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嫔入宫之后,在康熙十六年时,作为第一批得到正式册封的后宫主位,被封为嫔位,在上谕中排在七嫔的首位。康熙二十年,有四位嫔被晋封为妃,安嫔却未在其列。
从康熙二十年之后,档案中对于安嫔的记录逐渐减少。在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中,她最后出现于康熙二十五年的宫分档案之中,当时仍是嫔位之一。①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时,内务府为新封的两位嫔位分派内管领,安嫔属下的内管领没有作为公中的内管领参加挑选,证明她当时应该仍在嫔位。②而在康熙三十六年的宫分档案中,提及当时宫内有嫔位四位,③分别是已经获得册封的端嫔和僖嫔,以及未经册封的敬敏皇贵妃和良妃。由此可知,安嫔这时已经不在嫔位。康熙四十一年僖嫔薨逝时,内务府在奏报中曾经提及,在僖嫔薨逝之前,并无嫔位丧仪之定例或先例,④在景陵妃园寝内,亦未发现安嫔之名,故而可知安嫔是在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六年间从宫中消失。
关于安嫔究竟是被降位之后在宫中薨逝,还是因故从宫中退出,目前尚不得而知,均有待进一步发掘资料。
[封谥释义]
安嫔的封号为“安”。因为当时制度尚未健全,所以此封号是取自汉文喻意,满文方面未作意译,仅音译作“an”⑤。至安嫔薨逝之后的乾隆年间,当时制度规定后宫主位封谥之满文必须意译,故而将安嫔之封号重新意译作“elhe”⑥,意为“安康”。
——————————
①《奏销档》,康熙二十五年二月三十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③《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预备猪鹅鸡等数目清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706页。
④《奏销档案》,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⑤《奏销档》,康熙二十年十月三十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⑥《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二、敬嫔
[简介]
圣祖敬嫔,镶红旗满洲完颜氏(王佳氏),护军参领华善之女。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称格格,属福晋级。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诏封为敬嫔。同年八月二十二日,以侍郎额星格为使,册封为敬嫔。康熙二十八年时仍在嫔位,至康熙三十六年时已不在嫔位。其后不明。
[家族背景]
圣祖敬嫔出身东归系完颜氏,与仁宗恕妃同族。“完颜”之满文为“wanggiya”,音译即“王佳”,故而亦常写作“王佳氏”。根据谱牒记载,此系的祖先名为完颜守祥,是金哀宗完颜守绪的远房堂兄弟。据传说,完颜守祥在金朝末年返回东北居住,为此系之远祖。完颜守祥之五世孙名为杭爱,约为明中叶之人,以善于打虎而闻名,为此系之近祖。此系后裔自称为“东归本支”,故而在此称此系为东归系,亦是清代完颜氏一姓之中最庞大也是最著名的一系。国初时镶红旗满洲一等男、扎尔固齐博尔晋家族以及清中后期著名的内务府世家镶黄旗包衣鲁克素家族等,均出身于此系。敬嫔家族则属于此系内镶红旗满洲礼谷理扎秦一支。
礼谷理扎秦,世居翁果尔和地方,在国初入旗,被编入镶红旗满洲,与堂侄苏山家族共同拥有两个世管佐领。礼谷理扎秦生有两子,第一子名为额德,以护军校从征阵亡,追封为云骑尉;第二子名为吴荪,因功封为三等轻车都尉,仕至护军参领。吴荪亦生有两子,第一子名为华善,承袭世管佐领,仕至护军参领;第二子名为岱禄,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爵位。其中华善即是敬嫔之父。根据谱牒记载,敬嫔至少有一位胞兄弟,名为硕林,承袭世管佐领,仕至参领。敬嫔家族属于八旗军功世家,大多出任旗内武职,为中级官员。①
[宫廷生活]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在孝诚仁皇后大婚礼之后,宫中再次娶进外八旗秀女,即是在康熙十年时娶进了六位出身外八旗之格格。这六
——————————
①此段完颜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景爱:《皇裔沉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完颜氏后裔藏:《长白佛满洲完颜氏东归本支统系表》《长白山本支完颜氏宗谱》《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位格格在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路线为进内左门,入住钟粹宫,①并且享受与储秀宫格格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同样的福晋级待遇,②位分等级在惠妃、荣妃、端嫔等四位小福晋级庶妃之上。虽然档案内没有直接记载六位格格的个人信息,却记录了她们入宫时随行人员之情况,分别为:“镶黄(旗)遏必隆公之跟随女子四位,正黄(旗)左都御史明珠之跟随女子四位,正白(旗)瓦尔达侍卫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参领华善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原任总兵官、以原品行走佟国玺之跟随女子四位,正蓝(旗)六品官李显宗之跟随女子三位。”③此处华善家之格格即是敬嫔。
