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簪缨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林叙然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2 KB   上传时间:2025-09-07 14:51:32

  部分言官上疏,认为前法处罚已然不轻,罪加一等实是过重,应当慎刑。

  明光殿对此拒不纳谏,全无怀柔之意。

  这是新帝登极之后,头一回主动展露出其铁腕。

  刑部揣摩上意,举荐薛向主审此案,薛向雷厉风行,仅过半月,诸案已结。

  这时已近岁末,玉京飘雪日多,崔述的身子又显出些旧疾复发的症候来。

  腊月廿日,核验完近日僚属清点太仓的录册结果,他早早下值,回到雪蕉庐。

  驭风正在院子里踏雪撒欢,一路行来全是梅花印记,他不禁愈行愈笑,眉目渐渐舒展开来。

  用过晚膳,天色已黑尽,奉和劝他早些休息:“清账追缴一事,前前后后劳心劳力了大半年,如今入冬,郎君还是当注意身子,多加休息为要。”

  崔述在窗前静坐,目光虚虚落在黯寂的夜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奉和无奈摇头,回到内间取出一件天青色厚氅替他披上。

  崔述遣他出去:“你先去休息吧。”

  有其他仆从待命时,贴身伺候这样的事奉和通常不会亲力亲为,便道:“那我便先下去了。当心寒意侵体,郎君还是早些休息为宜。”

  不过片刻,奉和又快步折返,刚至门口便急忙通禀道:“郎君,圣上来了。”

  崔述一怔,起身迎至外院。

  

第55章

  ◎无论何时何境,你都不能疑我。◎

  齐应一身玄色,清癯的身形在雪中愈显萧索。

  崔述看过去,动作为之一滞,才拱手道礼:“天冷夜寒,陛下远道来此,为人臣子,满心愧然。”

  “这几日天又发寒得厉害,带孙太医来替你瞧瞧。”齐应反客为主,“进内院吧,里边儿说话暖和些。”

  三人进到西暖阁,奉和命人新添上两盆烧得滚红的炭。

  室内陡然热起来,齐应解下玄氅,于主位落座。

  崔述与孙太医在下首陪坐,号过脉后,孙太医道:“崔少师这身子,实有匮乏之症,脉象有虚浮之迹,望日后俭省心力,务以休息为要。”

  “心力不济不算大事,唯畏寒一症,还望孙太医赐良药以病除。”崔述道,“冬日易感风寒,常误要事,实受其扰。”

  孙太医面色陡沉:“畏寒是先前受寒症落了病根,若冬日里以休养为要,不劳心劳力,辅以良药,三五年间也当病愈。独心力暗亏,实是最损身子根基,还望崔少师听我一言,勿忧思,勿操劳。”

  崔述应下:“是。我记劳了,谢孙太医。”

  奉和上前引孙太医下去开方。

  崔述这时才问:“陛下深夜到访,是有急事?若有事相商,召臣入宫便可,陛下何须亲自来访,受这舟车劳顿。”

  齐应伸出手来烤火,炭火灼气激得他又是一阵咳嗽,侍从忙呈上药茶来,他浅啜了一口,慢慢将咳嗽止住,才说:“我身子近来不大爽利,除朝会外,甚少召见臣工,与你也已有许久未曾单独说过话了。”

  “陛下保重龙体。”

  “我这是娘胎里带来的病根,三十余年,已受够磋磨,知晓沉苛缠身的难捱。”

  齐应慢慢接道:“沧州旧事,为防有心人跟踪查探看出端倪,力求以假乱真,累你一路吃了不少苦头,更受伤患疾。”

  “这几年里,我心里始终过意不去,赠了多少良药与你,但总不见效,岁初你还仍因染病告假了不少时日。”

  雪打窗棂,齐应循声看去,被紧闭的窗户阻了视线。

  “连日寒气砭骨,我身上这症状一加重,便惦记起你来,怕你旧疾复发,日子难捱,正好今日政务少些,便亲自带太医过来瞧瞧。”

  崔述起身谢恩:“陛下身子不适,仍挂念臣,臣感激涕零,难以言表。”

  齐应再饮药茶,将喉间的干痒之意压了下去,道:“不必多礼,我既是私下来看你,便不必拘于君臣虚礼。”

  待他重新落座,齐应才接道:“查账追缴一事,前后持续将近一年,几乎全赖你一人筹谋,又是件艰辛事,让你费了不少心神。临近年关,除了东宫课业那头免不了还要你多费心,余的还是多歇着。”

  他踌躇了片刻,才道:“我思来想去,户部这头,还是应当擢一个得力些的尚书,替你减些负担,你意下如何?”

