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3:49

  郭嘉:“袁公路有意与温侯联姻,不过被温侯断然拒绝,而那孙伯符于行军之上可谓虎父无犬子,得兵南下后颇有几分势如破竹之势,只其人亦如其父,日后怕是万人难敌,几人致死之局。”

  除去关于孙策结局的分析,其余的内容都是大明面上一眼可见的,至于那些不能轻易窥见的:“袁公路自许昌疫病之后,自以为天命在身,日渐骄奢淫逸,近日听闻似有修建宫室之意。”

  而且对方想要修建的,显然是帝王级别的宫室。

  要知道他们这边可是切切实实有着汉室天子在,修建宫室都不得不降低了一些标准,在这份降低下,旧日的臣子规制都有些僭越了,某位臣子还被陆离借机诈了一下。

  反观袁术,他那边才刚刚从围攻的包围圈里面逃过一劫就这么搞,这跟自取灭亡有什么区别。

  不过考虑到对方会在这个时候称帝当出头鸟,本也就是在自取灭亡,这个作为似乎又没有那么令人难以解了。

  袁术他本就是这样的人,没什么好意外的。

  吕布那边有戏志才在,倒是没有必要担心对方被说动,至于孙策,别管对方是英雄还是狗熊,现在曹操对他是无暇顾及的。

  比起与自己还有一些距离的袁术与孙策,真正令人切实在意的反而是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一件事——近日陛下常召见刘备入宫讲学。

  这让人意外,却也没有那么意外。

  未来辛弃疾词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刘郎”,说的便是刘备。

  虽然对方有着织席贩履的经历,可对方少时也是切实求学于经学大家卢植的,属于是正儿八经的师出名门,比陆离这个半道插班跟着郑玄学了几年,且名不正言不顺的正规多了。

  对于刘备,郭嘉认为:“那刘玄德自微末而起,身侧有猛将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善于交好他人,不可谓不义气之士,几番起落不曾改色,心性坚韧可见一斑,他种种表现,皆为心怀大志之象,明公不可不防啊。”

  曹操点头,这事他自然是听进去了的,不说郭嘉说的有有据,陆离之前也几番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重视,更何况他也是见识了对方的本事的。

  只是如今……不合时宜啊。

  曹操道:“陛下年纪尚小,正需学习之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何能只学一家之言。”

  曹操给刘协增加的人选,除了朝廷任命的几位经学博士外,还有荀彧、贾诩等人。

  不仅如此,他还向着孔融等人发去了征召,俨然一副要为陛下聘请良师的忠臣模样。

  与袁绍之子相争,不敌之下败逃的孔融自然不会拒绝这份机会。

  当他风尘仆仆来到许昌,如今许多人更喜欢将这里称作许都,当他到达许都时,这里的疫病已经算是处完了,就连陆离都养病养的差不多了。

  临近年节的时分,街上较之以往本该热闹几分才对,但因为之前的一场疫病,不敢说家家都有死人,但绝对家家都存在有关系的人在疫病中死去。

  别的不说,朝中众臣在此次疫病中的死亡人数,甚至远远超出了当初在董卓、李郭那里的时候。

  成功挺过来的几个人,无一不被视作运气绝佳的幸运儿。

  不过陆离虽然同样是成功挺过来的,但他却并不被算在内。

  当初大家知道他也染上疫病,明明对方一直在忙碌相关的事情,感染的几率远超众人,可当大家得知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大多都是不信,甚至怀疑这不会是什么钓鱼执法活动吧。

  毕竟你能信一个欧皇,突然变成了倒霉鬼吗?

  等到确定对方确系感染无疑后,不少人忍不住感叹,这人的命数都是有定量的,前面透支了那么多好运,现在倒霉了吧。

  先甜后苦虽然一定有甜,但也逃不过苦啊。

  大家变嫉妒为同情,陆离还活得好好的,天妒英才的文章都出来好几篇了。

  但这份同情很快又再次变质,没错,就是在曹操回来之后。

  曹操的一番作为,让大家瞬间明白了,幸运儿还是幸运儿,那所谓的倒霉,也不过是给对方一个展现幸运的机会而已,上天也是很明白什么叫做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

  可哪怕怀揣着一颗酸涩的信,当陆离终于养的差不多开始出来晃悠,大家看到对方腰间再次挂上的玉佩,一个两个的几乎都愣住了。

  陆伯安与玉佩,这放在大汉算是妥妥的热门话题,大家都毫不怀疑这会成为后世的有名典故,甚至都不用后世,现在就有不少人用。

  先帝赠予的玉佩,对方曾经是天天挂着的,但是后来洛阳被焚烧后就不曾有了。

  根据孙坚那边传出的消息,应该是去往洛阳的时候毁了。

  之前对方去长安,不少消息灵通的人都听说了陛下给了他一块,但是没怎么……几乎没有见对方佩戴过。

  现在这个……

  不少向董扶求过玉佩的人都认出了其中属于董扶的痕迹,可是如果他们没有记错的话,当初俩人在洛阳同为侍中时就因为设州牧一事意见不合闹掰了。

  现在其中一方早已去世多年,另一方突然挂上了对方雕刻的玉佩,这算是什么章程。

  他是怀念旧日,还是表示某种破镜重圆?

  很快大家就不用胡乱猜测了,有些玉佩看起来刻着的是“董扶”,实际上代表的是“曹操”。

  当玉佩与曹操划上等号,好多人的心脏好像突然被人紧攥了一把。

  陆侍中啊……以后再也没有陆侍中了是不是?