敬嫔入宫之后,在康熙十六年时,作为第一批得到正式册封的后宫主位,被封为嫔位,在上谕中排在七嫔的第二位。康熙二十年,有四位嫔被晋封为妃,敬嫔却未在其列。
从康熙二十年之后,档案中对于敬嫔的记录逐渐减少。在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中,她最后出现于康熙二十五年的宫分档案之中,当时仍是嫔位之一。④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时,内务府为新封的两位嫔位分派内管领,敬嫔属下的内管领没有作为公中的内管领参加挑选,证明她当时应该仍在嫔位。⑤而在康熙三十六年的宫分档案中,提及当时宫内有嫔位四位,⑥分别是已经获得册封的端嫔和僖嫔,以及未经册封的敬敏皇贵妃和良妃,由此可知敬嫔这时已经不在嫔位。康熙四十一年僖嫔薨逝时,内务府在奏报中曾经提及,在僖嫔薨逝之前,并无嫔位丧仪之定例或先例,⑦在景陵妃园寝内,亦未发现敬嫔之名,故而可知敬嫔是在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六年间从
————————
①《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皱梢(缩微胶卷)》。
③《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秦销档(缩微胶卷)》。
④《奏销档》,康熙二十五年二月三十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细微胶卷)》。
⑤《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⑥《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预备猪鹅鸡等数目清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706页。
⑦《奏销档案》,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宫中消失。
关于敬嫔究竟是被降位之后在宫中薨逝,还是因故从宫中退出,目前尚不得而知,均有待进一步发掘资料。
[封谥释义]
敬嫔的封号为“敬”。因为当时制度尚未健全,所以此封号是取自汉文喻意,满文方面未作意译,仅音译作“ging”①。至敬嫔薨逝之后的乾隆年间,当时制度规定后宫主位封谥之满文必须意译,故而将敬嫔之封号重新意译作“ginggun”②,意为“恭敬”。
三、庶妃佟佳氏
[简介]
圣祖庶妃,镶红旗汉军档记满洲佟佳氏,广东廉州总兵官佟国玺之女。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称格格,属福晋级。因故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出宫,返回本家。其后不明。
[概述]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在孝诚仁皇后大婚礼之后,宫中再次娶进外八旗秀女,即是在康熙十年时娶进了六位出身外八旗之格格。这六位格格在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路线为进内左门,入住钟粹宫,③并且享受与储秀宫格格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同样的福晋级待遇,④位分等级在惠妃、荣妃、端嫔等四位小福晋级庶妃之上。虽然档案内没有直接记载六位格格的个人信息,却记录了她们入宫时随行人员之情况,分别为:“镶黄(旗)遏必隆公之跟随女子四位,正黄(旗)左都御史明珠之跟随女子四位,正白(旗)瓦尔达侍卫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参领华善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原任总兵官、以原品行走佟国玺之跟随女子四位,正蓝(旗)六品官李
——————————
①《奏销档》,康熙二十年十月三十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④《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显宗之跟随女子三位。”①此处佟国玺家之格格即是庶妃佟佳氏。
庶妃佟佳氏出身巴虎特克慎系佟佳氏,与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后、感惠皇贵妃同族。从谱牒上来看,她们均为巴虎特克慎之子达尔汉图谋图的后代。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后、愁惠皇贵妃为达尔汉图墨图之孙佟昱第一子佟瑛之后代,而庶妃佟佳氏为佟昱第四子佟琮之后代,其堂亲血缘关系已经十分疏远。
庶妃佟佳氏家族入旗的始祖名为佟养谦。他是佟琮的玄孙,在清初被编入镶红旗汉军,授予世管佐领。其子名为佟荣年,承袭世管佐领,仕至前锋参领。佟荣年生有三子,第一子名为佟国玺,承袭世管佐领,仕至总兵官;第二子名为佟国璋,承袭世管佐领;第三子名为佟国珍,早亡。佟国玺即为庶妃佟佳氏之父。
佟国玺,顺治朝以世管佐领入仕,顺治十一年升任参领,康熙三年升任广东海丰总兵官。之后曾经开缺,在原品上行走。康熙十三年,出任山东援剿总兵官。康熙十六年,转任广东廉州总兵官。康熙二十三年以病乞休,在康熙二十八年正月病故。佟国玺嫡妻李氏,为正黄旗汉军一等男又一云骑尉、总兵官李思忠第一女。生有至少一子,名为佟世茂,仕至知县,即庶妃佟佳氏之胞兄弟。②
