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时不待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37 KB   上传时间:2025-09-10 16:03:21

  可近观太子这段时间所作所为,就连梁靖都觉得太过急促了。

  这次说是请平王入京,那跟鸿门宴有什么区别。

  梁靖总觉得平王真入了京,很难说能不能再回通州。

  萧宴宁随口道:“不一定是留平王叔在京城,说不定是要赶尽杀绝。”

  梁靖:“……”他不知该信还是不该信,萧宴宁说这话的语气也太过轻描淡写了。

  萧宴宁抬眸俯身:“我大抵能猜得到太子哥哥几分心思……”说罢他在梁靖耳边低语几声,声音低哑含糊,半分不落旁人耳中。

  梁靖听得目瞪口呆,万万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他猛然站起身,急了:“太子殿下若真有这样的心思?那到时你怎么办?”

  萧宴宁伸手把他拉回椅子里:“慌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还能怎么办。”

  梁靖眉头紧皱,根本没办法放松。

  萧宴宁伸手抚平他的眉峰,一字一句道:“太子想做什么他就去做,我想要什么我就要得到什么。太子做什么都没关系。”他的心思连秦贵妃和秦追都不知,也就明晃晃和梁靖说过。

  并不是说他不信任秦家人,萧宴宁相信,只要他开口,总能得到秦家一些人的支持,事情也会顺利很多。

  只是他现在不能开口。

  萧宴宁心底装了太多事,一颗心沉甸甸的。

  梁靖看着他,想要出声安慰,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死死抓着他的手。

  太子请平王入京的使臣很快到达通州,然而就是那么不凑巧,在使臣到达前几日,平王上山狩猎时摔断了腿。

  见到京中使臣,平王萧琅忍痛苦笑道:“太子想邀,本该立刻启程前往,奈何时运不济,这腿还需要静养数日。母亲远在京城,寿宴即到,本王本本就该前往京城为庆贺。可惜本王现在行走不便,好在离母亲寿宴还有三月,等再过月余,本王这腿也好差不多了,到时必然即刻赶往京城,也好同皇兄叙旧。”

  平王受伤是真,那使臣亲眼看到平王换药时血骨淋淋的腿。

  平王换药时出了一身冷汗,却一声不吭,使臣在一旁那是直咧嘴,看着就疼。

  事情巧是巧合了些,可太子刚在朝堂提议,立马就派人前往。宫里的蒋太后和康淑妃都被皇后盯着,其他皇子也被太子观察着,他们想送信,那是不大容易。

  一个时间差,京城的信想要送到通州,那也比不过使臣昼夜不停八百里加急狂奔来得快。

  所以大概就是一场巧合之事。

  平王断腿的消息传到京城,太子感叹一声:“没想到平王叔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故,实在是令人心痛。”

  消息传到宫里,蒋太后哭了一场,絮絮叨叨可怜平王受得这份罪。

  当然,没人敢说平王断腿和太子相邀入京有关,蒋太后也不敢。说了,岂不是让人怀疑平王是不想入京,才故意这般行事的吗,这种没有实打实证据的话,怎么好说出口。

  平王不能提前入京的事太子并不在意,至少表面并不在意,且再也没有提及。

  但太子对除却萧宴宁在内的皇子打压越发凌厉,几个皇子每天脸色阴沉,看那模样快要忍不下去了。

  朝堂上的百官隐隐有感,太子现在不像是储君,像是真正的君王,所差不过是那道旨意。

  这个时候京城隐隐有流言,说皇上已中风,口不能言,四肢不能动,如此这般,不如让位于太子。

  这些话一开始只是几个老百姓醉酒之后在那里感慨,后来竟然引得不少人赞同。

  皇帝年迈,太子正值壮年,又有这般魄力和手腕,倒不如直接登基为帝,皇帝就此颐养天年。

  流言纷纷之际,有个官员不知道是喝醉了还是脑子抽筋了,结果就上了一道折子,并未直接言明,可话里话外就是那么个意思。皇帝当退位,太子当登基。

  折子落到太子手中,太子脸色一变当场就把上折子的人给狠狠斥责了一番,罢免了此人的官职,说他居心叵测,想要搅弄风云。然后太子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乾安宫请罪,然而比他更快的是一些以皇帝为主的臣子,他们跪在乾安宫门前痛哭流涕,说一些人趁着皇帝生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还望苍天有眼,让皇帝看清这一切,亲手了解这一切。

