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则还是那个——
不想被神灵找到可以攻讦之处。
聚仙府的几间藏经阁被圈进观星宫,除开观星宫的道人可能本身有些本领以外,更重要的目的,还是让神灵帮忙看管。
可能其中还真有看守的神灵。
若是林觉所图不大也就罢了,可他图的乃是成真得道,求的乃是仙道长生,可是如今这年头,天翁神系腐朽堕落,观星宫也是如此,他几乎必定会走到与他们不同的那条路上去。
好在神灵毕竟是神灵,被道德礼法的约束还要更甚人间的人,天翁之上又还有天尊,不管因为什么,神灵都不可能明摆着为所欲为。
那样会动摇神灵的根本。
因此自己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在他们这里落下明面上的把柄。
否则成真得道之前,难保不会被他们使绊子。
如今自己堂堂正正得了金牌,那几间藏经阁也并不属于观星宫,而属于聚仙府,林觉又在此之前通过潘公找到了那本书,确定藏真阁中是有几本仙贤对于《阴阳经》的注解书的。若是观星宫的道人将书籍擅自将之拿去藏了起来,那不占理的可就是他们了。
“不过为了免去麻烦,我现在就去。”
林觉不愿耽搁,对樊天师说完,拿了金牌立刻就往外走。
樊天师没有回答,只是快步跟上他。
大约两刻钟后——
刚刚才大摇大摆、骑着石马挂着狼头从观星宫门口经过的林觉,竟又回到了这里。
观星宫的道人生平少有遇到不如意,此时大多面色铁青,阴沉的看着他。
反观林觉,则是一脸笑意。
甚至看见他们如此,心中还更开怀了。
“诸位道友为何如此看着在下?”林觉笑着对他们说,“难道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道友来我观星宫作甚?”
“道友误会了,在下不是来观星宫,是去聚仙府的藏经阁。”林觉说着,拿出金牌,“道友不会拦着在下,不让进吧?”
那名道人没有说话,只沉默侧身,为他让开了一条路。
“哈哈!多谢!”
开心之下,恍惚之间,甚至就连一直未能彻底参透的“劝君开怀”都有了进展的迹象。
林觉大步进了观星宫。
穿过几个院子,走到紧挨聚仙府官署的那间院落,几座楼阁出现在面前。
林觉没有迟疑,出示金牌,直接去了藏真阁。
“吱呀……”
木门推开,一股灰尘味。
里面隐隐有神光一闪,不过一闪而逝。
林觉也没在意,立马就寻找起来。
此前他曾请潘公来找过,知道大概的位置,此时也是直奔那里而去。
目光逐一扫过,看得十分仔细。
林觉从中看到一些感兴趣的书籍,甚至可能有一些与法术神通相关,不过此时他的目的不是这个,便没有多看。
“找到了。”
林觉连着拿起三本书。
一本《阴阳本义》,这是小阴阳法的根据,一本《阴阳注疏》,也是另一种小阴阳法的根据,一本《阴阳大注》,便是大阴阳法的根据。
林觉立马将之拿起。
“呼……”
林觉吹散一些灰尘。
书籍的纸张看着很不一般,但他也说不出是什么,只将之翻开。
开头第一句:
“天生五气,地承阴阳,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皆阴阳之道……”
这句林觉很熟悉。
是阴阳经的内容。
而在这之后,便是这位贤人针对这本《经》,以自己角度进行的诠释。
不过林觉发现一点——
相对于万新荣给自己的那本《五行注疏》,这本《阴阳大注》虽然也有讲到对于阴阳之道的运用,却要更隐晦许多,远没那么直白。
一个有天资和修道基础的人,几乎看了《五行注疏》,就能从中领悟五行灵法,可若看了这本《阴阳大注》,却很难从中得到大阴阳法。
甚至林觉看了一页,发现这上面的玄妙远超《阴阳本义》,更有很多解释完全与《阴阳本义》相悖,让人觉得天马行空,玄之又玄,只给他一种“哪怕就算有古书,也难以凭着这本《阴阳大注》就感悟到大阴阳法的原理,从而将古书上这一页激活”的感觉。
