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唤春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昔在野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8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02:18

  萧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离开尚书台后,天色已经渐晚,萧湛便直接去了显阳殿。

  此刻,唤春正斜倚在床榻上逗儿子,她看着襁褓里的儿子,恍然又想起了远在豫章的宣儿,他也是这么一点一点被她亲手带大的,如今分别一年多,他今年都要五岁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再长高一些,梁家人待他好不好?

  不过就快好起来了,等桃符成了太子,她成了皇后,梁家人就再也不敢苛待宣儿,以后还要求着自己照顾他的前途,他们早晚可以母子团聚。

  她胡思乱想着,一时悲从中来,眼梢便不由红了几分,忽闻内监传报陛下到,便立刻抹了抹眼睛,坐直了身子,换上笑颜道:“陛下来了。”

  萧湛大步走来,在她身边坐下,唤春便把儿子也抱给他看看。

  他以往看儿子时,都是乐得合不拢嘴,今日却笑的有些勉强,高兴不起来的样子,他心不在焉地逗着儿子,一言不发的。

  唤春神色一滞,见他情绪不对,将儿子交给乳母带下去后,便握着他的手柔声道:“陛下怎么了?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

  萧湛摇摇头,想到她还在月子里,不宜忧惶思虑,便不想把这些朝堂的烦忧说给她,让她操心。

  不想他越是回避这个问题,唤春心里就越是担忧,连三追问着。

  萧湛无奈,只好对她道:“我今日在朝会上提起要立桃符为太子之事,不想百官的反对之声很大。”

  唤春心里一咯噔,“桃符是陛下的亲生儿子,百官因何反对?”

  萧湛便将今日朝会讨论的诸事简单跟她阐述了一遍,叹道:“萧恂一直被王氏兄弟奉为少主,废了他,才能铲除他周围以王氏兄弟为首的党羽,这是我亲政掌权的最大阻力。何况王大将军也不是真心尊他为主,捧他上位,不过是为自己篡位做过渡罢了。”

  唤春面色复杂,先前何彦之跟她提过,王氏兄弟原是萧济党羽,心中更重旧主萧济,所以支持萧恂即位,将皇位回归大宗萧济一脉。可王大将军狼子野心,不能屈居人下,他支持萧恂,无非是因为萧恂年少,比萧湛更好拿捏罢了。

  她蹙眉道:“如今朝臣都不支持桃符,等王大将军抵达金陵后,他恐怕更不会支持。”

  萧湛点点头,叹道:“正是因为大将军绝对不会支持,我才急着在他归京前和百官议定此事,可没想到百官反对的会如此激烈。”

  唤春脸色渐渐变得凝重,原来立储之事也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即便桃符是皇帝的亲生儿子,即便他们母子抓稳了皇帝的心,得到了皇帝全部的偏爱,可只要朝臣不答应,这太子还是立不成。

  虽然她的儿子有东海徐氏的支持,可这力量还是太单薄,如今朝堂上近七成的官员都是琅琊王氏或者与王氏相关之人,周氏虽是她的舅族,又手握兵权,可周氏也跟王氏有姻戚,未必会全盘支持她的儿子。

  如今能鼎力支持她的儿子做太子的,竟然只有徐伯允这个认来的便宜舅舅,跟何彦之这个空有名士盛名,却没多少实权的谋士。

  唤春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现在不能急,不能让别人觉得他们母子急功近利,挑拨手足相争,让世人觉得她是个狐媚惑主的妖妇,皇帝是被她迷惑,才要废长立幼,败坏了她的贤惠慈爱之名。

  她应该先好好养育儿子,善待萧恂,更加谦逊谨慎地博取美名,稳固自己的地位,为他们母子争取更多大臣好感,拉拢更多世家支持。

  唤春遂好言劝道:“陛下不必操之过急,陛下越急着立亲生儿子,就越显得陛下是因为偏心,故意挑拨手足相争一般,反倒更不得人心。百官都是墙头草,谁赢他们帮谁,如今王氏兄弟强盛,他们自然站王氏兄弟,等陛下的皇位越坐越稳之后,他们自然也会支持陛下。陛下现在应先专注于登基之事,加强自身权柄,日后徐徐图之就是了。”

