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来了个穿石榴红素面锦缎综裙的年轻妇人,肤若初雪,柔顺的青丝规规矩矩地挽成圆髻,通身没什么特别华贵的首饰,却能一眼瞧出她是个难得的美人,晨光熹微下,也依旧光彩夺目。
“孟姨娘。”
青娆听见丫鬟的称呼,不由微微一怔。她听黛兰说,国公府的几位姨娘里,属孟姨娘宠爱最少,她还当她生得不美所以不讨国公爷喜欢,却没想到,是个如此熠熠生辉的美人儿。
至少和丁姨娘比起来,是近乎明珠与鱼目的差距。
孟姨娘不得宠,膝下又没有子嗣,她的待遇就远远比不上丁氏,人虽只晚了丁氏半步,却被拦在了屋外要求等候。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一个微挺着肚子,艳若桃李的女子被众星拱月着到了廊下。
她看见孟氏,神情倨傲地抬着下巴,笑道:“妹妹来得倒早。”孟姨娘知晓她在嘲讽自己在正院没体面,但她并不作声,只是低着头应是。
方氏一拳打在棉花上,顿觉无趣,懒得理会她,便对守门的丫鬟要求通禀。丫鬟进了屋,不多时便折返,笑着道:“夫人才刚穿戴整齐,姨娘们请进吧。”
方氏率先进去,看见已经在里头端茶倒水的丁姨娘,就轻哼了一声。
陈氏如今倒是抬举丁氏,全然把她当自己人似的,散着头发也肯让她进来伺候,倒要穿戴整齐才肯见她和孟氏。
方氏重新将周绍的宠爱转圜,对着陈阅姝便又敷衍了起来,只是虚虚地行了一礼便坐了下来。孟姨娘则要规矩得多,可除了行礼外,旁的一句话也不说,像根木桩子。
鹤哥儿正坐在炕桌边吃糕点,吃得多了,乳母王氏就哎哟了一声,道:“小主子,这东西可不能多吃,小心积食。”
方氏就扫了一眼,瞧见碟子里精致的糕点,目光顿了顿。她从前不爱吃甜食,如今肚子里揣了一个,倒时常有些贪嘴。
想着陈阅姝都敢给鹤哥儿吃,可见里头没有什么文章,便笑着道:“夫人这里的糕点瞧着倒是可口。”
陈阅姝看了她一眼,笑道:“新得了个灶娘,手艺倒是不错,鹤哥儿很喜欢吃。黛眉,也给方姨娘两块尝尝。”
黛眉就笑着上前哄鹤哥儿,从碟子里取了两块。鹤哥儿心里有些不情愿,但他自来就被教导要有容人之量,何况方姨娘肚子里还有他的弟弟妹妹,所以他扁着嘴,但还是痛快地让了。
方氏本有些赧然自己如今的脾性,但见陈阅姝对她予取予求又得意起来。她尝了一小口马蹄卷儿,又酥又甜,很是可口,三两下倒是将两块都吃尽了。
若非这东西是在众目睽睽下鹤哥儿一直在吃的,陈阅姝也不敢给方氏吃,免得她赖上自己。如今见她喜欢吃,却也不提再赏她,只笑着和其他姨娘说起不日请针线房的人给她们做新夏装的事。
方氏就心里泛酸:她再是得宠,到底也只是个妾,还得和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姨娘一道在大厨房里用饭。不像陈阅姝这里,设了小灶房,还能时不时请新的灶娘,光是吃的花样就叫人艳羡。
等姨娘们要告辞时,陈阅姝淡淡地开口道:“府里正在给先太子守孝,国公爷最重规矩,各位妹妹也需守着规矩,否则惹出祸事来,我定要禀了老王妃,发落了那人!”
她眼风扫过方氏,方氏便有些心虚地低下了头。
数月前,周绍拒绝了她给他安排的美貌丫鬟,她原先心里是欢喜的。可如今眼见着周绍来正院来得越来越多,纵然知道陈阅姝是个病秧子,又善妒,恐怕周绍过来就是有个歇脚的地方,可她心里还是发慌。
她怀着身子,周绍待她多谨慎,一到夜里就要回书房睡,半点不肯叫她沾身,两人能聊家常的时间都变少了。这样下去,她只怕这一胎反倒叫二人渐渐生疏了。
昨日请大夫时,她就隐晦地问了以她如今的月份是否能同房。
照她想,宗室这么多,哪能真给先太子守六个月的孝,总归她肚子里已经揣了一个,也不会惹出大的乱子,屋子里的事儿,皇帝老爷哪里能晓得?