“难怪……”
难怪大阴阳法如此稀缺。
世间道人哪怕来到这间藏真阁,兴许大半不知大阴阳法,剩下小半中,又有大半不知大阴阳法来自这本《阴阳大注》,就算知道了,也很难只凭这一本书就领悟出玄之又玄的大阴阳法。
好在林觉知晓。
好在他的天资也不一般。
好在他还有古书。
而他甚至还有另一个助益——
林觉想了想,神情郑重的取出布袋,将之拉开。
就这一瞬,他便莫名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转头一看,却又什么都看不见。
“果然有神灵看守……”
想来多半只是个神力微薄的小神。
林觉内心坦然,自不在意,因为他拿出袋子,也不是想将这本书带走,而是将手伸进其中,摸索一阵,小心翼翼从中取出一个书卷。
书卷无名,手写字迹。
因为用的是寻常的纸,几年风霜下来,已经有些发旧了。
林觉异常珍惜,极度小心的翻开。
却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中记载着一名老道自身犯过的错、以及根据这份错误对于大阴阳法的见解与猜测,还因为这是他的师父留给他的。
翻开之后,上面全是细小字迹。
林觉将两本书放在一起阅读。
刚读几页,回头一看,这才发现,樊天师还站在他的身边。
“道友找到想要的了?”
“找到了。多谢道友陪我前来,不过在下怕是要在这里住段时间,就不和道友一起回去了。”林觉说道,“还请道友回去告诉罗公,让他不要担心,若是道友有空,还请给我送点吃的来。”
“好。”
樊天师答应下来,这才离去。
林觉干脆拿着这本《阴阳大注》与师父留下的书卷走到窗边,继续对比阅读。
这一看便是如痴如醉,不知时间。
当天晚上,樊天师便给他送来了饭,甚至给他带来了茶。
此后几天也都如此。
有时也给他带些消息来。
第325章 南天师与礼物
藏真阁中安静不已,甚至只有林觉的呼吸声和翻书声。
林觉翻书仍然仔细。
尤其是翻阅那本手写书册时。
这是师父给他最后的指点。
当年云鹤道人在天都峰上,偶然听仙人谈话论经,知晓这世上竟然还有一门“大阴阳法”,一面是自己对于修行大道、仙道长生的向往,一面是浮丘峰历代弟子都难以成仙的桎梏,加上年轻气盛,哪里忍受得住,回来后便苦思冥想。
可是阴阳灵法就如阴阳法术一样,本身就很玄妙,更别说与小阴阳法多有相反相悖之处的大阴阳法了。
就算古往今来那么多仙贤,也只有一位绝顶天才将之悟出啊。
师父的修行路因此走岔。
大概他离世之时,心中的最大遗憾便是没能见到真正的大阴阳法吧?
因此临走之前,他将自己毕生感悟以及犯过的错都写了下来,交给自己那位同样有意于此的小弟子,而他当时的想法,大概除了知道这位小弟子和自己当年一样,不会轻易放弃掉对于大阴阳法、对于成真得道的追求,想由此为他避开一些自己曾走过的弯路以外,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想让这位天赋极为出众的小弟子替自己实现理想、帮自己看一看大阴阳法的念头吧?
可惜他是看不到了。
而此时林觉对比着这本《阴阳大注》,细细翻阅师父留下来的书册时才发现,他对阴阳大道的另一种平衡之道见解之深,令人惊叹不已。
很多地方他都已经说对了,完全可以和这本《阴阳大注》上的内容对应起来。
恐怕师父自从失败且走岔之后,依然没有放弃对于这另一种平衡之道的思索寻求,依然苦思冥想,日日夜夜,穷尽一生。
而到晚年之后,他再写这本书册时,结合了一生的感悟与曾经犯过的错误,他与这本《阴阳大注》上的见解差异已经非常非常小了。
若非阴阳灵法过于玄妙,师父失败过一次之后,体内阴阳之道便已失衡,失去了唯一一次的试验机会,结局如何还真难说。
当初师父差的,可能是一些机会,也可能是一点运气。
“师父也是个天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