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罗。罗美华。”罗美华局促地来回攥手,小心翼翼地确认着,“段…段先生…”
她说话一股胡辣汤味,‘段先生’听起来像是‘蛋先生’。好似努力地想说什么,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词。
的确找不到。一句蒙情,似乎太轻飘。什么大恩大德,又太虚头。总之在救命之恩下,好似怎么说都不得体。
段立轩招招手,示意她落座:“陈大夫都跟你说差不离了。一样儿的话,我就不问第二遍了。但有几个事儿呢,我得跟你说清楚了。”
罗美华坐下来,不住地点着头:“哎,哎。”
“这崽儿脑子发霉了,不咋尖。话也不会说,往后念书啥的,估摸都跟不上溜儿。”段立轩单刀直入地道,“你要嫌呼,走就完了。”
罗美华像是听到天方夜谭,人都往后仰了:“噫──!那是俺亲妮儿!”
段立轩看她说话实在,面色缓和下来。往前错了下椅子,换上拉家常的口吻:“你是干啥活计的?”
“搁到光东一个流水线。”
“工厂计件儿啊?”段立轩抿撇了下嘴,摇头道,“那一个月也划拉不上几个钱。”
他这话没恶意,但说得也挺伤人自尊。
罗美华不好意思地笑了下,又偷偷瞟女儿。穿着纯棉的儿童秋衣套装,印着小草莓的乱版花。罩了件鹅黄的夹袄马甲,领口缀着小兔毛。没给打扮得花里胡哨,倒也看出了精心照料。
她眼眶又红了。拿透湿的面巾纸堵着鼻孔,头垂得很低:“一个月四千来块钱。那咋弄咧。文化也木有,就得靠手。”
“我为啥问你呢,”段立轩从茶几底下掏出纸抽,撂到她跟前,“这病没头儿。一针六百,一周打三针。天天得吃药,早晚两回。挣就挣个四千,娘俩日子没得过。”
“陈医生跟我说了,以后移骨髓能好。我再想想法子。借借凑凑。”
段立轩又道:“你搁光东能挣四千来块,搁我这儿也能划拉得上。”
罗美华合计了会儿,蓦地反应过来。急得在椅子里直蹦,连连摆手:“不中!老师儿,不中嘞!你救了俺妮儿,我再搉(quō)你一顿,可死皮不要脸儿!就这治病给花的,我也得想法子…”说着,她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猛地跪到地上,哆嗦着嘴唇道谢:“前搁凑了三万,不够啥。差的你跟我说,我一点点的,都能给还上!谢谢你救俺妮儿。救命恩人。谢谢。谢谢。谢谢。”
中原女人要强。不管有没有钱,都不在外边栽面。她的脸很红,像是挨了两个命运的耳光。可她还钱的姿态却很伟大,看得人心里发酸。
段立轩连忙起身扶她:“哎!别整这些个!”
俩人撕了半天。一个不敢使劲拉,一个真心不想起。一个到处塞信封,一个死活不肯要。
扯着扯着,段立轩忽然笑了。不知道是笑这略尴尬的场景,还是高兴保活有娘要。笑得有点酸,两腮不自然地抽搐。他挑了下眉毛,不让眼底的眼泪掉出来。咳了两声,起身别开了脸:“鲫瓜子!过来!跟你娘呆会儿!”
作者有话说:
某大碴妞也想被叫妮儿!甜死了。
特意查了下胡辣汤里“俺”这个词的用法。
在用于第一人称时,还是说“我”。只有在表达“我的”,才会用俺。俺爸,俺妈,俺家。俺妈正该做饭哩。
体验一下胡辣汤的魅力:
“欣欣,是妈妈呀。你不认识妈妈了?”(嗯…感觉略悬浮)
“妮儿,是娘嘞!”(嘿!得劲了!)
