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酌长夏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发电姬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89 KB   上传时间:2025-05-25 12:52:46

  想毕,李缮简短地应道:“好。”

  窈窈弯起嘴唇,笑了一下,又看李缮没打算走,心内微微遗憾,今晚还是没法睡床。

  不过等李缮去雁门郡,只有钱夫人,婆母心思简单,她应该能轻松许多。

  隔日,李缮起床的时候,窈窈也起来了,夫君远行,若是寻常夫妻,主母得为主君打点行装。

  很快,她知道自己白起了,别说出行用的东西,李缮甚至是自己抖开衣裳,快速穿好外衣束好腰带,穿鞋,全然不借他人之手。

  穿戴梳洗完毕,他就阔步出了屋。

  郑嬷嬷见他连一声招呼也不和窈窈打,铁了心冷待她,不由又叹了口气。

  李缮一走,窈窈便和昨日差不多的时辰,去见钱夫人。

  …

  且说早些时候,李缮来与钱夫人拜别,钱夫人意有所指地提了一句:“你媳妇呢,怎么没有和你一同来。”

  李缮眉宇不动,道:“母亲不是不喜她么?”

  钱夫人咳了一声,明明是李缮自己不喜,却把原因往她身上推。

  李缮又说:“母亲这次去了道观,且不必再去了。”

  钱夫人:“为何?”

  李缮:“祈福若有用,战场上不会死那么多人。”

  钱夫人:“……”

  李缮真正在意的是,大亓的通病。

  几十年来,大亓遭了天灾人祸,旱涝兵荒,北方胡人虎视眈眈,民不聊生,催生了众多佛寺道观,甚至到了腊八节,香火鼎盛的佛寺能连续做法九日。

  北方道观与佛寺数目相持,大亓宽待道士和僧人,不仅免除兵役,还能减免税赋,许多世家子弟为逃兵役,都会出家做世外人。

  既然儿子都这么说了,钱夫人应下 :“行吧,我也懒得折腾,就是想出门走走,你注意安危,早日归来。”

  ……

  此时,钱夫人看着窈窈朝自己款款一拜,少女身段玲珑有致,容光极盛,她又想起儿子不解风情的模样。

  她心中难免犯嘀咕,莫不是李缮癖好奇特,专不喜欢美人儿?那还真怪不了窈窈,生得太美,又不是她能选的。

  钱夫人正乱想着,窈窈轻轻扶住钱夫人手臂,柔声道:“母亲,走吧?”

  她心肝颤了颤,这声“母亲”怎么越听越顺耳了?赶紧板起脸,道:“对了,林氏也一道去。”

  昨日,林氏知道钱夫人要去道观祈福,推荐了天阳观,说里头的道长道行深,并州的夫人们都喜欢去,她在里头也有相熟的道长。

  她在并州住得久,钱夫人自是信她,今日便要去天阳观。

  窈窈对去哪都好,她心底里盼着的是坐马车,并州的牛都是做耕种用的,她们若出行,得坐马车,这是和洛阳完全不同的风尚。

  马跑起来比牛快得多,新奇又好玩,而且马也是一样通人性,想到能见到马,她便弯起唇角。

  这时还没有后世那样的大门二门之分,一般女眷出行,会选择走后门。

  她二人到了后门,林氏和方巧娘早就等着了。

  林氏偷偷与钱夫人说:“那道观求子很灵,到时候,叫那道长帮少夫人把把关。”

  钱夫人看向窈窈,李家人丁不旺,孩子么,她当然希望早些有。

  正好马夫牵来一匹白马,马儿刷得干干净净的,窈窈盯着马儿,目光闪烁,面色红润。

  钱夫人一愣,原来给李缮祈福,她儿媳这么高兴,偏偏李缮还说什么祈福无用,难道只有他如此不开窍?

  

第10章 我会后悔?

  …

  上等道观山寺多隐于山间,天阳观不例外,为方便香客走动,还用砂砾铺出一条宽阔平缓的大道。

  李府马车沿着砂砾路朝上驶,步入一片清幽竹林后豁然开朗,天阳观一斗三拱,屋檐微微上翘,彩绘颜色丰富鲜丽,香烛气息厚重,半点不输洛阳的道观。

  钱夫人和窈窈下了马车,有个脸嫩的小道士上前,行抱元守一礼,道:“钱居士、谢居士安。”

  进了道观叩拜,上香过后,林氏跟小道士说:“昨日我叫人上来说,今天要请高道长算算命理。”

  小道士:“高道长正等候诸位居士。”

  先前在马车里,林氏提醒过钱夫人时时打点,钱夫人也早就习惯了,从袖子里拿出一袋碎银。

  大亓铜铸货币多有瑕疵,银子更受时人喜爱,小道士高兴地收好碎银,引着钱夫人几人到后厢房。

  房中摆着太极八卦,高道长着黛色道袍,盘腿坐在胡床上,他年过五十,白发却还没李望的多,长髯飘飘,颇有仙家风范。

  窈窈随钱夫人坐于蒲团,林氏对那高道长略显殷勤:“道长,这两位就是刚来刺史府的主母。”

  献上写了生辰八字的纸张。

  高道长掐指算,钱夫人见他态度清高,着实不似俗人,心里已经信了五分。

  须臾,高道长盯着窈窈,“这位居士,本是不该嫁进李家的。”

  钱夫人惊讶:“如何看出?”