康熙十年入宫的这六位格格均出身外八旗的名门世家,入宫之后,即享受福晋级待遇,可见其受到宫廷相当之重视。目前推测,这六位格格原本即是后宫高级主位的候选入。但是,在康熙十六年五月,圣祖决定对后宫主位进行第一批正式册封时,却只将六位格格中的两位册封为嫔位,即安嫔及敬嫔,其余四位格格不仅未得册封,并且在档案中失去记载。其中,只有庶妃佟佳氏之情况在档案中有所提及。根据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在圣祖诏封七嫔的第二天,即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圣祖下达旨意,让福晋级庶妃储秀宫格格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出宫。同日,内务府请旨询问储秀宫格格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出宫前是否仍旧配给口分,并且询问如何赔付“佟格
——————————
①《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铺档(缩微胶卷)》。
②此段佟佳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满族佟氏史略》《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格”带入宫中之家下女子①。同年七月十四日之档案,则进一步明确提到赔付之家下女子原为“令出(宫)之佟格格”位下之人②。由此可知,庶妃佟佳氏最终在康熙十六年从宫中退出,回到其本家。
四、庶妃扎斯瑚里氏
[简介]
圣祖庶妃,正白旗满洲扎斯瑚里氏,三等男、副都统瓦尔达之女。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称格格,属福晋级。其后不明。
[概述]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在孝诚仁皇后大婚礼之后,宫中再次娶进外八旗秀女,即是在康熙十年时娶进了六位出身外八旗之格格。这六位格格在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路线为进内左门,入住钟粹宫,③并且享受与储秀宫格格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同样的福晋级待遇,④位分等级在惠妃、荣妃、端嫔等四位小福晋级庶妃之上。虽然档案内没有直接记载六位格格的个人信息,却记录了她们入宫时随行人员之情况,分别为:“镶黄(旗)遏必隆公之跟随女子四位,正黄(旗)左都御史明珠之跟随女子四位,正白(旗)瓦尔达侍卫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参领华善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原任总兵官、以原品行走佟国玺之跟随女子四位,正蓝(旗)六品官李显宗之跟随女子三位。”⑤此处瓦尔达家之格即是庶妃扎斯瑚里氏。
庶妃扎斯瑚里氏出自珍柱恳系扎斯瑚里氏,其入旗的始祖名为珍柱恳,世居卦尔察和伦地方,在国初率四十人来归,被編入正白旗满洲,封三等男,授世管佐领。其家族亦为清代扎斯瑚里一姓之中最显要的一系。珍柱恳之
——————————
①《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六年七月十四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③《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④《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⑤《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子名为科岳尔图,承袭世管佐领,仕至都统、议政大臣。科岳尔图生有二子,第一子名为瓦尔达,承袭三等男爵位、世管佐领,仕至副都统;第二子名为恩启,承袭世管佐领。瓦尔达即为庶妃扎斯瑚里氏之父。
瓦尔达,康熙四年承袭祖父珍柱恳所遗三等男爵位入仕,初任侍卫,后升任护军参领。康熙三十八年,升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后转为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在康熙四十年去世。瓦尔达至少生有二子,第一子名为吴雅图,降袭三等男爵位为二等轻车都尉,并承袭世管佐领;第二子名为索柱,在兄长去世后承袭二等轻车都尉爵位,他们即是庶妃扎斯瑚里氏之胞兄弟。①
康熙十年入宫的这六位格格均出身外八旗的名门世家,入宫之后,即享受福晋级待遇,可见其受到宫廷相当之重视。目前推测,这六位格格原本即是后宫高级主位的候选入。但是,在康熙十六年五月,圣祖决定对后宫主位进行第一批正式册封时,却只将六位格格中的两位册封为嫔位,即安嫔及敬嫔,其余四位格格不仅未得册封,并且在档案中失去记载。
庶妃扎斯瑚里氏究竟是在入宫之后薨逝,还是与庶妃佟佳氏一样在康熙十六年出宫,目前尚不得而知,均有待进一步发掘资料。
五、庶妃钮祜禄氏
[简介]
圣祖庶妃,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果毅公、领侍卫内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称格格,属福晋级。其后不明。
