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王冕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2 KB   上传时间:2025-05-14 11:59:46

  ③《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8页。

  处,重则革职,轻则降调,定例森然,朕岂肯稍存歧视。惇妃即著降封为嫔,以示惩做。并令妃嫔等嗣后当引以为戒,毋蹈覆辙,自干重戾。朕办理此事,准情酌理,惟协于公当,恐外间无识之徒,或有窃以为过重者,不知朕心已觉从宽,事关人命,其得罪本属不轻,第念其曾育公主,故从末减耳。若依案情而论,即将伊位号摈黜,亦岂得为过当乎?朕临御四十三年以来,从不肯有溺爱徇情之事,尔诸皇子及众大臣皆所深知。即如惇嫔平日受朕恩眷较优,今既有过犯,即不能复为曲宥。……所有惇嫔此案,本宫之首领太监郭进忠、刘良获罪甚重,著革去顶带,并罚钱粮二年。其总管太监亦难辞咎,除桂元在奏事处,萧云鹏兼司茶膳房,每日在御前伺候,不能复至宫内稽查,伊二人著免其议罪;其王忠、王成、王承义、郑玉柱、赵得胜专司内庭,今惇嫔殴毙使女,伊等不能豫为勋阻,所司何事?著各罚钱粮一年。但其事究因惇嫔波累,著将伊等应罚钱粮,于各名下扣罚一半,其一半亦惇嫔代为缴完。所有殴毙之女子,并著惇嫔罚出银一百两,给其父母殓埋。此案虽系小事,朕一秉大公至正,与综理庶务无异,亦可恍然咸喻朕意矣。将此旨交总管内务府大臣,传谕内府诸人知之。并著缮录一通,交尚书房、敬事房存记,令诸皇子共知警省,永远遵奉。”①这是显示后宫主位权限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礼仪”与“规矩”

  古代贵族生活讲求礼仪,所以很多场合都尤其讲究“程式化”“仪式感”,作为“天子之家”的宫廷,则更是将“程式化”“仪式感”做到了极致。

  以清代的“冬至”为例。清代将“冬至”视为一年中重大节日之一,是宫廷“三大节”之一。在这一天,皇帝要主持祭天大礼,并且御殿接受朝贺。在官方外朝的典礼之后,内廷也一样要有相应典礼。光绪二十年冬至是十一月二十六日,当日在外朝进行了典礼,内廷的典礼则安排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其典礼仪轨如下:

  十一月二十七日卯正。总管一名,请皇后具礼服,从钟粹宫乘八人

  ——————————

  ①《国朝宫史续编》卷2,上册,第21、22页。

  孔雀顶轿。瑾贵人、珍贵人,各从本住处乘轿,出苍震门,进蹈和门。皇后至宁寿宫东穿堂降舆,步行至东配殿等候。瑾贵人、珍贵人至宁寿宫东西穿堂下轿,步行至东西围房,分翼等候。

  总管二名,引皇后率瑾贵人、珍贵人步行至殿内拜褥上,诣慈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行六肃三跪三拜礼。荣寿国伦公主、福晋、命妇等在槛外随从行礼毕。

  皇后、瑾贵人、珍贵人步行出宁寿宫东西穿堂,进衍祺门,至乐寿堂等候。

  皇后率瑾贵人、珍贵人诣慈禧瑞佑康硕昭豫庄诚寿恭饮献崇熙皇太后前跪递如意毕。

  皇后、瑾贵人、珍贵人步行至衍祺门外,皇后乘八人孔雀顶轿,瑾贵人、珍贵人乘轿,出蹈和门,进苍震门,由景和门至乾清宫后隔扇。

  皇后降舆,瑾贵人、珍贵人下轿,步行至乾清宫等候。

  皇上升乾清宫宝座。

  总管二名,引皇后率瑾贵人、珍贵人步行至殿内拜褥上,诣皇上前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毕。荣寿固伦公主步行至殿内拜褥上,诣皇上前行三跪九叩礼。礼毕。皇后步行从后隔扇乘八人孔雀顶轿,瑾贵人、珍贵人乘轿,由隆福门至吉祥门外。皇后降舆,瑾贵人、珍贵人下轿,步行至养心殿等候。

