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他下去,他便嗷嗷哭,哭哭得太上皇和秦溪脑门疼,宫人头大。
看着小八,太上皇不由地想到了萧宴宁。
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性格差的有点远。他记得萧宴宁这么大时很爱干净,也不怎么喜欢哭,天天就拿那双大眼睛瞅人,看到人就笑,乖巧地让人心软……
想到儿时的萧宴宁,太上皇心里很是怅然,长大后的萧宴宁简直就是个混账东西,天天就知道惹他生气,一点也不像小时候那么讨人喜欢。
而秦太后自打生了小八后,又远在通州,看着小八时不时念叨着他和萧宴宁长得很像。
她现在年纪大了,看刚出生的孩子都觉得好看,不像年轻时觉得刚出生的孩子都很丑。秦太后挂念着萧宴宁,时不时还和太上皇唠嗑,猜测着萧宴宁什么时候成亲。
提到这个话题,太上皇也很无奈。
第一次,萧宴宁说自己不成亲,那时他还是王爷,皇帝和秦贵妃并未把这话真正放在心上。他们觉得萧宴宁开窍晚,或许因为和女子相处不多,他那时还有些少年人的羞赧。
等到局势明朗,萧宴宁明显会成为下任皇帝,太上皇再次提起他的婚事,太上皇不想萧宴宁娶秦家女,怕到了下一辈儿,秦家势大到可以左右朝堂。到时,局势之下,要么皇帝做傀儡,要么秦家倾覆。
毕竟人活着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欲望,面对权势的诱惑,谁也不能保证未来的自己和下一代的心境一样。
那时太上皇可以说是百般纠结,一会儿觉得秦家女不行,一会儿看看朝堂那一摊子人,又觉得萧宴宁娶秦家女也未尝不可,毕竟萧宴宁是把所有皇子都拉下水后才登上皇位的,对他心存怨恨的朝臣必然不少。若是将来中宫家世不显,只怕难以在后宫立足,更别说什么平安诞育子嗣了。
太上皇纠结来纠结去,愁得头发一把一把往下掉,萧宴宁倒好,竟然不愿意成亲。
太上皇本来想把他骂一顿,却又被他那句娶了妻生了子,日后还是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兄弟相残这话给震到了。事后,他和秦溪提起此事,有些不可思议地说了句,小七可能真的不想成亲。
秦溪听了沉默许久。
那段时间太上皇心里怅然,他看着萧宴宁长大。当他发现萧宴宁也在为了皇位争斗,甚至最终成了‘渔翁’,他心里可谓是五味陈杂。好像生在皇家,所有人都会变,他自己是这样,萧宴宁也一样,谁都逃脱不了。
只是听到萧宴宁不想成亲的理由,太上皇心里更不好受,皇家容不下太过赤城的心。
秦太后嘴上不说心里也不想萧宴宁就这么孤独一生,萧宴宁每次前来给她请安时,她那宫里都站着最出挑的宫女,宫中有宴席时,她也会特别关注下,看看萧宴宁有没有特别看中的人,可惜每次她都很失望。
无论出现的女子相貌性格有多出挑,萧宴宁都无动于衷,视若无睹。
太上皇和秦太后当然可以越过萧宴宁强行让司礼监走选后流程,喜不喜欢是一说,先把人选出来再说。
可太上皇再三犹豫,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
太上皇心里清楚,要是真这么做了,先不说萧宴宁会不会想法设法反对,至少他不会痛快。
每每想到此事,太上皇都觉得十分糟心,加上他心情不怎么好,干脆离开京城下江南看看风景散散心,顺便送蒋太后回通州,也带秦溪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
出了京城,身边没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太上皇像是回到了没有当皇帝的日子,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偶尔御船停下时,他还会带着秦溪两人偷偷摸摸下船,在安全范围内走走看看。
太上皇看到乞丐还会丢几块碎银子,并不多,足够救急,丢完,他还得意地和秦溪说,他能分辨哪些乞丐是真乞丐,哪些是假的。
被他说准时,秦溪看他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太上皇心情好,还给她讲起自己年轻时在通州的所作所为。
不知道是不是心情太过放松,精神也好的缘故,小八出生了。
