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人一个,游历天下,遍访名山去关外转一转。”
“这个世道,道长没有要紧的事,居然敢出关去?”书生惊讶了,明显起了几分防备。
“正是啊。”
林觉笑呵呵的看着他。
“这……”
众人都看林觉,却也没说什么,只在心中多留一分防备。
“你呢?”
众人又都看向书生。
“哦,小生本是陇州人,有个表叔父在北边从军,当了将军,前些日子写信来说,要我去他军中做文书……唉,说来不怕大家耻笑,小生一直在家苦读,却是未得半点功名,如今,呵,大家也知道,咱们这的人要想科举,要么得等下一朝,要么就得叔先将军兵败后了。而我一直待在家中也不是个事,这才答应下来,冒险过去。”
“都难啊……”
火堆旁传出一声叹息。
火焰烧出噼啪声。
干坐着也不好,干脆闲聊起来。
“如今这边打仗打得怎么样了?”商人问道。
“唉,本来叔先将军都要打进京城了的,结果不慎失利,兵锋受阻,后来大足人又趁机南下,侵城掠地,将军腹背受敌,前几个月,麾下又有一路旗帜居然叛变了,将军平息他又用了不少精力。”官员叹着气说,“还好出了个罗将军勇猛无敌,用兵如神,势不可挡。”
“听说、听说那罗将军是叔先将军的女婿?”书生也开口道。
“没错!”官员答道。
“我也这么听说。不过那叔先将军生了十多个女儿,又有十多个干女儿,全都许配了出去,他的女婿可多得很。”商人说道。
“这就莫要妄议了。”官员连忙制止。
“但愿这仗早点打完……”老者的话不多,听到这里,才摇头叹息一句,“自古以来,但凡打仗,武人都去封侯了,文人都去当宰相了,最苦的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啊。”
“我倒是愿意叔先将军获胜,这样一来,咱们西北的子弟也算翻身了。”商人开口道。
“是极了!”
书生连连赞同着道。
因为几人说话都很正常,除了那个道人以外,其他人来此的目的也都说得过去,再加上行为举止,交谈间心有所感,他也慢慢放松下来。
“此前叔先将军大军南下,都说势不可挡,是怎么被挡住的?”
“听说啊,乃是一个原先寂寂无名之辈,在城中都不是知县,偏偏就拦住了他,唉你说这天下纷争啊,有时真是有几分玄乎,也弄不好哪里就蜗居着一个龙虎豪杰,只是盛世显不出来罢了……”
众人聊起了天下大事。
他们有的是当地人,有的与北方军中有些关系,有的自有听闻见识,你一言我一句,不论讲得有几分可信,也拼凑出了如今的天下之景。
又因这里乃是路边驿站,深夜雷雨,讲着讲着,就从天下大事偏到了妖鬼神仙故事上。
由那商人率先开始:
“此前路过秦州,倒听说秦州近些年来出了很多妖精鬼怪和神仙的事情,最严重的一件,说是秦州东北几座城都陷入了地下,很多高人都去了那边对付妖怪,神仙也从天上下界,这才将之除了。”
“这世道妖精鬼怪本来就多。”官员说,“我前不久就才遇到过一件。”
“什么?”
众人都很感兴趣。
林觉也将目光投了过去。
就连趴在他的身边、已经昏昏欲睡的狐狸也睁圆了眼睛,看向这人。
“之前我住在青州,有一段时日心中浑浑噩噩,不知是不是撞了邪,于是就去我常见的一座道观里烧香礼神,结果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道长,与他相谈。不曾想和这道长聊了几句,居然豁然开朗。”官员说道,“不过我之后再去这间道观的时候,却发现这间道观里根本就没有这位道长,而且那段时间也根本没有别的道长来做客。”
“那是神仙?”
众人纷纷猜测着道。
“我也不知道。道观也没有和他长得像的神像。”官员摇头,“倒是道观后面有着一方坟墓,说是以前道观里的一位道长留下的,坟墓前面的石碑上也没写名字,只写了一首诗,那首诗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官员说完,稍作沉吟,便摇头晃脑的念道:
“故人何在?仙道哪里?心事谁同?
“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大概是位老道人求仙问道,蹉跎半生,弥留之际留下的,唉,令人唏嘘。”
林觉听了这个故事,来了一些精神:
“我倒听说,鬼神本质相仿,哪怕这是一位鬼,既然能与足下答疑解惑,助足下摆脱迷茫,倒也不必管他是不是鬼了。若在感激之时,在他坟茔前为他上一炷香,上香之时,将他当做神仙也无妨。”
官员一听,肃然起敬,转头对着林觉行礼。
其余几人也都多看了林觉一眼。
“这类事情,老夫也曾遇到过一些。”那名老者开口,“年纪大了,总会遇到不少鬼怪。”
众人便全都看他,洗耳恭听。
“以前我们村里有一个人,就住在老夫的隔壁,我们村酿酒很出名,家家都富贵,尤以他家最为富贵。
“有一天他从城里回家,出城没多久就遇见一个妇人向他请求,说要搭车,那人就答应了。
“然而上车走了十里,妇人却对他说,我其实是个鬼,奉另一个鬼的命令,去你家害你的。不过你让我搭了你的车,路上一番谈话,我觉得你是个好人,不愿加害你,所以才将这件事告诉你。
“那人立马求情。
“妇人就对他说,让他快点回去,带好财物搬去城里,她在后面慢慢的走。务必在正午之前搬走,城里有城隍,她这种小鬼进不去。
“那人就回去,带上所有财物,叫上家眷,搬到了城里去。结果就在正午,他家的房子就垮塌了。”
众人一听,都引以为奇。
林觉也若有所思。
接下来便轮到了书生。
书生见大家都在看他,有些不好意思:“小生年轻,见识浅薄,所知道的这类事情不多,不过也愿意讲来为大家取乐,打发夜里时光。”
说着看向众人:
“诸位可知,出关不远,有座天山,天山上有神仙妖怪,又有千年的雪莲,传说每五十年都开一次雪莲会?”
