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3:49

  曹田显然便是如此想的,所以才有了这一封信。

  陆离思索片刻,拿着信便直奔曹操而去。

  他到之时,郭嘉与荀彧、荀攸都在,正好省了不少找人的时间。

  他们几个可以开个小会先判断一下,可以再召集更多人来具体分析。

  事实上如果这里只有曹操一个的话,八成就是陆离将利弊分析陈述一下,要么曹操拍板决定,要么就是说“容我三思”。

  当几个人都看完这封好似暗示“天时已至”,实则在说“青州上下喜迎王师”的信,不免向陆离问道:“这曹有牧为人如何,可能信否?”

  陆离与对方实际相处的时间不过几年而已,如今更是许久未见,但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互为帮凶了,有着同样秘密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背叛。

  不过人心易变,陆离也没有说什么他一定是可信的,他只是说:“昔日与其相交,私以为当称君子。且袁绍势盛之时,他不曾相投以设诈,此时明公胜算更大,如何会反投袁氏?”

第182章 热闹非凡

  陆离虽然没有斩钉截铁的做担保说曹田一定可信,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显然都是偏向于相信曹田。

  又或者说,若不是他相信曹田,今日压根不会在得到信件之后跑来找曹操。

  他说对方是君子,这是人品上的信任。

  分析对方没有帮着袁绍使诈的可能,这是现实利益上的相信。

  当然了,考虑到万事无绝对,乱世多奇葩,也不能排除对方在袁绍势力强大的时候没有投靠,那是因为对方挤不进去,现在想要雪中送炭冒险赌上一把的可能。

  但是这个可能该怎么说呢,真的一点都不大。

  官渡之时,曹操虽然比原定历史上强大不少,但总体而言依旧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而在这其中,袁绍的缺陷在不少人眼中可谓是暴露无遗。

  都看得出来对方不是什么隐藏特别深的潜力股了,做什么要放着近在眼前的捷径不走,反而跑去提心吊胆的雪中送炭。

  这玩意要是送错了,失去的可不止是金钱又或者前途,还有命。

  除此之外,按照陆离对曹田的了解:“单以其之能,治一郡之地倒无不妥之处,可若要串联青州上下,怕是不易,想来有借明公之名,方得青州云从之,人心齐向明公,不可轻拒也,望明公三思。”

  说白了,按照对方的能力,他要跟其他人说,你们跟着我干吧,大家八成不会会他。

  若信中“青州上下多有心向曹公之人且被他知晓”为真,八成就是他跟其他人说,兄弟们,我这里有门路能投靠曹公哦,干不干?

  曹操这要是拒绝了,那群人可能会怀疑是不是曹田一开始就在吹牛逼,实际上压根没有什么门路,也可能想要借着他们一群人的投靠当门路,只是最后还是没能门路上。

  反正别管是不是曹田不靠谱,他们本身有投靠别人的意思被人知晓了并且最后还没有投靠成功,这个结果真的怎么看怎么让人对曹田杀心顿起。

  别的不提,这份名单放在对方脑子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把柄。

  而真要论的话,比起曹田拿着自己的性命去吹牛结果吹拉了,大家其实更有可能认为曹操是真的没打算接受他们,日后曹操若再想要得到青州,那群人想起这次的拒绝,怕都要在心里打个问号的。

  陆离说完了情报的可靠性,以及拒绝可能带来的后果,郭嘉则说起了这般做可能得到的好处。

  能够得到青州一州之地这是实打实的好处,却也是最浅显的。

  于自己这边而言,只要布置得当,完全有机会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对己方士气的一大激励。且曹操当年收纳了不少青州黄巾,“故土”可是埋藏在中国人DNA里面的重要存在。

  要判断一件事情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真的有好处是一方面,对敌人有坏处则是另一方面。

  而这件事情对于敌方而言的坏处什么什么呢?

