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谋士系统在三国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辣个糊涂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91 KB   上传时间:2025-05-09 18:53:49

  毕竟对方要保护的人是自己,对方如今的上司也是自己,这般对着他人有问必答,实在很难让人产生什么信任。

  陆离起身打开门:“子脩怎么来了?”

  曹昂的实现从侍卫身上转移到了陆离身上:“夜深了,州牧怎么还不休息,可是忘了之前与昂言语之事?”

  陆离没有说自己立刻去休息一类的话,反倒是做出了邀请的动作:“子脩进来讲吧。”

  这明显是有话要说的意思,曹昂走进房中,关上了门。

  陆离将江夏那边的文书递给曹昂:“如今江夏实在令人放心不下……”

  曹昂一边翻开文书迅速查看,一边听着陆离的讲述。

  可是听着听着,他总觉得自己好像从中听出了什么危险的东西。

  曹昂:“州牧可是有意去江夏一观?”

  陆离点头:“确有此意。”

  江夏就跟南阳郡挨着,襄阳本身在南阳郡最南边,去往江夏并不远,快去快回用不了多久。

  曹昂却道:“州牧不可!”

  “先不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州牧若去江夏,荆州事宜又该如何,若州牧不放心,昂愿往江夏一观。”

  曹昂说的坚定,显然是真的有意,而不是为了表态在这里许空话。

  如果陆离是有意激将让对方去,这个时候或许会开心,但他可没有这个想法。

  陆离抬手止住了曹昂的请去:“子脩莫急,我知子脩不畏艰险,只是子脩若去,怕令蔡德珪误会。”

  陆离这么一说,曹昂立刻明白了。

  这事确实容易让人误会,老板将人扔过来历练,然后你将对方安排到前线去,这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情,责任算谁的。

  而且那边守了好久了,突然空降一个公子过去,输了是谁的锅,赢了又是谁的功劳?

第253章 二合一(含一章营养液加更)

  陆离不好去,曹昂去了容易让人误会,这个时候视线就不免要看向对方的家族了。

  这个时代如陆离这般孑然一身的,那属于绝绝对对的特例,而不孑然一身,就不免要受到家族的牵绊。

  当然了,其中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包括来自家族的各种助力。

  反正得失之间,个人与宗族双方可谓是捆绑紧密。

  而朝着对方家族使劲的话,相关手段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联姻,比如说曹家娶一位蔡氏女郎,加深双方之间的联系,给蔡瑁那边打个定心剂。

  要么就是结交蔡氏的小辈,让对代为出面交流,也是暗示蔡氏下一代前途明亮。

  虽然给曹吕两家保媒拉纤过,但那属于特殊情况,曹昂要是有心想要拉拢蔡氏,蔡氏也有意如此,陆离不会拦着,但你让他主动去做这种事情,别说曹昂,曹操都没有这个牌面。

  他难道是什么很不入流的媒婆吗,天天捣鼓这种事情?

  而且这种姻亲关系说有用是真的很有用,比如说曹操与吕布之间,但是说没用也真的很没用,比如蔡氏与刘表。

  所以果然还是选择第二种比较好吧,想明白之后,陆离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曹昂。

  不过不是让对方去结交小辈,而是让对方去蔡氏转达关怀,但凡蔡氏没有蠢到无可救药,自然能够意会其中的意思。

  曹昂对此没有二话,也就是现在夜深了,不然曹昂能够立刻跑到蔡府去。

  第二天,带着拜帖直接登门的曹昂,得到了来自蔡氏的热情迎接。

  不说别的,这可是曹操的大公子,这日后曹操要是再进一步,那可就真的是贵不可言了。

  大家在这方面都是很有经验的,就算想要搞好关系,也不会将态度摆的特别谄媚。

  而曹昂在这方面也很有经验,他最大的弟弟曹丕都比他小了十多岁,其余的弟弟就更不用说了,作为如今曹操膝下唯一一个已过弱冠的成年儿子,他没少受到来自各方明里暗里的示好。

