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得长生吗?”
“东王母会向信徒发放一种名为‘长生令’的文书,但凡佩戴在身上,不曾遗失的,都得了长生。”樊天师说道,“在秦州的东北,有好几位从前朝活到现在的‘仙人’,都成了长生教的元老。”
“原来如此。”
不知这是什么长生法术。
若是得了文书,不知古书可有反应?
“前几日东王母向京城发了三本文书,让京城的王公信奉她,据说都已被当做妖法毁去。不过据贫道所知,没有一个是被真正毁掉的。只是那些人都已将之藏了起来,贫道也不知在哪里。”樊天师说道,“东王母还在云梦县搭设四方台,广收门徒,据说只要去了那里,但凡是在人间位高权重或者法力高强的,都可得赐‘长生令’。”
“招贤纳士啊……”
“也可以说是招兵买马。”
“嗯……”
林觉不禁露出了深思。
心中又回想起“瑶华娘娘”那句话——
心意分福祸,抉择定安危。
第356章 选择
锦花王?东王母?
倒真摆了两个选择在自己面前。
那位“瑶华娘娘”果然厉害。
可是如何抉择呢?
若论利益相关,除掉双方任何一个,都能得到朝廷的黄金千两,算是为金丹又凑齐了一样材料。不过以自己如今的本领,除非天上有真君愿意率兵出手剿灭东王母,否则几乎是不可能将东王母除去的。
豹王那里有北豹泉,但是北豹泉既不会干,也不会跑,别人除掉了豹王,自己也能去取北豹泉,加上北豹泉并不珍贵,所以这个是无所谓的。
东王母那里则有地灵丹。
这个才是珍贵的。
此外还有长生之法。
不说自己能不能用得上,今后若有哪位师兄懈怠了修行,道行不够,道行的增长没有赶上自身的衰老,也许几年寿元就是生死之别。
似乎东王母那里好处更大一些。
若论危险与否,倒是难以衡量。
东王母的道行似乎要比豹王更高,然而这位东王母却很少伤人,她此番大发“长生令”,招贤纳士,招兵买马,自己若是只想看看她这长生之法是真是假,是个什么原理,倒也不必与她打生打死,完全可以拿了“长生令”就走。
可豹王却是害人无数,实打实的凶悍,若是到了西北,进了豹王的老巢,双方定然要分个胜负生死。
可若论危害……
豹王的危害在天下百姓,东王母危害的却是朝廷和九天正神的统治。
说起这一点,倒是就不难选了。
只是想到“瑶华娘娘”说的那句“心意分福祸,抉择定安危”,二者之间显然有一样是更危险的,林觉又不得不郑重。
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抛开杂念。
若是有这句话也想不出来,何不就当没有这句?修道之人,本应洒脱,顺心而为,何必因一句话就畏首畏尾,束手束脚?
“万道友、潘公、陶道友和雷道友呢?”林觉心定下来,又问,“南天师与云禅法师,还有玉山的道长们呢?”
“南天师与云禅法师,还有以前就在西北对付豹王的聚仙府奇人高人们,已经去了西北。”
樊天师顿了一下:
“万道友、陶道友还有潘公雷公则还留在京城等林道友做决定。他们说,若林道友要去西北,他们便跟着去除豹王,若林道友要去东北,他们便也跟着去看看那能让人长生的东王母什么样。不光他们,还有身在京城的一些奇人,甚至有些胆大的,都说要追随林真人去除妖。”
“那些人?”
林觉倒是知道这些人。
这些人大多都是有些法术本领的奇人异士,勉强算是灵法派,因为南天师和传闻中的樊天师都是靠的请神除妖,勉强算是符箓派,所以有些奇人异士因为这一点不愿意去追随南天师,也有些是因为胆小怕死。而自己当初去锦屏县除妖之时,他们就在观望,等到自己除妖回来,在这些人之中便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去年岁末与大足法师斗法过后,那些如雷姓貙人一样,想搭着自己谋些名利的人应是越来越多了。
不怕他们为了名利,只要是正当手段,便没必要指责,只要真是为民谋善,便都值得肯定。
于是林觉又问:“玉山的道长们呢?”
“据说带了观中祖传的法器,去东北方向,寻那东王母去了。”
“祖传的法器……”
林觉倒是想起了自家浮丘观搬山殿中挂着的那面镜子,也传了很多年了,若是要斗东王母,应该可以找大师兄借一借。
“道兄想好去哪方了吗?”
“自当往西北去!”