  曹操得到青州之后不说对袁绍那边造成的压力,也能更进一步的对冀州进行压缩包围。

  更妙的是,青州若是到了他们手里,袁绍那边本就已经动静不小的继承人之争,怕是要再上一个台阶的。

  郭嘉道:“昔袁绍与公孙瓒争于青州,是其长子袁谭助其胜公孙瓒一筹,青州若在,自为袁谭之功绩也。”

  青州在这是一份功绩,可若是失去了,那就是一大败笔了。

  毕竟当年青州是派你去处的,结果这般轻易便被曹操给夺走了。袁绍不会愿意反思这是自己之前的失败失去了人心,他更可能认为是这个自己本就没有多顺眼的长子没有处好。

  当年说是帮忙夺得了青州,怕也是一个面子工程而已,甚至大家看得都是袁绍的面子,而非他袁谭真有本事。

  这争夺之事,看的不是谁更厉害,而是双方是否势均力敌。

  有来有往、强弱相当那才能够争夺起来。一方碾压另一方,这到底还有什么争夺的必要呢?

  目前袁绍嗣子中参与继承人争夺的,是长子袁谭与三子袁尚。

  袁尚虽然有袁绍的偏爱,有得宠爱的母亲在袁绍那里吹枕边风。

  但如今袁绍本身威望大减不说,他还在这种情况下犯了一个跟刘宏当年一样的错误。

  人人都知道他更看好袁尚,可是这份看好却并未成文发布,只是一种心照不宣而已。

  就好像当年大家都知道比起刘辩,刘宏更加属意的继承人是刘协,可因为刘协不曾被明明白白的立为太子,到底还是让刘辩登上了帝位。

  这要不是董卓行废立之事,刘协这辈子就真的注定要远离皇位了。

  而袁绍比刘宏更加糟糕的是,刘宏当年除了陆离因为前世见闻早早知道对方活不长,其余人还当对方正值盛年,继承人就算是含糊不清一点,大家也都觉得自己等得起。

  权当是陛下愿意给自己嫡长子一个成长的机会,又或者是陛下在等着皇子协成长起来再立储。

  可是袁绍呢,如今他本身年纪就不小了,一番打击之后肉眼可见的状态差劲,谁知道他还能活多久啊。

  明明先帝的前车之鉴就在10年前,当年他还是亲历者甚至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受害者,现在轮到他了,真的一点记性都不长。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看好幼子却又不曾明立幼子,这份看好都不免要打上一个问号。

  袁尚最大的依仗——虚无缥缈的不确定父爱,相比之下,袁谭的依仗更加实在,实打实的长子不提,功绩那也是明明白白的有——青州。

  可以说这场争夺中,要不是袁绍喜爱太过,目前的袁尚压根跟袁谭站不到一个台阶上。

  有句话说的好啊,这家大业大的人家,从外面杀,一时是杀不死的,需得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曹公诚不欺人,嗯,此处曹公为曹雪芹。

  曹操看着自己的几位心腹,中间帮忙串联青州上下的人可信度很高,得到青州的好处与坏处都说清楚了,再这样的情况下还不能当机立断的,那绝对不会是曹操,那是袁绍。

  本来很多人还可能觉得袁绍不至于如此,但自从官渡之战后,没有人这样认为了。

  好的名声建立起来且维持下去是不容易的,但是坏的名声一旦出现了却会非常稳固,甚至会随着传播越发不堪。

  当然了,不堪到一定地步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触底反弹的,袁绍便是败给了曹操,先前坐拥四州之地的北方霸主那也不是假的。

  他只是败给了曹操,曹操都还没有说什么,许多无关紧要的人便按耐不住的开始发表各种看法了,这种让袁绍生气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倒是助力了曹操。

  没有学习老朋友的意思,曹操很快便做出了决定,而这一次陆离不再是留守后方的人了。

  虽然这几年一直在当后方留守人员,但陆离也不是没有随军经验的人。

  最早在乐安郡统领兵士清扫黄巾残余与部分豪强不提,后面跟着刘宏去参加“无上将军”的军事真人秀也不算,他当年也是跟着袁绍参与过讨董联盟,跟着曹操进行过征讨青州黄巾,也跟着吕布去与曹操汇合攻打徐州的。