  萧湛点点头,见她不仅没有因自己没能让他们的儿子做太子而抱怨他,反倒还劝慰他这么多好话,给他出谋划策,减轻他的压力,心里是愈发感动。

  他握住她的手,让她靠在自己怀里,感慨道:“你如此为我着想,我以后一定不会亏待你们母子。”

  唤春依偎在他怀中,脸上勉强笑着,心里却是空落落的。

  *

  九月初的时候,王大将军和王肃也陆续抵达金陵城,准备参加新帝的登基仪式。

  众人在渡口为其接风后,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回到了将军府。

  才刚坐稳,王公便将这几日的朝堂争执尽皆转述给了大将军,担忧道:“陛下欲立小皇子,看来疏远打压我们王氏之心已经很明显了。”

  王大将军大马金刀地坐着,冷笑道:“萧恂是我们兄弟选择的储君,与我们琅琊王氏利益与共。废长立幼是假,他是想通过立幼子,来重新培养忠于自己的新朝堂班底才是真。皇位还没坐稳,就想从你我手里夺权,也太异想天开了。你我兄弟能扶持他登基,自然也能废了他。”

  王公心中一凛,警告道:“陛下是皇室后裔,众望所归,你若强行废立,只会让王氏大失人心,得不偿失。如今只要尽力保全萧恂的太子位就是了,还没到跟陛下反目的地步。”

  王大将军冷哼一声,“你不听我的话,早晚要拖累了整个家族。”

  王公摇摇头,听了他的话,才会闹的王氏满门背负乱臣贼子之名。

  因叹道:“这薛氏太有心机,赶在陛下受命之时,来报生育皇子的喜讯,闹的人尽皆知。这个儿子在陛下心里意义非凡,连世人都觉得小皇子是天命所归呢。”

  “薛氏仗着自己得宠,以为拿捏住了皇帝,就能让她的儿子做太子?”

  王大将军冷嘲一笑,从容道:“一个小丫头片子跟我斗,还嫩着呢。太子之位,绝对寸步不能让。”

  王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当初选定薛氏为王妃,无非看中她出身高贵,又是个老实本分的寡妇,能生育子嗣,打理后宫诸事罢了。不想也是个有心机的,竟然把手伸到了前朝,想要干涉政事。

  薛氏有了非分之想,倒让他们不省心了,也必须压压她的气焰。

  “对了,玄朗跟那个什么苏氏女是怎么回事?”王大将军蓦地转移话题,十分不满地责备道:“你是怎么搞的?人在你眼皮子底下都看不住,让他跟那种名声败坏的女子牵连到一起?”

  王公正色道:“我每天那么多事儿,哪有精力天天盯着孩子们?你的儿子,出问题也是你教养不当,怎么都赖不到我。何况他那么大一个人了,还管不住自己?家中其他子侄怎么就没他这般不省心?”

  王大将军被呛的哑口无言,一时面上无光,只黑着脸道:“这混账东西,让他们夫妻俩过来一趟,我亲自问问。”

  

第63章 爱不释手薛妃与前夫的儿子如何了?……

  夫妻俩很快就被传到了大堂,二人并排跪在地上,双双承受着大将军的怒火。

  “你好大的本事,我不在京,没人管得了你,你就愈发放纵,不成体统了?”

  骂完王玄朗,大将军又训斥荀妙女道:“你这做妻子的也是大家出身,门户足匹,何至畏惧丈夫,任他在外乱来,不敢劝阻?”

  荀妙女神色平静,装糊涂道:“新妇不是善妒之人,先头知道此女存在时,也恐夫婿瞒着长辈在外蓄妾,不利于名声,便有意将其接来家中与她做姐妹,好生安置。可不想到了地方,却不见人踪影,想来是不愿为妾,就自去了吧。”

  王大将军眼神一沉,又看向王玄朗,冷冷道:“定是你耍的诡计,你平日里胡作非为,我都睁只眼闭只眼。现在是跟谁学的,都会在外边养人了?那女子若是个好的也就罢了,偏偏是你叔父说过从根子上坏了的,这样一个女子,你还当个宝一样的养起来,这不是打长辈们的脸吗?那女子现在何处?你即刻把人给解决了,若是等我派人去处理,她下场如何就难说了。”

