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56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3:49

  被问的陆离也不曾隐瞒:“是在乐安郡发生的,不过并非我为乐安郡守时的事情。”

  “当年我为侍中之时,因关内侯一事与陛下起了争执。”

  陆离此刻口中的陛下指的是刘宏,这事曹操也有印象,毕竟他们两人的不睦搞得可谓是人尽皆知,当初不少人都觉得他们俩算是完蛋了,官宦们更是高兴到就差写脸上了。

  谁知道陆离回乡祭祖后,到了洛阳只见了陛下一面,俩人就立刻和好如初,甚至更上一层楼。

  不过倒是没听说过对方在这个过程中,还遇到过刺杀的事情。

  陆离跟卞氏之间的“缘分”,曹操也是知晓的:“那此刺杀是十常侍搞得鬼,他们选择的下手之人正是当时被我留下的那名女子。”

  “当年对着熟悉的人不曾上当,如今倒是险些栽在陌生人之手,此我之傲慢也。”

  天天看别人飘,今天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也有点飘啊。

  曹操觉得这事不是这样说的:“熟悉之人自知晓其习惯,有何反常之处更易察觉,陌生人则不然。”

  当然了,这要是对陌生人避开了,反而被熟人背刺。

  安慰的话就会变成——对陌生人自然怀有戒备,有何异常更易察觉,熟人则不然。

  说白了,当一人个偏爱于你,你怎样失败,在他这里都是能够找到道与原因的。

  反之,当一个人不再偏爱于你,你有怎样的道与原因,在他这里都只会失败。

  如今陆离在曹操这里显然是前者,至于在刘协那里是不是后者……反正他从未当过前者。

  分享了一个无人知晓的昔日旧瓜,两人的情绪都平静了下来,开始商讨起这件事情要如何处。

  安静的处又或者大张旗鼓的处,各有其优缺点。

  若是安静的处,不够解恨不说,也难以威慑他人。

  可要是大张旗鼓的处,这事一个控制不好,不仅是陆离的舆论危机,曹操也讨不到好,甚至极有可能为袁绍那边的“师出有名”进行助力。

  这件事情曹操摆出的态度是要看陆离这个受害者的想法,陆离看得出来,对方是真心的,哪怕他的想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定计划,曹操也不准备让他“忍”过去。

  陆离有的时候看起来肆无忌惮,但并非特别肆意妄为的人,他从来不会拿人命去给自己出一时之气。

  陆离:“刺客已除,本也算不上是什么光彩事,无需张扬。”

  陆离不愿意闹大,曹操却看得出来这是不愿意闹大之后产生连锁反应,而不是真的心里没气不想往大里闹。

  所以他综合了对方的想法,小小的处了一下——夷三族了解一下。

  不说乱世用重典,这种事情不从严从重的处,今天是陆离,明天是荀彧、郭嘉,后天便是他曹操。

  对于这个结果,陆离没有说什么,他又不是不曾杀过人,至于这里面是否牵连无辜,乱世哪来那么多无辜呢。

  便是无辜,该杀也不能放过的。

  他宁愿一辈子愧疚难安,也不要一辈子提心吊胆。

  曹操小小的处,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刘备等人得知这件事情,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吴硕去刺杀陆离,并非是他们安排的,也不是刘协的主意,还真的就是吴硕自己的想法。

  如秦桧这般的人都会拥有朋友,董承自然也不例外。

  吴硕作为在历史中在“衣带诏”这种要命的事情上,都能够被对方带上的存在,那是心腹中的心腹。

  知遇之恩,有人让恩人以命相偿,也有人以自己之命去偿还恩人,吴硕便是后者。

  董承被刘协交托事情的时候,对着刘协稍稍透露过些许,吴硕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刘协对着刘备交代事情的时候,也对着刘备稍稍透露了些许董承不曾用上的牌面,吴硕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刘备万万不曾想到,吴硕倒也确实不会背叛,只是也真的用不上了。

