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为传知咸丰元年二月初四日挑包衣三旗女子丑正二刻开门进排事》,咸丰元年二月初一日,档案号:05-13-002-000720-012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史料的进一步发现。
[宫廷生活]
婉贵妃入宫之后,可能住在承乾宫,①当时承乾宫的首领主位是云嫔。入宫的四个月后,“咸丰二年九月初九日,奉朱笔:婉常在晋封为婉贵人。钦此”。②咸丰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婉贵妃由贵人诏封为婉嫔,移居到景仁宫作为首领主位,③并且直到文宗崩逝均住在景仁宫。已知曾经与婉贵妃一起住在景仁宫的,在咸丰十一年时有璹贵人(璹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宫分档案,咸丰五年时,当时的婉嫔(婉贵妃)还只享受普通的嫔级“表里三十匹”待遇,④而在咸丰七年时,当时婉贵妃虽然还是婉嫔的位分,但是已经开始享受“表里五十匹”的妃级待遇,⑤且似乎一直保持到文宗崩逝。
在文宗的后宫之中,除去即位前已经崩逝的孝德显皇后以及侍奉文宗潜邸的云嫔之外,婉贵妃的年纪是最长的。她与孝钦显皇后均是道光十五年生人,但是比孝钦显皇后早十余日出生。文宗崩逝之后,婉贵妃开始了寡居生活。在同治初年她依然住在景仁宫,⑥同治八年八九月间,因为穆宗准备大婚,先朝后宫逐渐搬往寿康宫,婉贵妃则搬往寿中宫居住,⑦后来在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七日薨逝,年六十岁。
[封谥释义]
婉贵妃的封号为“婉”,是其作为常在位分的时候便已经拥有的称呼。关于这个称呼在当时是封号还是称号,目前尚不得而知。在晋升为嫔位之
——————————
①《奏为承乾宫交出女子因笨情形事》,咸丰三年五月十二日,档案号:05-0770-05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婉常在晋封为婉贵人事》,咸丰二年九月初九日,档案号:05-13-002-000730-001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为景仁宫交出女子因笨情形事呈文》,咸丰五年三月十一日,档案号:05-0782-02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呈为恭进宫分清单》,咸丰五年十二月初二日,档案号:05-0785-00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秦为进皇后内廷主位宫分及女子等分例缎匹等项事折》,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十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40册 ,第408页。
⑥《奏为景仁宫交出女子因笨情形事》,同治三年二月初六日,档案号;05-0822-03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⑦《为查验寿中宫因病退出女子事的呈文》,光绪十六年闰二月,档案号:05-0972-06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后,她依然继承了这个称呼,被作为正式的封号使用,满文作“nemgiyen”①.意为“温柔”“温婉”。
三、容嫔
[简介]
文宗容嫔,镶黄旗包衣伊尔根觉罗氏,六品教习萨尔杭阿之女。道光十七年六月初四日生。以内务府秀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为官女子。咸丰二年,封为容常在。咸丰五年,晋封为容贵人。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容嫔。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薨,年三十三岁。同治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根据内务府户籍档案,容嫔出身镶黄旗包衣佐领下伊尔根觉罗氏,其父名萨尔杭阿,为嘉庆元年生人,道光年间曾任咸安宫官学七品清语教习,后来升至从六品,仍在咸安宫教习上行走。②道光十七年六月,容嫔出生,当年萨尔杭阿四十二岁,容嫔的母亲则是萨尔杭阿之妻骆氏,出身镶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当年三十三岁。道光十八年五月十三日萨尔杭阿因病去世,只留下骆氏这位寡母带着容嫔。③户籍内显示,容嫔的曾祖父名为伊里布,是内务府的披甲人。伊里布只有一子,即容嫔的祖父博尔豁,仕至六品教习。博尔豁也只有一子,即容嫔之父萨尔杭阿。萨尔杭阿膝下无儿,近亲又没有依靠,家境比较贫寒。其病故之后,容嫔只靠母亲骆氏每月一两的孀妇钱粮生活,住在萨尔杭阿出了五服的族兄英奎家里。后来在咸丰十一年,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她为容嫔时,其家族按例谢恩,谢恩人为笔帖式阿昌阿。他是“容嫔之族叔”③,其
——————————
①《为册封丽妃婉嫔礼节一折奉旨相应抄录礼节知照事致内务府等》,咸丰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档案号:05-13-002-000201-014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咸安宫官学教习萨尔杭阿期满照例赏给从六品官食六品单俸仍留学行走并开写旗分履历事》,道光十六年二月十五日,档案号:05-13-002-000650-005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为给发镶黄旗原教官萨尔杭阿之妻孀妇骆氏养赡钱粮米石事》,道光十九年八月初三日,档案号:05-08-020-000218-004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为尊封容贵人代奏谢恩事呈文》,咸丰十一年十月,档案号:05-0809-07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实是英奎的亲叔伯,也是其一支的族长。①