第61章 和鸣铿锵-61
虽然小孩像鱼一样记不住东西,但不代表会忘得一干二净。记忆会变成另一种方式,被深深地植进大脑回路里。
那种方式叫做,感觉。
罗美华在二院呆了一周,保活逐渐找回了妈妈的记忆。即便有千万个不舍,也还是到了离别的时刻。
11月1号,溪原市大降温。刮着四五级的朔风,吸一口都冰肺尖。娘俩正午发的机票,开到机场还得四小时。早上六点,罗美华已经整装待发了。
陈熙南拎来个爱丽儿的小皮箱,里面全是保活需要的药剂。还配了个文件夹,详细记录着服药说明、以及生活上的注意。全彩打印的PPT,按照顺序插在内页袋里。
趁陈熙南在外间和罗美华交代,段立轩进里间看孩子。
保活还没起,睡得顺嘴淌口水。段立轩也不叫,点开手机放动画片。热闹欢快的主题曲一响,保活就像是听到开罐头的小猫。吭吭唧唧地掀开被子,歪歪斜斜地颠过来。小脚一叉,屁股一歪,轻车熟路地偎进他怀里。
“鲫瓜子,回家好好听你妈话。”段立轩给她梳着头发,拿小橡皮筋笨拙地扎。一头稀疏的细黄毛,愣是被他揪出了四个小辫儿。上边俩,下边俩,勉强得像蜗牛触角。
就这还得别卡子。保活抱着她的‘梳妆盒’,一个一个给段立轩递。小贝壳的。小海星的。小珍珠的。左一个右一个。
“行行行行,别不下了。”段立轩往后靠了靠,眯着眼睛打量她,“挺好。虾爬子公主。”
大马哈鱼公主的事才刚过去,保活对段爹的一切封号都持怀疑态度。此刻听到虾爬子公主,也没着急高兴,小嘴来回拱着。
最近她经常会做这个动作,就像是要说什么。但憋到最后,顶多也就说出个‘噗’。她一噗,段立轩就笑她‘鲫瓜子吐泡’。
这会儿她嘴动了半天,也还是只说出来一句:“噗。”不过倒是应景,像是在骂人。
段立轩乐了下,又惆怅地叹口气。摸了摸她那一脑袋零碎,怜爱地嘱咐着:“回家听你妈话,啊。”说着又掏出一个长命锁,套到她脖子上,“出去和小朋友玩儿,别到处乱摸。手丫子勤着洗,走道儿看着点车。”
保活不知道即将的离别,还满心欢喜地等着‘跟妈妈回家’。美滋滋地点头,扯起脖子上的锁看。金光灿灿,缀着三个小铃铛。前幅雕着祥云纹和岁岁平安,背后是两个胖字:保活。名字的脚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日子:2016.9.2。
那是她从手术室活着出来日子,是她告别所有不幸的日子。
“你知道这俩字儿咋念不?”段立轩给她指着,做着最后一次的认字教学,“播呜凹,保。呵呜呃,活。王可欣儿,你还有个小名儿,叫段保活。长大了也别忘,啊。长大了也别忘。”说着,他话里带上了鼻音。掉过头去,拿手掌压眼睛。
长大了也别忘。别忘了自己曾那般坚强,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别忘了曾有许许多多的人,为她的生命付出过努力,并衷心希望她能够茁壮成长。
幸福快乐地长大吧,带着奇迹与感恩。或许这份不幸的经历,是老天送的一份大礼。无论往后出现什么磨难,只要回忆起这段日子,就一定能被治愈。
保活看她段爹难过,有点着急了。钻进他怀里,捧着他的脸吹气。
外间传来罗美华的道谢,还有行李箱的上锁声。段立轩急急地吸着鼻涕,把金锁塞进她衣领。
陈熙南推开门,轻声地提醒:“二哥,差不多走吧。瘦猴到门口了。”
“eng,咳!走。十二点的飞机,再不走来不及了。”他拿起腿边的风雪帽,兜头给保活戴上。
七彩的毛线帽,帽尾织成了鱼尾巴。这是带保活划船那天,在公园门口买的。那时还是九月底,天气刚见一点点凉。
湖边有儿童彩绘的摊子,排着长队。保活羡慕得盯着看,段立轩就也领着她去排。等了将近一小时,才终于轮上。彩绘阿姨捏着她的小嘴巴子,在脑门上画了个粉蓝的鱼尾巴。一边画一边夸:好可爱呦。好漂亮呀。
保活仰着头,眼神晶亮地咧嘴。段立轩见她高兴,又开始撩闲:“哎。瞅给咱大马哈鱼公主乐的。”
保活听到这话,又立马收起嘴。正襟危坐地绷起脸,反惹得大人笑一片。那天彩绘摊上放着童谣《小白船》,稚嫩的童声咿咿呀呀地唱: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条小白船。渡过那条银河水,走向云彩国。走过那个云彩国,再向哪儿去。
欢快可爱的旋律,如今想来却只剩悲伤。看着被罗美华抱着的保活,还真像坐上了一条小白船。悠啊飘呀,往遥远的地方去。
保活趴在妈妈肩上,向着段立轩伸出手。眼睛看得用力,嘴唇不停地拱。
陈熙南和罗美华说着话,都没注意到保活的异常。只有段立轩看到了,但也没多想,还强颜欢笑地逗着:“今儿鲫瓜子不新鲜了,紧着吐泡呢。”
但保活没有像往常一样傲娇地别开脸。还是一个劲儿地说着:“噗。噗。噗哈。”
从走廊到电梯,再到一楼大厅。几人一路走,保活一路噗噗。
直到走出医院大门,段立轩忽然福至心灵。风掀起保活帽子的鱼尾巴,也吹红了他的眼。
“噗哈。噗哈。啪。啪。”
这时罗美华和陈熙南也听到了,惊奇地看向孩子。
“这是要说话?”“乖说啥了?”