  当卫尉之后,陆离可没少练,随军虽然辛苦,倒也不至于出现什么撑不住的情况。

  陆离这边在跟着曹操往青州而去,曹田在收到来自陆离的信件之后也开始加紧联系青州其他地方的人。

  袁谭可不是真正的废物,就算因为曹胜袁败,青州不乏有改弦更张之意的存在,但也并不缺少死忠的存在。

  幸而曹田从袁谭来到青州就开始观察,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已经静静观察许久了,青州还不曾姓袁的时候他便开始观察,如今时机已至,倒是省了不少仔细分辨的时间。

  在内部有人的情况下,曹操征讨青州的过程可称作时而你情我愿,喜迎王师,时而抵死不从、抗争到底。

  其中还不免夹杂着敌友难辨下的反装忠、忠装反。

  投靠曹操的人跑去死忠袁绍的人那里,哭诉自己那边败了,两人抱头痛哭一通之后就差结拜为兄弟了,结果没多久,兄弟,你怎么还偷拿着我的手令给曹操开城门呢?

  投靠曹操的人:好兄弟之间的东西,说什么偷不偷的,多见外啊。

  也有死忠袁绍的人跑到准备投靠曹操的人这里,信誓旦旦表示良禽择木而栖,第二天,他与之约定好大家一起共奔美好未来的人在床上人首分离。

  死忠:早骂你是个禽兽了,你怎么还觉得我是个好人呢?

  有成功的,自然也有失败的。

  大家都不是什么不会汲取教训的人,这种事情发生过一次、两次之后,谁还能没听见一点风声呢。

  反正别管你演技多好,表现的多真挚,我不开城门、不放你进来,你难道还能隔城取物、隔空杀人吗?

  在人与人之间信任降到最低点的同时,青州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不少人虽然想的是投靠曹操,但投靠与投靠之间显然也是存在区别的。

  你是单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还是带着功绩证明自己能力前来相投的贤才,得到的待遇想也知道肯定不会一样。

  想到这一点,大家都忍不住有些嫉妒曹有牧了,人家拿着写有他们名字的名单献给曹操,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功劳。

  不过这种事情嫉妒也嫉妒不来,谁让对方在曹操那里有人,而他们没有呢。

第183章 得失不同

  曹操在青州的进展,与陆离本人的事业运是一样的——看似磕磕绊绊,实则一路推进。

  总得来说,比起正常情况下的攻城,有人里应外合的曹军是一个高歌猛进状态的。

  当然了,要是跟当初袁绍兵不血刃便拿下冀州相比,那就相形见绌了。

  曹操向着青州发兵的消息并未能瞒过袁绍这边,不说双方敌对本就会互相关注对方的情况,那一大堆的兵马又不是隐形的,到底谁会眼瞎到看不到呢。

  而且被进攻的可是自己的地盘,这要是人家都出兵了你都得不到消息,那真是活该地盘被别人夺走。

  然而他们这边的援军还没有派出去,就先收到了曹操那边节节胜利,青州己方少量兵败大量投降的消息。

  这个时候就算是时常好似有拖延症、反应慢的袁绍,也是用上最快的速度将援军给派出去了。

  援兵派出去了,但情况并未随着援兵的派遣而迅速好转。

  从传回来的军情来看,体是少部分短暂胜利,大部分长久告急。

  这些传回来的消息归纳一下,甚至可以起名叫做《青州是如何逐渐失去的》。

  当然了,因为立场不同,曹操那边可能会起名为《我军如何一路高歌猛进得到青州》。

  随着情况越来越糟糕,派出去的援军也越来越多,然而等到一切尘埃落定,青州已经姓曹了不说,自己派出去的援军本就胜少败多,回程途中被人打了个伏击,回来的人都不到一半。

  当得知青州体易主的那一刻,袁绍捂着心口险些直接向后仰倒过去。

  被几个儿子冲上来扶住后,站稳的袁绍看向自己的长子,也是任职青州刺史的袁谭。

  人在怒极之下是会丧失智的,看着这个本该管青州的儿子现在围着自己一副很焦急的样子,袁绍心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是——青州都没了,你在这里有什么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