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市井日常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东边小耳朵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59 KB   上传时间:2025-07-09 12:18:52

  反观女眷这边,大宅子修建时光线自然是好的,不会黑漆漆,但这一边的窗户却照不见日头,风不时吹进来,冷滋滋的,勾得后脖颈一颤。

  好在窦家阿嫂是个妥帖人,掌家事无巨细,早叫下人烧好了炭,把炭盆端进屋,没一会儿就烘暖和了。

  很快,菜就上来了,先上的自然是果子蜜饯一类。

  有牙枣、金橘、梨圈、桃圈、核桃肉等,既有新鲜水果,又有果干和干果,这些都摆做一盘,一圈圈向外,瞧着就像是由内而外绽放的花一样。

  除了这个,还有一盘咸味的,切成片的腊兔、卤制的猪肚猪肺、熟羊头肉等等。

  桌边还摆了酒壶,里头是白沙蜜酿的蜜酒,甜滋滋的,并不辛辣呛人。

  屏风外只有窦老员外做东说话,屏风内则是窦家阿嫂招呼众人吃喝,窦二娘并不抢风头,只是柔声照顾身边几个妹妹们,帮着斟酒。

  元娘深谙吃席要点,虽然狮子糖好吃又好看,可吃完太费功夫了,兴许一会儿第二第三道菜都上来了,她还没能把狮子糖的头给吃完。

  这时候可以夹蜜饯果干,如果有蜜煎糖煎是最好的,蜜和糖都贵,若非宴席,平日可是舍不得买了吃的。

  奈何席上没有,元娘只好夹了梨圈。

  所谓梨圈,就是梨子去核做成果干,比蜜煎果子要便宜得多。

  梨圈的口感比寻常果脯要脆一点,同样是甜,但梨子香甜的风味很独特,是带着股润肺的清香,比起其他果子,不需要糖渍酸味就很淡,只起到调节甜味的作用,使梨圈吃起来不会甜得发腻。

  元娘不知不觉就吃了三四个,她又夹起桃圈,桃圈自然是多了桃子的果香。

  元娘吃着,却在想这个味道若是能做成熏香就好了,比浓郁芳馥的香味要好闻,却不似草木寡淡。徐承儿之前就喊她,想一起制香,说是那香制得容易,原材也便宜,都是荔枝壳一类不值钱的。

  过几日得空了,她要和承儿仔细钻研钻研!

  要是能熏香点茶,多雅致呀。

  在元娘畅想的时候,菜也被端上来了。

  打头的是一道荔枝腰子,和荔枝膏里没有荔枝一样,荔枝腰子也没有荔枝,用的是羊腰,把羊腰表面划出菱形格纹,入油锅爆炒,腰子迅速卷曲,表面上的凸起形似荔枝,因此得名。

  这道菜很讲火候,炒的恰到好处,则吃起来既质感紧实,又不塞牙,一咬就断开,炒的时候加了糖与醋,汤汁均匀铺就在腰花表面,每一个菱形格子的边缘都藏着汁水。

  咬开后,爆开的不止是腰花,还有滚烫的汁水,酸酸甜甜,伴着脆爽的腰花,半点腥膻味都没有。

  这样酸甜可口的菜最是开胃,所以才打头上。

  接着是鳜鱼假蛤蜊,鱼肉切片用酒、盐、葱姜等常见去腥的东西腌制过,放到虾汤里汆过,鱼肉熟了卷曲时就像是蛤蜊。这道菜吃起来清淡,鱼肉细腻,虾汤清甜,能拂去上一道菜的荤腻。

  后面是葱泼兔、三脆羹、鸡签……

  最难得的是一道炙羊肉,瞧着得有好几斤,烤得皮脆金黄,滋滋冒油。

  宋朝上下都追捧羊肉,达官贵人更是只吃羊肉,寻常猪、牛都是不会上桌的,所以羊肉价贵,单看这一道炙羊肉恐怕都得一两贯的,可谓是今日最硬的菜了。而且必是外头买的,窦家的厨子寻常,家中又没有大炉子,是做不到把炙羊肉烤得如此香的。

  窦老员外招待她们实在舍得,比外头富户嫁娶办宴席也不差什么了。

  这是元娘来汴京以后吃得最好的一顿,今年窦老员外摆的席面比往年还要好几分,也不知是为什么。

  但这席面比起高门的还是逊色许多,不说菜肴的珍稀,只说规矩便不同。

  高门大户吃上等席面,是一酒一菜的换,饮尽一杯酒,便换一道菜,奢靡繁琐不已,光是仆人就忙得不行。

  吃酒尽了兴,男子那桌免不得喧嚣起来。

  窦家阿嫂便把一众女客带进垂花门内,这儿是后院,男子等闲不会进,她们亦可以尽兴。

  吃席吃席,尽兴的头一遭便是行酒令。

  后院的地开阔,可比外头的堂屋暖和,阳光铺洒在地上,勾勒出檐角瓦片的形状,还有婆娑树影,因着叶子掉落得差不多了,日光无所阻碍。

  又没有男子在一旁,气氛一下就欢快了起来。

  之前,她们连用饭的动静都不敢太大。

  一说行酒令,俞莲香就迫不及待起来,往年都是这样的流程。所以今年为了能一鸣惊人,她特地早早的买了最时兴的酒令。

  行酒令的规矩各有不同,有作诗的,有投壶的,亦有看运气的。

  俞莲香买的要在投壶上头更添一点新意,是位有名的文坛大家近来新钻研出的。

  竹筒里放着九根竹签,每根竹签顶上各写这一个动物的字,譬如熊、兔、鱼等,共九种。与之相应的是个大圆盘,约莫到人胸前高,可以转动,也可以静止不动。

  抽中的竹签写着什么动物,就要把镖射中圆盘上的那个动物。

  若是输了,就得喝酒!