  不只是用不上,对方这一出可谓是打草惊蛇。

  虽然他并不准备行刺客之事,此偏邪小道,如何能够视同常一般肆意行事,陛下乃是大汉天子,总是这般不免移了心性。

  况且曹操与董卓不同,董卓当年是面对讨董联盟没讨到好处,迁都本也有逃跑之嫌,失了当年威镇边陲的锐气,又傲慢之下对手下多有撒气之举,令吕布与其反目,手下也多有异样之声。

  可曹操不同,他几战几胜,威望正隆。

  对待刘协或许有几分不甚恭敬,但对待手下的文臣武将,那真的是没话说。

  别说夏侯惇、曹洪等带着血缘关系的亲戚,其他投靠之人也颇受重用,对他不可谓不忠心耿耿。

  吴硕愿意为了董承去行刺杀之举,曹操手下更不会缺少愿意为他效死之人。

  而且他们根本不用行刺杀之举,直接便可佣兵而来,倒是不用怕重蹈李郭之事,而是真的要危在旦夕。

  吴硕生前非万众瞩目之人,死后却让个许昌都因他之故为之一静。

  刘备得到了来自曹操的约谈,陆离不清楚他们是不是去青梅煮酒论英雄了,不过应该不是,毕竟这个季节青梅早就下了,煮枣、煮葡萄倒是更有可能。

  不提刘备心情如何,刘协心情就很不好。

  吴硕来这一出是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而自从董承死后,宫里的董贵人不说日夜垂泪,但确实难有欢颜。

  怀孕本就是个对母体消耗巨大的事情,再搭配上这种不好的心情,刘协都怀疑这个爹自己是当不成了。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没有一个能让他感到顺心。

  伏皇后见到刘协这般愁眉不展,自是出言安抚,刘协没怎么被安抚到,不只是因为现状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了一点点,还因为看到对方,他就忍不住想到了对方那个万事不沾的亲爹。

  他倒也不至于想着吃软饭,可皇后之位给出去就换了个这个,简直比不上董承一点点。

  许昌在曹操的雷厉风行之下,寂静却又并不慌乱,只是陆离怎么都没有想到,吴硕的三族都没了,刘备跟曹操吃了个饭好像就彻底与他无关了。

  虽然这话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毕竟吴硕事实实在在做了刺杀的事情,刘备这纯粹就是陆离在怀疑,并没有掌握什么切实证据。

  但这事不是刘备无辜与否的事情:“那刘玄德心怀大志,明公何故一再放虎归山?”

  这话属于程昱听了要点赞的类型,曹操都觉得这般的陆离有点程昱的形状。

  这事已经不止一个人对曹操提过,甚至许多人都不止一次的提过,然而曹操就像是中了刘备的毒一般,真的就是对他一放再放。

  虽然知道曹操有曹操的考量,这里面甚至还可能掺杂着天命,说不定就算曹操真的要杀人,刘备都能自己走脱,可这般在知晓未来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对方放过日后大敌,陆离都想给对方剧透了。

  实际上曹操还真的没准备放过刘备,他只是暂时没有处置对方而已。

  然而等到程昱、郭嘉等人皆来劝说,曹操真的下定决心之时,刘备所居之地早已空无一人。

  与之同时消失不见的,有几位曹操派去暗中盯着他的人,有几位许昌官吏,还有几位守卫城门的护卫。

  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在众人带着怀疑目光盯着的情况下,他依旧收拢了这般多的人。

  甚至可能不仅是对方主动收拢,还有人主动去投,刘玄德,倒真不愧是刘玄德。

  陆离以为对方会去投靠刘表,谁知对方却直奔袁绍而去,而袁绍等待的师出有名,随着刘备的到来终于就位。

第158章 信与不信

  冀州邺城。

  袁绍看着跑来投奔自己的刘备,一时之间神色莫名。

  不提对方之前跟着公孙瓒那一段,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袁术北上青州的道路就是被他给截断的吧,对方怎么有胆子跑来投奔他的?