  大家的心酸,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往辛酸上转变。

  从大汉仅一年之内便迅速解决黄巾之乱,到现在天下大乱,不过十年而已。

  十年,朝堂上固然存在,却也不至于将旧人尽数换干净。

  况且便是当年不在朝堂,地方上谁不曾听说过他们陛下转了性子,不爱官宦改爱士人了。

  作为被爱的那个,不少人酸归酸,却也必须得承认,陆离完美符合大家对于君臣相得中臣子的想像。

  ——要颜值有颜值,要能力有能力,要悲惨还有悲惨。

  是的,有悲惨也是人们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候的士人们,其实都不怎么磕一位一帆风顺的天之骄子,与天子之间那如同锦上添花般的君臣相得。

  大家喜欢看的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

  当然了,在这个寒门会被有些人看不起,宦官之后会被蛐蛐的时代,真的出现了这种例子,大家未必能够喜欢。

  但是像陆离这样的就刚刚好,出身名门,这是自己人,家族倒了,这是悲惨,在掉下去之前被陛下给捞上来了,这是还没有掉出自己人的圈子里。

  而这种危机边缘却能借势而起,让家族不至于烟消云散,甚至更上一层楼,又完美戳中大家对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幻想。

  有的时候人喜欢一个人,喜欢的是代入自己后,想象着自己变成对方的那种感觉。

  在众人看来,先帝于陆离是雪中送炭,而曹操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两者相比,会选谁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纠结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刘协到底下的臣子,在某些事情上才会表现出一种有恃无恐。

  国士待我,国士报之,从来如此。

  可没有人教过他们,如果又有一个人雪中送炭了,该当如何呢。

  眼看着后来者是又争又抢,先到者却也先一步躺进了棺材,大家简直都恨不得帮着先帝代争。

  可惜陆离这边并不开放相关名额。

  大家又解又不愿意解:陆伯安,你到底有没有心!

  ————————————————————

  司空府。

  曹操早知陆离今日会来,也从郭嘉那里听说过对方将玉佩戴上了,但这一切都比不上亲眼所见来的震撼。

  他以为对方当着郭嘉的面戴上,只是为了借着郭嘉对他表态,却不曾想,陆离竟然真的就这样戴出来了。

  佩戴玉佩在东汉并不是什么标新立异的行为艺术,但放在陆离身上,确实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

  不过陆离都敢佩戴了,曹操自然也不会掉链子,他一惊之后上前拉住了对方的手。

  大病初愈,陆离的手带着几分冰凉,还不到最冷的时候,他却已经早早穿上了最为保暖的衣裳。

  曹操带着关切道:“伯安……”

  陆离却带着几分打趣,状似埋怨道:“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2】

第131章 二合一(含一章收藏加更)

  虽然被埋怨了一下,可埋怨的人无怨色,被埋怨的人也无恼意。

  他怎么不埋怨别人就埋怨我呢,这是他心里有我。

  换成以往,这可能还带着几分曹操自己的心安慰,或者说不确定的想象。

  可是现在,你看看对方腰上的玉佩,这还不足够说明问题吗。

  不容易啊,真是不容易,尽管曹操之前去探望并非怀有目的,可现在面对这份足够丰盛的收获,不免有种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的感觉。

  就连之前的烦心事,在见到陆离之后,那股烦躁都暂且被压下去了。

  拉着陆离来到了自己办公的地方,曹操带着他往后面走,坐到了平日办公休息的地方。

  曹操:“伯安此次无事,真乃天眷,令国不失良才。”

  陆离可见不得别人将功劳往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老天身上推:“怎会是天眷,分明是人予。

  此次前来,一为谢孟德兄当时不弃,二为谢明公愿为我赴险,三为与司空排忧解难。”

  “我知司空未必图报,只盼切莫拒绝我一片真心才是。”

  陆离坐在那里,半点不见外的提起水壶给两人倒水。

  功莫过于从龙,劳莫过于救驾。

  可是若让驾救你呢,陆离打定主意要在曹操这里钉死这个救命之恩。

  有些东西不怕亏欠。就怕没得欠。

  他问:“司空如今,可是在为刘玄德之事烦心?”

  曹操:“近日不乏有向我进言之人,道刘玄德以仁义为皮,内藏虎狼之心,昔日讨伐董卓之时,伯安与其相交,不知如何看?”

  陆离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事实上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回避过自己对待刘玄德的态度:“若要让离说,我亦有此见,却不知孟德兄是在犹豫是用是贬,还是犹豫是杀是放?”

  “用又如何,贬又怎样?”他好像不答反问,却又已然在反问中给出了答案。

  陆离没有按照顺序回答:“若要贬,放于可尽数管控之处让他施为便是,若要用,去岁税收许多地方不曾上缴,其中各地有各地的为难与道,也不知今年情况如何,何不令他前去核实一二?”

  这话一出,曹操不由侧目,倒不是说这计策不好,而是这不太符合陆离的一贯作风,有点太……狠了。

  也不是说以前陆离不狠,而是他以前的狠都是相当有针对性的,不是针对地方的不法豪强与官吏,就是针对陛下身边的戚宦与佞臣,对待如刘备这般的人,他倒是很少用什么狠辣的计策。

  又或者说,他以往跟这类人大多都是交好的,自然也没有对他们用这种计策的机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