容嫔出身的门第属于小官员之家,父亲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去世很早,容嫔依靠寡母长大,生活十分艰苦。
[入宫背景]
文宗容嫔是文宗即位初期所纳的后宫主位。根据档案,咸丰元年时,宫内的当朝主位只有云贵人(云嫔)一位。②在咸丰二年奉旨入宫的后宫主位,为贞嫔(孝贞显皇后)、英嫔、兰贵人(孝钦显皇后)、丽贵人(庄静皇贵妃)、婉常在(婉贵妃)、春贵人,容嫔并没有位列其中。而在咸丰二年十一月的宫分档案中,已经有“容常在”③在列。由此可知,容嫔并非是通过八旗选秀而入宫的,而是在咸丰二年十一月之前,作为官女子被文宗纳为后宫主位的,这也与她镶黄旗包衣佐领下人的身份相符。
[宫廷生活]
关于容嫔在宫廷内的生活情况,目前可知的资料甚少,且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例如,于善浦在著作中提到容嫔“咸丰二年封为容常在,四年晋为容贵人”④;而根据咸丰四年十二月的宫分档案,当时容嫔依然只是“容常在”⑤,而并非贵人,直到咸丰五年十二月的宫分档案,才记为“容贵人”⑥。在咸丰八年时,容嫔住在景仁宫,⑦当时景仁宫的首领主位是婉贵妃,在同治初年她依然住在景仁宫,⑧直到同治八年薨逝。
[封谥释义]
容嫔的封号为“容”,是其作为常在位分的时候便已经拥有的称呼。关
——————————
①此段伊尔根觉罗氏谱系,整理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A1-A37。
②《奏为进如皇贵太妃等位宫分缎匹等项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33册 ,第497页。
③《呈为恭进宫分缎匹等项清单》,咸丰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档案号:05-0769-03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206页。
⑤《奏为进宫分绸缎等项事折》,档案号:奏销档663-09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⑥《呈为恭进宫分清单》,咸丰五年十二月初二日,档案号:05-0785-00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⑦《为领取景仁宫主位挪运什物雇觅人夫车辆用过钱文事》,咸丰八年二月初九日,档案号:05-08-001-000085-000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⑧《奏为景仁宫交出女子因笨情形事》,同治二年三月初十日,档案号:05-0818-07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于这个称呼在当时是封号还是称号,目前尚不得而知。在晋升为嫔位之后,她依然继承了这个称呼,被作为正式的封号使用,满文作“yongsonggo”①,意为“有礼仪的”。
四、錱常在
[简介]
文宗錱常在,正白旗包衣戴氏(戴佳氏),披甲人吉禄之女。②以内务府秀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为官女子。咸丰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封为錱常在。咸丰九年五月初六日薨。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概述]
文宗錱常在是一位资料极少的后宫主位。根据档案,咸丰三年二月二十四日,“总管吕泰等奉旨:正白旗披甲人吉禄之女,著封为錱常在,钦此”。③咸丰三年并非是八旗选秀之年,由此可知錱常在应为内务府正白旗包衣出身,被挑选入宫作为官女子,然后在咸丰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被文宗纳为后宫主位,获封为常在。
对于这位“正白旗披甲人吉禄”的身份,通过查询当时内务府正白旗的披甲花名册以及内务府户口册,从旗分、名讳、年龄上进行分析,初步推定这位“吉禄”是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十管领下戴氏家族的一员。根据内务府户口册显示,吉禄的父亲名七十五,是内务府的披甲人。祖父名宝宁,也是内务府的披甲人。曾祖父名伊凌阿,是内务府的护军。吉禄本人在道光、咸丰年间也任本旗披甲人,在同治元年之前已经亡故,錱常在是他与原配所生的女儿。在原配亡故之后,吉禄继娶王氏为妻,生下了两子一女,第一子名斌祥,生于咸丰二年;第二子名斌会,生于咸丰九年;女儿生于咸丰十一年。这样看来,吉禄的继妻王氏比錱常在年长不了太多。不过,目前对于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十管领下戴氏的这位吉禄是否就是錱常在的父亲吉禄,除
——————————
①《为容嫔前行初祭礼读文致祭并行大祭礼派公德鉴公望林承祭抄录原奏事致内务府等》,同治八年五月十七日,档案号:05-13-002-000233-01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谨按,关于錱常在的姓氏和家世背景,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详见后文分析。
