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可还不是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的霸主,没有多少输的余地。
尽管没有从曹操身上看出什么过度骄傲的模样来,但对方临出发前一天,陆离还是忍不住拽着对方好生唠叨了一番。
其中最需要强调的部分,自然是不能骄傲自满,不能粗心大意……
虽然曹操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但考虑到陆离可能是见过太多类似情况被坑怕了,甚至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呢,他又非常解。
可是当陆离隐晦的提起私德问题时,曹操就有些不解了。
这难道也是亲密值刷够了会解锁的东西吗?
虽然他曹孟德从来不是什么道德完人,却也不至于在行军过程中做这种事情吧,他又不是什么色中饿鬼。
曹操不解,曹操不憋着:“伯安如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陆离自然不可能跟对方说,你好人妻的名声都流传到几千年后了,大家可能不清楚刘备携民渡江,但谁还不知道“曹贼精神”啊。
他给出的解释是:“我隐约听说明公因为寡妇改嫁之事遇阻,有以身作则之意。”
这事确实是真的听说过,但陆离惊讶的发现,在自己说完这话后,曹操看向自己的眼神突然有些奇怪。
不会吧,被我说中了?!
曹操:伯安不会是听说了那天奉孝给我举得例子了吧?
带着这种不自在,曹操也没有追问到底听谁说的,只是向陆离真切保证:“我知军事严肃,绝对不会有此事发生。”
虽然陆离心里还是有担心,但他表现出来的确实是相信对方的样子。
而曹操显然并未辜负这份信任,一切结束的很快,周边作乱的匪徒、前来刺探消息的胡人,皆被处的处,收编的收编。
张济在败了一仗并且被烧了粮草之后,带着兵马朝着荆州刘表处去了。
陆离收到消息之后立刻意识到自己之前是关心则乱了,这种立威的战争,虽然不会挑软柿子,却也绝对不会是不确定能不能对付的。
而现在的曹操,显然还没有到可以骄傲自满的地步。
等到曹操回来,张济那边的情况也了,对方跟刘表交涉无果,在为了粮草强行攻城的过程中,死在了流矢之下。
同样是攻打刘表,同样是死于流矢,对方跟孙坚的死亡查重率都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了。
正在看文书的陆离坐的更加板正了一些,所以说战场上的危险,实在是对自己这种运气差劲的人太不友好了。
张济死后,他的侄子张绣接手了他的兵马,而刘表在张济死后很是表演了一番对于自己没有接纳对方的后悔,然后就朝着对方的侄子进行了招纳。
对方如今驻扎在相当令人耳熟的宛城之内,而宛城与许昌之间的距离,显然不是可以轻易被忽视掉的。
不论是出于地盘扩张的目的,还是保护自我的扫清障碍,曹操有发兵之心,却无发兵之行。
快要过年了,今年又是蝗灾,又是迎奉天子,可是办了不少事情。
不管是出于实际情况的考量,还是人心方面的求稳,显然都不适合无休止的进行军事活动。
在一文一武两场下马威之后,曹操跟如今的中央君臣也算是进行好了初步的磨合,原本一些在鄄城的势力,就不免要开始往许昌迁移了。
而某些官员原本停住的“病情”,随着曹操的大胜而归得以继续,年前太尉杨彪与司空张喜因病罢免。
这些人员变动都是很要紧的事情,在权力中心,一个小官的升降,背后可能都有着几位大佬的权力争夺,更不用说两位三公的免职了。
不过对于陆离而言,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处。
——刘协与曹操都向你发来了过年邀请,请问你要选择谁?
陆离觉得吧,这个世界上最为难人的事情也莫过于此了吧。
真想让那些说他好运气的人来看看,这到底算是什么好运气。
刘协曹操:选我还是选他?
陆离:我想选郭嘉。
虽然如今郭嘉的族人、妻妾都来到了他的身边,但对方显然并不准备因此就拒绝跟好友一起过年。
但前提是:“嘉应当不是伯安的挡箭牌吧?”
陆离不曾红脸,只说:“奉孝怎么会是挡箭牌呢,朋友之间的事情,能是挡箭牌吗?”
接着就是一些解释的话,什么“明公家中老父不喜欢我”,什么“陛下长大了,我跟他的外戚不对付”之类。
郭嘉眉眼带笑,有些时候朋友的某些窘态也当真让人看的充满快活的感觉。
郭嘉:“伯安与我分说的有有据,照样告知明公与陛下便是,何故如此苦恼?”
陆离觉得对方是e人不知i的难,这种话说给第三方听了还好,说给当事人,这难道不尴尬的吗?
跟曹操说你亲爹不喜欢我,我才不要去,然后跟陛下说,我不喜欢你如今的外戚,我才不要去。
天呐,他瞬间变成了一个又不讨人喜欢,又会深刻讨厌别人的可恶份子了。
而且这事他看起来是个过年邀请,实际上分明就是某种政治表态。
人家在跟你说正事,你跟人家谈论私人情绪,这事瞬间就不对了。
在郭嘉这里发表了“我真的好难”相关演讲之后,大门一出,脚步一迈,陆离身上那股仿佛由内而外散发的从容,找不到丝毫“困难”的痕迹。
你想跟我一起过年,你也想跟我一起过年,这事多简单啊,大家干脆都一起过年好了。
陆离直接找到了刘协:“昔日先帝邀我一同守岁,臣固然欣喜万分,感动不已,却也不免引得朝中众臣为之侧目,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陛下以为如何?”
刘协觉得自己好像懂了,又有点不确定:“尚书令是想要均匀此事?”
