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唤春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昔在野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8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02:18

  司徒兼太子太师王诩、吏部尚书兼太子少师蔡雍,并东宫一众官署,听得此言后,皆以教导不善之故,跪于皇帝面前,脱帽请罪。

  王公惶恐请罪道:“太子失德,实乃臣教导不善之过,臣自请免官谢罪。”

  萧湛从容道:“朕所商议的是关乎家国的大事,岂是王公一人之罪?萧恂不轨之心渐显,纵是有良师敦促,亦难改其劣性,今日所议,只罪在萧恂一身,实乃他一人之过,非是众卿家之责。萧恂狂悖之心日显,朕欲废其太子之位,众卿以为如何?”

  百官心有顾忌,不敢吱声,无非是看王公诸人的态度,跟风附和而已。

  此事因涉及王大将军,王公作为亲族,出于避嫌,不好直接开口支持或反对,那蔡雍便担忧道:“太子所立尚不足一年,贸然废黜,恐怕会引起人心动荡,何况荆江局势不稳,恐会有人借机发难。”

  言外之意,直指王大将军,百官便附和地点点头,毕竟大将军手握重兵,他们谁都不愿拿自己身家性命,去跟大将军手中的强兵拼命。

  何彦之反驳道:“蔡尚书此言差矣,荆州若要发难,废不废太子都要发难,况太子的确有过在先,大将军终究是臣子,陛下若因忌惮大将军而畏首畏尾,天子的威严何在?”

  徐伯允也慨然道:“陛下虽不及尧舜,可做臣子的又怎能起兵威逼君主呢?陛下为士族拥戴,即位不过几年,要是诸侯个个都目无君上,据州造反,岂不又要天下大乱了吗?诸君为了一时保全性命,而对其百般忍让退缩,只会纵容其野心膨胀,若真让他凶计得逞,在座诸君,也是死路一条!”

  蔡雍被驳的哑口无言,其他官员说不过,便也保持沉默,废太子之计遂定。

  两日后,皇帝下诏,以太子骨肉至亲,虽闯下大祸,尤不忍杀之故,将其贬为东海王,仍旧软禁于城外,日常用度仅够免于饥寒而已。

  废太子为东海王的诏书很快传令天下,人情惶惶,街头巷后,议论不绝。

  ……

  显阳殿。

  唤春心中多少是有些不安的,她都做好废太子是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了,可如今真废了,明明她和儿子成了最大受利者,可她也没有什么喜悦的情绪。

  获取巨大利益的同时,伴随的是巨大的风险。

  她原想着萧湛他们应该先解决王氏兄弟的掣肘,再来废太子,这是最平稳妥当的权力过渡方式,但这个过程,可能要耗费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可如今这顺序好像颠倒了一番,成了先废太子,直接跟王大将军宣战,来造成王大将军不满,由着他造反,再以造反之名,将其余党一网打尽。

  大将军若还有几分君臣顾忌,自然不敢轻易发难,可若大将军已然有了篡位野心,那废太子之事就是他发兵的最好借口。

  可现在谁都没有能绝对置对方于死地的把握,唤春以为萧湛多少会再隐忍一段时日,和缓处理此事的,可如今这般直截了当废太子,恐怕是要孤注一掷了。

  晚间时,萧湛来到显阳殿,神情十分沉默,并没有废太子成功的喜悦。

  他让人把桃符抱了过来,抱在怀里,目露怜爱。

  若非萧恂藐视天威,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他也不会这么快就废太子。

  他越是退缩,大将军就越是猖狂。他与大将军既然注定有这一战,与其被动防守,倒不如主动出击,拼个你死我活,速战速决。

  可桃符才不过八个月大,如此轻的年纪,如何能承担一国储君的责任呢?那责任太重,而他又太弱小。

  他原想把最好的都给他们母子,可如今真走到废太子这一步后,他却反倒不敢立桃符做太子了。

  他要让桃符做的,是一个可以自己掌权作主,不再受制于人的太子,而不是把这风雨飘摇的破碎江山留给他们母子。

  “春儿,你会害怕吗?”萧湛突然问她。

  唤春依偎在他身边,低眼看着他怀里熟睡的儿子,表情很平静,“我不怕,王大将军刚愎凶横,目无君上,为天下人所不容,多行不义必自毙,他早晚会自食恶果。”

  萧湛摇了摇头,正色道:“春儿,我不想听你跟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我想听听你的心里话,当初你嫁给我,所图无非一个安稳与富贵,可我除了这身份,实际一无所有,你想要的我都还没有给你,现在还会连累你赌上身家性命,你会后悔吗?”

  唤春滞了滞,自嘲笑道:“天下岂有嗟来之食?我想要的东西太过贵重,必然要承受与其相当的风险。陛下都不嫌弃我是个寡妇孤女,我为何要嫌弃陛下一无所有?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若因陛下曾经能给我荣宠,我就追随陛下。而今陛下陷于危机,我就背弃陛下,那与禽兽何异?”

