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侯府把在外多年的姨娘接回了,这事儿在千步廊传开了,他自然也听说一二。
此时听阿薇平淡的口气,沈临毓多问了一句:“听起来,余姑娘与这位姨娘的关系,好似比侯夫人亲切些?”
阿薇道:“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我母亲向着谁,我便也向着谁。”
“余姑娘与令堂关系很好。”这般说着,沈临毓的视线落在了阿薇的手上。
先前的伤口都愈合了,瞧着也没有留什么疤。
那盒祛疤膏看来有效果。
“我与母亲也能算得上相依为命了。”阿薇答道。
进了前厅,茶水刚上,沈临毓品了一口,道:“初二那日在寺里遇着余姑娘,是烧给故人的?”
“烧给蜀地那里一长辈,母亲对余家人深恶痛绝,但其中也有对我不错的,我不想在家里烧惹母亲厌烦,便去了寺里,”阿薇不意外他会问,至此为止她亦没有推辞隐瞒,但也明白,只是这些可不值得沈临毓上门,“王爷想问的,不止这些吧?”
“看来余姑娘是急性子,”沈临毓放下茶盏,眼中还有笑意,但语气已是沉了三分,“我想听余姑娘说说大慈寺。”
阿薇静静看着他。
见此,沈临毓先问:“余姑娘去过大慈寺?发现冯大人亡妻金氏的忌日对不上的,是不是余姑娘?”
阿薇点了点头:“是我。”
沈临毓又问:“前回问起时,余姑娘为何不提?”
“王爷指的前回,是怀疑我杀人的前回?”阿薇笑了起来,嘴角扬着,眼中却无丝毫笑意,反倒透了几分清冷,“没有哪个疑犯会给自己惹麻烦。”
就像这一刻,沈临毓既然问了,她就不会否认。
寺中和尚见过她与闻嬷嬷,扯谎无用。
沈临毓仿佛并不介意阿薇的态度,若有所思般点了点头:“余姑娘说得在理。”
这让阿薇不由瞥了他两眼。
“那今日,余姑娘不是疑犯,我也只是打听些冯大人的事,”沈临毓的语气又松快起来,“在我看来,余姑娘很了解冯大人。
余姑娘与冯侍郎夫人有些交情,你骂她一顿也算交情。
与冯侍郎也有缘分,他弄错了先夫人的忌日,正是你发现的。
你做的那款果茶,礼部衙门里人人喝得都好,就只他喝得吐了,我始终很好奇。”
“所以,”阿薇的声音有些轻,而后清晰了几分,她面无表情地看着沈临毓,问,“王爷查冯侍郎的死,是围绕着我查的吗?”
“我记得前回余姑娘说过,你只会杀鸡,不会杀人,冯大人的死,方向有很多,余姑娘这头,”沈临毓顿了顿,斟酌了下,“嫌疑最小的大抵就是你了。”
阿薇顺着他的话道:“这么说来,想要冯大人命的人还真不少?”
沈临毓微微倾了身子,声音也低了些:“谁知道呢,即便没有死在大慈寺,冯大人之后的麻烦恐怕也不少。”
说完这句,他的身子当即坐直,似笑非笑道:“他这一死,有人哭有人笑。”
阿薇垂眸。
如此听来,冯正彬应该恰恰是某件事情上的关卡,原指着靠他顺藤摸瓜,她横插一手,线便断了。
对此,她也不会心生内疚。
报仇、寻事,先到先得,谁还会将就谦让?
且她的仇,也没有报完。
“我想,该哭的是徐夫人,”阿薇道,“我见徐夫人对冯大人颇为依赖,冯大人一死,家中生活怕是难以为继。”
沈临毓等她说下去。
“徐夫人出手很是节俭,冯大人的俸银即便不宽裕,他以前也是太师府的姑爷,金家嫁女不至于吝啬,”阿薇缓声道,“王爷与其绕着我查,不如查查冯大人把先夫人的陪嫁都弄去哪里了吧。”
沈临毓闻言,笑了起来,手指划过茶盏沿口:“听余姑娘的口气,对陪嫁的去向似是有猜想?”
阿薇迎着他的笑,漆黑的眸子漾出笑意,比先前要真诚许多、也要明艳许多。
“冯大人后来拜的老师、岑太保,”这回是阿薇倾了身子,眼底皆是怂恿与鼓动,“恨屋及乌,我母亲恨谁,我自然是连她、和她的靠山一块恨。”
第65章 不知能不能再向王爷讨一些?(两更合一求月票)
晚霞将散。
院子里已经陆陆续续点了灯笼。
前厅里还来不及点灯,渐渐沉下来的光线中,阿薇眼中的情绪却锋芒毕现。
她一点都没有隐藏对岑家的恶意。
沈临毓直视着她的眼睛,沉思片刻,道:“余姑娘倒是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思路。”
阿薇品了品他话里的意思,坐直身子又站起身。
厅中摆放了三个灯台,她慢条斯理地一一点上,视线也渐渐明亮起来。
她不信郡王爷没有想到查冯正彬的银钱往来。
案子发生后,明明有无数线索去查,偏把与她相关的事儿查了一圈。
是她格外吸引王爷的注意?
