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3:49

  入席酒过三巡后,张邈不免打听起了许都如今的情况。

  之前他是郡守,曹操却成为了州牧,心中自然是不甘心的。

  如今他依旧是郡守,曹操却已经成为了三公之一,这份不甘心不能说是彻底消散,但真的勾连不出什么别的心思了。

  当年他与袁绍、曹操相交,可如今两人一为大将军,一为司空,各自掌握着几州之地,反观他,依旧如故。

  别人在前进,自己留在原地,那就是退步。

  可知晓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就只能看着昔日友人一步步走上距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高度。

  关于许都,陆离自然不会言说不好。

  不过从张邈的态度来看,这次他的目的看来可以你情我愿的达成了。

  对方向着陆离打听许都情况,陆离也跟他提起了张扬。

  说到张扬,张邈脸上闪过一丝迟疑。

第139章 攻打袁术

  张扬如今虽然依旧是河内太守,但因为之前护驾东归,被拜为安国将军,封晋阳侯。

  如今张邈称呼对方自是后者:“安国将军素来对朝廷忠心耿耿,知晓司空将要讨逆,恨不得能为王前驱……”

  陆离听到这里,眉心微动,接下来怕不是就是“只是”了吧。

  张邈半点没有让陆离失望:“只是河内多事,轻离不得。”

  陆离眼看着对方看似毫无波动,小细节里几乎一分钟八百个小动作的情况,故作未察道:“原来如此。”

  他也没问张邈,你一个陈留太守怎么对河内的事情这么了若指掌,只是暗示了接下来你可能有的职位调动。

  挺矛盾的,张邈一边对这个情况接受良好,一边又对河东那边的情况态度不明,陆离在心里将这个情况记了下来。

  人心复杂很正常,行为反复也能够解,但要是反复过了头又没有那个本事让人放你一马,那代价可不好承受。

  虽然没有在张邈身上感受到什么危险信号,但陆离也不准备久留,不说他本就有事在身,对方如今这个状态可不够让人放心。

  故布疑兵的事情有过一次,虽然也可以有第二次,但他现在显然没有这个条件取信于人。

  借着感谢当初将引荐吕布这个“功劳”送给自己,陆离让张邈帮忙去信一封,然后就告别了似乎有几分依依不舍的张邈,继续向着东郡赶去。

  夏侯惇早就得到消息,提前便派人注意着,陆离还没等城门口,就看到对方带着一队人骑马而来。

  临近时,夏侯惇勒马停住:“大鸿胪。”

  陆离:“夏侯将军。”

  如今称呼人的官位一般都是按照最大的称呼,或者如果对方有什么天子为你专门设置的职务,又或者凭借着哪个职务名传天下,也会以后者相称。

  张邈称呼张扬为安国将军是如此,如今陆离对夏侯惇以将军称之也是如此,很多人对陆离依旧以侍中称之同样如此。

  不过但凡是曹操阵营的,大多都不会以“侍中”称呼他,毕竟这称呼像是在专门提醒什么一样,并不怎么友好。

  与对方一起进入城中,这里作为曹操在讨董联盟后得到的第一块地盘,各种方面的意义重大,当初可是被好几位治国级人才一起建设过的,看起来既有样子又有里子。

  一路来到太守府坐下,两人的称呼也在这个过程中从官职变为表字,将不该待在这里的人遣走后,陆离问:“元让一直驻守东郡,不知可有注意河内情况?”

  夏侯惇想到陆离自许昌来东郡会经过的地方:“自然是有的,伯安如此问,可是有何发现?”

  陆离:“我路过陈留,与张孟卓言及河内时,对方看起来有些不对劲。”

  夏侯惇不由皱起了眉头,他在东郡这边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注意陈留的情况,曹操早有交代,若有反复,准他可便宜行事。

  这些年来,张邈真的挺老实的,就连语言上的埋怨都没有几句,按照他的性格来看,他可不像是那种能够一忍就忍好几年的人。

  可同样的,夏侯惇也不觉得陆离的察言观色能力低下到连这种事情都能看错。

  不期然的,夏侯惇想到了一件事:“若当真有此事,或许跟袁本初有关。”

  陆离:“袁本初?”

  陆离不由一愣,这三人是怎么联系到一起去的。

  夏侯惇:“张稚叔(张扬)的部下中有人与袁本初那边送信,被发现后小闹了一场。”

  对于有人跟袁绍勾勾搭搭,陆离真的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虽然对方的缺点在聪明人看来挺明显的,但是对方的优点也非常显眼啊。

  在如今的众多势力之中,哪怕曹操有天子在手,对上袁绍依旧是略逊一筹的。

  但是任凭袁绍再是吸引人,这跟张邈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当初他跟袁绍也算是朋友,但别忘了,后面袁绍可是不止一次的想要让曹操杀了张邈。

  便是想要吃回头草,也没道去吃袁本初的吧。

  而且张邈一直以来表现出的骄傲与包袱都非常明显,当初顶着袁绍的杀意都不愿意低头,没道现在在曹操这里干得好好的,却突然朝着袁本初滑跪认错。

  陆离本能觉得张邈的异常与此有关,但绝对不是尽数因为如此。

  将这件事情暂且按下不表,陆离向夏侯惇问起了袁绍那边的情况,如今李伍已经到达了邺城,却不知进展如何。

  夏侯惇还没有神通广大到可以清晰知晓邺城的所有动静,但是大方面上的还是能够做到有数的,李伍成没成功暂且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对方没有落地成盒。

  问完了这些跟大鸿胪没多大关系的事情,陆离也没有忘记问点跟大鸿胪有关的内容:“如今袁本初坐拥近四州之地,与羌胡、鲜卑相邻,不知具体是何境况?”

