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决堤,陛下派人赈灾即可,怎会如此愁眉不展?”
朝堂之上,并未有后宫不得干政的宫规,大凡历代皇后宠妃,除了帝王真心爱重,也能匡扶国祚,若当真于国朝无用,只余宠爱,史书上到底留不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的仁慧太后便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阮含璋这样询问,景华琰也并未不悦。
“昌河在揭州处决堤,此处防洪堤坝刚修成三载,由时任布政使梅有道主修,按工部图纸计算,理应能防汛十载。”
能防汛十年的堤坝三年便被冲垮,以致揭州刚耕种的良田被冲毁,左近村庄造灾,甚至有小村落绝户。
这是大过。
阮含璋思忖道:“可是梅昭仪的堂叔?”
梅昭仪出身靖州梅氏,自前朝起便是世家大族,出过无数匡扶国祚的能臣,梅氏一族满门皆是能臣,两百年来或许家族命运起伏,却并未出过贪赃枉法的佞臣。
梅昭仪的父亲早亡,家中族长是其大伯,今任江南道都督,总管江南道三省大小事务。景华琰所说的梅有道是梅昭仪的三叔,三年前任揭州布政使,今岁已高升回京,任礼部侍郎。
朝中如今虽姚氏为主,然梅氏亦声名显赫,同样是肱股之臣,近臣姻亲。
阮含璋这两月后宫生活,并非只在棠梨阁做针线,朝中势力,后宫派系皆已握在手中。
如此,还要感谢阮忠良给她这样大好机会。
否则她也借不了阮家东风,顺利成事。
阮含璋轻声细语:“陛下忧愁,并非是因决堤这般简单,也因无法定夺此事。”
朝中党争不断,看景华琰这般神情,当年事定做得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把柄。
因此无法判断是梅有道自己贪墨,还是被仇敌陷害,无论如何,此事都不好下定论。
景华琰并不意外阮含璋的聪慧。
同她议政,甚至比姚相还要轻松。
因阮含璋并无私人立场,她一言一语,皆以陛下及国朝为先。
同景华琰立场相和。
“不错,爱妃如何看?”
阮含璋想了想,思及方才瞥见的奏折,上面只字片语,已经能拼凑出景华琰之计。
“于陛下而言,真相并不重要,毕竟时过境迁,旧事不可追,”阮含璋口齿清晰,“为今之计,赈灾为上。”
“昌河两岸是占城稻的主要产地,大片平原孕育了整个大楚一半粮产,如今揭州被淹,良田尽毁,除了赈灾,还要尽快拿出对策,以保金秋丰收。”
“陛下,臣妾所言对否?”
景华琰握了一下她的手,感叹道:“爱妃不愧为清州第一才女,是白鹤书院历年来最出色的学生,爱妃眼光颇深,让人欣慰。”
“臣妾可称不上是最出色的学生,论说治国有方,应是江清鸣师姐。”
景华琰牵着她的手,两人并肩前行,庭院中月色皎皎,昙花忽然绽放。
一阵馨香袭来,两人在盈盈庭芳前驻足。
阮含璋道:“臣妾总听昙花一现,然昙花盛开总是在子夜之后,今日倒是幸运,能亲眼所见,也不枉此生了。”
景华琰道:“这是孤品幽夜昙,比寻常昙花花开时早,却只一刻绽放。”
两人站在安静盛开的昙花之前,屏息凝神,等待花开花落。
微风乍起,高悬凉亭上的风铎叮当作响,景华琰仰头望天,只看到满天星河。
“明日终于要天晴。”
景华琰说:“果然苍天有眼。”
这几日,玉京也小雨不绝,左近郊县百姓耕种困难,每日披风戴雨,在泥泞天地里劳作。
春雨贵如油,却也希望晴天朗日。
到底过犹不及。
昙花盛放,月色朦胧,犹如下凡仙子,只人间一眼,便能流芳百世。
一刻之后,那盛放的幽夜昙缓缓合拢,至此,芳华逝去,只余袅袅芬芳。
“陛下,臣妾以为,若是耕种稻米不及,或可改种其他作物。”
景华琰重新牵起阮含璋的手,两人往丹若殿行去。
“爱妃所想,与朕不谋而合。”
阮含璋问:“御稻署如今可有新作物?趁此机会,小范围试种或有意外之喜。”
景华琰倏然笑了一声。
“爱妃,你怕不是能听朕心声?”
“陛下因何有此一言?”阮含璋在丹若殿门口驻足,抬眸仰视景华琰,“陛下龙章凤姿,远见卓绝,绝不会故步自封,臣妾并不知御稻署是否有新作物,但臣妾知晓陛下不会任由饿殍满地,百姓困穷。”
丹若殿中琉璃宫灯明亮温暖,在阮含璋背后点亮一圈光晕。
年轻的庄嫔娘娘仿佛刚落入凡间的仙子,如那昙花一现的幽夜昙一般,正含笑问帝王。
“陛下如此说,臣妾定是猜对了。”
“陛下可有奖赏?”
