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木枝雪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50 KB   上传时间:2025-06-14 11:08:29

  刘昀走到前面和他面对面:“令丞这是在做什么?”

  “王命我在此修建堡垒,为确定工程大致所需的石料,我以步为尺,粗测路程。”

  原来是在用步子当量尺,丈量这片河域。

  但刘昀仍然不解:“何不使用‘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是汉朝一种专门用来测距离的马车。可以借用马车驶过的距离,测量两地之间的大致长度。

  马坤摇头:“如今郡国内的各县都在兴修土木,‘记里鼓车’造价不菲,我这儿只是初步估算建材,何需使用?”

  即便陈国这几年蓬勃发展、物资丰饶,他仍记得多年前的艰难,舍不得浪费资源。

  刘昀见马坤满头大汗,连忙递上水囊与手巾。

  他略一思索,努力回忆简易的测距之法,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

  “找一片平整的木牍,与尺子、笔墨一同拿来。”

  刘昀吩咐随侍,让马坤先坐到一边好好休息。

  大约惦记着测量之事,马坤不肯坐。刘昀知他性子,也不勉强,耐心等人将他需要的东西备好。

  不久后,侍从带着东西回来。

  马坤见刘昀手握木牍,用尺子在自己手臂和眼睛上比划,不由奇道:“世子在做什么?”

  刘昀测量完马坤的眼距和臂长,回道:“在做简易版的‘测距标尺’。”

  “测距标尺?”马坤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愈加困惑,“那和普通的尺子有什么不同?”

  刘昀忙着算坐标,无暇解释:“令丞稍待,一会便知。”

  按照PQ=眼距*(d-手臂长度)/d的公式,刘昀将量值为5百,1千,2千,3千的距离分别代入d,分别求出刻度PQ,标在木牍上。

  做好简易版的测距标尺,刘昀将它交给马坤,教他如何使用。

  “首先,两手拿着标尺两端,平举,视线经过标尺,对准需要测量的另一个端点……”

  这个测距标尺的原理是相似三角形的等比例特性,用目标点与标尺、目标点与眼距,形成两个重叠的相似三角形,并直接用标尺上的刻度,得出目标点与人之间的距离。

  当然,这个办法虽然简单有效,但存在一个大缺点——那就是只适合近距离的估测,不适合远距离的。

  拿这个测距标尺给马坤使用,让他粗略估算工程距离与建材用量,却是刚刚好。

  马坤将信将疑地拿着标尺,试着测量刚刚走过的路距。

  估算完毕,他大吃一惊,看向刘昀的目光震撼而钦佩。

  “世子……如此高明的办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那当然是来自图书馆每一位先人的智慧,来自知识的台阶。

  刘昀很想这么说,但他不能暴露“在线图书馆”的存在,只好笑而不语。

  眼见马坤大建造师看他的眼神越发崇敬与灼热,刘昀额角滴汗,绞尽脑汁,终于找到描补。

  “此法并非我首创,而是取自《九章算术》的勾股篇——名为‘重差之术’。”

  既然这个标尺的原理就是相似三角形,而汉朝《九章算术》的勾股篇中正好提到这一原理,那这个名头还是让《九章算术》背了吧。

  马坤叹道:“我等皆知道‘重差之术’,可平日用的,也不过是日轮与影子,不识变通。世子能用小小的木牍做出‘重差之术’,可见聪慧绝伦,老夫远不如也。”

  刘昀抽了抽嘴角:“令丞谬赞,小子何以当得?”

  “世子虚怀若谷,老夫心悦诚服。”

  ……

  刘昀被赞得一脸麻木,只想走人。

  转头一看,竟在不远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至此,刘昀彻底失去了表情。

  高顺……不应该在隔壁的阳夏城吗,为什么会出现在固陵?

第7章

  高顺一见到他,面庞绷得极紧,浑身像是生锈的铜制摆件,转动一下都嫌费力。

  在对上刘昀的目光后,僵硬的高顺缓缓抬手,向他行了一礼。

  “……世子。”

  刘昀整理好心绪,笑着与众人道别。在离开的时候,他邀请高顺同行。

  高顺梆硬地跟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到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刘昀转过身。

  “高兄怎么会在固陵?”

  高顺始终没有抬头:“阳夏‘以工代赈’的名额已满,我被安排到固陵,参与工事。”

  “原是如此。”虽然不知道眼前的高顺是不是三国里的那个,但刘昀对这名少年颇有好感。见对方紧绷至此,他不由玩笑道,“莫非是我上回给你的‘石蜜’太难吃了,让你难受至今?”

