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朝廷地位崇高, 但是人生在世总要活着, 尤其如今局势正乱朝廷庇佑不了天下人,世家大族更是将自保放在最前面。
如果不是为了自保,荀氏族人也不会千里迢迢迁出颍川。
所以他们名正言顺接手并州后无论干什么各郡县官军都会配合,但是与此同时对待那些豪强大族也要慎之又慎。
并州多匪寇,不算随时可能侵略郡县的羌胡, 单那些藏在山里的山贼就够他们头疼的。
傻小子前几天抓的山贼中有个叫郝昭的小郎君, 要不要再来看看太原郡的豪强大族有哪些?
荀晔看到他们家叔祖面前的太原郡望中非常显眼的“郝”字, 陷入沉默。
他就说那小子皮实的不像天天饿肚子的人,但是也没想到会出自地方大族。
不是, 这些豪强大族培养贼匪已经这么豁出去了吗?连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也敢放出去?
图什么啊?
荀爽和荀攸来的路上已经商量过,地方豪强不好相处,他们可以先软后硬,说得通就好声好气的说,说不通再派精兵镇压。
荀晔眨眨眼睛,听他们家叔祖解释完然后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叔祖说的对,是得先礼后兵。”
还是那句话,先占据道德制高点。
本地豪强要体面就给他们体面,本地豪强不要体面就帮他们体面。
不管好言相劝有没有用,反正这个流程得走,这样等到后期打舆论战才能先发制人。
荀攸让他不要着急,“并州的贼匪多多少少都和豪强有点关系,声势浩大的白波贼和黑山贼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初来乍到要慢慢梳理,先将晋阳周边的贼匪清理掉,然后再说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事情。”
黑山贼的主要活动范围不在并州,暂时可以放在一边,但是白波贼主要在太原、上党一带活动,他们要在并州站稳脚跟必须让白波贼不敢再兴风作浪。
说起剿匪荀晔就来精神了,“兄长稍等,吕将军他们马上回来,咱们等人齐了再商量怎么出兵。”
和本地豪强大族讲道理的活儿有叔祖和兄长担着,他和吕奉先等人只需要带兵把兴风作浪的贼寇一锅端。
文武搭配干活不累,没毛病。
荀攸:……
荀攸看看满脑子打打杀杀的臭小子,怕他再和吕布混下去会把聪明的脑袋瓜丢半路上,“剿匪的事情交给奉先将军,你留在城里对付豪强大族。”
荀晔委屈巴巴,“城里有兄长就够了,我怕我会被那些老狐狸糊弄。”
留在城里没意思,他想出去剿匪。
来的路上就想剿匪,结果吕奉先和张文远一个比一个跑的快,愣是把他的活儿抢的干干净净。
现在好不容易抵达晋阳城,城里那么多聪明人不需要用笨笨的他来衬托。
攸哥攸哥,留城里真的不行。
荀晔也不坐了,直接围着他们家攸哥打转,念紧箍咒的唐僧都没他能念叨。
荀攸被他缠的头疼,“为何不行?”
荀晔一脸严肃,“咱们的舆图不太准确,我可以在剿匪的时候顺便画份精准的舆图给兄长用。”
荀攸摇头,“舆图由地方长史测绘,不用你我以足丈量。”
荀晔小声嘟囔,“万一长史给的图也不准呢?”
“那这位长史的后半生就要和羌胡为伴了。”荀攸揉揉额头,“别转了,坐下来好好说话。”
地方豪族没那么好相处,先礼后兵不太准确,应该是讲道理的同时也有重兵镇压,城里需要立威的地方多的很,臭小子不愿意留难不成还要吕奉先留?
别了,他怕到时候根本不给他留讲道理的机会。
荀晔唉声叹气,看了眼置身事外什么都不管的叔祖,感觉这次外出剿匪大概率还是没他的份儿。
行吧,他专心当他的政委。
正说着,张辽已经接到带着所有军中文书的吕布高顺。
马车里的竹简倒在院子里,不出意料又是一座小山。
荀攸:……
不行,得赶紧把太原稳定下来,这么多竹简不能只有他一个人处理。
叔祖?他能让叔祖通宵达旦处理公务?