阮含璋笑容灵动,温婉可人。
景华琰微微低下头,在她额头上忽然落下一个温柔至极的吻。
“爱妃真是聪慧。”
景华琰牵着她的手踏入丹若殿,道:“先欠着,朕都记在心里。”
阮含璋脚步不停,她意味深长地说:“陛下金口玉言,莫要遗忘。”
国事繁忙,今日景华琰只是唤阮含璋说几句家常话,并无招寝之意。
待阮含璋沐浴更衣,在寝殿休憩读书,景华琰还在外间书房忙碌。
雪燕在阮含璋跟前伺候。
“恭喜庄嫔娘娘。”
阮含璋十分和气,亲自准备了红封给她,道:“这些时日劳烦你了。”
待阮含璋搬去长春宫,以后就不用再来丹若殿侍寝,同雪燕少有再见机缘。
雪燕摇摇头,同阮含璋并不生疏,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娘娘这般得陛下爱重,当真羡煞众人。”
阮含璋并不去问平日景华琰同其他妃嫔如何相处,只问雪燕织造局的趣事,两个人这一说,就有些意犹未尽,一直说了两刻方才结束。
过了亥时,阮含璋就开始打瞌睡。
她让雪燕去问一问梁三泰,梁三泰便亲自来报:“娘娘先安置吧,陛下还在忙。”
阮含璋颔首,吩咐道:“有劳公公了,公公日日侍奉在陛下身边,陛下宵衣旰食,公公也须日以继夜,公公还要好好保重。”
这位阮庄嫔娘娘一贯和气有礼,温柔雅致,她对待宫人从无傲慢之意,梁三泰心中自然是极清楚的。
听见她甚至关心自己一句,梁三泰富态的脸上露出感激笑容。
“多谢庄嫔娘娘惦念。”
阮含璋道:“陛下容易胃痛,如今正值春夏交替,还是要好好保养,你去看看御茶膳坊可备着汤羹,甜口要银耳雪梨羹,咸口要酸萝卜老鸭汤,若是有,呈给陛下,让陛下多多保重。”
真是体贴。
梁三泰诺了一声,行礼告退。
阮含璋便兀自睡下了。
雪燕轻手轻脚熄灭了三盏宫灯,只留桌前一盏,影影绰绰,照亮脚下路。
若在棠梨阁,阮含璋的睡眠极轻,很容易被声音吵醒,但她心宽,并不纠结此事,即便吵醒也能翻身再睡。
到了乾元宫,她睡得反而沉一些。
整个长信宫,最安全的怕就在此处。
过了子夜,景华琰才洗漱更衣,慢慢往寝殿行来。
梁三泰轻轻推开槅门,正待上前点亮宫灯,景华琰便挥手。
“你去歇息吧,明日让彭逾伺候。”
梁三泰退下,景华琰自己踏入殿中,转身关好房门。
寝殿静谧,只有昏黄宫灯,景华琰一路来到拔步床前,伸手掀开百子千孙帐。
阮含璋安静睡在床榻里侧,给他留了一半床铺。
她平躺在软枕上,身上的薄被盖得整齐,面容有些模糊,只听她呼吸声,能知她睡得安然。
真是心大。
景华琰摇着头笑了一下,这一刻,他的心也莫名跟着安静下来。
与她并肩躺在床榻上,身边是熟悉的蔷薇香气,景华琰以为自己会失眠,脑中总有纷繁的政事,一刻也不停歇。
然而躺了片刻,困意便侵袭而上,扰乱了他的神志。
在入睡前最后一刻,景华琰想:没想到庄嫔还有催眠之用。
以后若是难眠,倒是可以招她共枕。
————
五月十四,是徐德妃二十有三的生辰。
因非整寿,也因前朝政事,因此宫中不预大办,徐德妃上奏仁慧太后,宴请满宫姐妹并太妃等一起至御花园落英轩小聚,一起享宴听曲,说话游园便可。
这般贤惠懂事,让仁慧太后非常满意,口谕称赞其孝心有加,亲自让彭姑姑到各宫邀请太妃们。
先帝身边宫妃,份位低的多半都去隆福寺为国朝祈福,其余在宫中的宫妃们,诸如德太妃、淑太妃等都随公主移居公主府,在宫外更自在。
留在宫中的,便只有仁慧太后、皇贵太妃、贵太妃及几位太嫔,有的因子女年少尚未成婚分府,有的不喜礼佛,各有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