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铮叹息一声,伤怀道:“我也没想到薛姑娘竟出了这样的意外。”
“这还是怪我,那日就不应上山。不过好在棠儿如今已无碍,只是丢失了段记忆。”裴凌伤感,他总是如此,三两句话将责任揽到身上,同时以受害者的姿态面向世人。
谢铮抬手拍了拍裴凌的肩膀,劝慰道:“事情已然发生,裴兄莫要自责。”
说话间,谢铮看见回廊的那头,许久不见的女子就站在不远处,看她的眼神陌生,明明前些日子两人还相谈甚欢。
而与她一起回府的顾如璋,往前走了一步,跟她并肩站着,低头在女子耳边低语,举止亲昵,竟还拿走了女子手里的团扇。
谢铮只觉刺眼,有些愤愤地攥拳。
“谢世子,棠儿回来了。”裴凌朝薛玉棠走去,浅笑道:“棠儿快过来,谢世子今儿登门拜访,看你来了。”
“阿璋,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原来谢世子不仅与棠儿相识,还救过棠儿,你怎提也不提。”裴凌以兄长的姿态看向顾如璋,听上去是一番打趣,“救命之恩,应当重谢。”
顾如璋不言,把玩着薛玉棠新买的团扇,侧了侧肩膀,裴凌欲伸来拍他肩膀的手落了空。
“谢世子?”薛玉棠没有印象,抬眸看向谢铮。
她下意识看了看顾如璋,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她生了错觉么,怎感觉阿璋跟这位谢世子,面相有一丝相似。
谢铮见她投来陌生的眼神,心脏仿佛刀扎了般,不难过是假的,但还是维持着体面,释怀道:“薛姑娘不记得了,不管怎样,我还是那句,姑娘在京中若是受了委屈,不能忍气吞声,可与我说道说道,我们是……是朋友。”
薛玉棠愣怔,因失了记忆,根本不记得与谢铮发生的事情,但他这句话似乎是越界了,不像是普通朋友间的会说出口的。
“见薛姑娘没事,我就放心了,告辞。”谢铮言罢看了眼顾如璋,眸子里藏了几分凌厉的寒芒。
他冷哼一声,拂袖离开。
薛玉棠疑惑地看着谢铮的背影,黛眉轻蹙,试着回想缺失的往事。
“棠儿,想不起来莫勉强,仔细又头疼。”
裴凌开口打断薛玉棠的回想,她揉了揉额角,看向裴凌,好奇问道:“哥哥,谢世子何时来的?”
既是朋友,来找她,如今她回来了,为何不多留。
裴凌:“棠儿去济世堂不久,谢世子便来了。谢世子听说你出事了,特来看望。如今你与阿璋有婚约在身,少见外男。”
顾如璋长眉一压,慢悠悠把玩团扇的流苏,心里冷笑一声。
又是打着为别人好的幌子,掩盖他想遮掩的事。
薛玉棠觉得在理,点了点头,看向顾如璋,道:“成婚前还是少见面,我回去了。”
薛玉棠从男人手里拿回她的团扇,回了小院。
薛玉棠轻轻扇动新买的团扇,脑中空空荡荡,没有关于谢铮的一切,好奇问道:“素琴,你随我来的京城,我与谢世子是怎样认识的?怎没听阿璋提及?”
