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志怪书_分节阅读_第470节
小说作者:金色茉莉花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9 MB   上传时间:2025-05-13 12:25:14

  再看纸的下半页,也是很短一句:

  “心意分福祸,抉择定安危。”

  林觉看着这一行字,细细品悟,倒是想起了上一回,自己来问三师兄的事情。

  那次这位的回答也很隐晦模糊,不过倒是告知了他,三师兄并没有事情,甚至可能因此有些巧妙之事,巧不巧妙现在还不知道,不过齐云山道友倒是向林觉证实了,三师兄并无危险。

  此时这句……

  很显然,这位虽有惊人本领,但还是有着与乩仙差不多的习惯,凡事都不愿讲透。

  林觉能看出的只有一点——

  此行可能会有危险。

  而这位在提醒自己,选择很重要。

  “多谢前辈。”

  林觉并未多说什么,也不对它们过于看重,只做个参考。

  正好,身后已有脚步声。

  是刚才说话的那两个读书人。

  “晚辈告辞。”

  林觉行了一礼,收好行囊,背在背上,叫上狐狸,转身便走进了秋意浓重的小路。

  两个读书人看着他,都觉疑惑。

  好似在半路上就见过他。

第355章 豹王与东王母

  读书人觉得奇怪,但也朝他拱手行礼。

  林觉同样点了点头,回了一礼。

  双方就此交错而过。

  也不知这两人能否得“瑶华娘娘”回应点头,不过“瑶华娘娘”点头和朱衣人点头,可是全然不同的。

  朱衣人是游荡在考场之上、喜好诗词文章的神灵精怪,他点头时,已经看过考生的答卷,考生也已经写完答卷。可若“瑶华娘娘”点头,或是别的推演卜算之人给出结果,都可能提前对答卷的考生造成影响,或让考生沮丧颓废,或让考生信心十足,或让考生松懈倦怠,都有可能。

  中间变故实在太多。

  因此能否考中,还是看自己。

  就如林觉也是一样——

  若是这位“瑶华娘娘”告知自己,此番并无危险,但也不可因此放松大意,若是放松大意,可能危险反倒就找上门来。若是“瑶华娘娘”告知自己此番十分危险,也不可因此就过于提心吊胆,导致自己束手束脚,反倒发挥不出最好的状态。

  须得酌情采纳,适度思考。

  所以这样模糊的提醒,兴许反倒更好,兴许这也是这位“瑶华娘娘”的考量。

  林觉回到湖边,白鹭道友仍在等待。

  狐狸践行了自己的话,没有变小,让白鹭道友继续驮她,反倒稍微变大了一点点,好背着这个小包,背着包踏风而行。

  林觉独自坐着白鹭飞往京城。

  那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出现在下方,每一条街巷,街巷上的楼店百姓都清晰可见,热闹非凡,和清净无人又风景绝美的黟山比起来,就像是同一片天地中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时才感觉,前面山上半年,就好像一场梦一样。

  林觉摇了摇头,抛掉心中杂念。

  眼光一瞥,看见了城外的道观,在这下午时候,并无丝毫青烟升起。

  白鹭一转,便飞向了真鉴宫。

  片刻之后——

  真鉴宫中一名小道士正在扫地,扫帚和地面摩擦出清亮的沙沙声,令人心静,忽然一个抬头,却见青天之上正有一只白鹭缓缓飞来。

  白鹭反扇翅膀,轻巧落在院墙之上,背上有人影跳下,落地便化作一名道人。

  “谁?”

  小道士一惊,随即才反应过来,放下扫帚,连忙行礼:

  “哦!可是浮丘观的林道兄?”

  “正是!”林觉回了一礼,看他面生,应是才从齐云山玄天观过来的,便问道,“江道友呢?”

  “江师兄已经离去了,别的师兄也都往西北去了。今天中午才走的,现在道观只剩我一个人。”小道士对他说道,“江师兄临走前说了,林道兄可能今天就会来到观中,叫我告知道兄……”

  小道士应是修道不久,就如当初的马师弟一样,对于这些妖怪之事,仍觉有些害怕,哪怕口中说来,也觉得在议论神仙大事,因此提心吊胆。

  说到一半,他便觉得口干舌燥,须得吞咽一口口水,才可继续往下说:

  “最近秦州出了两件事情:

  “一件乃是西北方向,蛰伏一年的豹王再度出来作乱,掳掠了许多村民,应是想以这些、这些村民当做血食,恢复元气,或者重新养出大将。

  “二是东北方向,一向低调的东王母忽然张扬起来,在云梦县大肆传教,甚至将‘长生文书’发往了京城,说持有文书,信奉东王母,就可以长生不老,已经有些大臣悄悄收藏了。而在秦州东北,官民上下都已不再敬奉朝廷,只奉东王母。

  “两件事都已震惊京城,江师兄说,请林道兄自行决定要去哪里。”

  小道士说完,便站着不动。

  “两件事……”

  林觉喃喃自语,却不在此时做出决断,也不告知这小道士,只行礼说了句“便告辞了”,就重新乘上白鹭,飞上青天。

  小院之中,罗公正在低头读信。

  似有所察,他抬起头,同样见到一只白鹭自青天之上飞回来,落在海棠树上。

  又有一只背着包的白狐翻墙回来。

  “罗公也烧了陈牛符叫我回来吗?”林觉落地之后,仔细一看,觉得惊奇,“罗公这是在看什么?”