  高顺蓦然抬头,下意识地反驳:“当然不是。”

  扬声说完,却见眼前之人“噗嗤”一下,轻笑出声。

  “不用紧张,我就随口问问。”

  高顺抿着唇,没说话。

  上回他猜出刘昀可能是话事之人,但他观察刘昀的装扮与年龄,以为他最多就是在县城的长吏,管着一点银钱,在县令那里能说上几句话。

  虽然后来刘昀丢给他的石蜜,让他知道对方出自富贵人家,但也完全没往王世子的方向想。

  宗室近亲,天潢贵胄,又岂会亲自到那偏僻简陋的地方,为他们解决难处?

  然而方才主官的称呼做不了假,眼前这位和他一般大的束发少年,确实是陈国未来的君主,陈王的世子。

  “放轻松些,”刘昀瞧见短褐外虬结的肌肉,就知道高顺完全没能放松心神,不免有些无奈,“我已将‘借饷’的规程告知阳夏的县府,那边的长史是否有与你们阐说?”

  “是,我已借到下个月的饷粮。”高顺顿了顿,抱拳一揖,“……多谢世子。”

  似乎是有些词穷,高顺组织了半天语句,最终只憋出这四个字。

  刘昀看着这样的高顺,在心中摸了摸下巴:“过几日我要前往颍川,你要不要随我一起去?”

  高顺又是一阵停顿与斟酌:“任凭世子差遣。”

  “与我说话不用这么正式,我们年龄相仿,应该更有话题。”

  “……不敢。”

  刘昀故意逗他:“不敢什么,不敢和我年龄相仿吗?”

  “……”

  眼见高顺越发僵硬,刘昀见好就收:“安心吧,工钱照算,不会亏待你的。”

  高顺蓦然抬头:“属下并非这个意思——”

  却看到刘昀弯起的眼,高顺默然。

  “这不是可以抬着头说话吗?一直低着头,我会误以为你的颈部不适,需要贴一贴药草。”

  刘昀踢开脚底的石子,“走吧,与管事的属官说一声,随我回去。”

  高顺默然应下。

  刘昀找马坤说了“武器库”的事,便带着高顺回到陈县。

  他让高顺在官设驿舍中住了一晚。第二日,车队安排妥当,整装待发。

  此行,除了随行的部曲与侍从,刘昀还带了商行的第二负责人,以及刚刚加入陈国大家庭的张辽和高顺。

  张辽与高顺分别骑着马,缀在刘昀身后。高顺早已认出张辽,但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之搭话,而是独自牵引马匹,缄默地垂首,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辰时,一位穿着骑服的女郎牵着通体雪白的挽马,从王府走出。

  她不过十二三岁,行至间带着飒爽的英姿,正是陈王之女,高贤乡主刘仪。见到刘昀,刘仪将马绳丢给侍从,小跑着赶上。

  “阿兄!”

  刘昀转身,将怀中的纸包递给她。

  刘仪杏眸一亮,悄悄打开指缝,看到露出的一角糕点,连忙包好,故作老成地装进包囊里,矜持而优雅地道谢。

  “多谢阿兄。”

  属官清点人数与车架,核查无误,上报给刘昀。

  “启程。”

  一声令下,车队缓缓向前。

  ……

  大约花了半天的功夫,他们成功抵达颍川许县。

  这一路十分顺利,并未碰到任何山贼与变民的侵扰。刘昀远远望着外城的轮廓,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奇怪的感触。

  许县,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改名,成为许昌。

  这就是多年后,被曹操父子设为国都的地方?

  在距离城门一里的位置,陈家早就派人前来迎接。

  站在最前方的是一名带着进贤冠的青年,蓄着两撇整齐的小胡子,看上去老练而持重。但他的下颌却是刮得格外干净,一如他站在路边的仪态,清爽而崭齐。

  尽管素未蒙面,刘昀却第一时间升起一个预感:眼前这人就是他的表兄陈群。

  见到车队,那人眉峰微动。他身后的随侍扬声大喊:

  “我等乃是许县陈氏的部族,敢问来者从何而来?”

  刘昀这方自有人通报身份。待双方各自派人核实了信物,两边的队伍才逐渐靠近。

  陈群神色严肃,和刘昀说话的语气却十分温和:“世子、乡主远道而来,舟车劳顿,先去寒舍休憩一番,我们明日再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