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很早就开了,谢循这么早出发,天都还没亮呢,而且现在天这么冷,谢循这么早出发肯定是要挨冻的。
武忠还告诉凤绵,谢循打算骑马去,这样等到了静安寺也就是天亮没多久的时候,太子妃刚好起来,他还能赶去给太子妃请安。
凤绵虽然觉得谢循出发的太早,但他能理解谢循的心情,换作是他,他也会迫不及待想要去见自己娘亲的。
他想了想,跑进自己的屋里,让梅香帮自己把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顶厚厚的毛茸茸帽子,这帽子上还有系带,戴在头上后系紧,就算跑得很快也不怕掉。
这帽子有好几个,从小号一些的到大号一些的,就算凤绵再长大几岁也有的戴,这些都是程少如给凤绵准备的,里头还缝制了皮革在里头,半点都不透风。
凤绵一直很宝贝地收在箱子里,这会儿去把最大的那一顶帽子抱了出来,然后啪嗒啪嗒跑去拿给武忠,让他带去给谢循。
·
第275章 章谢循探望太子妃(1更)
武忠看到凤绵把这帽子拿出来还有些惊讶,“小公子,这不是您舅舅给您的吗?”
“系呀,给朝朝呀。”凤绵让武忠记得把它给谢循。
武忠知道凤绵一直很宝贝这些帽子,没想到现在要送给谢循,就因为听到谢循一大早就出发,担心谢循被冻着。
武忠心想怪不得殿下这么喜欢小公子,换作是他也肯定把小公子当亲弟弟宠。
“小公子放心吧,属下一定让人带到。”
当天夜里,谢循果然收到了凤绵让人送去的帽子。
谢循第一反应是武忠怎么回事,怎么连乖宝的帽子都拿来了,不知道拒绝一下吗?第二反应是乖宝这样记挂他,实在叫人心里暖洋洋的,感觉面对什么风雪都不怕了。
后天凌晨天还黑着,宫门刚开的时候,谢循就带着一队侍卫骑马出宫去了。
此时京城的街上还很安静,只有马蹄哒哒的声音回想着。
谢循头上戴着凤绵给他的毛茸茸帽子,迎着凌晨凛冽的寒风,朝着城外疾驰而去。冷得仿佛能割伤人的寒风在毛茸茸帽子的遮挡下削弱了很多,心中一片火热。
静安寺就在京城郊外,和皇家寺庙毗邻。
只是皇家寺庙香火旺盛,静安寺作为清修寺庙就清静很多,守卫也比较森严,平常也不会有闲杂人等到静安寺打扰。
今日是大年初三,清修的寺里不讲究俗世节日,但因为这里住了太子妃,客院便也张贴了窗花,挂了喜庆的红灯笼,算是应一下景。
早起的丫鬟和小厮都穿着厚厚的衣裳,仔细一看,院中水缸表面浮了一层冰。虽然没有下雪,可这天还是非常冷的,尤其是凌晨的时候。
天空虽然还未亮,但算算时间,太子妃也快起来了。
寺中的早课在卯时末到辰时初,太子妃从没落下过寺中的早课。
屋里子很快亮起了灯,康嬷嬷带着两个丫鬟进屋,伺候太子妃起身更衣。
康嬷嬷道:“太子妃,今日外头冷,您多添一件衣裳吧。”
太子妃点了点头,她是被下令在寺庙清修祈福没错,但她可不会苛待自己非要苦修,她的儿子在等着她回家,她的丈夫也等着她去找,还有很多事等着她去做,她绝不会随意糟蹋自己的身体。
两个丫鬟手脚利落地帮着太子妃梳洗更衣完毕,看着境中太子妃的容颜有些感慨。太子妃嫁入东宫已经这么多年,还是这么好看。
正当屋里忙活的时候,上山的山道上也疾驰过一队人马。
为首的一人已有少年模样,身上穿着低调的常服,头上戴着一顶毛茸茸的帽子,一双眼睛锐利有神,目视着前方,即便满身风霜,依旧毫不犹豫地纵马疾驰,通身少年锐气不容忽视。
一队人马很快到了山顶,少年领先下马,向守门的人出示了身份证明以及皇帝口谕后,迅速得以通过后就朝着寺中最大的客院快步而去。
到了客院门口后,少年陡然停了下来,近乡情怯的心情涌上心头。
院门口守门的护卫是东宫侍卫,看见一行人过来的时候警惕起来,但等看清楚来的人是谁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太、太孙殿下!”
