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王冕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2 KB   上传时间:2025-05-14 11:59:46

  以略行处罚。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璷妃改居贵人之首,璹嫔则排在了容贵人(容嫔)的后面。

  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当时二十二岁的璹嫔开始了漫长的寡居生活。在同治初年她依然住在景仁宫,①同治八年八九月间,因为穆宗准备大婚,先朝后宫逐渐搬往寿康宫,璹嫔则搬往寿头所居住。②最终在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薨逝。

  [封谥释义]

  作为咸丰朝中期之后的特点,璹妃在贵人位分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𤩈”的封号,而不是称号。其满文暂时不明。咸丰六年十一月初十日,“奉朱笔一件:𤩈贵人着改为璹贵人。钦此。”③于是改号为“璹”,其满文作“wesihunggc”④,意为“繁盛”“尊贵”。

  六、端恪皇贵妃

  [简介]

  文宗端恪皇贵妃,原正蓝旗汉军后抬镶黄旗汉军档记满洲佟佳氏,头等侍卫裕祥之女。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生。在咸丰八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被指定为祺嫔,于同年三月二十五日入宫。十二月二十四日,以礼部尚书肃顺为正使,内阁学士察杭阿为副使,册封为祺嫔。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祺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尊封为祺贵妃。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德宗崩逝,宣统帝即位,尊封为祺皇贵太妃。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二十八日薨,年六十七岁。同年五月,谥曰端恪皇贵妃。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文宗端恪皇贵妃出身巴虎特克慎系佟佳氏,与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

  ————————

  ①《奏为景仁宫女子因病出宫事》,同治四年四月初八日,档案号:05-0829-03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奏为寿头所因病出宫女子事》,同治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档案号:05-0863-01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为𤩈贵人着改为璹贵人事》,咸丰六年十一月初十日,档案号:05-13-002-000204-00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为瑞嫔前行初祭礼读文致祭并行大祭礼朱笔圈出堃林廷钧承祭抄录原奏知照事致内务府等》,同治十三年四月初四日,档案号:05-13-002-000827-015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后、圣祖慈惠皇贵妃、孝慎成皇后均为承恩公都统图赖的后代,其家世可以参考她们各条。其中,端恪皇贵妃与孝慎成皇后的血缘最近,是孝慎成皇后的亲侄女,可以说是“姑做婆”的典型。不过端恪皇贵妃入宫的时候孝慎成皇后早已作古。

  佟国纲的大宗后裔世袭公爵,佟国纲传子夸岱,夸岱传子纳穆图,纳穆图传子嗣存,嗣存传子晋玺,晋玺传弟舒明阿。这位继承了公爵的舒明阿即是端恪皇贵妃的祖父。舒明阿生有五子数女,第一子名裕诚,承袭了承恩公的爵位,仕至大学士;第二子名裕宽,承袭了孝慎成皇后带来的承恩侯爵位,仕至散秩大臣;第三子即端恪皇贵妃的父亲裕祥,仕至头等侍卫;第四子名裕瑞,仕至绥远城将军;第五子名裕保,仕至御史。舒明阿至少有两位女儿,一位是孝慎成皇后,另外一位则是奉恩镇国公奕梁的夫人。端恪皇贵妃的父亲裕祥除了生有端恪皇贵妃之外,还至少生有二子九女,第一子名丰林仕至员外郎,第二子名嵩林仕至御史。他们是否和端恪皇贵妃同母尚不清楚。

  总而言之,端恪皇贵妃不仅是图赖的后裔,而且是图赖第二子佟国纲的嫡系大宗后裔,应该是文宗的十八位后宫之中门第最高的。①

  [入宫背景]

  在以往研究中,曾有学者认为端恪皇贵妃是未经选秀直接被接入宫中的。②目前通过已知档案,咸丰八年二月初三日,敬事房传旨:“祺嫔、玉贵人,三月二十五日进内。”③又根据已知咸丰八年为选秀年届,可知端恪皇贵妃是在咸丰八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也就是在咸丰朝第三届选秀中被选中,被指定为祺嫔入宫的。

  咸丰八年时,孝贞显皇后正居于皇后之位,已经生育了皇长子的孝钦显皇后则居于贵妃位,可以说后宫格局是比较稳定的。在这一年的八旗选秀中有两位秀女被选中,即是端恪皇贵妃与玉嫔。其中端恪皇贵妃能够以初位嫔位的身份入宫,应该是其极高的出身所带来的影响。

  ————————————

  ①此段佟佳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满族佟氏史略》《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②王佩环:《清宫后妃》,第35—36页。