  这些人差点就指名道姓说太子野心勃勃,想要取而代之了。

  太子跪在殿门前泪流满面,自诉他监国以来每日战战兢兢,生怕有辜皇帝所托,这些天他因年轻行事情况,不知碍了谁的眼,竟用这种方法陷害于他。

  乾安宫殿门前跪着的人都在哭,都在诉说自己委屈。

  不知过了多久,殿门被打开。

  众人抬眸,只见刘海从里面走出来,他神色凝重:“皇上刚醒来,已经知晓了,太子殿下和众位大臣都回去吧。”

  众人面面相觑,还想说什么,刘海道:“太子监国本就是皇命,如今皇上需要好生休养,众位大臣回去吧。”

  大臣们相互看了看,最终起身感叹日落西暮,人心不可测,最后叹息着离开。

  太子则一直跪在殿门前,刘海再说劝说无效,只能回殿内。

  太子不知跪了许久,跪得头晕眼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第140章

  太子醒来时,人已在东宫。

  太子妃和萧珩陪在身边,看到太子醒来,太子妃用手帕抹了抹眼角的泪,她道:“殿下怎么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萧珩在床边眼泪汪汪地喊了声父亲,别看萧珩平日里稳重成熟,那是和同龄的孩子比。说到底他终究只是个孩子,心里承受能力没那么强。

  太子坐起身摸了摸萧珩的头,然后看向太子妃:“不用担心,不过是最近朝事太多,又没有好好用膳,并无大碍。”

  太子妃神色凄凄:“臣妾不懂朝事,但无论如何,殿下都要保重好自己。”

  太子:“放心,孤心里有数。孤是怎么回来的?”

  太子妃:“是福王和刘海公公送殿下回东宫的。”

  “七弟?”太子醒来就琢磨过刘海会送他回来的事,没想到萧宴宁也在。

  太子妃点了点头,她道:“允乐说福王到乾安宫的时候,正好看到殿下晕倒的那一幕,福王当场就发了火,说殿下身上的衣服都被汗给浸透了,周围的人竟然也不向父皇通禀一声,再不济看到殿下身体不适,也该请个御医前来。万一殿下出事,谁担当的起。”允乐是太子身边近身服侍的太监之一。

  刘海其实也很无奈,他都劝过太子了,可太子又不停他的话,他总不能强行把人拉走吧。他没这个本事,也不敢啊。

  萧宴宁忙让人把太子安放到偏殿,又请了御医,等御医诊脉,说太子无碍,只是气血不足才会晕倒,一会儿便会醒来。萧宴宁这才松了口气,然后和刘海一起把太子给送回东宫。

  因为不知道太子何时会醒,萧宴宁在东宫也只做片刻停留,等御医开好药方,他就离开了。

  太子听了太子妃的话愣神片刻,随即轻笑两声无奈道:“七弟脾气就那样,派人去趟福王府,告诉他孤已醒,身体没什么大事,让他不要担心。也派人给母后说一声,免得她担心。”

  太子妃应了声,正准备吩咐人去时,太子又道:“等一下,让珩儿亲自去福王府走一趟。”

  太子妃一愣:“珩儿太小,这般出宫是不是不大好。”

  太子:“偶然一次,又有随行侍卫,无碍。七弟在珩儿这年纪,常常出宫。”那个时候,萧宴宁不想回宫,那就各种耍赖,不好住在臣子家,萧宴宁就跑去公主府,出宫建府的兄长家他都留宿过。

  想到往日,仿佛是一场久远且易碎的梦,现实轻轻一口气就能把这些梦全部吹破。

  太子很快收敛起心神看向萧珩:“珩儿替父去一趟福王府,去谢谢你七皇叔如何?”

