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提到备礼,小顺子跑过来:“殿下还忘记了一件事。”
“什么事?”
“奴才跟着殿下离京之前,进喜公公还说太子妃已有将近八个月的身孕,再过些时日殿下就要做叔叔了呢。”
楼珣一顿:“……我没忘,我早已经备下送给小侄儿的礼了。”
小顺子不怕主子了,想说自己怎么不知道,这时候禁军进了院子,一脸严肃地行礼:“殿下。”
“是何事?”楼珣坐直了身体看过去。
“七殿下派人来报,青石山山匪流窜,七殿下与贺大人近日不在青石县,让臣等护送殿下回郡守府。”
楼珣抓紧了扶手没有说话。
他最不想听到这个消息,曾经在朝堂上他便对青石山的匪患有所耳闻,也听太子提过几句,只用了短短的“无恶不作”四个字形容。
禁军又是请示了一遍。
楼珣看了他一眼,不过他没有料到会有赵军师这个例外,这人十有九成是赵知县的亲戚,既然楼煜也知道此事……
“贺公公可有传话过来?”
“大人只是让我们务必确保殿下的安全。”
这话让人怎么猜?楼珣垂下眼睫,无奈道:“现在收拾了东西便出发吧,你们再回来帮着青石县剿匪便是。”
小顺子得了令,连忙起身去厢房里,禁军应是。
一盏茶之后,他坐上回平江郡的马车,小顺子道:“殿下不开心吗?奴才已经派人去施粥铺子那里了。”
“嗯,”楼珣轻轻点头,随口说道,“只是舍不得那一片杏花林罢了。”
他回到郡守府后打发禁军回青石县,三日后才得到楼煜等人回平江郡的消息,楼珣连忙放下话本子,系上披风快步赶过去。
途中便撞见了几人。
楼煜和赵知县走在前面,面上一派轻松的喜意,而贺揖云走在后面。
“七哥好。”
“见过九殿下。”
楼煜眉一压:“你来……咳,怎么跑得如此急?”
“听闻七哥回来了,”楼珣知道多说几句相当于主动去触霉头,于是简洁问道,“七哥,那些山匪可都抓住了?咱们何时回京呢?我每日待在府上不能出门玩儿,都快要发霉了。”
又是听着就厌烦的叽叽喳喳,楼煜一咬牙:“我与赵知县有事详谈,你……”
“好吧好吧我就知道,”楼珣迈了两步,去拉贺揖云的衣袖,“我去问贺公公好了。”
贺揖云等楼煜两人走后,才悠哉开口:“赵知县可是立了大功,将来的青云路必定是扶摇而上,日后殿下便能在朝中见到他了。”
楼珣随他的话瞄见了远去的背影,不知赵知县和李清映相比如何。他知道贺揖云说一半留一半的喜好,幸好自己也不笨,仔细斟酌细想便道:“赵知县的离间计吗?七哥的运气真是好,剿匪与治灾,可都是政绩。”
他说着运气好,但面上没有羡慕嫉恨,贺揖云多看了两眼楼珣:“殿下可以早做准备了,待他写完折子,一切后续安排妥定,咱们就能回京了。”
贺揖云所料不错,楼煜也顾忌着平江郡的匪患便没有多待,此次回京,少了十几个禁军,多了一位王郡守以及赵知县。
楼珣在船上日日看着楼煜与赵知县相谈甚欢,很纳闷两人在说些什么,忍不住大着胆子磨蹭不走偷听几句,结果被不耐烦的楼煜捉到,提醒他有没有写折子。
楼珣大吃一惊:“我也要写吗?”
赵知县显然比他懂得多:“这是自然,虽说殿下没有官职在身,但您此行是办正经的差事,自然是要呈奏折到御前的。”
一个字都没有写的楼珣直觉大事不妙,他看向了楼煜:“七哥,你的呢,让我看一眼吧?”