  高道长:“她面额圆满,紫薇星旺,却有两个夫妻宫,是为重婚,一强一弱,应是原有一段姻缘,被干扰了。”注

  钱夫人咋呼:“还真有些准,那我呢?”

  见高道长要给婆母批命,林氏和方巧娘不主动回避,窈窈却不爱听人隐私,主动起身,离开后厢房。

  郑嬷嬷在窈窈身侧,问:“这高道长可是真有些本事?”

  窈窈摇头:“若有心去洛阳打听,就知道本来与李家定亲的,是我姐姐。”

  再由此推断她的命理,并不是难事。

  以李缮在并州的人心所向,这些道士僧人在他地界讨活计,定会悄悄收集他的消息,不求投其所好,但求无功无过。

  所以,她并不认为那个高道长真有本事,相反,他们这样明目张胆地窥视李缮,按他那样爱憎分明的性子……

  他不可能喜欢道观佛寺。

  窈窈直觉,这或许是她最后一次来道观。

  虽然她对鬼神敬而远之,撇开其他,这里精心打磨的景致,还是值得游览观光的。

  她精下心来欣赏,走进一条竹林小道,满眼碧翠,鼻端是竹叶清香,风吹动竹叶发出金石声,仿佛一瞬回到洛阳,与姊妹踏青。

  郑嬷嬷也说:“这儿像极了你曾经和大姑娘去顽的山寺。”

  窈窈轻笑了一下:“嬷嬷也还记得。”

  从她离开洛阳到现在,也就小半个月,却恍若隔世。

  突的,暗处传来一阵窸窸窣窣,像是有人刻意放轻步伐,却不小心踩到地上竹叶,格外突兀。

  郑嬷嬷心生警惕,将窈窈护在身后,一边朝那地方看去——

  竹林出来一个身穿道袍,生得有些粗圆的道婆,行礼说:“两位居士,过了竹林,就是天阳观的女道宫,可求子孙求姻缘,可请随小道去看看?”

  不说这人出现得莫名,她请去的道宫,窈窈本就没打算去,在不熟悉的地方,最好不要突然变更行程。

  郑嬷嬷看向窈窈,窈窈摇头。

  于是,郑嬷嬷拒绝:“不必了。”

  两人往回走,道婆追了几步,嘀咕着什么,窈窈和郑嬷嬷迎面见到钱夫人。

  钱夫人带着随行的一个婆子,说:“你往哪去了,我可算找到你了。”

  方才在屋内,高道长讲钱夫人的命理,钱夫人觉得句句在理,已经全信了高道长的话,被哄得不分东西南北。

  又听高道长讲她如今虽只有一子长成,将来却能子孙绕膝,享彩衣娱亲之天伦。

  钱夫人按按肚子,她的底子在九年前的大病里熬坏了,既然她不能生,那这天伦,就与窈窈有关,她就要把窈窈叫来听听。

  钱夫人:“那高道长是个能人,你快跟我回去看看。”

  窈窈要应钱夫人,道婆忙走到钱夫人跟前,说:“这位夫人可是要问子孙?又何必问高道长,须知高道长可是师承我师父。”

  钱夫人被吸引住,问:“你又是什么人?”

  道婆便将那套说辞又说了一遍,一样说到子息,钱夫人不怕贪多嚼不烂,大手一挥:“成,那先去看看吧!”

  道婆得了一小袋碎银,喜笑颜开,连声道谢。

  可见道婆只是想抢生意,况且婆母笃信,窈窈便不扫兴,随着钱夫人翻过这小片竹林。

  果然见到一座女道宫,却远没有天阳观那般气派,门扉落漆,草木疏于打理,十分寒酸。

  钱夫人心里已经后悔了,但来都来了。

  道婆将她们引进一座茅庐,请为上座,又一个瞎了半只眼的老妪,端着粗茶放了上来。

  那老妪用剩下的半只眼睛,一直盯着窈窈,便是连钱夫人这般迟钝的人,都觉得不舒服:“哪来的婆子,快请下去。”

  老妪低头奉茶,不声不响。

  道婆解释:“这老妪许是没见过这般天生丽质之人,看傻眼了呢,”又称,“我擅看手相,可请夫人伸出右掌。”

  到底是个老人家,钱夫人没再留心,只示意窈窈伸手,快快结束了回去找高道长。

  窈窈伸手,那道婆抓着窈窈细白的手腕,专心致志看起来,骤地惊讶:“这、这是凤命啊!”

  窈窈、钱夫人:“……”

  正当钱夫人要骂她瞎扯,突然,那倒茶的老妪抬头,她目光狰狞,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尖刀,朝窈窈刺去!

  变故突生,窈窈大骇,躲了一下,刀身擦过她一丝头发,齐齐切断。

  老妪粗粝嗓音大喊:“谢狗贼!是你害得我全家战死,去死!”

  郑嬷嬷忙扑过去制止,钱夫人的随行婆子也试着夺刀,扭打了起来,钱夫人也没见过这场面,缩到一旁惊叫。

  混乱中,那道婆紧紧攥着窈窈的手,道:“少夫人快跑!”

  她力气很大,拉着窈窈往门外走,窈窈被拽着走了几步顿觉不对,想要扒住门框,道婆将她双手都抓来,拉出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酌长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