陆离清楚人的付出是需要得到回应的,最差劲的回应莫过于不仅不喜欢,还恶语相向。
其次的,表示指责胡乱花费,又或者转赠他人。
陆离道:“我知陛下偏爱之心,亦不免得意,然而如今朝中多于陛下于患难中互相扶持,何能因臣一人,而失众人之心。”
“臣委实不愿让陛下有此隐患,望陛下知之。”
总之,不要再争论到底我要跟谁过年这种事情啦,把你们对我的争抢,化作对众臣的爱护吧。
董承收到来自陛下的守岁邀请后,那叫一个志得意满,这可是妥妥的爱臣待遇。
但想到某个人,他又不免问了前来传递陛下意思的小黄门一句:“这邀请是单我一人有,还是某人也有?”
那个陆伯安有没有?
当得知不仅陆伯安有,所有人都有后。
董承:……
第119章 远虑近忧
收到邀请后会问情况的显然并不只有董承一人,同样的,得知具体情况后会因此破防的也不会只是董承一人。
当年先帝在臣子中只邀请陆离一人一起守岁,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破防,现在陛下邀请所有人都来参加守岁活动,这又是一种破防。
而这种破防一旦再搭配上去年俩人的单独守岁,今年单独邀请陆离,后面才邀请了所有人的现状,成功达成了对其他人的进一步暴击。
众所周知,有些东西你只给一个人,这叫做独一无二的偏爱,但你只给一个人却被对方推着进行了分享,这叫做“我们难道是你们play的一部分吗”,“被陛下邀请的陆离以及其他一干人等”。
是的,他们就是那“其他一干人等”。
如果他们活的时代再往后一些,这种情况会有更加贴切的形容——陆离是汉皇重色思倾城后汉皇那有名有姓的杨玉环,而他们则是不配拥有姓名,在对方的故事里面作为背景板、垫脚石被一笔带过的后宫佳丽三千人。
干什么呀,这是干什么呀,陛下你可以不爱,但能不能请你不要伤害,我们难道是什么很贱的人吗。
但凡没有陆离做对比,这本该是一件君臣同乐、拉近关系的好事情。
可偏偏就是有陆离杵在那里,搞得好像大家捡了他不稀罕的东西。但凡流露出一丝欣喜,都让人不由贬低自己真是没出息。
大家心里愤愤不平的跟陛下一起度过了一个没有残忍权臣威胁性命安全,却也没有多么开心的除夕。
考虑到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过一次,后面很有可能就要成为一种惯例延续下去,本就算不上多么好的心情瞬间更加差劲了。
后世要是对这种惯例追根溯源一下,然后追溯到他们作为“开头”的实际情况,我的天呐,大家之前还在为因病去职的两位三公叹惋,现在总算是明白啥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心方面存在折磨,身体方面同样存在。
哪怕陛下这次搞得是守岁待遇大派送,但真正能够被邀请过来的,那也是正儿八经的中央官员,放在各自的家族中,不是家里令人尊重的大长辈,就是家里相当有出息的小宝贝。
这要是在家里守岁,那待遇不说众星捧月、稳坐C位,却绝对不会多么不舒服。
可现在跟陛下一起守岁,需要注意的事情就多了,虽然先帝推行了小板凳、小马扎,但是在这种正式场合大家还是以跪坐为主的。你这要是坐的不够板正,被跟你不对付的人看到了,这妥妥一出御前失仪的罪过。
这要是独一无二的荣宠,哪怕身体受罪心里也是甜的,实不相瞒,大家当年都在心里暗自想过陆离有多爽。
对方得到这个的时候大家心里不舒坦归不舒坦,但谁还没有梦过一个同款待遇呢。
说什么集宠于一身就是集怨于一身,不招人妒是庸才!
他们不怕被集怨,只要把宠爱给到位了就行。
现在守岁待遇得到了,可差的也太大了吧,对方是限量款珠宝,他们是大众款配件。
都不是用来卖的,也不是买了珠宝当赠品送的,而是放在店门口,要是有人要是来看珠宝,拿给对方孩子哄着玩的,好像那饭店门前摆着的一碗薄荷糖一般。
虽然他们如今的时代没有这些,但意思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陛下你清醒一点啊,我们才是一帮的,你忘记当年面对董卓、面对王允、面对李傕郭汜时,我们的……沉默陪伴了吗……
你要说满朝公卿皆哑巴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有的时候大浪淘沙虽然会留下金子,可金子会被人发现捡走,真正留下的反而是石头。
那些能说敢说,挺身而出的,嫉恶如仇的,舍生忘死的,不是被罢就是被杀,还有自己受不了忧愤而死的。
而且他们也不是真的全然沉默,当年废立之事不曾赞同的有他们,讨董联盟暗中传递消息的有他们,董卓死后帮忙稳定局势的有他们,护驾东归的过程中在李傕郭汜羌胡中辗转游说的也有他们。
其中董承本就很活跃,在女儿侍奉陛下之后,那就更加活跃了。
可别管是沉默还是活跃,有些事情可能真的自有命数在那里吧。
我们不是输给了狐狸精,我们只是输给了命运。
听说某些种族在快要灭绝的时候,气运会集中在剩余的存在身上,陆伯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吧。
臣子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刘协同样有着自己的观点,该说的话在守岁之前的宴会上已经说过了,这个时候总不能叫上人来表演歌舞,这也不合适。
可要说话的话,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又或者说不知道该从谁开始说好。
大家就这样相对沉默的坐着,简直不要太尴尬好嘛。
刘协这个时候突然就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以及前面的许多皇帝喜欢宦官了,有些角色或许是丑角,可架不住他们真的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