哪晓得外头的大夫也是个嘴不严的,这样快就将消息传到了正院。
前些日子刚领教过正院的手段,她眼下并不敢再当面锣对面鼓地同陈阅姝作对了。于是,倒是难得低眉搭眼地应了一声。
等人都走了,陈阅姝揉了揉眉心,道:“去喊她进来。”
没说是谁,黛眉却立刻会意。
今日一早,夫人刚起身时,她就同她说了这回事。青娆的小小糕点,贿赂不到她心里去,可她算计俞妈妈的手段和出头的本事,倒是叫她记在了心里。
她隐隐觉得,夫人是需要这样的人的。
扶柳生得貌美,头脑却太简单,别说是夫人,就连她一直也不大看得上眼。且只论貌美,扶柳还比不上孟氏呢。
果然,她和夫人禀明了之后,夫人并没有一口回绝。等尝了青娆的手艺后,一向用不了几口早食的夫人竟然吃了两块江米糕。她生怕夫人吃多了江米咳嗽加剧,这才劝下了。
夫人便叫人去喊青娆过来。
后来鹤哥儿来了,一见这糕点就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夫人,夫人笑得无奈,尽皆给了他吃。看他吃得开心,眉目就更温柔了。
夫人用人,是有自信的。但凡有可用之处,她就会将人打磨顺手,变成她得力的武器。她不认为,夫人会因为青娆的美貌就将她搁置在一边。
等青娆进来了,规规矩矩地给陈阅姝行了礼,就听她道:“你的手艺不错,从今日起,你便负责给院子里的主子做糕点,若点了北菜,也是你做。”
青娆怔了怔,抬眼看见那两碟子快见底的糕点,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
作者有话说:晚安
第32章 竹林中偶遇的那抹纤细丽……
晨起便应付了满屋子的莺莺燕燕,纵然是为了叫她们知道尊卑贵贱,到底耗了陈阅姝的心神,故而说完这一句,见青娆一脸欣喜地谢了恩,赏了她几个银锞子,便点点头叫她出去了。
黛兰熬好了药从外头进来,正撞上出去的青娆,她怔了怔,很快明白了什么,脸上绽出了欢喜的笑意。
青娆与她眼神交汇,不敢多说,抿着唇含笑出去了。
黛眉拿了迎枕垫在陈阅姝腰后,小心地将她扶起来,才从黛兰手里接过药碗,慢慢地喂着她。
陈阅姝病中喜静,很快屋里就只剩下主仆两个。
黛眉见她用完了药许久,眉头仍然蹙着,不由劝道:“夫人,您且将心放宽,有什么事交代我们去做,您的身子才能养好。”
说是如此,可如今这新换的药吃了也没什么起色,陈阅姝早就心灰意冷了。
她现在满门心思都挂在鹤哥儿身上,只想为他多筹谋一些,叫他日后的路走得更顺当。
但昨日照春苑闹出的那事,倒是给她提了个醒。
国公爷从前追随先太子,颇为忠诚,先太子也十分看重他,许多重要的差事都交给他办。先太子一去,皇帝违背礼法让宗室全都替太子守孝六个月,虽然荒谬,但眼下也没人敢有异议。国公府这里,就是不看礼法,为着从前的情分,国公爷也会照做的。
这些日子,他虽然偶尔去方氏和丁氏那里,却也只是看看孩子,并没有留宿。
可方氏这个眼皮子浅的,怀着身子还一门心思想争宠,差点闹出乱子来……
如今正是风口浪尖上,她没有精力关注外头的事,却也能从周绍每每夜不能眠,与各路官员打交道的表象中瞧出里面的风起云涌。
先太子薨逝了,皇帝陛下极度伤心,近日发落了不少不安分的臣子,导致没人敢在这档口提再立储的事。但陛下再伤心,祖宗礼法不可废,为国本计,早晚要再从宗室里头选储君。
眼下虽还看不分明,但裕亲王妃的亲妹妹祝氏近日已经下了两回帖子说想要上门拜访了。她同周绍说起这事,周绍只让她以病推却了,但能推一时,总推不了一辈子,早晚要见的。
有这样心思的人怕不止裕亲王一家,陛下的侄子辈里,受宠或是关系近的不止一位,从前没指望也就算了,如今各家都有机会,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别人登上大宝?