  王玄朗低下眼,跪在地上,没有反驳什么。

  他是养子,他的生父是大将军的同胞兄长,他五岁才被抱来给大将军做儿子,已经是记事的年纪了。

  他自幼对大将军更多的是敬畏,没有父子间的亲近感。大将军说一他不敢说二,大将军觉得荀氏好,他就算不喜欢,也得乖乖娶回来。大约是清楚他对这婚事不满,故而对于他在外寻欢作乐的行为,大将军也一贯是睁只眼闭只眼,任他寻欢。

  他也常常羡慕王公父子,感情亲近,父慈子孝。也会羡慕静深,一直被父亲带在身边亲自抚养。若他生父还活着,他应该也会有个真心对他的长辈,不至于是现在这般不尴不尬的处境。

  王玄朗知道自己与大将军之间没有办法有正常的父子沟通,便只淡淡说了句,“阿父,她怀孕了。”

  此言一出,荀妙女登时睁大了眼睛,仿若受到天大的羞辱与委屈,王玄朗,他怎么敢?自己这个正妻还没生下一儿半女,他就先搞大了外头女人的肚子!

  王大将军闻言,却是沉默了。他自己不能生育,没有儿女。抱养个儿子王玄朗,成婚多年也没个一儿半女,子嗣一直是他的心头隐忧。

  他们这样的高门大族,人丁兴旺才能簪缨不替,维护家族荣光。不拘是嫡出的还是庶出的,只要能托生在他们琅琊王氏,一下生下来就注定会有好前程。

  他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也不知还有几年可活,得知苏女已经怀孕,心里还是很想要这个孙儿的。

  沉默片刻后,王大将军终于缓和了面色,正色嘱咐荀妙女道:“苏氏这一胎,我很重视,等玄朗把她接回府后,你务必照顾好她,让她安稳生下孩子。”

  荀妙女心有不甘,又不敢忤逆大将军之意,只能勉强道:“是,新妇遵命。”

  ……

  得了大将军允可后,王玄朗很快就把苏灵均给接回了乌衣巷的王氏大宅。苏姨母不便住进王氏,因城外偏远,来往不便,仍旧将她安置在先头三桥巷的私宅住。

  人是悄悄接进门的,王氏没有摆酒正式宴请宾客。但王玄朗却带着苏灵均跟王大将军还有王公夫妇都依次请了安,又给荀妙女磕了头,就算过了明路,得到王家认可了。

  苏氏即便门第寒微,苏灵均的父亲也曾是个五品参军,也算是官宦小姐,即便做了妾,也是更有体面的贵妾。打从搬进王氏大宅后,王玄朗对她更是明目张胆的百般疼爱腻歪,终日都只厮混在一起,好不恩爱。

  荀妙女纵是再贤惠,也只是个普通女人,她自知姿色普通,不得丈夫欢心,故而一向是以贤惠著称。王玄朗与她感情淡薄,过往也常眠花卧柳,甚少与她同房,如今得了苏女这般绝色,那更是把她完全抛在脑后了,她看着丈夫终日与他人卿卿我我,心中也难免不平。

  可王氏的男人都这样,他们有权有势,从来不缺年轻貌美的女人上赶着攀附,也不缺下属给他们送女人奉承。大将军年轻时便姬妾成群,王公也有几房美妾,王肃那样清正规矩的是例外。

  做王家的媳妇是不能妒忌的,嫁到高门大户做主母,那是各有各的苦。

  但士族联姻出于对妻子家族的尊重,很少会在正妻生儿子前纳妾,王玄朗在她没生子前,先让姬妾生子,就是在打她的脸。

  可大将军想抱孙子,是一定要苏女生下这个孩子的。她嫁过来多年无子,也没法儿反对丈夫纳妾生子。可她心里还是不甘,这份不甘,不是因为嫉妒另一个女人夺走丈夫,而是觉得荀氏一族的颜面受到了冒犯。

  荀妙女心里十分委屈。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苏灵均给王玄朗做妾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周氏耳朵里。

  朱夫人大吃一惊,只觉颜面无光,她虽然厌烦了她们母女,可到底是自己的亲妹妹和外甥女,传出去了被士族笑话的是他们朱氏。得幸亏朱老太公还不知道这消息,要是知道自己外孙女给人做了妾,估计能给活活气死。

  王容姬更是震惊不已,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王玄朗明知苏女与周氏的关系,还把人收了房,这不是纯纯羞辱人,让她夫家也面上无光吗?