  皇上升前殿宝座。

  皇后率瑾贵人、珍贵人诣皇上前跪递如意毕。荣寿固伦公主诣皇上前跪递如意毕。

  是日,钟粹宫门外设皇后仪驾。

  总管一名,请皇后步行至吉祥门外,乘八人孔雀顶轿,瑾贵人、珍贵人乘轿,由端则门至基化门。

  皇后还钟粹宫,升前殿宝座。

  瑾贵人、珍贵人率荣寿固伦公主、福晋、命妇等诣皇后前,行三跪九叩礼,跪递如意毕。

  总管一名,请皇后起座,从钟粹宫乘八人孔雀顶轿,瑾贵人、珍贵人乘轿,出苍震门,进蹈和门,至衍祺门外。皇后降舆,瑾贵人、珍贵人下轿,步行进衍祺门,至阅是楼等候。

  慈禧瑞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乘八人花杆孔雀顶轿至阅是楼院内降舆,皇帝率皇后、瑾贵人、珍贵人跪接。

  侍膳、进果桌、看戏。

  戏毕,皇帝率皇后、瑾贵人、珍贵人院内跪送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乘八人花杆孔雀顶轿还乐寿堂。

  皇后、瑾贵人、珍贵人步行至衍祺门外,皇后乘八人孔雀顶轿,瑾贵人、珍贵人乘轿,出蹈和门,进苍震门。皇后还钟粹宫。瑾贵人、珍贵人各往本住处。①

  节日既已如此,万寿、千秋等寿辰也与之类似,一样充满了“程式化”“仪式感”。以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月初十日为例,这一天是孝和睿皇后的圣寿,当时帝后均暂住在圆明三园之中,却丝毫没有减损其仪制,其典礼仪轨如下:

  十月初十日卯初,总管梁保请皇后、静贵妃、佳嫔、常贵人、成贵人、祥贵人、琳贵人、宜常在、四公主、六公主,从湛静斋马头坐船,由春和镇,至秀清村马头乘轿,过南楼门,至松风萝月马头坐船,至敷春堂,诣皇太后前递如意毕,乘轿至迎晖殿东配殿等候。

  上在慎德堂办事、进早膳毕,卯正二刻,从圆明园殿乘八人轿由南大桥出,出入贤良门、圆明园大宫门,至绮春园大宫门外步行进大宫门,至二宫门下御座房等候。

  礼部堂官转传与内监,奏请随寿康宫总管王得恩、田代余,奏请皇太后具龙袍褂,升迎晖殿宝座。

  礼部堂官引万岁爷至拜褥前,率皇子、王大臣等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寿康宫总管王得恩、田代余奏礼毕。皇太后起座还宫。上步行出西屏门,乘轿至御座房等候。

  ————————————

  ①《皇后率瑾贵人珍贵人诣慈禧皇太后前行礼等事宜行程单》,光绪二十年,档案号:05-13-002-000310-005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铺设拜毡毕,总管梁保请皇后、贵妃、嫔、贵人、常在、公主,各就拜毡立。寿康宫总管王得恩、田代余,奏请皇太后升迎晖殿宝座。皇后、贵妃、嫔、贵人、常在、公主等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毕,寿康宫总管王得恩、田代余奏礼毕。皇后等位至敷春堂西马坐船,至松风萝月马头。乘轿过南楼门,至马头坐船,由安乐渡至同乐园后马头,步行至同乐园等候。

  皇太后起座,还顺寿轩升座,总管刘进喜奏请上步行至顺寿轩,谓皇太后前递如意毕,乘轿至西马头坐船,至松风萝月马头,乘轿过西楼门,至马头坐船,由安乐渡至同乐园后马头,步行至同乐园等候。

  总管李景云引如贵妃、恩嫔,诣皇太后前递如意。行礼毕,总管王得恩、田代余,请皇太后从敷春堂西马头坐船,至松风萝月马头,乘轿过南楼门,至马头坐船,由安乐渡至同乐园后马头。上同皇后、贵妃、嫔、贵人、常在等位在后月台迎接皇太后,随至同乐园看戏。

  午初进皇太后果桌。午正一刻进皇太后晚膳。未初三刻戏毕。

  皇后从后马头坐船,由安乐渡至秀清村马头,乘轿过南楼门,至松风萝月马头坐船还敷春堂。

  上步行,由西穿堂至洛伽胜境马头坐船,还慎德堂。皇后等位从后马头坐船,还湛静斋。

  酉初,上从圆明园殿乘轿,由如意桥,至生秋庭冬供前拈香毕,乘轿由如意桥还慎德堂。①

  可以看到,无论是冬至还是寿辰,一整天内,有半天的时间均要进行复杂而乏味的典礼仪式。至于在这种日子内看戏,恐怕除了帝后自己之外,其他主位都只能差强人意,未必能够放松、尽兴。