素琴斟茶的手一顿,回道:“姑娘之前遇难,是谢世子出手相处。”她摇摇头,道:“不单是谢世子,顾将军也救了姑娘。上月,谢世子办了场马球赛,还给姑娘下了帖子,请姑娘去嘞。”
“姑娘,喝茶。”素琴将茶递过去。
薛玉棠接过,慢慢饮着。
“那我在京中,还结交了那些人?你今儿便都说说,省得日后遇到,我脑中空空如也,半天与人说不上话。”
气氛凉下来可不好。
素琴如实道:“前阵子太子妃请姑娘入宫。姑娘与太子妃在东宫聊了许久,相处得融洽。”
薛玉棠点点头,只听了个名号,脑子里没有具体模样,“是崔姨的女儿,前日崔姨来府上与娘叙旧,提了一嘴。”
*
幽深的树林间传来打斗声,落叶纷飞,脚下尘土飞扬。
谢铮手持长剑,直逼顾如璋,锋利的剑刃架着顾如璋的脖颈,男子腰间的刀始终没有抽出,岿然不动。
“无耻之徒!卑鄙小人!”谢铮破口大骂,长剑抵着顾如璋的脖子,“薛姑娘失忆了不记得,我可记得清清楚楚,薛姑娘只拿你当弟弟。”
他一局外人看得清楚,薛玉棠从未喜欢过顾如璋,二人的情谊也只限于姐弟亲情。
哪知顾如璋去请了道赐婚圣旨。
顾如璋锐利的眸子看向怒不可遏的谢铮,沉声道:“谢世子如今是拿什么身份与我谈论?谢世子与玉娘萍水相逢,不过是数面之缘的交情,这一番话未免越矩了。”
“她是我的妻,谢世子请自重。”
顾如璋两指拨开脖颈长剑,“请帖我明日派人送到,下月十四顾府大摆婚宴,诚邀谢世子来喝喜酒。”
谢铮抓住离开的顾如璋,一言不发便与他在林中又打了起来。
那日顾如璋险些伤了他父亲,如今又用了卑劣手段,将薛玉棠绑在身边,谢铮明知不是顾如璋的对手,还是执剑刺去。
树林间,刀光剑影,两人拔刀相向。
砍断的枝叶纷纷扬扬,地上一片狼藉。
顾如璋的刀背抵着谢铮,冷眼道:“论起卑鄙小人,谢侯爷倒是更胜一筹。”
刀背蓦地一用力,震开谢铮,他捂住胸口,连连退后,皱眉看向男人,“你什么意思?”
刀背抵着大掌,顾如璋收刀,转身离开。
谢铮执刀撑在地上 ,难受地咳嗽,本就烦乱的心,因顾如璋这句话搅得疑窦丛生。
谢铮皱眉,爹向来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哪是顾如璋随便一句就能诋毁的?
*
接着几日的夜里都下了雨,连月亮都被乌龙笼罩,没有光亮,狂风大作,吹得枝叶乱颤,影子如鬼魅般。
夜雨淅淅沥沥,呼啸的风吹来,噼里啪啦拍打着窗户,李夫人被吵得睡不着觉,裹着被子在床上左右翻动,心烦地叹气。
这庄子实在不是人待的地儿!粗饭淡饭难以下咽,床板跟石头一样,硬邦邦。
李夫人恨得牙痒痒,将这段时间受的苦都算在了裴溪身上。
当年裴溪离开京城,肚子里还怀着沈家的骨肉,谁知那小产是不是她设计的,瞒过是有人,等数年后带着沈家的血脉再回来,逼得沈家人不得不认下。
裴溪还真是有能耐,给沈世宗生了个儿子,又生了个女儿,那小蹄子的模样跟她年轻时太像了,沈世宗对裴溪念念不忘,发现了那小蹄子还得了?胡编个得体的理由,将一双子女认下,再纳裴溪回府。
李夫人越想越气,从床上坐起来。
窗户上闪过一道黑影,李夫人吓了一跳,警觉起来,连唤了几声婆子,都没有应答。
淅淅沥沥的雨声里混着沙沙声,听得人有些毛骨悚然。
李夫人害怕。
倏地,狂风将房门猛地吹来,门框哐啷啷响,门口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像是地狱鬼魅,阴森可怕。
李夫人吓得心惊担颤,抓紧被角,颤声问:“你你你,你是谁?!”