楼煜找到了折磨弟弟的新法子,他冷漠无情笑道:“自己写,写完拿过来。”
楼珣连好奇的心思都没了,生无可恋地转身回去补作业。
他有事一般直接去东宫或者是养心殿,就没有写过折子,这奏折写到下船,赶在回京的前夜终于是写完誊抄好了。
他们一行人在平江郡待了月余,离京时还是春三月,如今已经花落要春去的五月了。
楼珣站在楼煜身边打了个哈欠,他进宫后没来得及回临芳殿换身衣裳,便直奔养心殿等候面圣述职。
没一会儿,养心殿紧闭的门打开,几位眼熟的大臣走了出来,他瞧见苏阁老时眼睛一亮,没什么规矩地迎上去:“阁老早上好。”
九殿下自小被骄纵的没什么礼数,一直被好事的御史揪住不放,但苏阁老见到他,笑着眯起了眼睛:“久不见殿下,殿下在外奔波,身体可好?”
楼珣抿唇内敛一笑:“谢谢阁老挂念我,我想问新科状元是苏铭吗?”
苏阁老乐呵呵地摸着花白的胡子点头,又替孙子传话:“前两日铭儿还念着殿下何时回京,想与殿下叙旧。”
养心殿的公公已经小跑过来催促楼珣进殿,楼珣笑得眼睛都完成了月牙:“恭喜阁老!对了,我待会儿便出宫!”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匆匆抱着自己的折子进了养心殿,见到章元帝后先高高兴兴行跪礼,听见起身后又高高兴兴道:“儿臣可想父皇了,父皇不知……皇兄也在!”
太子见到他,脸上的笑容不变:“小九似乎又长高了点儿。”
章元帝正在看楼煜呈上去的折子:“朕不知什么?”
“平江郡的鱼肉甜滋滋的,”楼珣说着吞一下口水,“很好吃!待日后父皇南巡一定要尝一尝!”
楼景珩笑着摇头:“父皇,儿臣可是说对了?这小九就是贪嘴,”
他们父子三人“其乐融融”,一旁的楼煜低眉敛目,神色淡然。
章元帝伸手要楼珣的折子,楼珣磨磨蹭蹭递过去:“之前也没有人给儿臣说过折子的事儿,还是七哥提醒的我呢。”
“这些事,你的那些师傅们早该教你了,”章元帝说完,笑意消散,楼珣初次见到这个“父亲”时,他还是意气风发,然而如今瞧着竟像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模样了,“老七……”
楼煜上前:“父皇。”
“小九在外遇刺,你是怎么当哥哥的!”
章元帝突然震怒,手边的几份折子砸在了楼煜的身上,他不觉得痛,立即跪下,却只会硬邦邦地说一句:“父皇息怒。”
太子朝着楼珣招手,楼珣迟疑着往他那里走了两步,他说:“七弟,九弟从未离父皇那么远,我听闻你遇刺时,是贺公公救了你?”
后面的话是对楼珣说的,楼景珩上下打量一番楼珣:“长高了,但是也瘦了许多,平江郡的鱼脍合你的胃口,怎么也不见吃胖一点呢?”
楼珣正要张口,但楼景珩继续道:“有关你遇刺的事情,我和父皇也是从信中得知,小九,如今回到家里,快告诉哥哥和父皇,又在外面受了多少的苦?”
【太,太会说话了,】7458被这几句话惊得系统结巴,【反派精通说话的艺术。】
是不是艺术,楼珣不知道,楼煜还在直挺挺跪着,楼景珩就已经拉着自己准备长谈了,楼珣心里一叹气,开始演。
“我哪里知道那些刺客是什么鬼,他们就追着我和贺公公不放,那时候下着好大的雨……”
他没有细说,只是简略带过。
章元帝看向楼煜,正要开口,楼珣几步走到楼煜身边,想了下也跪下去:“还好有七哥救我呢,父皇你们不知道,我和贺公公碰到了青石山的山匪,很吓人的!”