  “家书。”

  罗公收起手中信件,起身说道:

  “我没有烧,因为我知道城外真鉴宫中的江道长烧过了。她先请观中道士来院中找过你,确认你不在,便知会了我,说你也有请她帮忙留意西北那只妖怪的事情,省得我们两个各烧一张陈牛符。”

  “原来如此。”

  “近日秦州两只妖怪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同时作乱,一个掳掠吞食百姓,一个传教祸害朝纲,朝中都已下令,请聚仙府的奇人异士前去对付,甚至准备朝云梦县发兵。”罗公转头看着他说,“今天中午,礼部的吴令史和宫中的太监才来找过你,说若‘林真人’能去除掉其中一只,便赠黄金千两,珍珠十斛,还赠车马玉器和美女仆从,今后更可以国师礼相待。”

  说着他嗤笑一声:“如今朝廷腐朽,偏又风雨飘摇,宫中终于也开始急了。”

  在林觉的耳中,还是“黄金千两”四个字最动听。

  金丹之中,正缺这一味药。

  “我来的路上转去了一趟真鉴宫,已经听说过了。”林觉皱着眉头,“罗公觉得,我们该去哪方?”

  “此为妖鬼事,该由道长决断。”罗公摇了摇头,看着手中家书,“这几年闯荡京城,今年以来罗某家中已经连递八封家书,催我回家。如今罗某年少时的京城梦也算完了,随同道长除了这次妖怪,侠义之梦便也完了,也该回家去了。”

  “罗公也要走了啊……”

  “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罗公洒脱,“不必担忧,今后定有再见之时。”

  “也是。”

  林觉对此是早有准备的。

  罗公是心有大志的,当初来京城,也是想为国效力,以一身武艺博得一名,最后却发现朝廷早已腐朽,已经扶不起来了。

  可是如他这样的人,离了朝廷,又哪里没有用武之地呢?

  兴许出了京城,才正是他的开始。

  这种风云人物,世间豪杰,普天之下又有几位?天下虽大,英雄却少,都如黑夜中的星点一样,哪怕散落四方,又怎会没有见面之时呢?

  林觉稍稍一想,出了小院,去了樊天师的院落。

  有一阵香火气。

  林觉走到樊天师的院中,才发现他正在一间屋子中供奉神像。

  这是一尊泥塑神像,色彩脱落,表面斑驳,看不出是谁,却被他摆在了神台正中,看面前香炉插满烧尽的线香竹签,下方贡品种类繁多,想来这尊神像是一直在被诚心供奉的。

  “这是谁的神像?”

  “道兄回来了?”樊天师转过身,随即苦笑摇头,“说来惭愧,贫道也不知道。”

  “那道友为何供它?”

  “说来可就话长了。”樊天师说道,“当年贫道流落西北,不慎遇到大妖搜山吃人,无意躲入一间破庙,庙中神像都已经残破不堪,唯有这一尊神像还勉强保持着神像的模样,没有断手断头,贫道对其上香祈祷……”

  樊天师说着蹲了一眼,眼露光彩:

  “正是那一夜,大妖到了庙前,那是原先豹王麾下的第一大将,却只见电光一闪,好似剑光,那妖将连着诸多妖兵,便都灰飞烟灭了。”

  “原来如此。”

  林觉想到了传闻中樊天师请来神兵天将除掉大妖的故事。

  原来是从这里开始的。

  能一剑就诛除一名妖将加上诸多妖兵,寻常神将应是做不到的,应是天上的某位真君。

  可林觉仔细看去,以他见过这么多神像的目光来看,也看不出这位是谁。

  不过能从斑驳脱落的神像左侧看见一根泥柱,原先应是一柄长剑,可以确定大概真是一位武神。

  林觉没有想太多,只向樊天师请教那位“东王母”的事。

  “那位东王母颇为神秘,向来低调,贫道虽自北方来,但对她所知也不多。只知道她虽说有着“顺我得长生,逆我致祸灾”的教义,也一向是只传教,不害人。就算是去东北方向除妖的奇人异士,大多也都是无功而返,自身完好无损。”樊天师一听就知道,他是为除妖而来,于是详细的说道,“不过世间却有传闻,那位东王母的道行要比那豹王还要高很多,豹王只敢西行,南下北上,唯独不敢东进。”

  林觉听了点了点头。

  确实很少听说那位“东王母”害人的事,就连秦州的东北方向,大多百姓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叫东王母的妖怪,只知道有这么一位神仙。

  潘公也曾说过,东王母可能已经成真得道,豹王和鼍龙王都忌讳她。

  可是听到长生二字,林觉还是忍不住问了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3页  当前第4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0/7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志怪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