瞬间通畅了。
修行了个把月,赵洵也只是停留在初始感悟的阶段,而这一刻,他竟仿佛能够看清经络的每一个细小的游丝。
真的是太神奇了。
十几息的工夫,赵洵飞升到那无面人面前。
无喜无悲,无怒无怨。
这无面人的脸上真的看不出任何一丝的感情。
“您...你不是山长吧?”
虽然知道对方是山长的可能性不大,但赵洵还是想要确认一下。
在他的心目中浩然书院山长这种不世出的强者应该是一个隐匿的白胡子老爷爷的形象,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怎么也不会是如此肃杀。
没有回答,赵洵没有得到回答。
沉默了良久,无面人方是开口道:“我是山长的弟子,排行老三,你应该叫我三师兄。”
卧槽,你特么会说话啊,那特么不早说。
赵洵发现这个三师兄的声音和刚刚问问题人的声音不同,更加清澈动听一些,换句话说就是更加富有少年感。
嗯,这个三师兄的年纪应该不大。
“可是,三师兄,我还没进入书院,没有拜入山长门下,怎么能叫你师兄呢?这不合适吧?”
“山长已经同意收你为徒了,所以现在你就是我浩然书院的人,就是山长的弟子。”
这句话彻底把赵洵搞懵逼了。
什么个情况,山长已经收他为徒了?
什么时候?这么随便的吗?
怎么一点仪式感都没有啊。
赵洵是一个无比看重礼数的人,在他看来,拜师的过程尤其需要重视礼数。
只有尊礼守礼,师徒关系才能长久。
可山长显然是不按照套路出牌的人,竟然通过隔空传话的方式来收徒。
等等,如果这个无面人是三师兄的话,刚刚那个威严的声音不会就是山长的吧?
“三师兄,我有个问题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方才那个声音不是山长的吧?”
“不是,那是五师弟的声音。”
赵洵闻言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他就说嘛,山长一定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白胡子老爷爷,怎么可能是个莫得感情的人呢。
等等,五师兄的声音如此威严沧桑?
妈呀,那不是说五师兄比三师兄的年纪还大?
仿佛看出赵洵心中所想,三师兄径直道:“书院弟子排序又不是按照年龄,五师弟的年纪比我大有什么好奇怪的。”
卧槽,被读出心事的赵洵目瞪口呆。
不是只有道门会观心术的吗,书院弟子怎么也掌握了这门独家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