  “尚书之位空缺已久,臣以侍郎身份领户部事也已逾一年,终究不合常法,朝中亦非议良久。陛下确实应当速速斟酌好人选,臣也好乐得清静。”

  “述安。”齐应唤了一声,却没有接着往下说。

  炭火烘得他面色近乎酡红,崔述抬眸看他一眼,没有应声。

  “述安,我不愿与你离心。”

  齐应话说得慢,竭力克制着胸腔内涌动的躁郁之气,才能以平静的语气将这一番话说来。

  “你我君臣走至今日,既无盟约相束,亦无利益相诱,全凭丹心相照。”

  “述安,无论何时何境,你都不能疑我。”

  “光通宁河工事这一件,便将太仓掏了个干净,但事涉万民,不能不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少抱负尚未施为,便阻在了这内里虚空的太仓上。你这一出,实是解了燃眉之急。”

  齐应猛然又咳了起来,身子震颤,以帕捂口的手颤得几要贴不住脸。

  侍从心惊,忙上前奉药。

  崔述心念微动,却没有动作,仍旧坐在原处。

  齐应摆手将人屏退,自个儿咽了一口药茶,慢慢往下说:“这一年间,你面上不显,里头多少难事,也不曾全数向我吐露,但我知晓与众为敌有多不易。我又未曾明面上站出来全力支持你,朝臣见我如此,心怀叵测者众多,推诿攻诘乃至谩骂者亦不鲜见。这一路走得艰难,全凭你之心力,步步筹谋推动,是我对不住你。”

  这番话说得恳切,崔述隐有动容,终是道:“为陛下分忧,为臣本分。”

  “钱粮民生,无一不是重中之重。户部本是让你大展身手之地,但你年纪太轻,在朝资历不高,我已破格提你入政事堂议事,在此之前,国朝一百余年,还不曾有过像你这般年纪的中枢大臣,若再让你兼户部尚书,恐声讨之声将不绝于耳,这才取了个折中之法,让你先入中枢,再以中枢大臣并户部左侍郎之身份暂摄尚书事,待有合适的尚书人选再行任命,由是朝中非议之声才小了许多。

  “但经查账追缴一事,朝中对你的不满之声又甚嚣尘上。值此关头,户部事先由新任尚书接手总领,政事堂中,徐相亦有主见,你不必过多操心,先安心歇息一阵。等过些时日,我会给你个交代。”

  翻倍缴银以获捐免,在儒生口中是毫无疑义的变相敛财手段,并不因贪官坐赃而具备完全的正当性。而齐应最后一道加等处罚的诏令,则更是被认为用典太重。

  加上这大半年里朝中上下累积的怨气,需要有一个泄愤的出口,才能平息廷臣之怒。

  他为帝王手中刀,集聚了大多怨望,如此自然是最佳抉择。

  崔述深谙此理,亦无分辨之辞,只淡然垂首领命:“但凭陛下安排。”

  齐应要走,崔述起身相送,却被阻下:“天寒,你莫出去了。”