  这种对于“程式化”“仪式感”的追求也充斥在宫廷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清宫宫规内规定:“皇帝驾临内宫,本宫居住之内庭等位咸迎于本宫门外立俟。驾至,随行进宫。驾回,仍送于本宫门外。若皇后驾临,各宫迎送之仪

  ——————————

  ①《呈皇后静贵妃等诣皇太后礼仪清单》,道光十七年,档案号:04-01-14-0063-0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亦如之。”①

  与这些“礼仪”互为表里,清代宫廷内还有详细、复杂的“规矩”制约着后宫主位的生活。以后宫主位们与自己的本家关系为例。根据宫规:“内庭等位父母年老,奉特旨许入宫会亲者,或一年,或数月,许本生父母入宫,家下妇女不许随入,其余外戚一概不许入宫。”②“各宫首领遇年节奉主命往外家,或以事故慰问前往者,不许传宣内外一切事情。”③而且“不可将宫中所有移给本家。其家中之物亦不许向内传送,致涉小气……除来往请安问好以外,一概不许妄行”。④除去特恩之外,只有在后宫主位怀孕之时,“有生母者许进内照看”⑤,更不要提一些文学作品里所渲染的“回家省亲”了。⑥换言之,清宫是从“规矩”上尽可能地割裂了后宫主位与其原家庭的联系。

  至于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一样有诸多“规矩”。如咸丰五年时,玟(珳)贵人被文宗咸丰帝降为官女子,其理由除“凌虐使女”之外,还有“与太监孙来福任意谈笑”一条。文宗在上谕中指出:“六宫规矩理宜严肃,嗣后若再有任性凌虐使女,与大监诙谐,无所不至者,朕必照此办理。若太监再有似此无规矩者,朕岂能尚如此轻办,必即将太监正法。”⑦可知连后宫主位与宫内太监谈笑这等小事均属触犯“规矩”,可见清宫规矩之严密。

  繁复而空洞的“礼仪”和“规矩”实际上造成了宫廷人员之间感情的相对空疏,也使得她们的生活乏味、空虚。这也是清代以宫廷为首的旗人世家“礼仪”和“规矩”愈发繁复之后的通病。其中更以寡居的先朝后宫主位的生活最为淡泊。清末太监曾经这样记述穆宗同治帝的遗孀献哲皇贵妃一天的生活:

  这位太妃早晨起床后,由妈妈、宫女替她穿衣服鞋袜,走出寝宫,由

  ——————————

  ①《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9页。

  ②《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9页。

  ③《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9、140页。

  ④《国朝宫史》卷4,上册,第43、44页。

  ⑤《国朝宫史》卷8,上册,第139页。

  ⑥谨按,关于所谓“省亲”之说,可参考王光尧:《清代后妃省亲与清宫客房》,《紫禁城》1991年第2期。

  ⑦《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2,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三辑》,第219、220页。

  梳头的小太监给她梳头、整装。八点钟进早餐,餐后,她回到屋里去坐下,手拿着念珠念半个钟头无声佛。随后吃茶,吸水烟、旱烟。午后一点钟进小餐,餐后歇午觉。三点钟起床,四点钟进正餐,餐后又回屋里去念无声佛。随后由妈妈、宫女、太监们陪她,也许到外面转转,散散心;也许摸骨牌,让太监们讲故事、说笑话,让小太监们学猫叫、狗叫,乱批些什么,有时候也由太监讲些从外面听来的新闻。无聊的时光常常这样混到夜里十点、十一点,进完晚粥,太妃就进寝宫睡觉了。①

  在这种生活氛围的影响之下,许多后宫主位,特别是寡居的后宫主位,在长期的宫廷生活中逐渐失去生气,如穆宗同治帝的遗孀恭肃皇贵妃与敦惠皇贵妃,在溥佳的回忆中,即是“枯瘦而苍白的脸上,总带着一种无限忧伤的神气,没有一丝笑容,说话的声音细得几乎听不出来”。②

第四节 时代的变化

  如前文所述,整体来讲,清代后宫主位的生活即是在高标准的物质基础之下,谨慎小心,恪守位分,充满繁复而空洞的“礼仪”“规矩”,高压且乏味。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有清一代二百余年的时间里,其生活所受到的限制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以后宫主位与宫外人员的关系为例。在清初时,凡是生育了成年子嗣的前朝后宫主位,大多可以在新帝的允许之下搬离宫廷,由亲生或抚养之子赡养,安度晚年。如世祖的宁慤妃,即在康熙三十一年搬离宫廷,住在其子和硕裕宪亲王福全府内,直到薨逝。圣祖的惠妃、宜妃、荣妃等也照此例,在雍正初年搬离宫廷,与自己的亲子或养子家庭住在一起。但是,这种情况却在高宗乾隆帝即位后废除,改为“每年之中,岁时伏腊,令节寿辰,二王及各王贝勒可各迎太妃太嫔于府第。计一年之内,晨夕承欢者可得数月,其余仍