想着这些,太上皇长长叹了口气。
而那边,小八又开始哼唧,太上皇忙让宫人把他抱下去洗干净。
秦溪看着被抱出去的小八,一脸忧心,她不知道萧宴宁会不会喜欢小八。
太上皇一看她皱起的眉眼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于是道:“老三这个大老粗都很喜欢小八,别说小七了,这可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他哪会不喜欢。”
秦溪:“……”都说萧宴宁长了一张说话不好听的嘴,太上皇也不例外,安王要是大老粗,那整个大齐都找不出几个齐整的人了。
还有,她实在没看出安王喜欢小八,惧怕倒是有点。
她真怕太上皇再这样闲着没事就把小八往安王身边推,会让安王提不起娶妻生子的心。
小八太闹腾了,又小又软。
安王哄他还不如去打仗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小八也在通州安安稳稳长大了。
等来年冰雪融化,他跟着太上皇和秦太后一起坐船回京了。
小八那时都快一岁了,都认人了,因为时常和安王呆在一起,他看到安王没和他们一起上船,还在宫人怀里哭了。在通州,安王带他的时间比太上皇都多,听到他哭,心里格外不是滋味。如果不是情况特殊,他都想随船回京了。
御船都消失不见了,安王还站在码头没动。
许轻风看着安王忍不住劝道:“王爷要是喜欢孩子,不如生一个,要不然等王爷回京,八殿下恐怕都把王爷给忘了。”
安王被他一句话劝的什么心事都没了。
***
萧宴宁确认太上皇和秦太后等人回京的日期,亲自前往御码头相迎。
太上皇出京时是这么打算,等他再次回到京城,就住在离宫别苑。现在,因为有了小八,太上皇琢磨了又琢磨,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先住在景安宫。
萧宴宁还没见过小八呢,兄弟之间需要相处才能有感情。
小八一直在吵闹的环境中长大,到陌生地方一点也不害怕,睁着眼这望望那看看。
萧宴宁看着白白胖胖的他,眼中有些稀奇。
太上皇和秦太后相互看了眼,秦太后抿嘴笑道:“喜欢孩子?”
萧宴宁随口道:“还行,不讨厌他。”说罢这话,他伸手在小八脸颊上戳了戳,小八目光纯净地看着他,然后张着嘴要咬他的手指。
萧宴宁收回手,小八急了,正想哭,宫人忙用别的东西给他转移注意力,他立刻就不哭了。
萧宴宁看着这一幕,心想,脾气挺好,胆子也大。
一旁的秦太后见萧宴宁并没有体会到自己的意思,一脸无奈。
太上皇在则白了他一眼,心道,是假装体会不到吧。
萧宴宁则装作没看到秦太后和太上皇的表情,他心想,等梁靖回京,可以教小八武术,可以防身。
小八睡着后,萧宴宁才从景安宫离开。
等他走后,太上皇对着秦太后道:“看吧,我就说过他会喜欢小八的。要是平日,请过安早就走了,哪会留到现在。”
秦太后:“……”她觉得太上皇这话哪哪都对,又觉得哪哪都不对,真要说的话,太上皇这语气有点酸。
秦太后没有接话,她坐了一路的船,这回到了京城,自然要先好好休息,其他的事等她休息好再说。
小八周岁时,太上皇给起了个名字,叫萧宴知。
因为身份的缘故,小八一出生就是王爷,等他年满十六,就有自己的王府。
小八可以说是从小生活在蜜罐里。
当然,这也是表面现象,小八出生没多久,太上皇的生母就病逝了,当时就有流言说是小八命硬。
当时这个流言被太上皇压了下去,可太皇太后的死放在那里,有心人想要挑拨是非也很容易。
所以当宫里第一次有这样的流言时,萧宴宁在后宫找到传播流言者,直接来个杀鸡儆猴,在朝堂上,他对着百官火力全开,直接对着百官皮笑肉不笑道:“宴知是朕一母同胞的弟弟,才一岁多点的孩子,对付一个孩子要用这么脏的手段。要朕说有这样的嘴皮子,不如去边关看看能不能用嘴去杀敌,要是能把敌军将领给气死了,也是大功一件啊。”
萧宴宁嘲讽起人来根本不顾及别人死活,百官能怎么样,百官只能听着。
有心思者也不敢随便动了,皇帝都说了,再不消停,就把人搞到边关。
因为年岁相差有点大,小八可以说是被萧宴宁一手带大的。
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好,这要是放在其他皇帝身上也没什么,说不定还要被赞叹帝王兄弟情深。
