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的失重感让令颐低呼一声,下意识地搂紧了他的脖颈。
视野瞬间拔高,整个人被稳稳地托在他坚实温暖的臂弯里。
裙裾柔柔垂落。
这是颜彻第一次这样抱她。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像抱小孩子一样抱她,让她坐在自己的手臂上。
比起从前的拥抱,她现在失去所有
的着力点,只能全然依附于他。
整个世界只剩下他怀抱的方寸之地。
“嗯……”
她埋首在他颈窝,发出一声模糊而满足的轻哼。
虽然跟上次的也不一样,但她……觉得很满意!
片刻后,颜彻将她轻轻放下,帮她整理好蹭乱的鬓发。
指尖不经意般掠过她微烫的耳垂。
令颐朝他绽出一个甜美的笑。
“谢谢哥哥,令颐不打扰哥哥啦!”
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清亮欢快,转身便要跑出书房。
脚还没跨出门槛,却被人从后头一把搂住。
瞬间将她锁回方才的怀抱。
“妹妹这便走了?”
他声音不复往日温润,透着一丝压抑的低沉。
令颐猝不及防,困惑仰起小脸看向他。
烛光下,他俊美的脸庞线条有些紧绷,凤眸漆黑如墨。
目光沉沉地锁着她,带着一种……被冒犯后的不悦?
令颐心里不解。
“令颐来就是想要抱抱的呀,抱完了,令颐不走嘛?”
一副用完即走的姿态。
颜彻沉默了片刻。
他不动声色将心里翻涌的暗流强行压下,缓缓松开手臂。
“去吧。”
他唇中吐出两个字,声音恢复往日平静。
令颐小声说了句“哥哥再见”,带着些许疑惑跑出了书房。
颜彻微笑看着她离去的身影,慢条斯理整理好衣衫。
满室只剩下幽静的烛光和若有若无的馨香。
过一会,邵玉和鲁贽踏入书房。
两人躬身行礼:“元辅大人。”
颜彻微微颔首,示意二人落座。
邵玉道:“此次科举改制,都察院阻力最大。几位御史言辞激烈,对新政条陈百般挑剔,处处掣肘。”
鲁贽接话:“那帮老御史骨头硬得很,只认什么祖宗成法。”
颜彻静静听着,神色未变。
“眼下改制初行,人心未定,不宜与他们正面硬撼,激起更大的反弹。”
“硬骨头,需得慢火炖,急不得。”
他薄唇轻启,语气清晰而沉稳。
“不过,下次可就没有这么轻易放过了。”
邵玉听着他的话,敏锐地捕捉到他不同寻常的语气。
联想到方才隐约瞥见令颐姑娘匆匆离去的背影,以及颜首辅眼底尚未完全褪尽的暗色……
邵玉心里蓦地一动,生出些意味深长的感觉。
第32章
令颐这段时间还在想拥抱这门功课。
她一边琢磨不同拥抱的感受,一边记在手札上。
有时突然想起什么要点,正吃着东西便去拿笔。
芳菲和晴雪在一旁整理着案几上的请帖,兴致勃勃念叨着。
“姑娘您瞧瞧,自从文会过后,这京中多少诗会雅集、还有那些高门贵女,都巴巴地给您递帖子呢!”
“是啊,姑娘如今可是京城的大才女了。”
两人一抬眼瞧见令颐支着下巴,拿着笔神色怏怏的样子,对她们的谈论似乎毫无兴趣。
她们连忙笑着岔开话题。
“马上就是中秋了,今年大公子和姑娘都在府上,想必会很热闹呢。”
“是啊,中秋还是要热热闹闹的才有味呢。”
令颐抬起头:“中秋?”
她这才意识到,马上就是八月十五了。
心里像是被什么轻轻触动了一下。
也不知道远在景州的爹娘和兄嫂他们,此刻是否安好?
想起远在岭南的家人,她心情低落下去。
午后天色骤变,一场急雨倾盆而下。
天色昏黑,豆大的雨点噼啪砸在窗棂。
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睡觉,令颐蜷在榻上,迷迷糊糊沉入梦乡。
梦里,她回到姜府那个熟悉的庭院,爹娘兄嫂的笑语近在耳畔,传来桂花糕的甜香气。
“阿娘!”
她从梦中惊醒,惊恐看向四周。
周围一个人一人没有,只有窗外的雨声。
芳菲和晴雪听到动静冲进来,只见姑娘小脸埋在锦被里,呜咽哭个不停。
“姑娘怎么了,可是倚梦症又犯了?”
芳菲急急转身:“快!快去请大夫!”
此时,内阁衙门,灯火在雨幕中显得格外清冷。
颜彻刚处理完公务,踏入内间,便见赵福忠面色焦急等待着。
“怎么了?”
赵福忠迎上来:“大公子,府里刚传来消息,姑娘方才梦魇惊醒,哭得厉害,芳菲她们已去请大夫了。”
颜彻看了看天色。
秋雨如注,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夹杂几声惊雷。
他道:“回府。”
赵福忠急忙拦住:“大公子,这会雨势太大了,好些地方积水过膝,车马难以行走。”
“不如稍待片刻,等雨势小些再回府。”
“不必。”
颜彻打断他,语气没有丝毫犹豫。
他接过赵福忠手中的另一把伞,毫不犹豫踏入雨中。
颜府内,吕大夫将腕枕收好。
“二姑娘这是忧思过甚,待我开些安神的方子吧。”
芳菲和晴雪恭敬应下:“有劳大夫。”
令颐恹恹靠在软枕上,小脸苍白,眼圈红肿。
门外传来侍女的通报声。
“大公子。”
帘栊挑开,颜彻大步走到床边,衣摆下缘已被泥水浸透成深色。
几缕微湿的鬓发贴在额角,还挂着晶莹的水珠。
令颐见到哥哥,鼻尖一酸,委屈涌了上来。
“哥哥……”
“还好么?”
颜彻在床边坐下,伸出手,似乎想碰碰她的额头,又怕自己手凉。
令颐扑进哥哥怀里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