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古代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206节
小说作者:时不待我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37 KB   上传时间:2025-09-10 16:03:21

  明知道什么都看不到,砚喜还是被梁靖这动作吓了一跳。

  随即耳边传来帝王的轻笑声,砚喜抬头,萧宴宁转身道:“回宫。”

  砚喜在心里叹了口气,在他看来萧宴宁这个皇帝真的是理智至极,要是换做旁人,这般舍不得日日在身边看着都觉得时间少,哪会往外推着去建功立业。

  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萧宴宁在这个时候终究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第188章

  即便沉稳如萧宴宁,在安王、太上皇、秦太后、梁靖等人相继离京后,心中仍不免泛起几分难以抑制的落寞。

  朝堂之上,百官肃立,无人察觉帝王眼底那一瞬的寂寥。

  不过身为一个成年人,又身为皇帝,他终究是理智的,只放任自己消沉了两日,而后便收拾好心情如常理政。

  这天早朝,他端坐于龙椅之上,提及了西境与诸边贸易之事。昔日最为强横的西羌已灭,四方小国对大齐唯有仰慕依附之心,西境安稳,贸易往来自然不用有太多担心。

  为了保证西北陆上贸易通顺安全,萧宴宁在西境设立青宁布政使司,布政使、参政、参议等官员由吏部根据政绩挑选一些合适的人选,到时在呈给萧宴宁。

  身兼吏部尚书的秦追自然明白,西北贸易是社稷重器,茶马市关乎边军战马,丝绸古道牵动国库岁入,这些都是要紧之事,所选拔之人自然要慎重。

  忙活了几日,秦追把备选名单呈上,萧宴宁掀开仔细看了看。

  布政使的人选吏部提了六部侍郎和一些人品贵重的郎中,参政、参议备用人选大多从各地外放考满的官员中选出来的,都是一些政绩斐然之辈,有出身世家者,也有寒门之士。

  单从这方面来说,秦追身为当朝首辅的同时又身为一个普通人,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萧宴宁大笔一挥在布政使的人选上添上了秦昭的名字,然后他满意地把折子合上:“送回内阁,其他人选让他们看着办。”

  砚喜道了一声是,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折子送回。

  看到皇帝亲自写的名字,内阁大臣心绪复杂,有人向秦追说着恭喜。

  以前西境常年战乱,不是个好去处,但现在不一样了,陆上贸易开通,去那里做官就是锦上添花,到时财源滚滚,国库充实,自然可以顺利提拔入京。

  群臣心里对秦追既羡慕隐隐又有些嫉妒,同样是儿子,秦昭为什么就比他们家儿子争气呢。

  面对群臣的恭贺声,秦追连连摆手,他第一时间入宫见萧宴宁一脸不安道:“皇上,秦昭政绩虽满,但他毕竟还年轻又是越级提拔,怕是难当大任。”

  看到这样的秦追,萧宴宁心中十分怅然,这年头像他这样力争上游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想当初太上皇刚开口说要立他为太子,他立马就同意了。

  现在,他把秦昭从富饶之地弄到西北边陲成第一任布政使,这在别人看来说不定还是打压呢,秦追倒是碍于身份,还嫌秦昭升任太快。

  萧宴宁在心中感慨不已,不过也没办法,秦追向来谨言慎行,要是他一看折子就巴巴同意了,朝堂上定然又是一番闲言碎语,到时明明是最合理不过的事,却显得秦追和他有私心似的。

  想到这些,加上殿内没有其他朝臣,萧宴宁望着秦追幽幽道:“舅舅,要说年轻,秦昭表哥比我还大上几岁呢,我都是皇帝了,他怎么就不能是布政使。”

  秦追闻言,喉头一哽,竟不知如何作答。

  他一脸诚惶诚恐,皇帝拿自己和秦昭比,这完全不合适。

  一时间秦追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他看来,萧宴宁是九五之尊,天潢贵胄,岂是凡夫俗子可比的。

  但出于私心和人性,秦昭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是他亲手教养着长大且一心栽培的人,也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存在。要是在儿时,秦追还能更加自谦坦然,说上几句皇上是人中龙凤,秦昭是野鸡杂草,这自古以来野鸡杂草怎能和人中龙凤相提并论之类的话,现在莫名有点难以启齿。

  看着秦追的脸色来回变换,萧宴宁因离别而强压在心底深处的低落心情终于回升了。

  果然,看到新鲜事物总能转移掉不好的心情。

  萧宴宁干咳两声,他一本正经道:“舅舅当年未及而立便入阁拜相,相比之下,秦昭表哥已远不如舅舅。一个布政使,秦昭表哥担得起。”