[概述]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在孝诚仁皇后大婚礼之后,宫中再次娶进外八旗秀女,即是在康熙十年时娶进了六位出身外八旗之格格。这六位格格在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路线为进内左门,入住钟粹宫,②并且享受与储秀宫格格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同样的福晋级待遇,③位分等级
——————————
①此段扎斯瑚里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②《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铺楷(缩微胶卷)。
③《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缩微胶卷)》。
在惠妃、荣妃、端嫔等四位小福晋级庶妃之上。虽然档案内没有直接记载六位格格的个人信息,却记录了她们入宫时随行人员之情况,分别为:“镶黄(旗)遏必隆公之跟随女子四位,正黄(旗)左都御史明珠之跟随女子四位,正白(旗)瓦尔达侍卫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参领华善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原任总兵官、以原品行走佟国玺之跟随女子四位,正蓝(旗)六品官李显宗之跟随女子三位。”①此处遏必隆家之格格即是庶妃钮祜禄氏。
根据弘毅公府的谱牒记载,遏必隆一共有五位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巴林蒙古王扎什为福晋,第二女即孝昭仁皇后,第三女即温僖贵妃,第四女嫁给太宗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云升为继妻,第五女嫁给镶白旗蒙古一等子阿玉什为妻。而在庶妃钮祜禄氏入宫之前的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一日,遏必隆曾遣人向孝庄文皇后陈奏道:“余之女甚是年幼,其入宫时,可否令其乳母随入一年或三年,操持唤醒、梳头、洗脸等事。”②获得孝庄文皇后的允准。由此可知,庶妃钮祜禄氏入宫时年纪尚小,可能比当时的适婚年龄要小几岁。目前已知孝昭仁皇后生于顺治十六年,康熙十年时为十三岁,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之下,已经属于适婚年龄,不大符合遏必隆所谓“甚是年幼”之说,至于温僖贵妃则是在康熙十九年入宫,故而庶妃钮祜禄氏可能是遏必隆的另外三位女儿之一,亦可能是弘毅公府谱牒有阙载之现象。
康熙十年入宫的这六位格格均出身外八旗的名门世家,入宫之后,即享受福晋级待遇,可见其受到宫廷相当之重视。目前推测,这六位格格原本即是后宫高级主位的候选入。但是,在康熙十六年五月,圣祖决定对后宫主位进行第一批正式册封时,却只将六位格格中的两位册封为嫔位,即安嫔及敬嫔,其余四位格格不仅未得册封,并且在档案中失去记载。
庶妃钮祜禄氏究竟是在入宫之后薨逝,还是与庶妃佟佳氏一样在康熙十六年出宫,目前尚不得而知,均有待进一步发掘资料。
——————————
①《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六、庶妃叶赫纳喇氏
[简介]
圣祖庶妃,正黄旗满洲叶赫纳喇氏,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之女。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称格格,属福晋级。其后不明。
[概述]
根据康熙朝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在孝诚仁皇后大婚礼之后,宫中再次娶进外八旗秀女,即是在康熙十年时娶进了六位出身外八旗之格格。这六位格格在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入宫,路线为进内左门,入住钟粹宫,①并且享受与储秀宫格格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同样的福晋级待遇,②位分等级在惠妃、荣妃、端嫔等四位小福晋级庶妃之上。虽然档案内没有直接记载六位格格的个人信息,却记录了她们入宫时随行人员之情况,分别为:“镶黄(旗)遏必隆公之跟随女子四位,正黄(旗)左都御史明珠之跟随女子四位,正白(旗)瓦尔达侍卫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参领华善之跟随女子三位,镶红(旗)原任总兵官、以原品行走佟国玺之跟随女子四位,正蓝(旗)六品官李显宗之跟随女子三位。”③此处明珠家之格即是庶妃叶赫纳喇氏。
庶妃叶赫纳喇氏出自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星恳达尔汉系叶赫纳喇氏),与孝慈高皇后、太祖侧妃叶赫纳喇氏、高宗舒妃同族,均为金台石之后裔。从堂亲辈分上计算,孝慈高皇后与太祖侧妃叶赫纳喇氏均为金台石之女,亦即庶妃叶赫纳喇氏之姑祖母。高宗舒妃为明珠之曾孙女,亦即庶妃叶赫纳喇氏之侄孙女。其家世可以参考孝慈高皇后条。
根据谱牒记载,金台石第二子名为尼雅哈,入旗之后,原被编入正黄旗满洲,封骑都尉。后因在家中受嫡母虐待,故而被太宗收入包衣旗分恩养,遂成为正黄旗包衣佐领下人,④仕至郎中。尼雅哈生有四子,第一子名为郑库,承袭骑都尉爵位;第二子名为贞泰,早亡;第三子名为明珠,仕至大学士;
——————————
①《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十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③《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