“快,快去禀报太子妃,太孙殿下来了!”
原本安静的院落迅速吵闹起来,屋子里已经梳洗完毕正准备去做早课的太子妃听说了通传后还有些不敢置信,挥退了别人的搀扶,快步走到外面廊下,果然看见了正从外头大步进来的少年。
太子妃的脚步一时被钉在原地,看着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少年,渐渐濡湿了眼眶。
她被破离开东宫来到静安寺静修的时候,她的儿子才四岁,还是一团孩子气的小娃娃,跟在离开东宫的马车后面哭喊着母妃不要走。
可是一眨眼间……
她的孩子就长这么大了。
早已经不再是她记忆里的小孩子,而是长到她肩膀高的少年了。
瞧着满身风霜朝着自己走过来的谢循,太子妃的双眼渐渐被泪水模糊,快要看不清楚眼前的模样。
谢循同样心情激动,眼眶微微泛红,走到廊下,朝着太子妃跪下。
“孩儿谢循,来给母妃请安了。”
康嬷嬷等人都激动地捂住了嘴,眼角同样泛起了泪水。
眼看太子妃还愣愣站着,康嬷嬷赶紧擦掉自己的眼泪,唤醒出神的太子妃。
“太子妃。”
“母妃,”谢循用膝盖向前走了两步,仰头看着太子妃,“孩儿来了。”
太子妃这才回了神,弯腰拖住谢循的双臂,颤声道:“起来,好孩子快起来。”
谢循反手扶住太子妃的双手,站了起来,两步上了台阶,站在太子妃面前。
太子妃看着已经长这么大的儿子,再也忍不住,激动抱住了儿子,眼泪无声地落在了谢循的衣裳上,“循儿,娘的循儿,娘终于见到你了……”
谢循感受着娘亲温暖的怀抱,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意,“娘。”
康嬷嬷等人激动地看着。
好一会儿后,康嬷嬷才道:“太子妃,殿下,外头冷,快进屋里说话吧。”
谢循伸出手扶住太子妃,母子俩一块儿进了屋。
进了屋后,太子妃终于稍稍平静了一下,擦干净眼中泪水,拉着谢循的手,不住地打量着他,似乎想要将这些年错过的时光弥补回来。
她看着谢循满身的风霜,就猜到谢循定是宫门刚开就出宫来了,而且是骑马来的。打量着谢循的太子妃眼中不由浮现一抹心疼,赶紧让康嬷嬷把炭盆挪近些。
谢循也同样细细打量了自己母妃,以及这间屋子里的摆设。
静安寺是清修的地方,即便太子妃之尊,这屋子里的摆设也比较简单朴素,和东宫自私完全没法比的。就连太子妃的衣着也都很简单朴素,素色的衣裳,钗环也只是零星几个,这让谢循看了实在难受。
他记忆里的母妃一向是雍容华贵的,全天下再没有哪个女子能比得上母妃的光芒耀眼,可现在却只能着素衣,住这么简陋的地方。
“母妃,您受苦了。”
谢循眼中毫不掩饰的心疼和难受,让太子妃看到了当年粘着自己的小娃娃熟悉的模样,心中那一点因着多年未见而生的生疏,也由此烟消云散。
太子妃忍不住一笑:“这点苦算什么,你看这屋里有炭,冬日里也依旧暖和。还有康嬷嬷他们里里外外照顾着,母妃在这里顶多是无聊了点,和天下百姓比起来,实在算不上什么苦。”
这个时候,谢循又看到了记忆中从容优雅的母妃,这里的环境或许是简陋的,可是母妃依旧是那个母妃,从没变过,这里的环境完全没有打倒母妃。
时隔多年,谢循再一次从自己母妃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他激荡的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是孩儿着相了,但孩儿总有一听要把您接回东宫的!”
