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市井日常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东边小耳朵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59 KB   上传时间:2025-07-09 12:18:52

  元娘自然是更信阿奶的话。

  在两人说话间,边上的人也在闲聊。

  “唉,真是世风日下,方才走过去的,是先前住在景明坊孙宅的亲戚吧?啧啧,做岳家的,一见人家落了难,就撇清干系,也不想当初沾了多少光。若非有孙家的钱,他们哪能日日往正店里眼睛不眨地吃喝。”

  “没心肝呗,你以为只是撇清干系那么简单?”

  “难不成还做了什么?”

  “可不是,孙家的主君在南边犯了事,家财都抄没了,好在人家留了手,早先和他妻子和离,保下了汴京的宅院。结果做岳家的,哄骗孙大娘子把宅子卖了,说是出去周转,这一转,还不是全落到他们手里,可怜喏。

  “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楼坍塌,啧啧!”

  景明坊孙宅,元娘在心中琢磨着这几个字,熟悉到令她震惊。

  这不是犀郎最要好的同窗家吗?

  来她们家拜访过许多回,甚至初至汴京,犀郎能那么快被周围的同窗接纳,备受先生重视,多少也有孙令耀的缘故。孙令耀出手大方,人人皆攀附他,与他交好。

  自然,如今犀郎锋芒渐露,先生都道他若参与科举,便会似一颗横空出世的明珠,光芒尽显。凭他自己的能耐,就已经够叫人高看,甚至还有媒人前来,有人听闻他的名声,想提前结亲呢。

  怎么会……

  而王婆婆的面色骤然严肃起来,她握住元娘的手,“恐怕,当真要出事。”

  回去的路上,王婆婆才给元娘解释缘由,“要筹措粮草军饷,往往是找商贾巨富捐钱,若是直接把些靠山不够硬的巨贾家产抄没,只怕是光景不好,事情已到了极为险急的时候。

  “否则,断然不会如此行事,一口气抄完了,往后还怎么细水长流的要钱财?”

  陈元娘长于乡野,及长到了市井,她对这些朝廷官员的行事是一窍不通的。

  听阿奶这么说,惹得她脸色慌白,“若是无权,再富庶,再殷实的家底,也不过是像肥羊般,等着朝廷的人挑选宰杀吗?”

  她从前十分艳羡孙令耀的做派,可以随意挥霍钱财,日子得过得多舒心,什么恼人的事都没有,想要什么可以直接买。

  但她和承儿,若看中什么绒花、簪子,倘若贵了,就得省下吃食的钱去攒。

  可如今看来,似乎不论什么人都有苦恼,只是外人感受不到罢了。

  元娘怀揣着许多心思,跟着阿奶走到了家门前。

  却见本该在上学堂的犀郎,竟然候在门口,见王婆婆回来,抿了抿唇,上前一拜,“孙儿有事相求。”

第73章

  王婆婆看着他,似乎猜到了什么,神色渐严肃,可到底还是道:“你说吧。”

  陈括苍直起腰,手仍拱着,目光毫不闪避,直视着王婆婆,“阿奶,我想请您收留令耀一家。”

  他话音刚落,去买胡饼填肚子的孙令耀一家三人恰好走进巷子,见到犀郎和王婆婆状似对峙的场面,顿时停下。

  悠长的巷子,巷外嘈杂热闹,巷内却像施了屏障,安静死寂。

  陈括苍始终维持拱手姿势,即便王婆婆不说话,他也毫不动摇,依旧直视着,目光如炬,毫无忧怖忐忑之意。

  旁边的孙大娘子,不,如今已经没有整个孙家叫她来管,应唤一声廖娘子,她神色担忧,乃至跼蹐不安,萌生出退缩之意。

  而孙令耀亦是低下了头,他身上的锦衣华服已经换成了粗浅布衣,因为前些时候,刚被他拿去典当。

  倒是背着最多行囊的老管事,他脸上的沟壑很深,愁意就没一刻离开过眉间,时不时看看小主人,再看看大娘子,眼里尽是心疼叹息。

  王婆婆本意是想看看犀郎究竟能有多大胆,却不想把旁人吓着了。

  她让了步,软下声音道:“别杵着了,先进去吧。”

