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误会解开了,还是哥哥的故人,她不是应该更亲近才对吗?
颜彻没有解释:“听话,提防着点便是。”
令颐呆呆“哦”了一声。
*
回程的路上,商雪湄主动请缨照顾令颐。
她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却时刻留意着令颐的需求,适时地递上茶水、点心,替令颐整理发髻。
面对这样小心翼翼的恭敬和体贴伺候,久而久之,令颐也不好意思再冷脸拒绝。
“姜姑娘,雪湄在扬州时,便听闻大人身边有位才貌双绝、心地纯善的妹妹,在扬州布施粥米,活人无数,美名远扬。”
她声音清泠,带着恰到好处的谦恭与亲近。
“如今得见,果真是明珠生辉。”
“难怪大人……视若珍宝。”
令颐没听出她的弦外之音,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商姐姐过誉了,你身子还未大好,快坐下歇着,这些小事不用劳烦你的。”
商雪湄微微欠身,姿态放得更低。
“姑娘折煞雪湄了,雪湄不过是一介下人,承蒙大人垂怜搭救,已是天大的恩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雪湄的本分,还请姑娘莫要推辞。”
她言辞恳切,眼神温顺。
见她如此谦卑感恩,又提及是哥哥所救,令颐心中那点因婚约而起的芥蒂渐渐消散,戒备之心也放下了许多。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气氛倒也平和。
忽然,商雪湄的目光落在令颐的唇上:“姑娘唇上这胭脂,似乎有些晕开了?”
“啊?晕开了?”
令颐下意识地摸了摸唇瓣:“许是方才吃点心的时候不小心蹭花的吧。”
商雪湄莞尔一笑,拿绣帕帮令颐擦唇角。
就在她抬手擦拭的瞬间,宽大的素袖随着动作微微向下滑落,露出一截纤细的手腕。
腕间,赫然系着一条红绳编织的手链。
令颐看着那手链,瞳孔骤然一缩!
手链上,挂着一个用上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的玉麒麟。
麒麟的形态、大小、乃至眉眼神韵,竟与她贴身佩戴在颈间、颜彻所赠的那枚玉麒麟项坠一模一样。
令颐她强压下翻涌的情绪,指向商雪湄的手腕:“商姐姐,这玉麒麟是?”
商雪湄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自己手腕,微微一怔。
随即露出一抹带着追忆与淡淡哀伤的浅笑。
她轻轻抚摸着那枚温润的玉麒麟,声音低柔:“这个是很多年前,家父特意寻了上好的玉料,请能工巧匠雕琢而成的一对儿。”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令颐,目光平静无波。
“一只赠予了当时的……颜郎君,另一只,便留给了我。”
轻飘飘的话语,如同锤子砸在令颐心口。
她下意识地抚上自己颈间那枚同样温润的玉麒麟,只觉得那熟悉的触感此刻变得有些烫,几乎要灼伤她的皮肤。
“这样啊……”
她听见自己干涩的声音响起,掩饰不住的失落。
商雪湄看着她黯淡的神情,缓缓垂下了眼帘。
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完美地掩盖住了眼底一闪而过的情绪。
第58章
颜彻一行人离开京城时还是盛夏,归来时,京城已披上了初冬的寒霜。
回城当日,万人空巷,从巍峨的城门楼一路到森严的宫阙。
朱雀大街两侧人头攒动,百姓们争相一睹这位立下不世之功的年轻首辅风采。
旌旗仪仗逶迤如龙,甲兵开道,簇拥着那辆象征着无上权柄的玄色马车,在震天的欢呼中缓缓前行。
盐税巨额亏空的罪魁祸首被揪出伏法,江南豪强势力被镇压,濒临哗变的军队被他以雷霆手腕安抚、分化、拉拢。
这一桩桩一件件,皆是泼天大功。
太皇太后大悦,在宫中设下三日宫宴,款待颜首辅及麾下有功之臣。
金銮殿内,灯火辉煌,珍馐满席。
太皇太后与皇帝端坐龙椅,她举杯,面朝坐在主宾席的颜彻。
“颜卿忠勤体国,智勇无双,实乃社稷肱骨”。
满殿勋贵重臣无不随声附和,赞誉之词如潮水般涌向那位青年首辅。
颜彻身着御赐的蟒袍玉带,容颜俊美,神色沉静。
举杯、谢恩、应对,每一处礼仪都周至妥帖,无可挑剔。
令颐作为颜彻的妹妹,亦在受邀之列,席位紧邻着长公主萧明玥。
萧明玥看着席间风仪万千的颜彻,凑近令颐道:“颜大人好厉害,此番从江南回来,当真是风光无限,无人能及!”