谢循眼中迸射出锐利且坚定的光芒,让太子妃晃神了一下。
真的长大了啊。
虽然通过谢循和定国公府的书信,太子妃知道这些年谢循都遭遇了什么,但只有真正见到谢循身上的变化时,这种感受才尤其深刻。
太子妃心里又是心酸又是骄傲。心酸是心酸自己这些年没有陪伴在谢循身边,没有替谢循遮风挡雨,让他遭遇了那么多的风雨。骄傲是骄傲谢循不愧是她和太子的孩子,即便没有双亲在身边,也成长为这么优秀的孩子,不负她和太子的期待。
太子妃点点头,语气含着鼓励道:“母妃等着那一天。”
谢循一下笑开了,忍不住又亲昵地喊了一声母妃。
太子妃伸手摸摸他的衣服,察觉到在炭盆的炙烤下,谢循身上的风霜正在慢慢褪去后,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不过……
“咦,你这帽子倒是挺有趣的,又白又毛茸茸的,瞧着还怪可爱的。”
谢循眼前一亮,把自己的帽子取了下来,递给太子妃打量,一边说道:“这是临行前乖宝送给我的,他知道我要一大早就来找母妃,怕我冻着,把他舅舅送给他的帽子让人转交给我了。”
太子妃和谢循和定国公府的书信一直没有断,自然也知道谢循和林家人的关系,尤其是儿子在书信里经常提到的乖宝。
太子妃好奇地摸着毛茸茸的帽子,说道:“便是林侍讲的儿子林凤绵吗?”
谢循点头:“对,他的小名叫乖宝。”
太子妃看他喊得顺口,就知道这两个孩子感情一定不错,也不由笑了起来,“他能这么记挂你,你们感情很好。”
谢循略略有些得意道:“乖宝一向最喜欢我这个哥哥了。”
太子妃看着神情放松且鲜活的儿子,内心也柔软了起来,她道:“若是有机会,我真想见见他,看他是不是真有你书信中说的那么可爱。”
谢循答应道:“我会努力的,争取下次就带着乖宝一块儿来见母妃。”
太子妃点点头,母子俩分别数年之久,虽然自从谢循回京后母子俩有通信,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报平安,更多的细节还是要当面聊的。
太子妃让康嬷嬷去替自己告了假,而寺庙的主持也知道太孙得了皇帝的允许来探望太子妃,自然不会不识趣,爽快给了假。
·
第276章 章勇猛的凤绵(2更)
谢循对太子妃说:“皇祖父允了我一天的时间,我可以在这里待到天黑后再回宫。”
听见谢循提到皇祖父,太子妃的眼底滑过一抹冷意,她一家人四散至今就是拜这位帝王所赐,她心里对这位帝王的恨不会比任何人少。
只是今日她和儿子团聚这样的好时候,她实在不想多费口舌去讨论庆熙帝,故而只是一瞬间的冷意滑过眼底后,她就笑着问起了谢循这些年的经历。
谢循早就迫不及待要和母妃分享了,从自己当初被迫离宫,到流落到林家村被救,又一直到了现在发生的事,谢循都跟太子妃说了。
他记性好,一点小事都能记住,是以太子妃也就知道了当初谢循逃亡的凶险,如果不是遇上了林清弦父子俩,只怕是……
太子妃后怕不已地握住谢循的手:“以后一定要对你先生一家好点。”
他们待自己儿子很不错了,从救下谢循开始就处处替谢循筹谋,如果不是这样,谢循能不能这么顺利回到京城,并且有如今局面还很难说。
谢循点头:“先生救我,教我读书,替我筹谋,这些孩儿都牢牢记在心里。夫人也从不拿我当外人,对我也一样妥帖照顾。还有乖宝,有乖宝在,孩儿才能有内心放松的时候,其实不是我陪伴乖宝长大,是乖宝陪伴了孩儿,只要有乖宝在,孩儿总能坚定自己的想法,从没沮丧过。”
太子妃听他这么夸奖凤绵,越发对凤绵这个小娃娃好奇了起来,不由多问了几句凤绵的事,谢循也都一一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