  崔述依言住脚,叫奉和代为送客。

  待人走远,崔述行至廊下,仰头去看半空洋洋洒洒的飘雪。

  一粒雪沫子砸下来,悄无声息地没入衣领,令他在无人处倏地一激灵。

  昭宁元年的末尾,便在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迤然远去。

  纵有圣手开方,到底没能抵御得过这场寒彻骨,崔述年关前便病得厉害,称病不朝。

  齐应提拔度支清吏司中清账首功的清正老臣为户部尚书,统领部中一应事宜,并大幅调整户部人事。又因崔述告长假,以政事堂中政务繁忙、要员缺失为由,补一名翰林重臣议事。

  一时间,崔述身上便只剩一个太子少师的闲差,偏因告病,连明德殿的例行讲学也推脱不去,彻底淡出朝堂。

  虽无明文贬黜,却实失圣心,明光殿这般暧昧态度叫朝臣琢磨不透,官员们私下聚头,总免不了要嚼上几句舌根。

  崔述则浑然不觉,闭门谢客,趁此机会,四下延请名医,认真调理起身子来。

  虽见效甚微,但见他当真静心养身,奉和喜不自胜,每日乐此不疲,试遍民间良方。

  崔述见他用心良苦,愈发配合,日复一日地喝着那并无太多效用的苦药。

  年夜那日一早,蒋萱便派人来请他回府相叙。崔述未应,蒋萱便特地吩咐厨房晚间菜膳皆多备一道,预备送往别业。

  消息传到崔公耳里,崔公勃然大怒,当即制止。

  是夜别馆仆从准备了一桌尚算丰盛的晚膳,崔述尚在病中,食欲寡淡,于是令诸仆役入席自便,自个儿则早早回了寝屋。

  奉和在外看了半日,叹道:“郎君心里想必不好受。”

  “手中刃,盛时则用,衰时则弃,从来如此。”束关往嘴里倒了一口寒刀烈。

  酒气熏人,奉和跳起来将他往外撵,声音不觉间提得老高:“郎君尚在病中,不宜沾酒气,你离远些再过酒瘾去。”

  纷闹声远去,里间的灯倏然灭了。

  昭宁元年的最后一夜,悄然远去。

  翌日宫中大朝,崔述亦称病未出席。宫中数下恩赏旨意,亦无崔府在列。

  至此,朝臣基本揣测清楚圣意,心思又活络起来。

  这起朝中近来最大的人事更迭,终在百官的议论声中落定。年节里的崔府门庭,亦不似去岁崔述尚为天子近臣时那般车马盈门。

  正月初五,众人年节相贺已近尾声,方在大朝上大受表彰恩赏的永定侯长子、刑部右侍郎薛向携厚礼至崔府拜会。

  彼时崔允望正与其有一搭没一搭地叙着闲话,套问他在这节点前来的目的。

  谁知薛向起身,执后辈礼,铿然道:“晚生薛明劭,特来求娶贵府千金崔二姑娘。”

  先因追缴赃银一事,群臣大肆弹劾崔述脱逃旧事,崔允望与崔则也被弹劾包庇窝藏应当同坐。后又因齐应调整人事,崔述在朝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连番遭遇打击,虽未被治罪,但崔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不可谓不尴尬。

  众人明面不好避,私底下算盘怕已打了不下百轮,都是人情练达的人精,各个变着法地寻由头远离。连长袖善舞的蒋萱这回都犯了难,不知当去谁家拜贺。

  崔允望如何不知崔家如今处境,是以当面前这位炙手可热的永定侯长子说出这话的时候,他几乎有些怀疑自个儿听错了,不得不再次确认了一遍:“你说什么?”

  然而薛向目的明确,未加遮掩,径直道:“晚生欲求娶崔二姑娘,还望崔公允准。”

  不啻平地惊雷,连空中细雪都短暂地悬滞了一息。

  

第56章

  ◎认准了崔家最后一个未嫁女的身份。◎

  崔允望至此不得不正视薛向提出的请求,然而一想到小女那不知世故的模样,一时不愿,只道:“薛侍郎便是有心求娶,仍当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应由永定侯遣冰人前来说合,断没有自行前来的道理。贵府礼数有缺,暂议不得此事。”

  薛向神色自若,好言解释道:“晚生所携,不过新春贺礼,并非聘礼,崔公不必如此生气。”

  又道:“况我自来认为,既是与我缔姻,自当由我来说更合理,如此方能表明我之心意,晚生并不觉得如此不合礼数。但崔公既认为不妥,明日再请家父登门,与崔公面议。”

  崔允望一颗心沉沉往下坠,竟从这话里听出了几分威逼意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簪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