  ③《奏为祺嫔玉贵人位下应得分例器皿什物等项事》,咸丰八年二月十七日,档案号:05~0794-03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宫廷生活]

  端恪皇贵妃入宫之后,住在承乾宫。①因为她是直接以嫔位入宫的,所以直接成了承乾宫的首领主位。三年后,文宗崩逝。当时仅有十八岁的端恪皇贵妃便开始了漫长的寡居生活。在同治初年她依然住在承乾宫,②同治八年八九月间,因为穆宗准备大婚,先朝后宫逐渐搬往寿康宫,端恪皇贵妃则搬往寿东宫居住。③

  因为有孝贞显皇后以及孝钦显皇后两宫皇太后的存在,所以端恪皇贵妃到光绪朝末期依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到了光绪三十四年,德宗与孝钦显皇后先后崩逝,端恪皇贵妃作为仅存的文宗遗孀成为宫中行辈最大之人。在当时的后宫之中,穆宗遗孀和德宗遗孀正在进行争斗,对于这些争斗,端恪皇贵妃没有参与。

  在有记载生年的文宗后宫主位内,端恪皇贵妃是年纪最小,也是最后一位薨逝的。根据清宫医案记载,寡居之后的端恪皇贵妃大体上还算健康,但是患过风温咽痛、饮症、郁症、外感、血风疮等病症。④

  [封谥释义]

  端恪皇贵妃原本的封号为“祺”,满文作“fengsen”⑤,意为“福分”“福祉”。后来获得的谥号为“端恪”,满文作“tob gingguji”,意为“端正恭谨”,档案中解释了这个谥号,称“守礼自重曰端,温恭朝夕曰恪”。⑥

  七、玉嫔

  [简介]

  文宗玉嫔,正白旗满洲叶赫纳喇氏,员外郎桂祥之女。道光二十三年七

  ——————————

  ①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203页。

  ②《奏为敬事房领出宫女子6名系永和宫景仁宫承乾宫庆嫔等位下当差均因笨退出为此报堂事》,同治四年二月初八日,档案号:05-0828-04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寿东宫交出因病出宫女子一名事》,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档案号:05-0950-08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3册 ,第1135——1158页。

  ⑤《为册封祺嫔玫嫔礼仪抄录原奏事致内务府》,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档案号:05-13-002-000208-014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⑥《为祺皇贵太妃谥号奉朱笔圈出端恪抄录谥号清汉字样事致内务府》,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档案号:05-13-002-000373-008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月十九日生。在咸丰八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被指定为玉贵人,于同年三月二十五日入宫。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玉嫔。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薨,年二十岁。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文宗玉嫔出身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星恳达尔汉系叶赫纳喇氏),是文宗璹嫔的胞妹,其家世可以参考璹嫔条。①

  [入宫背景]

  在以前的研究中,曾有学者认为玉嫔是未经选秀直接被接入宫中的,而目前通过已知档案,咸丰八年二月初三日,敬事房传旨:“祺嫔、玉贵人,三月二十五日进内。”③又根据已知咸丰八年为选秀年届,可知玉嫔是在咸丰八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也就是在咸丰朝第三届选秀中被选中,被指定为玉贵人入宫的。关于咸丰八年咸丰朝第三届秀女的情况,可以参考端恪皇贵妃条。玉嫔与端恪皇贵妃是同一届的秀女,情况比较相似。

  [宫廷生活]

  玉嫔入宫之后,大约住在储秀宫,④并且可能一直到文宗崩逝均住在储秀宫。当时储秀宫的首领主位是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孝钦显皇后,玉嫔作为贵人只能居于偏殿。三年后,文宗崩逝。当时仅有十九岁的端恪皇贵妃便开始寡居生活,就在次年的十一月十六日即薨逝。

  [封谥释义]

  玉嫔的封号为“玉”,满文作“ioi”⑤,是对汉文“玉”的音译,可能是没有来得及进行意译翻译。

  ————————————

  ①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道光癸卯科直省同年全录》《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②王佩环:《清宫后妃》,第35—36页。

  ③《奏为祺嫔玉贵人位下应得分例器皿什物等项事》,咸丰八年二月十七日,档案号;05~0794-03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为储秀宫交出女子二名因笨情形事呈文》,咸丰九年二月二十三日,档案号:05-0800~03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为支领玉嫔金棺漆饰十五次缮写西番字需用高丽夏布事致内务府》,同治二年六月初六日,档案号:05-13-002-000221-00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第三节 清文宗咸丰帝的八位内务府秀女出身的后宫

  一、云嫔

  [简介]