  秦追哪能不知道他这是故意的,他摇了摇头无奈道:“皇上,老臣年迈,实在经不起这般玩笑。”话音未落,他怔了怔,想当年萧宴宁小时候,他还因为这人学业不精而亲手打过他板子,每当他入宫萧宴宁都会跟在他身后舅舅舅舅的喊着。

  后来随着萧宴宁年龄越来越大,他为了避嫌,基本上都在和萧宴宁保持距离,算算他已不知道有多少年没在天子面前用这般长辈的口吻说话了。

  想到这里,秦追看向萧宴宁的眼神不由自主地柔和了三分。

  真要说起来,皇帝也是可怜,从小身边除了梁靖也没个什么玩伴,长大之后因为皇子身份,看似无拘无束实则处处受困。

  如今成了皇帝,所处之地已经没了其他能伴其左右。

  萧宴宁最受不了长辈慈爱的眼神,于是他错开眼道:“就这么定了,西北边陲第一任布政使就由秦昭出任。”

  秦追没再推辞,他道:“那臣替秦昭谢皇上信任。”

  此事定下,萧宴宁暂时也算放下心来。

  打通两条贸易路线,到时大齐只会越来越有钱。一个国家,有了银子就有了底气,那就能做很多事。

  ***

  太上皇南下的船只每每靠岸都引起当地的轰动,老百姓都争相想目睹一眼太上皇和宫中贵人的风采。

  从各地的折子上来看,太上皇应该是很满意这次出行,游山玩水的日子很是开心,这样也好,萧宴宁至少不用担心秦贵妃和他了。

  通州那边有安王在,风平浪静,因为东丽使臣说话不过脑子,东丽王还亲自上书大齐致歉,回去就把那使臣罢官免职了。

  萧宴宁则表示,事情发生在安王身上,原不原谅那是安王的事儿,同时他还让人给东丽国主带话,说东丽虽小,但还是要找几个脑子正常的人当官,要不然祸从口出,早晚会给东丽带去灾难。

  海上就不用说了,暂时没啥消息。

  至于梁靖,梁靖到达南境后往宋宅来了不少信,不是一趟趟送来的,而是在路上写了很多,一次性送来。

  梁靖的字又大又丑,一件小事能写几张纸,他在信上主要写沿途所见所谓,都是一些细碎的生活小事,萧宴宁看得津津有味。到了南疆之后,梁靖写信告知温知舟主动找到他,想入军营跟着他,他同意了。

  梁靖还说,这些年,温知舟一直在南疆活动,遇到不平事就出手,大齐和南诏起了几次摩擦,双方都比较克制,而温知舟等一些没有官职的闲散人员,时常找机会偷袭南诏边军……

  温知舟就是当年的季选,他是温家的后人,当年义勇侯府陷害温家叛国投敌,致使梁家父子连同数万将士战死西境。

  后开温家得以平反昭雪,季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温知舟一度离京不知所踪,没想到竟然出现在南疆。

  除了送到宋宅的私信,梁靖还上了折子,说南疆匪贼猖狂,竟然在他前去的路上偷袭,是以,他上报朝廷,决心剿匪。

  这种事,萧宴宁自然同意,让他放心剿。

  不过转念又想,当年季家的其他人包括季洛清流放岭南之地,岭南地处南疆。

  想到季洛清,萧宴宁有些唏嘘,当年季洛清被看做是另一个秦昭,秦昭是大齐第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季洛清过了五关,如果义勇侯府的事迹没有败露,他会是大齐第二个六元及第的状元。

  只可惜,季洛清受家族连累,最终成了遗憾。

  萧宴宁在宋宅时会给梁靖回信,这时他没有刻意收敛,字迹和上辈子一样,锋芒毕露不说,一看就不是那种没练过的。

  萧宴宁的字迹大不相同,梁靖看到信之后心中肯定有诸多好奇和疑问,不过他没有在信中询问过。

  梁靖信任萧宴宁,无论何时何事。

  这天工部说是改善了农犁,萧宴宁听罢一喜,亲自前去看了,说是改善,其实就是把犁头给换了更加利的玄铁,这样一来犁起地来要比以往快很多。

  对于农事,现代社会是大型拖拉机犁种一体,但以这个时代的水平,造个拖拉机也不现实,一般都是用牛犁地,犁头尖锐利一些,总归是一种进步。铁制品的用途都有严格规定,但萧宴宁还是下令全国推广这些。