  ————————

  ①刘兴桥、赵荣升、冯乐庭:《女主的生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90、191页。

  ②溥佳:《清宫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5、16页。

  在宫中”,以达到“王等孝养之心与朕敬奉之意庶可两全”①之目的。

  在乾隆朝初期的档案中,尚能偶见后宫主位之本家奉特旨入宫会亲的记录,如乾隆三年时,高宗上谕内提到“皇太后驻跸畅春园后,外祖父母以时进见则可,其余人等概不许时常请见”。②高宗自己的后宫主位慧贤皇贵妃之父高斌之妻,亦至少曾经在乾隆二年③和乾隆五年④两次蒙恩入宫会亲。而在乾隆中叶所修撰的《国朝宫史》内,已经反映出当时宫规对后宫主位和宫外人员联系的限制,体现了宫规的具体化、严格化。

  到了道光年间,档案则显示出在宫规严格的氛围之下,结合人情等具体因素,宫廷的习惯也略有变化。如道光七年(1827年)时,宣宗道光帝即专门组织过当朝后宫亲属入宫探亲,档案内记载:

  八月初二日、初三日,皇后、全贵妃、祥妃、静妃会亲。

  初二日,和妃、恬嫔会亲。

  初四日,顺贵人会亲。皇后亲族人等出入走西南门。

  全贵妃、和妃、祥妃、静妃、顺贵人亲族人等出入走福园门。

  恬嫔亲族人等出入走苍震门。⑤

  这种偶尔一次,为期一天的入宫会亲行为,也被后来的几朝所继承。如同治元年(1862年)时,宫内也组织过一次会亲,档案内记载:

  同治元年二月初九日由敬事房传出:

  二月十一日,祺妃会亲,在承乾宫。

  裕诚之妻、裕诚之八、九女、广林之妻,出入苍震门,卯时进,酉

  ——————————

  ①《高宗纯皇帝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己已条,《清实录》,第9册 ,第301、302页。

  ②《国朝宫史》卷4,上册,第40页。

  ③《奏为奴才女人荷蒙进见贵妃皇上恩赐克食谢恩事》,乾隆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档案号:04-01-12-0009-04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奏为女人得进见贵妃并恩赏看戏等谢恩事》,乾隆五年四月初六日,档案号:04-01-12-0019-09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皇后妃嫔等位会亲日期单》,道光七年,档案号:05-13-002-000128-014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时出。

  二月十一日,玟妃会亲,在承乾宫。

  广敏之妻、诚意之女、诚思之女、家下人一名,出入苍震门,卯时进,酉时出。

  二月二十二日,彤妃在萱寿堂会亲。

  之婶母(小注:系原国盛之妻)、之胞妹(小注:系和顺之妻)、之侄女,出入寿安门,卯时进,酉时出。

  二月二十二日,佳妃会亲,在寿安宫。

  之姨母、绍廷之妻、柏麟之妻,卯时进,酉时出,出入寿安宫右门。二月二十二日,琳皇贵太妃会亲,在寿安宫。

  之婶母、之舅母、常麟之女,卯时进,酉时出,出入寿安宫右门。二月二十二日会亲,卯时进,酉时出,寿安宫,李贵人之胞兄、缴库郎中恒升之妻。①

  同时,在晚清时,对于曾经生育过子女的后宫主位,也会特地照顾她们与亲生子女的关系。如文宗咸丰帝的庄静皇贵妃,其在咸丰五年生下了荣安固伦公主。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荣安固伦公主出嫁,同月十九日,庄静皇贵妃出宫前往公主府看视,“当日还宫”。②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荣安固伦公主因产后天花病重,当月二十七日③和二十九日④,庄静皇贵妃均出宫前往公主府探视。这些制度、规矩上的变化,也显示了在生硬的制度之下,实际执行中的一些通融变化。

  ——————————

  ①《为传出同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祺妃会亲亲族人等在承乾宫并于苍震门出入时间等情事》,同治元年二月初九日,档案号:05-13-002-000775-01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