  文宗云嫔,镶黄旗包衣武氏(武佳氏),领催五德之女,名四妞。道光二十九年九月十七日,被宣宗指与文宗为妾,亦称侧福晋。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文宗即位,封为云贵人。咸丰二年四月十九日,诏晋为云嫔。同年十一月初七日,以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贾桢为正使,内阁学士许乃普为副使,册封为云嫔。咸丰五年正月初四日巳时薨逝。同月初十日,暂安田村。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文宗云嫔出身镶黄旗包衣佐领下武氏,是入旗的汉人。其家族成员基本没有出任过职官,所以其祖系信息没有被记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在户口档案内,云嫔之父“五得”被写为“领催五德”,所谓“领催”是入旗内的一种兵丁,月饷四两银子,而披甲人月饷为三两,由此可知在云嫔入宫之后,五德也升了差事。根据户口档案记载,云嫔的祖父名瑞保,曾祖父名君作,二人均为旗内匠役,所谓匠役是在佐领内维修弓箭等兵器的差事,月饷一两。五德有位继妻姓高,生于道光二十五年,云嫔则是五德原配所出。云嫔还有个弟弟名为存福,生于咸丰元年,可能与云嫔同母,也可能是从堂房过继来的。①

  [入宫背景]

  文宗在潜邸时只有一妻一妾,妻即孝德显皇后,妾即云嫔。根据宫分档案显示,在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的宫分档案中,文宗被记为“四阿哥”,除了嫡福晋之外,其名下并未有其他女子。②而到了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的宫分档案中,“四阿哥”位下则多出一名女子,记为“四阿哥下女子”③。另外,

  ——————————

  ①此段武氏谱系,整理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A1-A37。

  ②《呈皇太后皇后及内庭主位宫分缎匹等项数目清单》,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初九日,档案号;05-0704-0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进宫分缎匹等项事折》,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档案号:奏销档644-1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根据内务府档案,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九月十七日,“奉旨,镶黄旗双明佐领下披甲人五得之女四妞,赏四阿哥,钦此。”①这位四妞即是文宗在潜邸时唯一的妾室云嫔武佳氏。

  云嫔全家均为内务府当差人,并非官员,以这种出身能够被宣宗直接赐予文宗,表明云嫔可能容貌、性格比较优秀。从已知档案的记录来讲,并未发现云嫔在道光年间被册封为四阿哥侧福晋的记录。而在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文宗的上谕中,明说“朕侧福晋武佳氏,晋封为云贵人。”这里文宗称云嫔为“侧福晋”,而并非“庶福晋”“格格”,或许证明云嫔曾经被允封过侧福晋,也显示云嫔在文宗潜邸内应该有一定的地位。

  [宫廷生活]

  文宗即位之后,云嫔入住钟粹宫,③当时当朝后宫只有她一位而已,所以她可以独占一宫。咸丰二年,贞嫔(孝贞显皇后)、英嫔、兰贵人(孝钦显皇后)、丽贵人(庄静皇贵妃)、婉常在(婉贵妃)、春贵人等纷纷入宫,云嫔也被诏晋为嫔位。但是因为孝贞显皇后入住了钟粹宫,云嫔则移居到承乾宫,成了承乾宫的首领主位。目前已知曾经与云嫔一同住在承乾宫的,咸丰二年时有春贵人,咸丰三年时有婉贵人,咸丰四年时有玟常在,咸丰五年时有錱常在。咸丰五年正月初四日巳时,云嫔薨逝。

  [封谥释义]

  云嫔的封号为“云”,是其作为贵人位分时便已经拥有的称呼。关于这个称呼在当时是封号还是称号,目前尚不得而知。在晋升为嫔位之后,她依然继承了这个称呼,被作为正式的封号使用,满文作“tugingge”③,意为“云状的”。从寓意来讲,这是一个十分奇怪的封号,不排除原本作为称号时即与其本身的闺名有关,只是后来被延续作为封号使用而已。

  ——————————

  ①《为镶黄旗披甲人五得之女四妞赏四阿哥其每日应行给吃食得给事》,道光二十九年九月十七日,档案号:05-13-002-000710-005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奉旨皇上侧福晋武佳氏晋封为云贵人所有应得份例照例办理事致内务府》,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九日,档案号:05-13-002-000183-013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钟粹宫交出因笨出宫女子事》,咸丰元年五月十六日,档案号:05-0763-06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为储秀宫因病因病出宫女子查验情形事呈文》,咸丰三年四月十二日,档案号:05-0770~0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为知照英嫔贞嫔云嫔清文封号字样事致内务府等》,咸丰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档案号:05-13-002-000193-002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二、婉贵妃