  尽管袁术是个糟心的兄弟,但到底也是他袁绍的兄弟,是在服软之后被他接纳的兄弟。

  更不用说对方那一截断,断的不仅是袁术通往青州的道路,也一并断了传国玉玺来到袁绍手中的进程。

  就这样一个情况,他没有找对方算账那都是因为对方没在眼前,现在可倒好,自己送上来了。

  带着这种疑惑,他从刘备那里听到了许昌的情况,其中就包括了陆离的遇刺。

  听到这个消息,袁绍还没有什么反应,他的谋士们不少就先在心里贷款“咯噔”上了。

  别说跟他相处久了的谋士们,就连只是听过一次“袁绍分析陆离座谈会”的刘备,都做好了相关准备。

  然而他们各自的准备似乎都准备了个寂寞,预想中的异常表现又或者是大谈特谈,一个都不曾出现。

  袁绍看起来正经的不得了,但就是这般正经才更显得异常呢。

  明公你刚刚是没有听清楚吗,陆伯安遇刺了,就是那个你最为关注的陆伯安啊。

  袁绍要是大谈特谈,大家会忍不住感到腻歪,觉得明公你真有点没完没了的,能不能别天单方面情绪输出了,这事传出去光彩吗。

  但他现在不这么干了,都被对方搞出习惯来的众人也不免觉得正常,明公你这般一反常态,是发生了什么我们不清楚的事情吗,谁刺激到你了?

  袁绍觉得自己挺正常的,他反而认为自己的谋士们似乎有点不太行,战事当前,不好好思考怎么调兵遣将、出谋划策,天盯着陆伯安做什么。

  怎么,多看他两眼是能够让我们不战而胜吗,一天天的不干正事。

  谋士们:……

  也幸好大家一个两个的都没有什么读心术技能,不然大战在即怕是内部要先互相不满一番。

  刘备说了很多事情,但也有很多事情没有说,比如说少有人知的天子对他交代的事情。

  如果说对付曹操是天子与权臣之间的权力争斗,且曹操如今到底是霍光还是王莽不曾明牌。

  那么袁绍这边的情况就已经很明显的,对方明显跟袁术是亲兄弟的同时也真的是一路人,不臣之心表现的挺明了的。

  这次但凡打败了曹操,怕是下一步就是自立称帝了。

  刘备不是没有想过去刘表那里,但从他几次跟对方打交道的过程中,足够让刘备了解到对方守成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

  而且真要说的话,刘表未必是保皇派。

  在两者都不是保皇派的情况下,袁绍这边显然更有能力也更有进取心完成搅乱浑水的事情,同样也是袁绍这边更有可能在曹操索要下保住自己。

  袁绍虽然一开始不解于刘备的投靠,但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值得对方投靠的地方,他素来是个拥有高配得感的人,从来只有别人配不上自己的份,万万没有自己可能不值得别人效忠的自卑想法。

  而在接受了这份投奔后,袁绍对刘备相当大方的开了个空头支票,直接便要上表举荐他为徐州牧——如今徐州正在曹操的管辖范围之内。

  虽然知道自己就是个幌子,这个徐州牧就算袁绍赢了都不一定会到自己手里,但画饼这种事情,在此刻讲究的就是一个敢画,一个敢吃,搞出一种大家已经成为自己人的氛围感来。

  当然了,吃饼归吃饼,让他跑去徐州送死那是不可能的,真这么搞他何必来冀州呢,干脆在许昌坐着等就是了。

  刘备看起来颇为感动的接受了这份来自明公的看重,给这场投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的动静是瞒不住的。

  袁绍那边在点兵点将,曹操这边自然也不会落下。

  袁绍那边出一篇檄文,曹操这边有天子诏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6/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