  谁也没想到看起来苛刻不近人情的王婆婆会这么快松口,就连元娘都目露诧异。

  但元娘转念一想,又觉得有道理。

  阿奶的想法,不是简单的助人或是善心。尤其是在知道自己的家世之后,元娘看待阿奶,简直如蒙了一层光芒,从前是钦佩,而今就是当做无所不能的神仙。

  她觉得,阿奶做事,常常是有很多着处,明面上是一个缘故,暗地里却能达成旁的事。

  但当下她说不好缘由,只是安静的在旁边听。

  直到阿奶瞥了元娘一眼,她才后知后觉明白过来,从荷包里取出铜钥把锁拆开,拿着铜锁让开路,尴尬笑着。

  进门后,王婆婆看了眼人困马乏的的孙家人,吩咐万贯去倒水。元娘则自觉去找了些糕点,摆好放在盘子里,端到院子上的石桌,小声道:“家里只有这些糕点了,粗鄙陋食,还请见谅。”

  说完客气话,元娘也不肯走,默默杵到阿奶背后。

  她想听一听长辈们是怎么说话的,再说了,自己也住在家里,知道一下究竟要如何安顿孙家人,也是应当的吧!但元娘觉得阿奶不大可能把人塞到自己的房里,因为她是未出阁的小娘子,以阿奶的行事,兴许廖娘子会被安顿在阿娘或是阿奶自己的屋里。

  就是不知道孙管事要怎么安顿。

  家里完全空不出屋子,哪怕是挤库房也不行,还有很多当年退婚的绫罗绸缎等贵重东西在,阿奶不会允的。

  元娘在出神时,王婆婆已经把话都说明了,客气惋惜的话迅速过了一遍,直接开始安顿人。

  “廖娘子与阿岑年岁相当,就先住在一块,怎么也比和我一个糟老婆子挤要好,我夜里打呼,像廖娘子这样娇贵的人儿,怕是受不住。”

  廖娘子急得直摆手,声都掺了些哑意,“不,您肯收留我们,已是天大的恩德,就是在柴房里挤一挤,我夜里都要念佛诵经,谢您的善心了。”

  王婆婆笑了一声,晃了晃手,“诶,廖娘子说的客气了,您家遭了难,犀郎与令郎是同窗,这些年令郎没少在学塾照拂他,今日我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

  “再说了,我家也没柴房。”

  王婆婆说着,呵呵笑着,自我调侃起来,素来严肃的胖老妪,也生出些风趣诙谐。

  还别说,王婆婆当真可以做到对千人有千面,半点不生硬。

  元娘看得心中惊叹,自己还有的学呢。

  王婆婆笑过后,又侧头看向孙令耀,“你就和犀郎挤一挤,床榻是有些小了,改日我瞧瞧,往边上支两块板子,应是能宽敞些。不是婆婆不肯给你买大点的架子床,实在是那屋小,若大了恐怕没处落脚。”

  还不等孙令耀说什么,廖娘子就抢先道:“您这就是折煞我们了,是我不好,当初该把六郎生得瘦一些才是。”

  廖娘子边说,边拿帕子擦泪,还转头去同陈括苍道歉,“真是难为你了,好孩子,你夜里叫六郎睡外边,若是他挤着你了,只管把他踹下去。”

  站在边上的孙令耀抬起头,嘴巴张开又闭上,最后低头,圆润的双颊抖了抖。

  他体型虽肥硕些,但不至于胖成豕,而且唇红齿白,五官生得没什么臃肿感,一眼看过去,并不丑。算是个眉清目秀的小胖子。

  他委屈起来时,像是发过头的面团,叫人挺想戳。

  陈括苍话少可信,才不可能会答应这样的事,更不会手足无措,只是板着脸,窗外光照的阴影下,愈发显得他身姿板正,一丝不苟的答道:“不必,令耀睡内侧,我起夜多。”

  虽然是年轻的身躯,但是他习惯起夜,并且浅眠。

  这话真不是在客气。

  廖娘子被噎了,也不生气,捉摸不住头脑的牵强笑着。

  元娘在站在阿奶身后,把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她觉得廖娘子必是个妙人,不是简简单单软弱没主意的性子。

