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是盛气凌人地去找主考的时候。
“先回府,”岑太保交待跟上来的家仆,“先回府一趟。”
等他赶回太保府,却得知岑睦不在府里。
岑睦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苍白着脸赶去了贡院。
这时,杏榜前聚集的人已经少了,岑睦没费多少力气就挤了进去,瞪大着眼睛从头至尾一遍遍寻找自己的名字。
“没有……”
“怎么可能没有……”
岑睦越看越着急,要不是还有一丝理智存着,几乎连身子都要扑到那榜上去。
再三确认后,那一丝侥幸也消散了。
他就是落榜了。
科举,是需要一些运气的,显然这一次,他的运气很差。
岑睦失魂落魄地回到太保府,被带到书房里时,他喃喃唤了声“祖父”。
岑太保靠坐在圈椅上,神色疲惫极了:“晚些时候,我想办法和费大人打听打听,落榜也得落个明白。”
岑睦点了点头。
这种事到底不体面,传扬出去,也会叫其他考生侧目。
岑太保没有大张旗鼓,只叫人悄悄往费府走了一趟,没想到,上门去的人吃了个闭门羹。
几乎是一瞬间,岑太保察觉出一些不对劲来。
费盛为人敦厚实在,极其和气,哪怕这事情不好细说,也不会让人吃闭门羹。
难道,阿睦的落榜并不简单?
但能越过主考,一言定阿睦生死的……
只有圣上!
除了圣上、谁敢这么插手春闱?
可这是为什么?
是,镇抚司在查二十九年的科举,但不管怎么查,也轻易按不到他头上。
就算有些流言蜚语,圣上难道就为了那些没有实证的事,就把阿睦的名字划掉了?
强烈的不安笼罩在岑太保的心上。
他一夜未眠,辗转反侧。
身边,太保夫人也被吵醒了,心情格外复杂地看着丈夫的后背。
是,她不喜欢岑睦,一想到岑睦高中后把自己看重的孙儿彻底比下去,她就气闷极了,但岑睦真的落榜了,她幸灾乐祸之余也难免纠结。
唉……
歇得不好,岑太保起来后精神不振。
朝房里,同僚们只当他烦恼孙儿落榜,纷纷宽慰劝解。
岑太保应付了两句,寻了费盛身影,正想上前寒暄两句,就见费盛一个转身避开了。
他的心沉了下去。
不祥的预感越来越重。
果不其然,早朝上,沈临毓突然发难。
与岑睦有关的丑事一桩桩摆出来,直指岑太保庇护孙子,视人命为无物。
“彭禄”、“彭芸”、“龚老先生”等等名字出来,似电闪雷鸣,炸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为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名字?
镇抚司、沈临毓到底是什么狗鼻子,这样的老黄历都能被翻出来!
沈临毓准备充分,有条不紊,最后话锋一转:“镇抚司从冯正彬家中抄出来些佐证,他清楚永庆二十九年的科举有内幕。身为太保的学生,冯正彬的死,太保您怎么看?”
岑太保一张脸铁青。
怎么看?
郡王爷就差把“你是凶手”挂在嘴边了。
这真是、真是!
“血口喷人!”岑太保气得浑身发抖,顾不上平日的仁慈模样,他指着沈临毓,咬牙切齿道,“王爷这是血口喷人!
冯正彬怎么死的,是你们镇抚司要查清楚的事!
查不出来,也不能为了给我泼脏水就盖到我的脑袋上!
我没有杀过他!”
沈临毓却笑了下:“我喷您什么了?我有说冯正彬是您杀的吗?我和您说的是,您为了您的孙儿做了不少事。”
岑太保气得摇摇欲坠,全靠边上另几位官员把他扶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圣上、圣上……”
永庆帝端坐在龙椅上,面上透出几分犹豫之色来:“众卿如何看?”
文武大臣们嘀嘀咕咕的,最后是章振礼站出来,拱手道:“昨日才放榜,之后还有殿试,臣还是先前的意见,这一科结束前审查几年前的科举舞弊,实在不够谨慎,会动摇考生。”
“章大人这话不对,”沈临毓朗声道,“只有朝廷能够公正对待科举,考生们才会有信心。
我们得让他们知道,无论过去几年,只要有蛛丝马迹,圣上就不会放过舞弊之事,如此才能不寒了学子们多年苦读的心。
话说回来,我也没有说太保大人参与了舞弊,我从头到尾说的是岑睦行为不端,太保徇私枉法。”
金銮殿里,议论纷纷。
站在这儿的也没有几个傻子,成昭郡王说的是“没说杀人”、“没说舞弊”,可话里话外是个什么意思,都听得出来。
而在议论声中,站出来的是吏部员外郎林大人。
二十九年因伤了手、写了一卷子的鸡爪字,在三十年再考被钦点为探花的林珣恳切道:“臣以为郡王所言极是。”
他已经明白了,那年的受伤不是意外。
他运气差,被人盯上了。
他运气也算好,最终只浪费了一年。
但一年也是年,还有更多的再也没有机会的人,折在了永庆二十九年里。
他作为受害者都不站出来,那还像话吗?
有人领头,自然也就有人附和,说“该严查”的,说“细查包庇之事”的。
岑太保气得发胀的脸一点点平缓了下来,迅速看了眼那高高在上的明黄身影。
他懂了。
发难的不是镇抚司,不是郡王,而是永庆帝。
没有永庆帝的许可,成昭郡王会把这些还没有实证的事拿出来弹劾吗?
郡王能在这里长篇大论,足以见永庆帝的态度。
“岑爱卿,”永庆帝的声音传过来,“你有什么想解释的吗?”
岑太保苦笑。
他早感觉到圣心在一点点远去,但他的确没有料到,永庆帝会不顾旧日恩情。
“清者自清。”岑太保的声音抖得厉害,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
他能解释什么?
说破了嘴皮,也说不破天。
“科举舞弊动摇国之根本,众卿当谨言慎行,”永庆帝道,“但岑爱卿,纵容子弟伤人性命,你得给朕一个说法。
在查明之前,你闭门思过吧。”
岑太保叩谢了圣恩。
一切如他所料,科举舞弊盖不实,若没有其他事情,郡王想发难都师出无名。
所以究竟是哪里出了差池,为什么会知道彭家的事?
岑太保走路不稳,被一顶轿子送回太保府。
府内众人得了消息,急得团团转。
“闭门思过?”太保夫人险些把佛珠捻断了,“老太爷犯了什么事?”
“好像是三公子的事,镇抚司弹劾太保徇私枉法。”
啪!
珠串到底还是断开了。
珠子滚落,太保夫人看着剩下的那根细线,眼底红得似着了火。
“混账东西!”她咒骂道,“我就知道他迟早惹出事来!老太爷还说家里要指望他,他明明就是个讨债的!”
岑睦跪在岑太保的书房里,久久回不过神来。
他还没有从落榜的痛苦里走出来,今日又被一头棒喝,砸了个晕头转向。
岑太保捂着心口,质问道:“镇抚司为什么会知道彭家?知道龚枚?!”
岑睦张了张嘴,艰难地问:“彭芸不是小产死的吗?彭禄不是失足落水吗?他们的母亲不是病故的吗?还有龚老先生,他、他不也是年纪大了,生了病……
什么叫您徇私枉法?”
岑太保见他整个人混乱极了,抬手就是一巴掌。
此时气力不够,胳膊抬起来也费劲,他打到的是岑睦的脖颈,劲也不足,但足够让岑睦心惊胆战。
这么多年,岑睦挨过祖父的训,但从来没有挨过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