令颐自然也是骄傲的。
但是想起哥哥最近的恶劣行径,她小声嘟囔道:“是啊,哪方面都很厉害……”
“姐姐说的是哪方面?”
令颐脸上一烫,赶紧道:“不不,我是说……哥哥确实很出众!”
萧明玥连连点头。
她又拉着她的袖子问:“对了,听说姐姐也跟着去了江南?快跟我讲讲,江南水乡是何等景致?可有什么新奇好玩的?”
两人小姑娘叽叽喳喳分享着别后见闻。
当萧明玥听到令颐在江南遭遇刺杀,惊得花容失色:“天哪!姐姐你没事吧?可有伤着哪里?吓坏了吧?”
令颐连忙安抚:“殿下别担心,我没事,就是受了点惊吓。”
“倒是哥哥为了护我,肩头中了一箭,伤得很重,养了好久呢。”
想起谷底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和颜彻染血的苍白面容,她的小脸也不由得白了白。
萧明玥赶紧安慰了几句,令颐摇头说自己没事,两人又开开心心吃了起来。
*
三日的宫宴终于散去。
回到阔别已久的颜府,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芳菲和晴雪早已在二门处翘首以盼,一见令颐的身影,立刻迎了上来。
“姑娘!您可算回来了!”
芳菲眼圈微红,拉着令颐的手上下打量,嘴里不停念叨着。
“姑娘瘦了,江南的日头也太毒了些。”
“快让奴婢看看,可有哪里不舒坦?”
晴雪也在一旁关切地问候着,随即目光落在令颐身后跟着的两个面生的俏丽丫鬟身上。
她故意酸溜溜地打趣道:“唉,怪不得姑娘去了江南这许久,也不甚想念我们这些旧人了,原来是又寻了两个水灵的新妹妹伺候呢!奴婢们可要吃醋了!”
令颐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哪有的事!璎珞、玉珠,快见过芳菲姐姐和晴雪姐姐。”
璎珞和玉珠连忙上前,恭敬
地行礼问好。
“她们俩是扬州知府衙门的侍女,随我回京的。芳菲,她们就交给你调教了,规矩要仔细教好。”
芳菲笑着应下:“姑娘放心,奴婢省得。”
令颐又转向晴雪,问道:“我离京这些日子,同文馆那边可还好?大家都怎么样了?”
晴雪回话:“馆里一切都好,先生和姐妹们常念叨姑娘呢。”
“若姑娘想去,明日奴婢就陪您一同过去瞧瞧?正好也散散心。”
令颐点了点头:“好,明日就去。”
另一边,颜彻吩咐下人们将行李箱笼收拾妥当,各归其位。
赵福忠上前请示:“大人,商姑娘该如何安置?是留在府中,还是……”
颜彻淡淡道:“安排到西郊别院,派两个稳妥的人过去伺候。无事不必回府禀报,更不许她过多接近令颐。”
“是,老奴明白。”
*
翌日,令颐带着精心准备的江南特产礼物,来到了同文馆。
她一路走一路想,祝师姐见到她定会欢喜,羡文师兄说不定又要打趣她,李友仁那个馋猫肯定要抢点心。
祝师姐见到她肯定会高兴,说不定还要捏捏她的脸。羡文师兄嘛,肯定又要摇着扇子,打趣她“小师妹又去江南搜刮民脂民膏啦”?至于李友仁还有其他几个馋猫同窗,说不定一下就把她的点心抢光了!
想着朋友们惊喜的表情和热闹的场面,她脚下的步子越来越轻快。
馆内依旧书声琅琅,亭台楼阁依旧。
令颐走着走着,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