她喊了救命,喊了捉贼,但庄内都没有婆子应答。
狂风吹打树枝,夜雨淅淅沥沥,裴凌踏入屋子里,湿冷的雨水携裹着他身上的肃冷,沉重的脚步声响起,森冷的气息渐渐逼近,李夫人的呼吸紧了紧,身上汗毛竖起。
裴凌来到床前,五官隐在黑暗中,垂眸看向妇人,“好久不见,李夫人,还记得二十五年前你欠了条命么。”
李夫人双目骤然睁大,惶恐地看着他。
夜色稠黑,裴凌伸出手来,虎口收拢,直直朝李夫人的脖子去……
*
五月端阳过后,离成婚的日子越来越近,婚礼由礼部操办,裴府每日进进出出的人越发多了,薛玉棠也在府中准备着婚仪的事情,对近来城中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
这日大农丞夫人来裴府找裴溪,聊天解闷。
“说起一件事,溪娘怕是还不知道,那沈世宗的妻子,李氏忽然得了失心疯,一见婴孩的东西便害怕,张口闭口便说,别找她索命。”崔夫人说着,起了身鸡皮疙瘩,“大夫说她是中邪了,夜里瞧见了脏东西,我看她就是以往做了亏心事,夜半只怕鬼敲门。”
裴溪凝神,不自觉想起很多年前,她最后一面见李氏,是在小产后。
李氏催她速速离开。
“沈世宗最好面子,偏偏他的妻得了失心疯,整日疯疯癫癫的,让他丢了颜面。”崔夫人可忘不了沈世宗怎么待裴溪的,如今也算是有些大快人心。
“往事早不想再提了。”裴溪叹了声,道:“归根究底,还是那姓沈的错。”
薛玉棠听了一耳朵,记忆只停留在六年前,听得是一头雾水,好奇问道:“这沈世宗是谁呀?怎没听娘和哥哥提起?”
裴溪释然道:“一位不相熟的故人。”
“棠儿,你绣的红盖头呢,去拿来给崔姨看看。”
裴溪扯了个话,将薛玉棠支开。
“在屋中放着,我这就去取,头一次绣这,崔姨可莫笑我手笨。”
待薛玉棠起身,离开屋子,裴溪对崔夫人道:“事情终究不光彩,如今棠儿失了记忆,还是别让她知晓了。”
崔夫人点点头,有些恼道:“瞧我这记性,一时间忘了。你放心,我的嘴最严了。”
*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日比一日热,眨眼间到了五月十四。
薛玉棠一早就被丫鬟叫醒,伺候着梳洗。
崔夫人作为全福夫人,给薛玉棠开了面,本就水灵的脸蛋,顿时比鸡蛋还嫩滑。
裴溪给薛玉棠梳头,嘴里说着新妇出嫁的吉利话。
薛玉棠有些舍不得,眼睛红了起来,裴溪握住她的手,“大喜的日子,不兴哭。”
不知为何,薛玉棠没有出嫁的喜悦,甚至有些不愿嫁。大抵是因为丢失了记忆的原因,她感觉待顾如璋,还停留在少时的姐弟情谊中,突然成了夫妻,她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若是能想起和顾如璋发生的点滴,她大概会因为成婚而欢喜吧。
吉时到了,外面响起响亮的鞭炮声,迎亲的队伍来了。
屋子里众人有些手忙脚乱,素琴忙将薛玉棠扶到床上,拿来红盖头盖上。
红盖头兜头罩上,遮住了视线,薛玉棠紧张地坐在床边,听着外面的动静。众人没有为难新郎官,掐着时间放他入内,男人干净的红靴映入眼帘,逐渐朝她靠近,薛玉棠心跳飞快。
“玉娘,我来接你了。”顾如璋来到她面前,将红绸的一端交到她手里。
薛玉棠紧张地握住递来的红绸,仿佛握住的是他们往后余生。
在起哄声中,薛玉棠被素琴扶起,纤指抓着红绸,被男人带着离开闺房,去了前厅拜别母亲、兄长。
花轿门压得低,顾如璋撩开帘子,手背挡着轿顶,温声送她入轿,“玉娘小心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