  若外人觉得苏氏母女是被周氏赶出去,被逼的走投无路才委身做妾求活,那周氏不就颜面扫地了?于是便急急回了一趟乌衣巷大宅,来问问究竟是什么情况?

  荀妙女是实在不想搭理这件事,毕竟苏女身上有孕,恐惊了她的胎,大将军那边不好交代,她素日里也不怎么跟她来往。只说人在西边花园子的三间厢房住着,让王容姬自去问。

  婢女送王容姬去时,尤替荀妙女忿忿不平,“先奸后娶的淫。妇,也不知怎么怀上了郎君的孩儿?是不是咱家的还难说呢,大将军竟然能让她进门,也忒不给我们主子脸了。”

  王容姬神色凝重,来到厢房后,便见苏灵均正在梳头,发如墨瀑,光可鉴人。

  她见到王容姬过来,便徐徐福身道:“大娘子来了,不曾远迎,见谅。”

  王容姬蹙眉道:“真没想到你如今落得这般,你弟弟总归是个男人,也该撑起一家门户,怎落得让你委身于人来苟活呢?”

  苏灵均面色平静,王容姬出身高贵,权势富贵生来就有,自然不知道外头普通人的艰辛,于她唾手可得的东西,于他们却是千难万难。

  “我们当初得罪了东府,被人追捕,无处藏身,是王郎收留庇护了我,才有了一处容身之地,迫不得已委身于王郎,以至于此,实非所愿。”

  王容姬不解道:“得罪东府?你说的是去年那遭事儿吗?我倒听阿嫂说过,她正月初一元会日时曾跟薛妃询问过,薛妃说那时东府已经不追究你了啊,你既然不是心甘情愿给他做妾,当初为什么不出来呢?还要东躲西藏,如今还怀上他的孩子?”

  苏灵均一怔,可王玄朗跟她说的明明是东府发现了她的藏身之处,要来抓她了。

  王容姬一向知道苏氏母女素来有攀附高门之心,根本不信她是迫不得已的说辞,只当她是存心攀附的王玄朗,妄想哪天扶正,一步登天,继续良言规劝着她,让她清醒。

  “你可知当年大将军也是有十几房姬妾的,都宠的跟什么似的,后来还不是说赏将士就赏了?高门大户的妾不好当,你别看王氏现在风光,如今世道正乱,多少家族起起落落的,委身权贵高门做妾,指不定哪天势败家衰,就被牵连身死,还不如寻个一般人家安稳度日。”

  苏灵均怔怔听着,说不出话。

  王容姬继续苦口婆心地劝她,“你别听王玄朗花言巧语的哄你,他都不知道跟多少女人说过那话了,士族只有妻死续弦士族的道理,从未有过妾室扶正的,你跟着他是没有前途的。”

  苏灵均脑中嗡嗡作响,一时心乱如麻。

  *

  却说金陵宫这边,这几日,唤春也常下床走一走,嬷嬷每日都会来给她按揉腹部,促进恢复,尽快排尽恶露。

  如今正值秋季,外头天寒风大,她不能出门出风,便抱着儿子在殿中一圈一圈的走着。

  桃符如今已经能睁开眼睛了,黑溜溜的大眼睛,看起来十分精神,她每次抱着他散步时,他就乐得咯咯笑,笑得唤春心里都软化了,对儿子是爱不释手,亲了又亲。

  宣儿不在她身边,她便把对大儿子的思念与疼爱,都转移到了桃符身上,于是给了他双倍的母爱。

  萧湛过来的时候,唤春正将儿子举高高逗着他玩儿,不时亲一亲,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暖暖透过窗格洒进来,照在笑成一团的母子二人身上。

  他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是软软暖暖的,上前接着儿子道:“看你头上都出汗了,还在月子里,也别太累着自己了,我来哄一会儿。”

  唤春把儿子交给他哄,自己坐去了榻上缝制着给儿子过冬的虎头帽,笑道:“你看这孩子,也不知哪儿来这么多精力,这般爱缠人,净讨人嫌。”

  萧湛笑了笑,抱着儿子在她对面坐下,看着她一针一线地缝着帽子上的虎头,对她道:“刚徐伯允跟我说,荀氏有个小郎年纪合适,想与小妹说和,让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唤春眼睛一亮,荀妙女的母族,连忙应道:“那感情好,颍川荀氏是北方旧姓名门,找个机会让我们相看相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唤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