  萧湛眼底不由一热,张臂将她搂入怀中,用力抱紧。

  ……

  风雨往往酝酿在非同寻常的平静之中,金陵百官在废太子的诏书下达后,都十分惶恐不安,担忧内战爆发后,金陵城会失陷,已经开始暗中将家属送往会稽一带避难。

  可时间一日日过去,却丝毫不见荆州的动静,就在百官觉得自己多虑了的时候,五月初,荆州传来军事急报——

  王大将军因不满皇帝废太子之举,率军向金陵进发,要清君侧,诛奸臣了。

  金陵震动。

  *

  千里之外的寻阳。

  河边流水潺潺,一个年轻少妇背上背着刚刚满月的孩子,在河边收拾着刚洗完的衣服,端起盆子准备回去。

  这时,只听一阵隆隆马蹄声,十几个士兵打扮的身影,骑着马奔驰而过,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孩子被吓的哇哇哭了起来,苏灵均丢下衣盆,将儿子抱到怀里,躲在一棵树后哄着。

  待士兵们走远后,周围静了下来,苏灵均才又抱着儿子走了出来。

  远远走来一个中年妇人,抱着脏衣来河边清洗,她看着远远离去的士兵,叹道:“现在这世道是越来越不太平了,最近各地都在征兵,保不准又要打仗了。”

  苏灵均边拍哄着儿子,边道:“胡嫂子也来洗衣服?”

  “没法子,一大家子的活儿都等着我干呢。”胡嫂子笑了笑,又道:“小宝可真听话,整天跟着你四处奔波的,也不哭不闹。”

  苏灵均已经把孩子哄好重新系回了背上,端起衣盆准备先走一步了,“我那主家还有些事儿,就先不跟嫂子聊了。”

  胡嫂子疾步上前拦下她,“欸,对了,先前我跟你提的村头孙大郎家的亲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他家中有几十亩地,七八间房,只新死了媳妇儿,撇下俩个嗷嗷待乳的孩子。刚你也看到了,现在世道这么乱,动不动就打仗的,你一个年轻寡妇带着儿子也不容易,还是得找个男人靠着过日子。”

  苏灵均心烦意乱,勉强搪塞道:“多谢嫂子好意了,我亡夫死了还不到三年,暂时还不想嫁人。”说完,就匆匆离去,不再搭理她了。

  那胡嫂子看着她的背影,翻了翻白眼,一个带儿子的寡妇还装什么清高,要不是看她长得漂亮,谁愿意娶她帮她白养儿子?她倒好,还挑三拣四的,属实不知好歹了。

  苏灵均回到家里,把衣服搭晾起来后,给孩子喂了一回奶,便来到了范家,给范小娘子教解今日的功课。

  黄昏时,今天的课业结束,她去隔间抱起儿子,将要离去时,范夫人过来了一趟。

  “小宝今天还是这么乖啊。”范夫人笑着逗了逗那玉雪可爱的小团子,让女儿先出去回避片刻。

  苏灵均对她微微颔首,“夫人此时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范夫人点点头,将一袋钱递给她道:“这是你近期的课酬,我给了你双倍的,明日起便不用再过来了。”

  苏灵均一惊,“是我哪里教的不好了吗?”

  范夫人笑着摇了摇头,让她安心道:“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我们打算一家人暂时前往扬州,到会稽去投奔孩子她舅舅,所以暂时不能继续学业了。”

  苏灵均眼神动了动,试探道:“是因为江州要准备打仗了吗?”

  范夫人因她一个寡妇不容易,又不是外人,便悄声给她提了醒道:“我夫君近来收到风声,大将军认为皇帝废太子之举是被奸佞蛊惑,恐怕要起兵清君侧,铲除奸佞了,如今荆江二州到处都在调兵警戒呢。”

  苏灵均心中一动,手臂不由搂紧了儿子,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听过王氏的消息了。

  “大将军是要造反了吗?”

  “这话可不敢乱说。”范夫人忙做个噤声的手势,“我们一家准备先去会稽避一避,等这边安定了再回来,你寡妇无依靠的,带着这么小的孩子也不容易,可有想过今后如何打算?不若随我们一起上扬州如何?”

  苏灵均摇了摇头,不大愿意,她好不容易才从扬州逃离,再也不想回去见到那个人了。

  “多谢夫人好意了,我生产时夫人已经帮我很多了,我们母子感激不尽,不好再麻烦夫人。夫人此行万请珍重,好生照顾小娘子,我就不跟夫人同行了,望以后还有相聚之机。”

  范夫人也没再勉强,几日后,一大家子便启程前往会稽了。

  苏灵均也收拾了行囊,带着儿子离开避难。

  