半个月,最多半个月,半个月后城里还有不配合的大族就别怪他不体面了。
荀晔转身偷笑,难得在稳重的堂兄眼中看到瞳孔地震他真的忍不住哈哈哈哈哈。
院子里那么多竹简要整理,攸哥肯定晚上就回去写信摇人,冀州的文若叔收到信件可能还要进行二轮摇人。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不知道阿爹这些日子过的怎么样,反正都要往冀州送信,一封信还是两封信没有区别,他待会儿回去也写。
荀小将军笑完后假装刚才什么都没干,毫不心虚的回到自己的位子坐下。
荀爽笑吟吟招呼刚来的几个人坐下,“军务繁忙,辛苦三位。”
吕大将军该懂礼貌的时候也很懂礼貌,当即抱拳说“不辛苦”,然后才端端正正的坐下,谁看了都得夸他懂礼数。
张辽开口慢了一步,再想说话时吕布已经坐好了,这会儿说什么都显得有点蠢,只能硬着头皮坐下,顺便在心里反思这次发挥的不好下次一定努力。
高顺、高顺已经习惯了。
参会人员到齐,会议开始。
荀爽简单给三位刚来的解释现在的情况,然后开始安排活儿。
听明光说军中并州籍和凉州籍的兵丁老是起冲突,正好初到并州要重新编排军队,等过几天编排好就出去剿匪,如此也能让士兵互相熟悉。
他们如今初来乍到士气正盛,不怕打仗就怕一直不动弹。
太原郡领十五县,每座城池都有豪强盘踞,剿匪时记得不要赶尽杀绝,如果遇到那种往城里跑的就让他们跑,先私下里派人盯着,接下来还有用得到的地方。
并州羌胡豪族盘根错节,身为外来者想在这里站稳脚跟不容易,一切都得慢慢来。
吕布拱手应下,然后以本地人的身份表示想在这里站稳脚跟也没那么难,“大人虽自中原来,但麾下兵丁皆是精锐,并州豪强最会的便是欺软怕硬,他们绝对不敢在您面前造次。”
别的不说,单他吕奉先就能杀的那群所谓豪强屁滚尿流。
张辽紧随其后,“吕将军说的对。”
他们是并州人他们知道,那些所谓豪强大族只会欺负普通百姓,碰到比他们更能打的怂的比谁都快。
再多阴谋诡计也只能活着的时候才能用,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所以大人不用担心,他们当初只有六万多兵马都能打的整个并州不敢吭声,现在还加上了和他们并州兵一样能打的凉州兵,傻子都知道不能和他们对着干。
荀爽笑笑,“小心些,小心些没有坏处。”
荀晔要留在城里和地头蛇斗智斗勇,虽然知道吕布等人比他更熟悉并州,但还是跟着劝道,“叔祖说的对,不要轻敌。”
阴沟里翻船的滋味不好受,他们还没开始逐鹿中原不能折在这里。
这次终于轮到高顺回话,“我等谨记大人教诲。”
荀晔:……
好吧,有一个小心谨慎的就行。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力降十会。
好歹都是青史留名的猛将,就算不小心被算计了也能凭武力值杀出条生路。
军中将士要重新编排,具体如何分兵剿匪还要等几天才能知道,安排好武将的活儿接下来就是荀攸荀晔。
荀氏是经学世家,荀爽治学的名声天下皆知,在京城位至三公后外放为一州之牧,来到并州后可以光明正大的开府征召地方名士。
同来并州的还有当世大家蔡邕,两位大家放出要讲学的消息,地方豪族绝对经受不住这个诱惑。
毕竟这年头所有的世家大族都以学问为根基,同时听两位大家讲学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要是运气好学出来了将来招收弟子腰杆都能硬挺几分。
先和晋阳本地的豪族打打交道,然后再拓展到太原郡。
他们也不是什么心狠手辣的人,互相打开天窗说亮话,在富庶的城池当豪族还是在贫瘠的城池当泥头蛇总会选吧?
荀晔听的两眼亮晶晶,会选会选会选,叔祖说怎么选就怎么选。
荀爽简单说完,然后目光落在吕布身上,顿了一下,又转向高顺,“伏义将军可知并州有哪些隐居乡野的大才?”
高顺想了想,报出几个他知道的名字。
并州学识品行出众还有出仕之心的几乎都在官场上了,那些不愿意当官的也不会特意宣扬名声,毕竟并州不是什么适合隐居的地方,想在这儿以隐居抬高身价可能第二天就被不知道哪儿来的贼匪连茅屋带人烧干净了。
他知道的这几个也不是全然隐居,而是在县里任小吏消磨光阴,以州牧大人之名征召完全可以请过来。
荀晔不太明白,“叔祖,以您如今的地位,直接下道招贤令岂不是更方便?”
“招贤令要下,单独的征召也不能少。”荀爽点点手里的太原郡望,“还有这些世家大族的人才,能用的也都不能闲着。”
荀晔想起和那些山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豪强,小声嘟囔了几句没再说话。
要说的事情不多,说完之后吕布几个直接回刚分下来的府邸休息。
虽然他们刚到晋阳,但是贴心的高将军早已将他们的安身之所准备好,吕大将军的住处是除了州牧府邸外最宽敞大气的宅子,绝对配得上他吕奉先的身份。
张辽伸了个懒腰,眼角余光扫到正在和荀爽说话的荀晔,连忙推着高顺往外走,“快快快,我刚看到明光和州牧大人说话,他要把你留下处理军务。”
高顺脚步一顿,“你和将军都不在,我留下也行。”
张辽不想干活,看他想留下二话不说扭头就跑。
他要回去睡一觉养精蓄锐,军务什么的离他越远越好。
他们已经不是在京城时捉襟见肘的并州军,如今军中有足够多的能处理军务的官员,不需要他们和以前一样埋头书简堆。
荀晔踱着步子走到门口,“他跑这么快干什么?后面有鬼在追他?”
高顺叹气,“怕被你拉住干活。”
“切,他想留我还不放心呢。”荀晔撇撇嘴,然后和高顺勾肩搭背哥俩好,“伏义兄办事稳妥,就算留也是留伏义兄。”
军队要重新打乱编排,不过乱也不会太乱,伍、什、都伯、百人将这些手下士兵在百人以内的都不会大变,主要还是从军侯、校尉调整。
打仗要死人,每打一仗军中都要重新编排补充,将士们也习惯时不时的重组,并不用担心打乱会导致士兵的不满。
他只是想起来高顺手底下好像有个精锐中的精锐军团叫陷阵营,不知道现在陷阵营有没有成型。
高顺抿唇笑笑,“其实并没有所谓的陷阵营,那是军中将士们的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