“贫道猜都这样。”
“樊道友便留在京城吧,如果有什么变故消息,也可设法通知我。”林觉说道,特地叮嘱他,“道友可得冷静一些,这次可莫像上次一样,酒醉之后被人一激,就离了京城,去找妖王了。”
“贫道知晓……”
樊天师点着头,又叹着气,神情有些无力。
林觉与他行了一礼,便走了出去。
回到自己的院落,罗公已经将他的高头大马牵了出来,马背上放了简单的行囊,银枪擦得锃亮,套上枪头,挂在马鞍上。
“想好要去哪边了吗?”罗僧转头看向他,神情宁静,语气沉稳,“此去豹林和云梦县都有几百里路,你走得快,若你已经决定好,罗某便去叫上那几个奇人异士先行一步了,你刚回来,可以歇息片刻,吃点东西,再来追赶我们。”
“目前来想,我想先去找那豹王。”
“嗯……”
罗僧看了他一眼,没有多问,只点了点头说道:“豹王在西北,东王母在东北,都要先往北边青莲县走,再分西东两方,在此之前,走的都是同一条路,你若改了主意,路上追上我们就是。”
“好!”
“先行一步!”
罗僧说完,便牵马出了门。
似乎在他心中,没有任何计较,也没什么可怕的,是胜是败,最差不过一句有死而已。
林觉目送着他离去。
确实如罗公所说——
自己从清早到现在,赶路到京城,已经有些疲累了,连饭都还没吃,确实应该先休息一下。而以他们的赶路速度,莫说刚出门的罗公了,自己现在去追中午就已出发的江道长、南天师一行都还赶得上。
林觉一边沉思,一边从小瓶中倒出丹丸,喂给白鹭道友,又带扶摇去吃了点东西,甚至让它去城外枫山叫上了两匹石马。
天光越来越暗了。
道人乘着白鹭,在云端上飞行。
下方山路之上,石马随之奔踏如风。
本想在夜色来临之前追上罗公一行,却不曾想,京城天气尚好,可往北行去,却是蔓延数百里的乌云,下着大雨。
白鹭道友在雨天飞行不便,加上夜色临近,林觉不得不先落下,寻了村落中一间庙宇,进去暂时避雨。
变回原身,四下打量一眼。
只是一间村庙,杂七杂八供了一些神像,无人打理,倒也干净清静。
庙宇中间还有生过火的痕迹,墙边放了一些干柴。
狐狸背着包跳了进来。
只见它将身子侧过来,逐一从背包的带子中抽出腿来,便将背包卸下,随即用力一抖身子,便荡开一篷水雾,它的身上立马恢复了干爽。
“罗公!在前面!”
狐狸转过头,对林觉说道。
“知道了。他们应该也在避雨。”林觉说道,“不必着急,这雨明天会停,我们明天白天再追上他们就是。”
“嘤~~”
狐狸摇了摇头,对着地上吹了一口,吹掉灰尘,便就地一躺。
一盏守夜灯亮了起来。
林觉盘坐于地,也在心中思索。
自己得了大阴阳法,修行一年,其中又有半年在黟山上,道行法术都有很大长进,不过那豹王能在天火神将和诸多奇人高人围攻之下,还能打得平分秋色,显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尤其是它战败之后,只要退回老巢,天火神将立马便不再追杀,这也说明,这么多年经营下来,它的老巢已经是足以令神将也谨慎的地方了。
这会是那位“瑶华娘娘”说的危险吗?
外面雨声哗啦不停。
雨天黑得早,一眨眼的功夫,外面就看不见天光了,只能听见轰隆隆的马蹄声,大地都在颤抖,又停在这间村庙门口。
林觉知道,是两匹石马。
此时它们应该已经站在村庙门口了。
不知是不是得道成精前养成的习惯,这两匹石马无论走到哪,都爱找个门口或者路口站着,还必须站得平齐。
“只愿没有吓到村民。”
“只愿没有吓到村民!”
林觉小声说着,狐狸无聊学着。
正当这时,却听门口一道声音:
“哪里来的两匹石马?”
林觉和狐狸都看过去,只见村庙仪门之中走出一道人影,穿着黑衣,奇怪的看着外面,又奇怪的看向神殿中的一人一狐。
一人一狐对视一眼。
村子里面肯定是有人的,不过无论林觉还是狐狸,都没有察觉到这人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就像他一直在那里一样,当即心中便知道了,这位大概率不是人,而是精怪鬼魂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