“噗啪。啪。”
从八月初到现在,这是保活第一次开口说话。俩人都满怀期待地看着孩子,段立轩却开始挥手撵人:“走吧走吧,吹感冒了!”说着他一路小跑出院门,要去拉黑本田的车门。
可保活的声音在后面一路追着,顺着风清楚地送过来:“啊啪。啊叭。叭。爸波。”
多少日夜,他指着自己的脸一遍遍地教。可她就是学不会,像他的一厢情愿。
要是注定缘短,那就宁可一厢情愿。把孩子送走,碎的心自己粘。可偏在缘尽这天,她学会了。仿佛是冥冥之中知道要离别,所以逼着自己学会了。想用这句千辛万苦的爸波,来回应那份慷慨的爱。
“爸波。爸波。爸波!!”稚嫩的童音越来越清晰,在天地间震荡。冻得阴凉凉的车窗上,段立轩看见自己淌着泪的脸庞。
可他不能回应。不能抱她。也不能再用胡茬蹭她的脸。他能给她的最后一份爱,只有两个字:放手。
段立轩没得到过完整的母爱,所以他希望,至少保活能够在妈妈身边长大。旁人再好,终也抵不上亲娘。
保活还在叫着爸波。越来越清晰,带着满杯的骄傲与期待。直到罗美华抱着她坐到车后座,而段立轩却没有上前。
她这才意识到,爸波不会跟着走。她忽然大哭起来,在妈妈怀里不住地扑腾:“爸波!阿爸波!爸啊!爸波!!!”
撕心裂肺的爸波,惹得人直心酸。可段立轩不敢答应,甚至都不敢看。怕多看一眼,都舍不得放手。罗美华正有几分犹豫,他砰地甩上车后门。别开脸大挥着手,示意瘦猴把车开走。
发动机轰轰地响,车走了。
段立轩站在路口目送,淌着眼泪挥手。漆黑的柏油路,延伸到天边。
层层叠叠的银杏红枫下,跑着越来越小的黑本田。轧卷着一地缤纷的落叶,像飞散的记忆碎片。太阳从云层的缝隙里垂下来,在路上燃着红黄相间的火焰。
黑本田转弯了,不见了。段立轩放下手臂,无措地四下看看。又虚摸摸腿边,好似鲫瓜子还在一般。暗云纹的黑唐装在寒风里飞着,显得人异常单薄。
陈熙南站在他身后,没说话也没上前。只在朔风铺面时,从镜托下蜿蜒出一道细细的清泪。
第62章 和鸣铿锵-62
天一冷,人就起不来。段立轩缩在被窝里看手机,磨磨蹭蹭地不想起。厨房传来排油烟机的呼呼声,还有热油下锅的滋啦声。
保活走那天,陈熙南硬去他家把行李收拾了。连拉带拽地搬过来,美其名曰:不让二哥独自伤心。
从11月初到现在,俩人同居了一个半月,生活上也差不多彼此习惯了。
段二爷虽说不管家务,但也不糟蹋房间。换下来的衣服扔洗衣机,从不往水池里堆东西。浴室用完了冲一圈,马桶溅脏了拿纸擦。
而陈大夫比他更干净。除了养蛇加变态,真挑不出毛病。平日由于超长待机,一直处于节能模式。干什么都慢慢腾腾,恨不得连喘气都省两拍。可一到休息日,就化身那满月日的狼人,会各种意义上‘大干一场’。
他二哥是时针,他自己是分针。十二点,一点,三点,六点,钉着就是走,不到电池耗尽不罢休。
等到次日,醒了就开始收拾。
刷厕所、倒垃圾、擦蛇缸,拖地板、别说毫无怨言,简直乐在其中。
在所有的家务里,他最喜欢洗衣服。比起说当任务,更像是完成任务后的奖赏项目。等家里都差不多收拾干净了,他美滋滋地撅在洗衣机滚筒前。挖宝藏一般翻找二哥的原味内库,美其名曰:“和其他衣物混洗,容易沾上外衣的微生物。”
寻完宝藏后装入透明盆,架上小搓板,摆上抗菌皂,再接一大桶清水。
对陈大夫来说,手搓裤衩,是比手打奶茶更讲究的事。要挑个有阳光的地方,还要放上有声书。掰开枣木清漆的小马扎,和面似的搓。搓一会儿闻两下,间隔发出点变态动静儿。涮干净后拿专门的衣架挂好,抬到书房里晾。瘫在一排衩旗里小憩,继续美其名曰:“暖气片太多了,空气有点干。”
按理说,空气干买个加湿器就行了。再不济你搭俩湿毛巾呢。随身携带一排裤衩加湿,着实是有伤风化。
不过一般段二爷这会儿也没空理他,正忙着来回跑厕所。蹲上了吧,没东西。躺回去吧,又想上。栝约肌胡乱给大脑发信号,像是狼来了。可又不敢不信,只能叉着腿来回跋涉,嘴里骂得直起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