③总管内务府《杂录档》130号,转引自王树卿:《清代后妃制度中的几个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1期。
了旗分、年纪和曾任披甲人之外,尚无其他直接证据,有待今后进一步确认。①
咸丰三年五月,有文宗让如意馆为錱常在画半身像的记载。②直到咸丰九年五月初六日薨逝,她一直都没有改变过位分。另外,档案显示,在咸丰四年时,她住在永和宫,③当时永和宫的首领主位是丽嫔,也就是后来的庄静皇贵妃。咸丰五年时,她则移居到承乾宫,④当时承乾宫的首领主位是云嫔,不过已经在当年的年初薨逝。
錱常在的称号为“錱”,而不是“鑫”。在内务府档案中,其称号被记为“jeng”⑤,这种音译的翻译方法说明它是作为称号被记录,而不是作为封号。
五、玟贵妃
[简介]
文宗玟(珳)贵妃,正黄旗包衣徐氏(徐佳氏),领催诚意第四女,名四妞。道光十八年八月初五日生。以内务府秀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为官女子。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三日,封为玟常在。咸丰五年前后,晋封为玟贵人。咸丰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降为玟常在。同年五月十七日,因凌虐使女并与太监谈笑降为官女子,称徐官女子。咸丰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晋封为玟常在。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五日,晋封为玟贵人。咸丰八年二月初五日,诏晋为玟嫔。同年十二月初五日,生第二子多罗悯郡王。同月二十四日,以礼部尚书朱嶟为正使,内阁学士宜振为副使,册封为玟嫔。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玟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尊封为玟贵妃。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日酉时薨,年五十三岁。光绪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
①此段戴氏谱系,整理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A1-A37。
②《为实销恭画容常在等喜容半身像共用工料银两事》,咸丰三年八月十一日,档案号:05-08-030-000393-005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永和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咸丰四年十月初九日,档案号:05-0779-0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奏为承乾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咸丰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档案号:05-0783-05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为支领錱常在等位采棺由田村奉移至隆福寺暂安处暂安需用杠价银两事致内务府》,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九日,档案号:05-13-002-000218-014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家族背景]
根据档案记载,玟贵妃为“正黄旗松龄佐领下诚意之女”①,可知其出身内务府正黄旗包衣佐领下徐佳氏,父亲为诚意。以此信息查询内务府户口档案,查得其家族信息,为正黄旗包衣佐领下徐氏,是入旗的汉人。玟贵妃的父亲名为诚意,是内务府的领催,这是一个八旗内的兵缺,负责每个佐领内的一些事务。说它属于“兵缺”,是因为他由马甲(骑兵)内挑选而出,一般没有品级,不属于“官员”的范畴。但是玟贵妃的曾祖父名丰盛额,仕至参领,祖父名舒泰,仕至骁骑校,均为中下级官员,可知其家族原本也是内务府的官宦人家。根据户口册,诚意生于嘉庆六年,在光绪十年病故,享年八十四岁。诚意原娶李氏为妻,生有三子四女,晚年又娶一妻,生有一子一女,一共是四子五女。诸子中,第一子名为广善,比玟贵妃年长十岁,是内务府麒内匠役;第二子名为广祥,比玟贵妃年长七岁,早亡;第三子名为广敏,比玟贵妃年长一岁,后来仕至道员,加二品衔;第四子名为广升,比玟贵妃年少不少,仕至七品牧长。诸女中,第一女在档案内记为“大妞”,比玟贵妃年长十一岁,出嫁比较晚;第二女在道光二十二年时已经不在徐氏户下,可能是夭折或者出嫁了;第三女在档案内记为“三妞”,比玟贵妃年长四岁;玟贵妃则是第四女,在档案内记为“四妞”。档案内曾经提及,玟贵妃有两位亲姐妹在同治元年时曾经入宫会亲,②应该即是大姐“大妞”和三姐“三妞”。另外,玟贵妃还有一位小妹妹,在光绪九年(1883年)时参加内务府秀女的挑选,档案记为“诚意之女五妞,未年,十三岁,系玟贵妃之胞妹”③,可知玟贵妃的这位妹妹行五,生于同治十年,比玟贵妃小三十三岁,是诚意在七十岁高龄时生下的老来子。④
[入宫背景]
玫贵妃是内务府正黄旗包衣佐领下人,所以应该是由内务府选秀入宫
——————————