楼景珩方才不让他开口,此刻楼珣也紧接着开始总结:“总之呢,如果不是贺公公救我,七哥寻我,我大概是回不了宫见父皇和皇兄的!七哥,你快起来呀,父皇不会罚你的。”
楼煜跪着不动。
楼珣一番胡搅蛮缠,又到了章元帝的身边:“父皇,您不是教儿臣要明辨是非么?七哥救我,我理当相谢,那些刺客杀我,山匪辱我,父皇替我出气。”
也是疼爱了十几年的儿子,章元帝无奈摇头:“好,父皇会给小九出气。”
他开口,温和地让楼煜起来,楼珣悄悄松了口气,又去瞄楼景珩的脸色,不过太子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即便是此时也在笑。
此去平江郡足足两月,折腾完刺杀一事,殿里的四位主子之间和缓许多,太监们连忙收拾好散落地上的折子,章元帝一一据折子询问楼煜。
这其中没有楼珣的事儿,他无所事事陪着,听主角攻对答如流,有些难以说明的事情,他也编造了令人信服的前因后果,即便有心细究,也寻不到什么差错纰漏。
但楼煜并未在此时提出剿匪一事。
“让郡守、知县明日朝上启奏,”章元帝喝着茶,“先下去歇息。”
兄弟三人齐声告退。
宫外还有苏铭、楼景渊等着自己,楼珣要告辞离开时却又被太子叫住。
“皇兄?”楼珣站定,“怎么了?”
“两月未见,小九与哥哥都生疏了,”楼景珩看着弟弟叹气,“也不愿意和哥哥说说话。”
楼珣很想承认,但这几日他须和楼景珩继续兄友弟恭:“皇兄多虑了,只是皇兄知道我自小与苏铭交好,方才又在养心殿外见到了阁老,弟弟已经请阁老转达了话给他,苏铭现在还在等着我呢。”
楼景珩笑着放手:“如此,你便先去赴约吧,你我兄弟在宫里随时可以见面。”
“皇兄说的是,弟弟先出宫了!”
楼景珩站在原地,看着楼珣渐行渐远的模糊背影,进喜轻声走近,只听见太子沉沉道:“……总是让我失望。”
进喜听懂了里面的意思,控制不住打了个颤。
楼珣在小顺子时不时一句“还是京城好”的感慨下,坐着马车到了悦来客栈,他推开熟悉的雅间,还没说句话,就被楼景渊大力抱住拍着后背:“可算是回来了!咦,怎么就剩一把骨头?”
楼珣熟练地推开他,苏铭就站在一侧,笑着道:“若是再耽搁几日,我和世子便要去平江郡寻殿下了。”
“先不说这些,”楼景渊拉着楼珣坐下,“我父王在皇伯父那里听了一嘴……”
楼珣终于能说出一句话了:“遇刺是不是?”
第57章 古代虐恋文里的路人26
楼珣吩咐小顺子在外面看着门, 他拉着两个朋友走进雅间里。
一坐下,楼珣先饮了几口茶:“遇刺这件事,我说得嘴都要干了, 不过我今日匆匆来,是还有件别的事要和你们商量。”
楼珣难得在他们面前肃着脸,楼景渊觉得新鲜, 下意识想调侃几句:“瞧着你这幅大动干戈的模样怪唬人的,客气什么?有什么事儿直说呗。”
楼珣看了两人一眼, 忽然弯起嘴角,温婉又带了点苦楚。
他自从那日想过借楼煜的势脱离楼景珩之后, 摆在自己面前的不是如何实施,也不是自身的安危,反而令他感到为难的是楼景渊和苏铭两人。他们两人已及冠也已入官场, 楼珣告知自己的想法后并不会左右他们的抉择, 他更烦恼的是该如何向朋友们提起呢?
“说来话长, ”楼珣一抿嘴唇, 他为两人斟茶,“与此行去平江郡有关,也关系到我几位皇兄。”
楼景渊端茶盏的手一顿, 偏头与苏铭对视一眼, 两人心有灵犀想到了“党争”。
苏铭隐约有了猜测,也说:“殿下, 但说无妨。”
“说起此次去平江郡遇刺,因为从小我与七哥就有些矛盾,他近几年不爱搭理我,又在朝堂上初露锋芒,我原以为那些是他找来的刺客。”
“不瞒你说, 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但苏铭却告诉我不是,想要杀你的另有其人,不过我们远在京城,并不知晓平江郡的情况。”
楼珣扯出一个笑:“贺公公也说不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