  现在也有脱壳机被称为扇车,萧宴宁看了,还特意想了改造的方法,让它看起来更加轻便。

  就这,朝堂上一些人还说萧宴宁这个皇帝不操心国家大事,不务正业。

  对于这样的官员,萧宴宁都把他们给外放在鸟不拉屎的地方脱贫去了,相信在那些贫困之地,他们很快就会知道,早一天犁出地,早一天种上粮食早一点收获粮食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萧宴宁的重中之重就是水利这块。

  他加开恩科时,有名学子名郑渠,在这方面颇具才能,他太偏科了,要不是萧宴宁需要这样的人才,他差点就被淘汰出局了。

  后来萧宴宁把郑渠放在了工部,做六品主事。

  郑渠一直兢兢业业干自己的活,有空闲,他就把自己治理水患的想法画出来写出来。

  他就是普通老百姓出身,自己在家就动手修建过小型蓄水池,从小就爱这一行,一心想依靠云州粮仓的地形,从云州旁边的乾江改道建造一个大坝,平日里蓄水,干旱之时放闸。

  郑渠的想法很大胆,受到不少人嘲笑,他自己却无所谓,一心琢磨着在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事儿。

  萧宴宁自然不会让他立刻做这么大的工程,而是有意先让他前往江南治理水患之事。

  等江南水患治好,那萧宴宁就会让他去云州了。

  接到南疆按察使弹劾梁靖的折子时,萧宴宁正在召见郑渠。

  萧宴宁也没别的意思,江南是销金窟,去那里的官员很少能如秦昭一样抵抗住那些商人的糖衣炮弹。

  萧宴宁不怕郑渠不做实事,他怕郑渠忘了本心。

  萧宴宁:“只要郑卿行的端做得正,任何人想要陷害郑卿,郑卿皆可放心,朕一直会相信郑卿。等郑卿从江南归来,云州便要拜托朕卿了。”

  郑渠没想到自己想象还有实现的一天,他大喜:“臣谢皇上。”

  南疆按察使金渡的折子就是这个时候递来的。

  萧宴宁并未让郑渠离开,而是当着他的面掀开看了看,看到里面说梁靖带兵上山剿匪,把所有匪贼就地格杀,一个都没留,还把那些人的头砍了带着在四周巡逻,让其他匪贼尽快投降,要不然下场都一样。

  南疆按察使表示,梁靖手段实在是过于血腥和残忍,把当地老百姓都给吓傻了。

  萧宴宁看这折子看的皱眉,他道:“这金渡倒是心软,那些是杀人不眨眼的山贼,都敢半路拦截朕御封的大将军,不全杀了难不成还留着过年?”

  作者有话说:

  正文收尾阶段哈~不是立刻结束,还有一些内容要写。

  安王、梁牧还有继承人的事会写成番外。

  if线大家想看啥,有几个,可能会写秦贵妃和皇帝穿到现代,还有梁靖穿到现在,除此之外,大家还想看啥~

第189章

  话说到这里,萧宴宁似乎觉得事情有点荒谬,摇头唏嘘两声,然后对着郑渠很有礼貌地笑了笑。

  郑大人:“……”

  郑渠的胸腔里翻涌着难以平复的激荡,皇帝对梁靖的倚重如此不加掩饰,同为被帝王寄予厚望的臣子,看到梁靖的现在就看到了他的未来。

  梁靖在南疆剿匪会得罪一批人,他前往江南治理水患也会得罪一批人,到时必然阻碍重重,但只要皇帝能够相信他,他就能放手一搏。郑渠越想心情越澎湃,恨不得立刻前去江南大展身手。

  郑渠离开后,萧宴宁收起脸上的笑意,今日也是凑巧,恰好金渡的折子送入宫,他顺势留下郑渠,就是为了让他看看自己如何对待信任之臣,日后有他撑腰,郑渠完全可以放手一搏,目前看来结果令他挺满意。

  不过这南疆的匪贼还真是令人头疼,萧宴宁速度下了道圣旨,召金渡回京入都察院为御史。

  同时,还派福一亲自前去南疆暗中查金渡的底细,看看他这些年在南疆都干了些什么,有没有参合到一些不该参合的事情中。

  早先也说过,从福一到福九是萧宴宁身为福王时亲手搜罗到的人才,他们看起来不起眼,都是打探消息的一把好手,最关键的是嘴巴都很严。

  其中福六如今负责宋宅的日常管理。

  不过因为他曾是福王,福字太扎眼,现在他们对外都称付。

  萧宴宁看着金渡的折子,他神色有些莫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7页  当前第2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6/2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古代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