  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示好,曹昂也是自有一套流程在的,对于需要示好的势力是一种态度,对于要拒绝的势力是一种态度,对于需要敲打的势力还有一种态度……

  如今蔡氏虽然没什么值得敲打的地方,但出身蔡氏的蔡瑁可就不一样了。

  本身背弃刘表对于蔡氏而言就已经是名声方面的重大打击了,但背弃刘表选择曹操还能说得上是人往高处走,别管别人怎么蛐蛐,大家心里其实都是可以解的那种。

  但蔡瑁要是再反复一次,他们蔡氏可就真的要完蛋了。

  这个时代没有人会去花时间倾听无关之人的心路历程,也没有谁会去关注所谓的心问题,大家就只是看结果而已。

  现在从曹昂这里听说了陆离对蔡瑁的“担忧”,蔡氏回忆了一下蔡瑁在刘表死后的各种表现,心也忍不住跟着提了起来。

  好不容易上了曹操的船,大家可都没准备要跳船,德珪你可千万别做傻事啊。

  心里担忧是一回事,表现在曹昂面前的必然不会是恍然大悟一般意识到蔡瑁好像确实不对,而是感谢了来自陆离的关切,表示蔡瑁知道后肯定很开心,我们也一定会代为转达的。

  放心,没有任何问题,请务必要放心!

  人家表态了,曹昂也是立刻安抚,信任,我们对于蔡将军也是非常信任的,只是州牧关心江夏情况,又担忧会令蔡将军误会,这才让我来这里说清楚。

  至于为什么想要跟蔡瑁说清楚会来蔡氏,而不是派人直接去江夏,这种事情大家懂的都懂,没有必要说的那么明白。

  蔡氏那边在送走曹昂之后,那是立马安排人快马加鞭的往江夏赶去,生怕个家族的未来毁在蔡瑁的一念之差上。

  虽然全程就只是陆离那边的一面之词,但那可是陆侍中,他在这种事情上可称之为专家了,他能拿这种事情跑来骗我们吗,还是让曹操的儿子帮着他骗人,不可能的好吗。

  况且就算是陆离那边想错了,他们这边要是没有做出相应的措施,原本只是想错的事情,如今都得对了。

  而且江夏那边的情况如何先不说,自从投靠曹操之后,蔡瑁的表现当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

  江夏。

  听到蔡氏来人,蔡瑁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却没想到族弟蔡和一来到反而关心起了自己,好像自己才是出事的那个人一般。

  蔡瑁:我出事了,我怎么不知道?

  蔡和道:“大公子几日前来到府中,说是陆州牧担忧兄长情况。”

  蔡和犹豫了一下,忍不住问道:“自投曹以来,兄长行事颇失水准,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对方口中的大公子,自然不是已经死去的刘琦,而是曹操的大公子曹昂。

  所谓的“行事颇失水准”都是委婉说法了,应该是行事大失水准吧。

  蔡瑁没想过要背叛曹操,但他好像确实失去了以往那种追求胜利的能力与信心。

  是因为什么呢,是一次不战而降让他失了心气,还是如今面对的比之以往要更加强大队友与敌人,让他在对比之下显得没了水平。

  又或者说他实在太想在曹操面前表现了,他想要让所有人知晓是不思进取的刘表配不上自己,而不是自己就配刘表那样的人,想要更进一步完全是得陇望蜀的贪得无厌、德不配位。

  可事实好像与期望完全相反,然后就开始越努力越没有成功,越没有成功越是努力想要成功,最后一步步的走向某种恶性循环。

  蔡瑁也不知道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了,只是在面对很多事情开始忍不住的犹豫、迟疑,甚至是产生某种自我怀疑。

  别人说话小声一点,他都忍不住觉得对方是在对着他窃窃私语。

  不是他承受不了流言蜚语、舆论攻击,而是有些话并不是假的。

  谎言难以破防,真相却是快刀。

  曹操让他来训练水军,可就在前不久的守城战中,他这边的水军对上孙权那边的水军,再一次完败。

  虽然之前黄祖用水军对付孙权那边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么一个结果,但这绝对不是一回事。

  对方用水军就是单纯的用而已,但蔡瑁可是被安排来特意训练水军的,结果特意训练、训了好久之后,还是跟黄祖当初一个水平,你这到底都训了些什么?

