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富安道:“娘娘冷静,事有蹊跷,还请查明!否则十一殿下就算是去了也不安心啊!”
“狗奴才!”皇后狠狠甩了乐福安一巴掌,双目充斥着血丝,喝道:“轮得着你来教训本宫?!小十一是睡着了,他没死!给本宫宣太医!太医!!”
师离忱站在那儿,任由他们吵啊闹啊,都没什么反应。
他的视线只停在了小十一身上,脑袋昏昏沉沉,有些发晕。
小十一今年几岁?
喔。
再过三个月,就要满九岁了。
那个叽叽喳喳,喜欢跑来东宫找鲁班锁玩的小十一,再也睁不开眼睛了。
师离忱忽然觉得喘不上气,微微张唇,声音沙哑:“查。”
少年如从冰窟般浸出,散在空气中,飘着一股寒意。
“给孤查一查,查到了……”
“杀。”
*
皇后不信任师离忱,如今是草木皆兵。
皇帝以亲王礼厚葬了小十一,甚至于格外宽厚的让小十一以夭折的太子规格,让其在中宫多停灵七日。
以常规,非帝王驾崩太子夭折,是不能在宫中停灵。
七日。
可以查到的东西太多了。
首当其冲被查抄的是后宫嫔妃,皇后没放过任何一个妃子,她恨所有人,也恨所有有皇子的人。
在那些有子嗣的妃嫔宫中,查得格外仔细。
师离忱却从微末下手,身为皇后所点,照顾小十一的贴身女官,怎会如此放松警惕,被东宫的一个小宫女引走。
这偌大的宫中,宫女和太监是最多的,想做点手脚,串通点关系,还不简单吗?
乐福安在盆中净手,盆里是刚洗出的血水,查出的证据,共速,已经送到了师离忱面前。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一个人——
圈禁在宫外,在府中只能看着四方墙院的大皇子。
哈!
讽刺。
大皇子是先皇后所生,先皇后与如今的继后是血脉相连。
小十一一死,继后没了嫡子指望,要么再过继一位皇子,要么……扶持他重新走出府邸。
师离忱低着眼,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预要说些什么时,听到廊道传来咚咚咚奔跑的声音。
已长成少年模样的师朝旭,脸上全是泪痕,扑通一下跪在了师离忱面前,“太子哥哥,求您,求您救救我母妃!!”
第101章
一路疾走。
师朝旭哭得稀里哗啦,说话也颠三倒四,师离忱干脆把人拉起来,先往贵妃宫中赶去。
半道上,他总算从一直侍奉师朝旭的大宫女口中,得知了来龙去脉。
“自打十一皇子出事后,皇后娘娘便命人将我家娘娘宫中围了起来,御膳房的饭菜也只能送至门前,不许我家娘娘宫中有人外出。”
大宫女语速飞快,“谁知昨日夜里,有禁军听到响动,说是瞧见一道人影从娘娘殿中翻了出去。这简直是无稽之谈,门前被他们把守得如此严苛,哪里能有人能随意进出,荒谬!”
但皇后相信。
她不但信,甚至还在这等基础上大做文章,将贵妃宫中侍奉的一干人等都押解起来严刑拷问。
贵妃宫中如今乱做一团,也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师朝旭才有空子带着贴身宫婢溜出来求救。
大宫女原本口中还在叙述现场情形,无意间抬头,瞳孔骤然紧缩,声音陡然变了调,指向半空:“那……那……那里……”
师离忱随她指的方向看去,滚滚浓烟正冲天起,宫道上往来的宫人也注意到了,慌里慌张道:“不好,走水了!走水了!”
四处奔走提桶,“贵妃宫中走水了,快!快!”
师离忱预感不妙,顿时加快脚步。头也不回地吩咐道:“福安!你带上小八!孤先过去!”
*
火是从主殿燃起的。
殿门紧闭,无数宫人在殿前哀求,“贵妃娘娘,求您出来吧!”同时也不停用水去浇已经被烈焰包裹的窗。
火势燃得很快,以一种极为决绝的态度,将整个主殿都纳入范围,冲天也灼人。
师离忱赶到之时,见到的是在火焰前面色惨白的皇后,以及神情难看漠然的师明渊。
师明渊冷瞥一眼皇后,“朕念你丧子之痛,你这几日将后宫搅得天翻地覆,朕也不曾苛责。瞧你干的好事!”