放在萧宴宁身上,有人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大对头。
萧宴宁后宫无人,他没有子嗣,那小八未来有很大可能就是皇太弟。
作者有话说:
~
第199章
萧宴宁始终未立后成亲,这一举动在朝堂上引发了很微妙的反应。有的官员是忧心,有的官员表面不显,私下很高兴,恨不得烧香拜佛祈祷他终身不娶。
其实站在秦家的立场上来说,秦追包括跟随秦家的那些人自然希望萧宴宁能够成亲有自己的子嗣,这是人之常情。自古以来,皇家求江山永续,世族盼着门庭不衰。
只是相比较其他人,秦追哪怕心中有这些想法,他想让萧宴宁有子嗣最先想到的是巩固国本,然后附加自己的私心。
萧宴宁很早就考虑过,等他七老八十了,秦昭也垂垂老矣,秦家到时不知道是谁当家呢。在他死之前,他就选一个能明辨是非的继承人,到时也会尽量为秦家给安排好退路,至少不会秦家落到他这边人刚没了,那边就面临被抄家灭族的境地。
小八的出生完全在意料之外,到底是亲兄弟,萧宴宁对着秦追暗示了一番。话虽然没说的太明白,可萧宴宁相信以秦追的心性,应该很容易理解他的意思。
百官现在看萧宴宁拿小八当亲儿子养,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没人知道,可表面上大家都很高兴。
没办法,人心都是偏的。萧宴宁以前对待萧珩萧喻这些侄子也很好,但都是顺其自然的好,毕竟他们有自己的父母教导,而只需要陪他们玩一阵子。
小八不一样,这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太上皇和秦太后到底年纪大了些,小八这块只能他多操心。
一开始萧宴宁都不知道该怎么对小八,生怕他的态度轻了重了都会惹秦太后和太上皇心里不舒服。
后来见秦太后随他的便,萧宴宁就放开了养小八,可以说是把人养的很精细又很粗糙。
精细主要是体现在吃穿用上,粗糙则是很随小八的性子,好比萧宴宁从来不觉得小八在地上爬不好,也不阻止他抓个毛毛虫放在手里玩啊。当然,小八的一举一动都在宫人的眼皮子底下,安全第一。
只是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小八四岁那年寒冬,宫人一个疏忽,他落水了。
当时种种现象都在表明小八落水是意外,而且他身边的宫人发现情况不对立刻就把人给救上来,但萧宴宁根本不信这样的意外。他立刻命人细查,后来七转八拐就查到了杨太后身上,说是有人奉了杨太后之命,故意让小八走在滑溜溜的地面上,一个不小心就滑入水里了。
冬天水寒,小孩子落水身体容易留下病根。
杨太后听到所谓证词后脸都气青了,那宫人兜兜转转是她有点关系,但这事绝不是她干的。
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说,杨太后有很大嫌疑,毕竟小八要是出了什么事儿,那萧珩上位的可能性又大了些。
萧宴宁对萧珩等人的态度就和对待那些朝堂上的臣子一样,有错就罚,根本也不会顾及到谁的情面。他不喜欢冤枉人,所以就算线索一时断了,他也没放弃,还让人从各种角度继续挖继续查,最终宫里宫外用时两个月把几个宫里的人里里外外查了个透,最终也查清楚明白了,是有人贼心不死,想要一箭三雕。
小八落水,可以伤他的身。
小八身份特殊,出了事肯定会引起皇帝震怒,到时那些人就就引导萧宴宁往杨太后身上查,最好能牵扯到萧珩身上。要是能趁机废掉萧珩,也是一件好事。
查到这些之后,萧宴宁只做了一件事,他把慎王、宁阳高墙里一直在反应自身的瑞郡王、静王连同他们的子嗣都召入宫,当然其中也包括萧珩,然后当着他们的面,把所有涉及到此事里面的宫人全部给杖毙了。
萧宴宁不想知道,这余孽是康王留下的还是平王留下的,又或者是有什么人想趁机摸鱼、挑拨是非。
他就一个想法,只要有人敢对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动手,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萧宴宁的想法很简单,小八要是未来不成才,无法胜任皇帝之责,那是小八的无能,到时他自然要从旁择选。
但无论是谁,敢对小孩子动手,那就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