  至少她阿娘若是遇到这种境地,就不会主动开这个口。

  而是会不住地哭。

  没掰扯太久,王婆婆最后让孙管事夜里住在铺子里,到时候给床被褥,他自己把八仙桌拼起来躺便是。只是这样一来,他每日都要极早起来,恐怕睡得不会太好。

  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让他是男子,纵然是挤也挤不进来院子。

  一屋子女眷,若非孙管事已经上了年纪,恐怕王婆婆甚至不会允准他住到铺子里。

  说起来,三人里,头一眼中最叫人唏嘘的,还是孙管事。

  他是孙家的老仆人了,跟王婆婆差不多的年纪,干瘦的老叟,眼眶深深凹陷。元娘只见过他一回,是某次孙令耀和他家里人置气,自己跑来找犀郎,孙管事来寻的时候见过。

  那时候,孙管事虽是个下人,但是很得主家信任,穿着是绸衣,身后跟着好几个下人,坐着马车前来,接孙令耀回去。

  那些下人都对孙管事言听计从,当时完全瞧不出他是个干瘦老叟,只觉得威风凛凛,甚至不像管事,而像是哪家富庶的员外。

  如今,剥了绸*衣锦缎,顿时老态龙钟,原来他的背不知何时已经驼了下去。

  这些时日,他为了主家的事也是四处奔波,知道有望救主君,他甚至连自己私产都给卖了。哪知道受了这样大的打击,整个人瞧着如风中残烛,随时熄灭,松弛的肌肤里藏着深深的愁苦。

  有孙管事对比着,孙令耀倒是显得好多了,他最多从一个花枝招展的胖孔雀,变成落寞自闭的胖鸭子。

  白白嫩嫩,依旧能瞧出昔日养尊处优的痕迹。

  元娘都忍不住想唏嘘了。

  看着孙家三人的落魄,元娘不禁想起阿奶和阿娘,不知她们是用了多大的勇气,才能坦然接受从官娘子到乡野农妇的变化。

  幸好,自己对昔日的富贵日子没有印象,否则,恐怕得耿耿于怀。

  元娘出神的功夫,王婆婆已经从石桌上站起来,开始帮忙安顿孙家人的行囊。他们是被赶出来的,能带出来的东西不多,为了能在逆旅落脚,孙令耀甚至把自己的锦衣华服给典当了,还有玉佩什么。

  他手里其实还剩点典当的余钱,可是三人不事生产,若住在外头,成日靠典当旧物存活,恐怕撑不了多久。

  廖娘子倒是偷偷藏了点值钱的细软,还想塞个金钗给王婆婆,当做谢礼,王婆婆哪可能答应。

  王婆婆非但把金钗塞还给廖娘子,还指点起她,“这些都是往后你们保命的东西,别一时半刻全典当完了,那些容易脏污过时的锦衣大氅可以典当,硬货要自己藏好。

  “不是我咒你,乍然由大富一夜跌落,容易积郁,郁气一重,什么病啊痛的,保不齐就找上来。簪子玉佩当一个少一个,要为这样要紧的事备着,可不能为了吃喝人情送出去。

  “你的衣衫鞋袜全都换了去,当出来的钱,买两匹布,找个铺子裁成衣裳,这可比买成衣便宜。我不收你房钱,但你还有令耀,他束脩可不是小钱,笔墨纸砚看着不觉的,实则一买起来,钱和流水似的花出去。

  “他若考中举人,还有进士得考,我说句难听的,若是考不中,难道你就舍得不供了?还是得找个做活的生计,坐吃山空是吃不久的……”

  王婆婆洋洋洒洒说了许多,字字箴言。

  若是旁的,她兴许还帮不着这么多,可一朝落难,是什么滋味,该怎么做,没人能比王婆婆知道的清楚。

  聪慧明智如王婆婆当初也是踩了一堆坑,犯了许多错,才渐渐熟悉当下的日子。

  这转变,不是那么容易的。

  廖娘子也能察觉到王婆婆所言背后的拳拳真心,她这回是真的落泪,哭着向王婆婆道谢。

  她们是在岑娘子屋里说这些的,见廖娘子哭了,岑娘子默默帮她拍背顺气,感同身受的温声低眉,“会过去的,都会过去的,只要你家令耀出息,苦日子终归望得到头。”

  岑娘子做农妇时,那日子才是苦得一眼望不到头。

  就是熬,咬牙熬。

  她像是对廖娘子说,也像是对自己说,“等你儿高中,锣鼓喧天,帮你官人洗清污名,到那时,什么都会好起来。

  “你得盼着,等着,信着,慢慢就能熬见。”

  岑娘子开了衣箱,抱出最暖和的一床芦褐色被褥,往床榻上铺平。她还主动问起廖娘子,“你会不会针线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市井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