“陛下息怒。”皇后摇摇欲坠,颓然跪地。
师离忱默默上前行礼,抬眼看望殿内,火势已然不可挽回,易燃的木材碰上火苗宛若流水知音,浇上去的水如同杯水车薪,毫无作用。
又见宫人们跪了一地。
乐贵妃……还在里面。师离忱转身夺过身旁路过太监手中的水桶,猛地一下从头往下浇过。
“师离忱!”却听一声怒喝。
师明渊注意到他的动作,眼底浮出一丝愠色,“给朕站在那儿,不许妄动。”
师离忱怔道:“可是乐娘娘……”
“她找死,那就让她死。”师明渊语调冷得似冬日的冰碴,一下一下地刺人,令道:“都不许去,既要自焚,便给朕烧个干净!”
难怪无人闯入殿中,难怪大火烧得这般快速……一切都是放任为止。
此时。
堪堪赶到的师朝旭,脱力地扶住门沿,他恰好听到皇帝所说的最后一句话,看着那大火燃烧,眼中满是惶恐茫然。
……
…………
火势未被浇灭,却被控制在了贵妃宫中的主殿范围,并未牵连到其他地方。皇后被罚禁足一月,宫人对此讳莫如深。
师离忱回去把湿透的衣裳换了,打算去把师朝旭接到东宫来,以免他总触景生情……
但先来的是大监。
大监道:“太子殿下安好。陛下唤您去御书房,有事相商。”
“……”
前脚刚发生件命案,师离忱不觉得这会儿过去有什么好事。
正如他所预料。
御书房。
大监送师离忱进去后,便候在殿外,关上了殿门。
殿内只有师明渊和师离忱二人。
“老八不是朕的血脉。”
师离忱听到上首传来这么一句话,乍然抬眸,“……什么?”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出错。
师明渊靠坐龙椅之上,神情毫无变化,审视地翻阅手中奏疏,无意解释更多只冷冷道:“照祖制,八皇子及其母族都该处死,但……现在朕把这个决定交给你。”
他眼皮抬起,半张面容藏在光影中,声音轻飘飘地荡在空气里。
诡谲中低沉阴森——“杀,或是放,都随你。”
静谧中。
隐藏着难以察觉的压迫感。师明渊身躯微微前倾,凝视着他的太子,眼底似一汪不可测的深渊。
他在等待一个答案。
足够满意的答案。
然。
只过片刻,他便听到太子道:“此事知情者无几,便不杀。知情者诸多,则杀无赦。”
“喔?”师明渊兴味道,“太子何解?”
师离忱道:“知情者诸多,此事不可瞒,挡不住流言蜚语,自要肃清根源,以保皇室威严。可若知情者无几,此事可藏。”
“儿臣已有十三年岁,八皇子与儿臣仅仅相差一岁,心智纯善无多余心思,况且宫中已培养他多年,何不再留几年,届时他也可为朝廷,江山出力。”
师明渊哼笑道:“你当真如此想?”
师离忱道:“是。”
师明渊道:“若他因乐贵妃之死,迁怒于你,生出野心,再过两年也无法做朝中栋梁,你又作何解?”
“儿臣会杀了他。”师离忱抬首,面无表情道:“父皇曾教过儿臣,不可与人太过亲近,不可留软肋,即便亲近也要留三分余地。儿臣以为三分太少,自留七分。”
师明渊指腹在书案上轻敲,“是吗?那么,你在贵妃宫中,又为何做出那般模样。”
“父皇,儿臣不只是太子。”师离忱开口。
少年嗓音已过变声,嗓音带着一股冷调在御书房响起,“在旁人眼中,儿臣也是八弟的兄长。贵妃宫中人多眼杂,儿臣自要做到兄长该做的,是为仁善。”
话音落下。
殿内沉默须臾。
倏地,师明渊含带笑意的声音传来,“不愧是朕一手栽培出来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