第95章 一触即发他太喜欢她了

  王大将军的突然起兵,在金陵引起极大震动。

  虽说不少人心中清楚此战无可避免,可终究来的太过猝不及防,皇帝现在的势力,未必能全盘压倒大将军,此战仍旧胜负难料。

  萧湛一面传令京师戒严,一面征召徐州刺史傅熙、抚军将军王肃、右将军周泰还朝,商议军事部署,计划铲除王大将军。

  而王公这边,为免全族遭受株连,王公每天一早都带着所有在朝为官的子弟,跪在宫门前惶恐请罪,苦表衷心。

  朝堂上,不少与原先与王氏亲近的大臣,此时态度都变得暧昧不清。那些不满琅琊王氏专政的大臣,甚至趁机落井下石,建议皇帝将在京城的琅琊王氏子弟全部诛杀。

  萧湛却始终不做表态,不见王公,亦不问责。

  出了这样的事,最急的还是莫过于王容姬,她如今嫁去了周氏,可以免受王氏牵连,可她的丈夫周必行现任大将军从事中郎,随大将军在荆州,安危莫测。

  她相信周必行定然是不会支持大将军起兵的,可恰恰因为相信丈夫的品行,便不免担忧他会因反对大将军,而触怒大将军,在荆州遇害。即便他没有被大将军诛杀,也不免担忧他会被当作大将军的党羽,日后被皇帝追责问罪。

  王容姬匆匆进宫,求唤春替丈夫说说情,毕竟他们也是骨肉至亲的表兄妹。

  唤春看着声泪俱下哭诉的王容姬,于心不忍,不停安抚着。

  只听王容姬道:“昔年威侯出征西戎,粮尽援绝,誓死不退,以身殉国,忠贞慷慨,为世人所称颂。大郎自幼仰慕祖父风范,颇有为国建功立业之心,因追随大将军从军历练,不想却发生了这样的事。周氏自威侯起,累世忠义,家风忠正,大郎作为周氏的长子嫡孙,又怎么可能违逆父祖先志,做出谋乱之事呢?”

  唤春不停安抚着她,威侯便是她的外祖父,少时好游侠,横行乡里,长大后改过自新,一生战功卓著,却在讨伐西戎时战死,谥号为威,因其忠节慷慨,周氏方为世人所称颂仰慕,渐成南方大族。

  她自然相信周必行不会跟着大将军谋反作乱,可他作为大将军帐下的幕僚,必然是难以摘清。朝堂之事她不好干涉,何况周必行是她表兄,贸然向皇帝为他求情,倒显得她徇私,罔顾家国利益一般。

  唤春边安抚着王容姬,边道:“大表嫂不用担心,此事圣上想来自有明断,不会平白追责无辜之人,你且先回去,让外祖母和舅母都不要着急,大表兄之事,自有我来周旋。”

  王容姬得了她的允诺,一时感激不尽,便千恩万谢的离去了。

  夜深时,萧湛在太极殿议事方回。

  唤春连忙上前为其宽衣,执温帕为其擦手洁面,消除疲惫后,又亲手倒了茶,捧到他面前,“今日朝会,商议结果如何?”

  萧湛摇摇头,沉声道:“我派了王肃前往武昌劝大将军收兵,若大将军坚持一意孤行,那就要正式开战了。”

  唤春点点头,王肃毕竟是大将军堂弟,又是皇帝的表兄,由他去做中间人说和,最合适不过,即便劝说不成,也不用担心大将军会害他性命。

  她便开口建议道:“大将军虽凶狠不法,但王公是忠于社稷的,并无作乱之心。何况陛下南下创业之初,是靠琅琊王氏的辅佐,才有了今日造化,如今王肃又深为陛下所仰仗器重,若陛下听信奸佞的挑拨,将琅琊王氏的子弟族诛,那是不是连王肃父子也要一起诛杀?”

  此言暗合了萧湛心事,只是朝堂上对王氏不满之声甚嚣尘上,他便暂时沉默不应。

  唤春见他有所松动,便继续劝说道:“王肃正冒险前往武昌劝说大将军,若此时枉加刀刃于王氏子弟之身,不是寒了忠臣良将们的心吗?此诚危急存亡之际,不是朝堂内斗之时,陛下应尽可能地拉拢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团结群臣,一致对外。”

  萧湛深以为然,她此言岂止是为王氏求情,也是在为大将军麾下那些幕僚求情。即便不论她与周氏的舅甥之情,周泰守石头城多年,忠心耿耿,其长子周必行在大将军麾下效力,若因此事被牵连身死,那的确是寒了忠臣的心。

  他感叹道:“你说的不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谋反是大将军野心膨胀,与他人无尤,即便问责也该止责于大将军一身。如今朝堂六成以上官员都多少与王氏有牵连,若要全部追责下去,满朝文武都要人心惶惶,那就更没人愿意为国尽忠了。”

  唤春点点头,“正是这个道理,危难之际,更该施以仁政,安抚人心。”

  萧湛苦笑了一下,拉着她的手将人搂到怀里,重重吻了吻她。

  归根结底,他还是没有孤注一掷,玉石俱焚的勇气。

  他可以豁出去自己的命,但是他希望唤春和孩子能好好活下去。

  此战胜负难料,若真将琅琊王氏子弟尽数诛杀,日后他赢了倒还好,若是他输了,大将军攻入金陵后,唤春和孩子一个都活不了,都要给王氏陪葬。

  留下王氏一族,就算他兵败身死,起码他们母子还能有条活路。

  他太喜欢她了,只想把最好的给她,也一定要让她好好活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唤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