  或许可以用孙权那边比之过去更加强大来做借口,但人家强大,你却不能跟上并且比对方更加强大,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能。

  再者说了,事情是要看结果的,结果就是比不上,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

  蔡瑁曾经多次用这种“结果论”的眼神去审视别人,现在轮到自己了,才明了这种审视让人多么难捱。

  有关曹昂的那些话,被家族派遣过来的蔡和,虽然也不是没有将那些话听进去,但心态上偏向于将其当成一种激励、提醒,甚至是警告手段。可来到江夏之后看到自家族兄这个状态,这是真的有点不对劲啊。

  蔡和:“不知兄长可是有何困扰,若有用弟之处,绝无推辞之言。”

  面前是信誓旦旦的族弟,对方好似还跟过去一般无二的信任着自己,蔡瑁扯了扯嘴角:“别胡思乱想,不过是那孙氏小儿几次三番挑衅,令人心中不悦,并无妨碍。”

  是逞强吗,是吧,是不愿意流露颓势吗,是的。

  蔡瑁拉着对方走进书房:“家中可有其他言语捎来?”

  言语确实是有的,无非就是一些常见的叮嘱,倒是二姊有几句特别的叮嘱。

  蔡和道:“家中对兄长多有挂念,二姊特意托我给兄长带句话。”

  蔡和口中的二姊,正是刘表之妻蔡夫人。

  蔡瑁问道:“不知二姊有何言语?”

  蔡和道:“二姊说知道兄长为了家族受了委屈,让兄长定要宽心,莫将他人言语放在心上。”

  很显然,对方是真正摸清楚蔡瑁情况的那个。

  事实上相关的言语她也没少听,作为女性,也是作为妻子,哪怕在东汉这个束缚相对没有那么严重的时代,她会受到的舆论谴责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更甚蔡瑁一筹。

  其实真要让蔡夫人说心里话的话,她真半点不想要安慰蔡瑁,她觉得这群男人就是可供选择的余地太多了,所以既想要功成名就、拜相封侯,又想要为人称赞、流芳青史。

  既要又要还有,有一样得不到便要心中愤懑,妥妥的贪得无厌。

  可谁让他们是有更多选择余地的人呢,家族的未来,自己的未来,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于对方,所以该劝还是要劝的。

  有的时候人之所以会想不开,是因为缺了一块遮羞布,自古忠孝难两全,在忠方面落下的道德,便以孝为幌子来解释行径便是。

  只是孝还不够的话,加上为了百姓、为了大义,人想要给自己找借口的话,总是能够找到无数借口的。

  蔡和发现蔡瑁在听到这句话后,态度竟然真的有所变化,还是往好处里面变,不由赞叹自家姊姊的聪慧。

  同时,他也提醒道:“到底州牧挂念一番,兄长可要书信一封以表谢意?”

  人家那边别管怀着什么心思,找上蔡氏让自家人帮忙转达,那就明显是带着善意来跟你谈的,论情论,都是该有所回复的。

  蔡瑁点头,做到一旁抽出一份空白的文书便书写了起来。

  蔡和算不上多么聪明的人,却也看得出来,兄长行动中似乎带着些许怨气。

  他四下打量了一下,确定周围都没有人,向着蔡瑁所在的方向微微倾身,小声问道:“兄长与陆州牧可是有何误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谋士系统在三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