  [简介]

  文宗婉贵妃,正白旗包衣索绰络氏,左都御史奎照第六女,乳名治格。道光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生。在咸丰元年参加内务府选秀。同年二月十八日被封为婉常在,于咸丰二年五月十二日入宫。同年九月初九日,晋封为婉贵人。咸丰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诏晋为婉嫔。咸丰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以大学士文庆为正使,署礼部尚书麟魁为副使,册封为婉嫔。其后享受妃级待遇。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婉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尊封为婉贵妃。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七日薨,年六十岁。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初十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文宗婉贵妃出身黑勒系索绰络氏,与高宗瑞贵人同族,是高宗瑞贵人的侄孙女。其家世可以参考高宗瑞贵人条。高宗瑞贵人的异母弟名为英和,字树琴,号煦斋,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仕至大学士,是嘉庆朝的名臣。英和与其嫡妻萨克达氏生有七子六女,其中多数夭折,只剩下两子一女。其中,第一子名为奎照,字伯冲,号玉庭,为嘉庆十九年的进士,仕至礼部尚书、左都御史;第二子名为奎耀,字仲华,号芝圃,为嘉庆十六年的进士,仕至通政使。唯一长大的女儿是第五女,嫁给著名文学家法式善之孙。婉贵妃的父亲即是英和的第一子奎照。

  根据谱牒记载,奎照娶内务府大臣伊龄阿之女佟佳氏为妻,生有六子七女,其中有一些夭折,剩下五子六女。五个儿子之中,最知名的是第一子锡祉,字孟繁,号子受、申甫,为道光二十二年的进士,仕至侍讲学士。六个女儿里,第一女早亡,第二女和第三女均嫁给内务府世家,第四女嫁给果王府的辅国将军载坤,婉贵妃则是第六女,在嫡堂亲大排行里行八,乳名治格。

  英和一支索绰络氏,旗籍属于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不过其家族是管领下的不食口粮人,而不是食口粮的“辛者库”人丁。另外,英和家族是清代最为知名的科举世家,也是清代内务府世家里门第一等的家族,门风也是相当崇文。以此推测,婉贵妃的文化素养可能比较高。①

  ——————————

  ①此段索绰络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石(转下页)

  [入宫背景]

  虽然婉贵妃的家族在实际上门第很高,但是她毕竟还是内务府正白旗包衣旗籍,所以参加的是内务府选秀。咸丰元年二月,进行了咸丰朝第一次的内务府选秀,当时十七岁的婉贵妃即作为内务府秀女参选。同月十八日,“奉旨:原任尚书奎照之女索绰罗氏,著封为婉常在。钦此”。①并且在同日,还传出旨意:“宫殿监督领侍金得口传,奉旨:婉常在著俟明年听传再行进宫。钦此。”“这是因为咸丰元年二月还在宣宗的丧期之中,如果是作为宫女选入,仅仅是在宫内服役即与丧期无关,但是作为后宫主位娶进则不应在丧期内进行,所以婉贵妃在当年并没有入住后宫。根据档案:“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英嫔,于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著于五月初九日进内。春贵人、婉常在,著于五月十二日进内,钦此。”③可见婉贵妃最终是在咸丰二年五月十二日入宫。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婉贵妃究竟是在当届的内务府选秀中直接被指定为婉常在的,还是在内务府选秀中先被指定为宫女入宫,数日后被指定为婉常在的。出现这种疑问,是因为有学者认为婉贵妃是在咸丰元年的内务府选秀中直接被指定为婉常在,是清晚期内务府世家选秀的特例。④而目前在档案中发现,“咸丰元年二月初一日,敬事房口传,初四日挑包衣三旗女子,丑正二刻开门进排”。⑤指出当年挑选内务府秀女是在二月初四日,而婉贵妃被指定是在二月十八日。一般来讲,挑选内务府秀女的时间比较短,通常一天即挑完,所以这十余日的时间差让人产生疑问。会不会婉贵妃是先被挑中为宫女,入宫了数日之后才被封为婉常在。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

  ——————————

  (接上页)氏家谱)《乙未科会试同年齿录》《嘉庆戊辰顺天乡试录》《锡祉朱卷》《清代朱卷集成》《恩福堂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①《为原任尚书奎照之女索绰罗氏著封为婉常在事》,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档案号:05~13~002-000189-005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婉常在著俟咸丰二年听传再行进宫事》,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档案号:05-13-002~000720-009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贞嫔各位应得分例器皿什物等项什物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34册 ,第98页。

  ④赵玉敏;《清代后妃与宫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2010年,第251—253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