①《为传知正黄旗诚意之女封为珳常在并每日分例照常在例得给事》,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三日,档案号:05-13-002-000735-005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为传出同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祺妃会亲亲族人等在承乾宫并于苍震门出入时间等情事》,同治元年二月初九日,档案号:05-13-002-000775-01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奏为本年应选内务府三旗女子内玫贵妃之胞族妹二名另为一班事》,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档案号:05-0934-07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此段徐氏谱系,整理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A1-A37。
的。玟贵妃是在哪一届参加的内务府选秀,目前并不清楚。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三日,“总管吕泰等奉旨:正黄旗松龄佐领下诚意之女著封为珳常在。钦此”。①于是,作为官女子的玟贵妃正式成为后宫主位之一,这一年她十六岁,有可能已经进宫一两年。
[宫廷生活]
玟贵妃是文宗的后宫主位中经历较为坎坷的一位。她原是某宫的官女子,在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三日被文宗封为玟常在,跻身后宫主位之列。咸丰四年,她住在承乾宫,②当时承乾宫的首领主位是云嫔。有书籍称,在咸丰四年这一年,她被晋封为玟贵人,③但是根据当年的宫分档案来看,她在咸丰四年十二月时还是“珳常在”的身份。④
咸丰五年,她住在永和宫,⑤当时永和宫的首领主位是丽嫔(庄静皇贵妃)。同年四月,她因故被降为玟常在,又在五月因故被降为官女子。关于这次降位,当年六月十八日的朱谕里有所提及,文宗说道:“昨因珳常在凌虐使女,并伊与太监孙来福任意谈笑,已将伊之位分被革,从重惩处,降为官女子,并将孙来福重责发遣矣。六宫规矩理宜严肃,嗣后若再有任性凌虐使女,与大监诙谐,无所不至者,朕必照此办理。若太监再有似此无规矩者,朕岂能尚如此轻办,必即将太监正法。”⑥在清宫中有各种严格的规定规范主位们的生活,如宫规规定“太监不许无事在本主屋里久立闲谈”⑦,所以玟贵妃与太监谈笑也属于触犯宫规。在降为官女子之后,档案中称呼她为“徐官女子”⑧。
一年之后的咸丰六年五月二十五日,玟贵妃由官女子复封为玟常在。⑨
——————————
①《为传知正黄旗诚意之女封为珳常在并每日分例照常在例得给事》,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三日,档案号:05-13-002-000735-005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奏为承乾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咸丰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档案号:05-0775-0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204页。
④《奏为进宫分绸缎等项事折》,档案号:奏销档663-09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⑤《奏为永和宫交出女子因病情形事》,咸丰五年二月二十九日,档案号:05-0782-00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⑥《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2.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三辑》,第219、220页。
⑦《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3,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三辑》,第405页。
⑧《呈为恭进宫分清单》,咸丰五年十二月初二日,档案号:05-0785-00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⑨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204页。
并且在第二年怀孕,于九月二十五日得以晋封为玟贵人。①咸丰八年二月初五日,玟贵人被诏晋为嫔。②同年七月初七日,总管陈鹳等奉旨:“玟嫔吃食分例自今日起照贵人例得给。”③可能当时玟贵妃又犯了一些错误。十二月初五日丑时,她为文宗生下了皇次子多罗悯郡王,可惜这位皇子只活了两个时辰便夭折。同月,她正式被册封为玟嫔,当时她住在基化门小院。④
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当时二十四岁的玟贵妃开始了寡居生活,搬回了承乾宫。⑤同治八年八九月间,因为穆宗准备大婚,先朝后宫逐渐搬往寿康宫,玟贵妃则先搬往寿东宫、寿三所居住。⑥最终在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日酉时薨逝。根据清宫医案记载,玟贵妃身体尚好,但是从同治年间就有积气之症,经常调肝解郁,⑦这里也可以看出玟贵妃脾气可能比较急切。
[封谥释义]
玟贵妃的封号为“玟”,档案中也经常写为“珳”,是其作为常在位分时便已经拥有的称呼。关于这个称呼在当时是封号还是称号,目前尚不得而知。在晋升为嫔位之后,她依然继承了这个称呼,被作为正式的封号使用,满文作“gchungge”⑧,意为“光辉”“明亮”。
六、吉妃
[简介]
文宗吉妃,正黄旗包衣王氏(王佳氏),园户清远之女。道光二十年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