  这方面的事情夏侯惇还真的挺清楚的:“自董卓之事起,外族多有异动,而在公孙将军死后,更是颇有几分嚣张之态,但几乎尽数被袁本初阻拦在外,未能寸进。”

  这年头可不兴跟外族勾结的,真要用大家也大多是吸纳外族为己用,而非与外族同谋许利,正因如此,李傕的事情一被披露出来,那名声完蛋的比当初反攻长安还要彻底。

  陆离听着夏侯惇讲解比较大的几支外族势力,跟当初贾诩与自己说的一些东西相互对应,有什么东西似乎在脑海中慢慢成型,却又看不清晰。

  陆离在东郡安顿了下来,曹操那边也已经装待发了。

  而此刻的寿春,还沉浸在只有袁术一个人快乐的大型“基建游戏”之中。

  袁术在某些方面,是个很有仪式感的人,也是个不愿意委屈自己的人。既然称帝了,那么作为帝王,自然要有帝王应有的规格待遇。

  如今寿春不再是单纯的寿春,这是他仲氏王朝的首都,九江太守也不再是九江太守,而是淮南尹——寿春所在之郡的郡守。

  当初大汉帝都在洛阳时,洛阳所在郡郡守为河南尹。

  同样的,他帐下文武也不再是什么统称的谋士武将,而是正儿八经按照应有官职授予他们对应的位置。

  而所谓的大型“基建游戏”的具体内容,包括且不限于帝王祭祀所用的祭坛,帝王规格的宫室,帝王规格的陵寝等等。

  哪怕扬州繁荣,却也经不起袁术这么玩。

  底下已经怨声载道,袁术却还沉浸在天命在我的自信之中。

  忠心的臣子没少进言,甚至专门拿着曹操来说事。

  明公啊,曹孟德可还在那里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兵来袭,你可支棱一下吧,现在远远不到可以肆意享受的时候。

  袁术:天命在我!

  明公,曹孟德已经在备兵马了,他还派人去咱们周边拉拢人了。

  袁术:天命在我!

  明公,曹操已经带兵朝我们赶来了!

  袁术只想表示,你们压根就不懂天命在我的含金量,没有人比我更懂天命!

  那曹孟德很厉害吗,那上次灰溜溜跑回去的人是谁呢,难道是我吗?

  袁术很自信,他觉得自己的自信与傲慢毫不沾边,因为他自信的有有据。

  然而个大汉跟他有着同样想法的,怕是不过一指之数,换句话说,就他自己一个人这样认为。

  有的时候人碰上这样的对手也挺无奈的,曹操眼看着自己一路打过来,不说势如破竹、顺风顺水,但也确实没有遭遇过像样的抵抗,都忍不住怀疑后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埋伏在等着自己。

  哪怕他当初采纳了陆离的建议,派人去袁术那里搞谶语,却也不曾想这玩意还有这等后效。

  反正他是不可能往袁术就是盲目自信这样离谱的原因想的,太奇怪了。

  不只是他,深谙人心的郭嘉都没有往那方面想。

  袁术虽然有过许多不靠谱的操作,但这可是四世三公袁氏的公子,如今也是雄踞一方的存在,不应该什么基本素质都不存在吧。

  事实上袁术虽然有些傲慢过了头,但是被现实打了一巴掌之后,也不是真的一错到底的。

  他立刻就召来了自己的谋士……臣子们,商议着此次要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曹操,以及被朝廷使者劝说着对他动手的孙策与刘表。

  袁术称帝后依旧对他不离不弃的,有贪图高官厚禄者,也不乏当真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他的人。

  这年头,有些人心里是带着一股子从一而终的气节在的,哪怕所托非人,有的可能会选择归隐山林,但也不缺少愿意以身相殉之人。

  阎象是当初袁术想要称帝时最为反对之人,但也是此刻,不离不弃全身相付之人。

  这个世界上有从一而终的追随,自然也不乏见风转舵的,更不用说有些怨恨在某些人死亡后就已经种在了一些活着的人心中。

  那些因为不赞成他的不当行为而付出生命的人,难道他们会没有家眷亲朋吗?

  或许并非人人都如你袁氏一般四世三公,但能够站在你袁公路的“朝堂”之上,又怎会是孑然一身的存在。

  袁术后背一凉,却不知凉意从何而来。

  袁术意识到这次真的有危险,天命也没有那么可靠后,立刻做出了应对,但前面的不作为带来的影响,并非一时振作便可迅速填平的。

  虽然刘表有几分出工不出力,孙策按来说因为曾经父子皆在袁术处效力过,也不好将事情做绝,可偏偏孙策没有讲这个道,而攻打袁术的主力军曹操更不会手下留情。

第140章 三封信

  “啪”地一声,一份战报被袁术扔在了地上。

  他拍案而起,恨道:“曹操当真欺我太甚!”

  怒极之下来回走了两圈后,袁术开始翻起了“陈年旧事”。

  “那曹阿瞒不过是宦官之后,昔日于我袁氏都不配登门,如今一朝得势,倒是人模人样起来了!”

  这种打不过就拿家世说事的做派,委实不是明主所为,别说明主了,都称不上有素质的人。但都到了这个时候,谁还看不出袁术并非明主呢。

  麾下有谋臣向前谏言道:“如今我军几战几败,士气大损,明公与其在此拍案发怒,不若冷静定夺战和之事。”

  “战和之事?”袁术拔剑走向对方:“大敌当前,尔不思忠君报国,却要劝上投降,汝岂非乱臣贼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