就连他们家……她也不确定周僖或是周绍有没有这样的心思。夫妻俩近来虽然关系比从前近了,但许多话,周绍不愿同她讲,她也不习惯与他议论这些了。
外头的事错综复杂,她一时抓不住脉络,倒是宅门里头,确实要给这些妾侍紧紧皮子,免得落人话柄坏了大事。
说起妾侍,她又想起青娆来。
这丫头生得着实貌美,只是她从前是四妹妹那儿的人,她总不愿将她推到周绍身边去。
但这些时日的调教,她也算是知事了,一向待她和院子里的一等丫鬟很恭谨,亦不曾犯什么错。只消叫她的心思扭正过来,认清现主,不再指望着陈府那边,倒也能算半个可用之人。
如今她病重,方氏怀了身子,丁氏虽侍奉她恭敬,可到底是个目不识丁的婢女出身,周绍待她,只能说是有些情分但并不多。比起从前那位红袖添香的钱姨娘,丁氏还差得远。至于孟氏,一向不得周绍宠爱,日后恐怕也很难出头。
这样一算,等府里出了先太子的孝,方氏恐怕还在坐月子,周绍身边倒是真短了个知冷知热的人。等方氏身子好了,光凭丁氏的老实木讷性子,也难和她抗衡。
故而丁氏虽然一心投诚,但她也没怎么用她,就连她表忠心亲力亲为的熬药,十次里她也只点一回头而已。
所以,陈大夫人当时将青娆送来时,她并没有一口回绝。如今见她不是空有美貌,倒是不必尴尬地将她放着了。
但她目前还不想抬举青娆。
一来她心里为从前的事怄着气,她能不能活到五个月后还是两说,说不得到那时她已经用不着装贤良给周绍添人,老王妃这个事必躬亲的婆母早选好了人选。二来,两人近来关系有回暖的迹象,她打心眼里也不愿意抬举人。
想到这儿,她便想起昨日周绍陪她用早饭时,见她用得少,就想发落她灶房里的人,被她拦住了。俞妈妈手艺还不错,又是襄王府的老人了,她不愿意在这时候换人主事。
于是推脱是她病中脾胃不和,故而用不了多少。
周绍便道,是否是她想家了,想吃北菜了,若是如此,他便着人去寻一位会做北菜的灶娘送进府来。
那时她心里还没什么想念,今晨吃了青娆的糕点,倒是有些想了,于是吩咐黛眉:“晌午在单子上添几道北菜,叫青娆去做。”
青娆的手艺,倒是让她想起从来未嫁时,陈府里大厨房的味道了。到底是亲祖孙,如今她身在异乡,倒成了她心里一点点的慰藉。
让她想起,从前那个将她疼得如珠如宝的祖母。
*
青娆见到了主母,还因这两道糕点得了主母打赏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小灶房。
俞妈妈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变了脸色。
等小琴亲自来替夫人传话,说午间添几道北菜时,俞妈妈脸上恭维的笑更是僵硬得快要挂不住了。
青娆却没空为难她,这是陈阅姝给她的机会,她要好好把握。今日这午食做得好了,陈阅姝方才给她分派的差事才算是真的落了地。
等小琴一个多时辰后再来提饭的时候,青娆便斟酌着备好了三道菜,俱是从前她祖母在时,大厨房的拿手菜肴,又在食盒里放好,亲自陪着拎着俞妈妈那头的食盒的小琴一道往正屋去。
小琴待她也很客气了。
青娆做的糕点哥儿快吃了一整碟子下去,若是以后一直也这样,青娆的前程不会差。
谁不知道,这府里属鹤哥儿最精贵,国公爷和夫人宠疼着不说,就连隔府的老王妃,三不五时地也要让乳母抱着鹤哥儿过去,祖孙俩亲香亲香。
鹤哥儿喜欢,无疑就是加了一层天然的屏障,寻常丫鬟不敢再怠慢。
这几道菜送去,陈阅姝的胃口倒是难得开了,吃了不少下去,于是黛眉瞧着欢喜,又提议赏了青娆一些银子。
这银子在大丫鬟里头算不得多重的赏,却无疑表明了对她欣赏的态度,等青娆回去了,俞妈妈那头给她留的菜便不再是前些时日的污糟模样,俱都是好菜好饭了。
俞妈妈笑得有些僵硬:“前些时日底下的人做事不精心,恐怕怠慢了姑娘,姑娘别忘心里去。”
她从来都是会逢迎的,可一日之间事情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就是她也一时扫不下面子。又唯恐青娆年纪轻脾气大,不给她台阶下,故而面色僵硬。
青娆却早有预料,浅笑着接过了托盘,谢了她一声,俞妈妈的脸色就轻松多了。
只是转身时,听见她道:“夫人和哥儿那里时不时要用糕点,我这里恐怕一个人支应不开,婶子若不介意,能否叫杏花来帮衬我些时日?”
俞妈妈抿了抿唇。看了一眼目光雀跃的杏花,心知她以后恐怕也收不到这丫头半文钱的孝敬了,既如此,拿去给青娆赔罪也无妨,便只好点头应了。
杏花却无疑是惊喜的。她没想到青娆得了主子赏识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她要来,她更换了山头,如此一来,俞妈妈再也没法趁闲时磋磨她了。
一时间,待青娆很是感激。
*
等周绍忽然发现正院的桌上每每会多几道北菜时已经是三日后了,他尝了一口,倒是颇为可口。
“这几日事忙,倒没顾得上给你寻灶娘,没想到,你已经寻到了合意的人选。”他有些歉意,见陈阅姝胃口似乎比平日里好些,又面带慰色。
陈阅姝就笑着道:“这些都是小事,我交代下去,下头的人也不敢敷衍。国公爷日日在外辛劳,不必牵挂这些事。”倒没有提是陈家送来的灶娘,也是担心周绍不喜陈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