并不是的。
就像王爷刚刚说的,在一众线索中,她这条线反而是嫌疑最小的。
如此来看,镇抚司查案,应当是把能查的每一条线都查了,并未放过任何一环,在她所不知道的地方,镇抚司查过的嫌疑人怕是有厚厚一叠。
而银钱关系、人际往来,是查凶案时必不会错过的部分。
王爷作为指挥使,早该把冯正彬那些事情翻了个底朝天了。
几个念头在心中转过,阿薇定了定神,拨了拨灯芯调整光亮,道:“所以,能查的线索陷入瓶颈,只好再从我这儿问出些状况来?”
沈临毓闻言也不生气:“查案嘛,一帆风顺是运气,进死胡同才是常事。有时候线索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一条条排查起来,耗时耗力。”
阿薇静静等他说下去。
沈临毓低叹了声,无奈不多,语调反倒轻松:“余姑娘很了解冯大人的案子,应当也能想到,镇抚司会遇到些什么样的麻烦。”
阿薇的确知道。
就是衙门麻烦多,这案子才不好断,起码来回拉扯数月,不叫冯正彬那些污浊事情轻易风吹云散,也让她这个真凶能够混在其中。
若不是沈临毓敏锐,不放下她这条线,她其实很安全。
明黄灯苗中,沈临毓的眼睛映着笑意,唠家常似的:“我还是想请教余姑娘,谁会想要冯大人的命?”
阿薇淡淡道:“许是收了不少银钱的岑太保,许是想争尚书之位的官员,许是和冯侍郎有旁的龃龉的人,许是想为金夫人报仇的人,许是金夫人自己来报了仇……”
“我得提醒余姑娘,”沈临毓笑着道,“若是金夫人报仇,冯侍郎便是自杀。眼下照着谋杀来查,冯大人的‘遗书’就做不得准了,谁能断言金夫人是被害死的?
冯大人若没有害过金夫人,冯家就是完完整整的受害者,镇抚司能让冯家配合查案,也仅仅是配合。”
而想要完整查明白冯正彬的银钱走向,仅靠冯家配合的那些讯息、完全不够。
得抄家。
可没有正当由头,即便是沈临毓也不能从御书房讨来一张抄家的旨意。
除非,把科举案摆到台面上。
只是那样就打草惊蛇了。
但若是不把冯正彬查个明白,且不说自杀他杀得搁置,最麻烦的是科举舞弊那案子缺了关卡……
这不止是死胡同,还是鬼打墙。
阿薇抿了下唇。
直到说到这一刻,她算是彻底明白了郡王真正的来意。
想要走出“死胡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砸墙。
证实冯正彬杀妻,他就是罪人,镇抚司抄了冯家,沈临毓想要的银钱往来,以及冯正彬可能牵扯进的别的案子里的线索,才有可能抄出来。
而证实的办法……
侯府姑娘做不到,但镇抚司能做的。
“王爷既然已有办法,何必问我这些?”阿薇扶着桌沿,垂眸看着舒适坐着的沈临毓,四目相对,良久她倏地轻笑了声,“镇抚司想开棺验尸,难道还要谁点头不成?”
沈临毓望着她的眼睛,想从中抓到她的、哪怕是一点波澜情绪,但自始至终,阿薇很平静。
“开棺验尸,余姑娘果然很有想法。”他道。
阿薇道:“王爷那日既见着我杀鸡了,应当也听到了我与表弟说的话。我见过开棺验尸,也听仵作说过血荫,晓得人在死前若伤到骨头,蒸骨后会有痕迹。”
沈临毓听她提起,颔首道:“确实,但开棺验尸毕竟不是寻常手段,你刚才说的那些人里,谁会盼着验?”
阿薇答道:“岑太保不想,冯大人被抄家,万一查出来他收了银钱,他得许多麻烦。
官员也不想,借着冯大人的死正好给对手们泼脏水,能搅浑水多久算多久。
与冯大人有龃龉的,说不好,谁知道是何种龃龉,怕不怕像岑太保这样被顺藤摸瓜。
而想为金夫人报仇的,更难说了。金家满门抄斩,哪里还有活人?”
说到这里,阿薇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抛开前头这些,想要验尸的人,还有我。”
沈临毓眸子一紧。
“王爷觉得很意外吗?”阿薇看在眼里,问道,“王爷今日来,不就是想从我这儿得这句话吗?”
窗户纸捅破了,沈临毓亦不遮掩,承认道:“确实。毕竟,在恨屋及乌之前,余姑娘似乎更看重那位已故的金夫人。”
与徐夫人的争吵,揭穿冯侍郎弄错了忌日。
“在恨屋及乌之外,”阿薇一字一字道,“还有一个词,救命稻草。”
沈临毓挑眉,一时没有明白。
阿薇倒是重新放松下来,坐了回去,给自己倒了盏茶,慢慢抿完,复又道:“京中沸沸扬扬传冯大人杀妻,却又不能全然证实。
我盼着能得一个结果,我想给我母亲一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