  萧珩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太子妃,最后一板一眼道:“是。”

  萧珩离开,太子妃看太子脸上满是倦色,便让太子好生休息,自己则离开了。

  房内只剩下太子一人,他靠在床头,心里装满了事情,脸上的神色慢慢凝重起来。

  那厢萧珩到福王府替太子感谢萧宴宁,萧宴宁没想到太子会让萧珩出宫,忙把他带入府。

  知道萧珩的来意,萧宴宁笑了下:“没事就好。”

  见萧珩眼圈红红的,知道他心中挂念太子,萧宴宁让厨房备了糕点,又带着他到后院池塘里钓鱼,还亲自教他如何烤鱼,然后在一旁看着笨笨上手的萧珩使劲儿夸,夸得萧珩脸都红了。

  当然他们只烤没有吃,萧宴宁倒是敢吃,可他不敢让萧珩吃。

  点心和正常饭菜无所谓,这烤鱼万一吃出个肚子不舒服,难免会落人话柄。

  不过这一番折腾,萧珩低落的心情好上不少,脸上也有了这个年龄应有的表情。

  临走时萧珩眼中还有些依依不舍,他很少出东宫,每次来福王府是最清闲的,七皇叔从来不催促他读书写字,就喜欢带着他玩。

  而萧宴宁能做的就是和他挥挥手,又派了王府的人送他回去。

  等人不见了踪影,墨海恭维道:“几个皇孙皇孙女都很喜欢王爷。”

  要是砚喜在,听到这话定然要撇嘴,拍马屁都能拍到马腿上,墨海活该低他一头。

  萧宴宁垂眸而笑:“没办法,谁让本王讨人喜欢。”

  多活了一辈子,对付几个小孩子而已,要是这都拿不下,他岂不是白活了。

  墨海:“……”他家主子总是冷不丁地给他一点言语上的震撼,让他接不上话。

  那砚喜看着也不是很聪明,怎么就能把萧宴宁的心思摸透呢。

  看来他还需要慢慢向砚喜学习,然后早晚有一天他要顶替掉砚喜的位置。

  萧宴宁可不知道墨海心中的远大志向,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插手这些事。

  兄弟之间都不能和和睦睦一辈子,又怎么能期盼着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和平共处呢。只要两人不刻意相互陷害,不伤害无辜,不背叛,其他的,就这么着吧。

  人心不可控,管不着就不管。

  ***

  太子这一晕倒,那些在乾安宫门前哭诉的朝臣顿时成了太子党攻击的对象。

  一些支持太子的官员立刻开骂,指着哭诉官员中年纪大的说他们为老不尊,既对不住皇上的信任,又对不起身上的官服。明知皇帝生病需要休养,还故意前去扰皇帝清净,简直是其心可诛,要是心思都能放在为老百姓做主上,早就干出一番大事业了。

  对待那些年轻的官员,太子党则说,心思不定容易受人引诱,难当大任。

  最后提议,干脆把这群人碍眼的人都扔到那些鸟不生蛋的地方磨练磨练心性。

  文人的嘴有时比武将的刀还利,噼里啪啦一通,那些被抨击者根本插不上话,任由这群太子党嗷嗷下去,他们这辈子甭想回京了,最后干脆捋起袖子和支持太子的人对吵起来。

  朝堂上一时间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别以为文人骂人只会用一些之乎者也的书面语,真气极了,什么体面,那些批了皮的难听话那也是脱口而出。

  萧宴宁听着吵架声,脑子嗡嗡响,只想往耳朵里塞棉花。

  后来朝堂上的争吵还是由太子出面平息的。

  太子本来因身体不适,本来应该在东宫休息数日,结果事情成这样,太子哪有心情休养。

  匆匆赶到朝堂,先是态度诚恳地向那些哭诉的官员表示,他能理解这些大臣为国为民的心,他这个太子还年轻,没有皇帝在一旁指导,做事是没那么全面,他也反省了自己,日后会更加谨慎。

  也对着那些支持他的官员道,人各有各的性子,意见不同很正常,大家同在朝为官,当齐心齐力监督他等等。

  太子这一番行为,惹得一些人当场老泪纵横,直言自己不该到乾安宫门前哭诉,是自己气量太小。

  也惹得慎王一脸牙疼。

  静王看他那样子,直想给他一胳膊肘。

  有什么想法,回慎王府对着镜子对着池塘自己消化,在朝堂上这般表情,生怕别人找不到他的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7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2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