  这个的确有新意,但就是不容易赢。

  因为俞莲香只买了竹筒和竹签,但是没买圆盘,只能是几人一块在纸上画出竹签上的动物,贴在树身,然后对着画出的动物掷镖。

  可树身多硬呐,几个小娘子说到底是娇养长大,没真正干过粗活,准头是有的,却扎不进去,只有元娘稍稍好一点,她从前做过农活,力道大,侥幸中了一回,余下的妇人里,只有王婆婆回回都赢。

  一直赢或是一直输,都没甚意思,所以即便是给俞莲香面子,众人也只是意思的玩了两回,喝了两杯酒,就换了竹筒。

  最后拿出来的是窦家阿嫂陪嫁来的行酒令竹筒,这是她未出阁时玩的,几年过去,已经不时兴了,但是对几个年轻小娘子来说却很新奇。

  既是窦家阿嫂带来的酒令,自然是她打头抽。

  结果就抽到了……

  【攀树一炷香,否则罚酒一杯】

  窦家阿嫂利落认输,她也不扭捏,痛快喝下一杯酒,边笑便摆手道:“我实在不比得闺中,都是做娘的人了,爬不得,爬不得。”

  接着是范家的一个小娘子,让她作一首有关“春”的诗,然而她都不识得几个字,只好苦笑认输,自罚一杯酒。

  轮到俞莲香的时候,更有意思,成了体力活。

  【背美人一刻钟,认输罚酒一杯,输则三杯】

  俞莲香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她环视一圈,果断应了,然后把最年幼的珠姐儿给背了起来。

  她自信道:“我们珠姐儿生得粉雕玉琢,来日肯定是小美人!”

  珠姐儿也昂起头,骄傲不已,童言稚语道:“我大了以后,肯定会像元姑姑那样美,是大美人!不是小美人!”

  小孩子一认真,众人都忍不住哄笑,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珠姐儿虽轻,奈何俞莲香身体娇弱,没多久就开始吃力,背到最后,明明是冬日,她额上都沁出汗了。正是因此,气氛才烘托得更热烈,几个小娘子不约而同倒数数。

  她坚持到最后一息,众人欢呼。

  俞莲香骄傲不已,享受着胜利的喜悦,以及众人瞩目,至于发颤的腿,勒得通红的手,那都是小节!

  不值一提!

  接着是王婆婆,她的运道实在好。

  【王姓三杯】

  这么多人里,只有王婆婆姓王,方才掷镖躲过的酒,这回一口气喝完了。

  岂不有意思?

  众人都是拊掌大笑,乐不可支。

  为了挽回颜面,元娘立时站出来,执起王婆婆的手,信誓旦旦道:“阿奶,你放心,我这回定然赢!”

  王婆婆的酒量哪在乎这三杯,岂能看不出元娘在故意作怪,她似笑非笑道:“成,若是输了,你喝两杯。”

  元娘才不在意呢,她昂头道:“自然!”

  她很快就选中一枚。

  【得十人称赞颂貌美,认输罚酒一杯,输则罚酒三杯】

第43章

  元娘见了竹签上的字,简直要仰倒,脸上的笑容悉数散了。

  她瓷白的小脸顷刻垮下来,呜呼哀哉道:“天爷啊,到我这怎就这般难!”

  旁人还不知道元娘抽到了什么呢,俞莲香凑过去看,照着念了下来,听清楚的众人面面相觑,确实没想到还能这样玩。

  要元娘挨个去问别人,让人称赞自己貌美,多少难为情了。

  偏偏她刚还跟王婆婆夸下海口了呢。

  这是做也丢人,不做也打脸,进退两难。

  旁边的俞莲香嘴快,直接把困局给解了,她理所当然道:“这有何难,元娘本就貌美,我头一个夸!”

  虽说解了是玩还是不玩的困局,但是元娘的困难更多了。

  她得挨个去找剩下的九个人要夸赞美貌的话,纵使大方活泼如元娘,都免不得羞赧,尴尬不敢言。

  但既然已经开始,她跟个木头人似的杵在这越久,反而会越尴尬,倒不如主动一些,趁着大家觉得有趣,气氛还未冷下来,俏皮点挨个去讨夸。

  元娘随王婆婆,是个敢想敢干,做事果决的人。

  她心里有了盘算,就不会再拖拖拉拉。

  只见她轻咳一声,头一个就去找了王婆婆,她笑盈盈道:“阿奶,你知道的,我想为你争脸面。”

  她边说,还边眨眼撒娇,灵动俏皮。

  等闲难以抵抗。

  王婆婆也舍不得孙女尴尬无助,她点了点元娘的鼻尖,“这鼻子生得好,随我,怪不得好看。”

  哈哈哈哈!

  此言一出,就没有人不笑的。

  窦家阿嫂捧场道:“怪不得元娘如此讨喜,原来随您,是个妙人啊!”

  她说完,就跟着夸元娘,“瞧瞧这眉眼,多俊啊,平日是不是连眉都不必画?我当初若是能有元娘的一半美貌,可就不嫁过来了,非得等个公侯来嫁,再不济也得是个状元!”

  果然,夸闺阁女儿的时候,三句有两句不离未来夫婿。

  元娘极为配合的装作脸红,羞赧道:“嫂嫂快别说了,言过其实,外人听了要笑话我啦,说三及第巷里有个小娘子心比天高,非得要嫁状元,到时候我嫁不出去,就赖在你家里!”

  “赖呗。”窦家阿嫂故作认真,“能日日瞧见这么漂亮的妹妹,我比吃仙露都香呢,可巴不得呢!”

  范家的一个小娘子也凑过来,挽住元娘的手,“不成不成,我也打着这样的主意呢。”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市井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