林觉听闻这话立马略微坐正了。
狂风吹雨,雷霆闪光,几人围坐废弃官驿之中,对着火堆讲着故事。
第443章 亲身经历也成神仙故事
“雪莲不是只长一年吗?”商人问道,“难道这世上真有千年的雪莲?”
“谁说雪莲只长一年?贵人定是不够了解。”书生立马转头,诚恳的为他解释道,“是有雪莲的根只长一年的说法,不过也不尽同,像是由西北出关之后的西域,天山上的雪莲,往往就要数年才能长成。”
“哈哈,老夫也曾听闻,雪莲生的山势越高,长的地方越寒,就长得越慢,甚至讲说在天山的最顶端,只有石头和雪,没有泥土的地方,也可能会有雪莲生长,那雪莲就成了神物,吸收天地的精华灵气,雪山的寒意,要一千年才能长成盛开。”
“对对对!”
书生连连点头,仿佛找到知音:
“就是这样!我听我们那边的人说,在那南边天山的最高处,住着神仙,神仙种着千年雪莲,每五十年种一批,每五十年盛开一次,每次雪莲花开时她都会开雪莲会,请周边所有神仙、妖怪去参加,哎呀,光是闻着那雪莲的香啊,说是就能帮神仙延寿、帮妖怪修行。”
书生讲得绘声绘色。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我们那儿以前就有一个人,姓赵,就叫赵公吧,都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他也是出去走商,结果走在天山脚下的时候,也是晚上,好像也是遇到风雨还是怎么的,他在路边一间旅舍里面住宿,那个旅舍中还住着另一个人,晚上睡不着,他们就互相聊天。
“赵公很会说话,不想那人也很健谈。
“他们聊了很久,都觉得很合得来,到睡觉之前,那人才对赵公说,他其实不是人,而是附近河中的妖怪,因为修行有成,受天山上的神灵的邀请前去赴雪莲会,还对他说,如果以后有缘,可以去那条河找他饮酒。
“赵公听了,一夜没睡着。
“他也想去雪莲会。
“第二天早上,他就悄悄跟上那个妖怪,一直到了天山脚下,又跟着他上山,中间被一些披着雪白盔甲的‘人’拦下来,他就说,自己也是受邀前来参加雪莲会的。
“结果还真去了雪莲会。
“据说到了会上,大家都看着他,觉得他奇怪或者陌生,而那人真有些本事,他对天山上的神仙百般恭敬,又用自己为西边一个小国家的公主带的中原珍宝做礼物,献给天山上的神仙,神仙说他的敬意是最宝贵的礼物,便让他坐下喝酒,走时还送了他一片雪莲。
“那人一直活到去年才去世,活了将近百岁,而且他一直到死之前都还和年轻的时候一样,我小时候还去他家玩过,后来长大一些,不知为什么觉得有些害怕,就不敢去了。”
书生说着,叹一口气,悲戚的道:
“现在想来,属实不该,赵公看着虽是中年人,可已是老人心肠,慈祥和蔼,对我颇好,而我长大便不去了,何尝不是伤了老人的心。”
“哎呀人之常情,没什么好自责的。”几人中唯一的老者摇着头,对他说道,“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人人都向往,可落不到自己身上呢,就总觉得陌生,又生出嫌隙。而且人年纪大了,本就惹孩童害怕,更何况百岁还不老的人呢。”
“有理。”林觉也出声,安慰着书生,“足下此时能有此想,已经说明,足下品性德行不差了,小时候的事罢了,实在无需自责。”
其他几人也连连点头。
不过紧接着林觉又问:“不知这雪莲会该如何参加?献了宝物,就能得到雪莲做回赠吗?”
“哈哈!小生也只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我哪知道那么清楚?”书生笑着道,“道长问这么清楚,莫不是听了故事觉得向往,也想去雪莲会上见识一下那番场景,讨一片雪莲回来吧哈哈哈……”
书生仿佛彻底放松了,哈哈大笑。
可是笑着笑着,他的神情又僵硬下来。
细想一下此地,山间驿站,临近边关。
细想一下此时,雷雨深夜。
细想一下此景,白日少有人迹的路上,居然碰到了这么一位看着不寻常、听着也不一般的道人。
这岂不和故事中一样吗?
算算时间!刚好是另一个五十年!
“道、道长,你该不会也是受到邀请,化作人形,前去赴雪莲会的妖怪鬼神吧?”书生磕磕碰碰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