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223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刘阿四匆匆走出来抱拳道:“五少郎,里面砸得很零碎了,另外派了几个袍泽去逮粮铺掌柜,铺内有一座粮仓,存粮不少,要不要一把火烧了它?”

  王实赋闻言大惊,李钦载也吓了一跳,几乎不假思索地一脚踹过去,怒道:“你特么疯了?粮食这么金贵,你居然要烧了它?谁给你的勇气和阔气?”

  “小人失言,咳,小人的意思是,存粮不如分给城里的百姓……”

  李钦载瞥了他一眼,封建主义的摇篮里居然孵化出了一个革命者……

  王实赋立马道:“不可!打砸粮铺或有理由,但无偿分给百姓就不一样了,会被问罪的。”

  李钦载点头:“王别驾说得对,存粮搬回官仓打上封条,先查封了再说。”

  王实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了。

  部曲们忙着封存粮铺的时候,几名部曲押着一位中年男子走来。

  中年男子双臂被反剪,在部曲的压迫下不得不躬腰垂头往前走,一直押送到李钦载面前才停下。

  “五少郎,此人便是粮铺的掌柜,名叫张寸金。”部曲禀道。

  李钦载上下打量着张寸金,突然笑了:“名字不错,寸金难买寸光阴呐,张掌柜,有礼了。”

  张寸金努力抬起头来,又迅速低下去,道:“小人拜见李刺史。”

  “你认得我?”

  “李刺史上任并州刺史,您入城的当日,小人便知道了。”

  李钦载笑容渐敛,指了指粮铺道:“说正事,并州旱情严重,眼看要闹饥荒了,你的粮铺囤积粮食卖天价,意欲何为?存心打我这个刺史的脸吗?”

  张寸金面容苦涩地道:“小人怎敢冒犯刺史,但小人只是商人,商人低买高卖是行内的规矩,囤积粮食不过也是为了赚得几文纯利,再说,城内囤积粮食的可不止小人,所有的粮商都囤了,如今的并州城根本买不到粮食。”

  李钦载冷冷道:“你的意思是法不责众,我不该只揪着你一人不放,对吗?”

  “小人不敢,若李刺史不满小人所为,小人甘心受罚。”

  李钦载心中莫名冒出一股怒火:“甘心受罚之后呢?是继续囤粮还是联合粮商垄断粮市为难我?”

  张寸金貌似恭敬,但言语里却锋芒毕露:“大灾之年,百姓难以为继,商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士农工商皆是大唐子民,李刺史总归也要给我们商人一条活路吧?”

  李钦载沉默半晌,突然在他面前蹲下,直视着他的眼睛,缓缓道:“张寸金,大灾之年,囤粮居奇是大罪,受苦受难的百姓是大唐的子民,作为刺史,我必须要救。”

  “你们这些趁火打劫的商人,若敢继续囤粮抬价,置百姓于绝地,莫怪我对你们动刀了,这一次,我只给你一个警告,下一次,便让你的家人等着收尸吧。”

  张寸金愕然抬头,恰好与李钦载的眼神相触,见李钦载眼中杀意森森,张寸金不由一惊,脸色立马苍白起来。

  李钦载站起身,朝刘阿四挥了挥手,道:“着责张寸金十记军棍,阿四你亲自行刑,就在这大街上动手。”

  刘阿四痛快地应了,张寸金大惊失色,惶然道:“李刺史,小人知错了!求恕过小人这一回。”

  李钦载摇头:“知错就该承担犯错的后果,这个道理不需要我教你了吧?”

  话音落,刘阿四的军棍已狠狠落在张寸金的屁股上,张寸金是个养尊处优的商人,何曾受过如此痛苦,第一记军棍落下,张寸金发出凄厉的惨叫声,二话不说便晕了过去。

  刘阿四却不管那么多,按照李钦载的吩咐,仍然一记又一记地行刑。

  王实赋瞥了一眼昏迷过去的张寸金,苦笑道:“李刺史,这一次您可真把并州的天捅了个窟窿呀……”

  李钦载冷笑:“我捅的窟窿多了,不差这一个,王别驾,张寸金面对我这个刺史,说话还敢如此硬气,似乎另有所恃,他的背后有人吧?”

  王实赋垂头道:“下官不太清楚。”

  李钦载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道:“无妨,我自己去查便是。”

第303章 刺史也翻不了天

  掌柜张寸金被抬回了粮铺内,趴在门板上哀嚎不止。

  粮铺外面,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看到为富不仁的张寸金被打得只剩了半条命,百姓们顿时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李钦载环视四周,对百姓们的喝彩却毫不所动。

  心情很平静,李钦载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正义的化身,相反,他很讨厌“正义”“邪恶”这一类极端的字眼,就好像正义的人永远不会犯错,一旦犯错便是比坏人还坏的十恶不赦之徒。

  凭啥?大家都是人,凭啥把我捧成圣人?

  别人给自己强行立下的人设,像道德枷锁一样束缚一生。好人一旦犯了错,比坏人更不可原谅,难怪世上的好人那么少,风险太大,没人敢当。

  李钦载更喜欢喜怒无常,行事亦正亦邪的人生态度,只有自己,才能定义自己。

  “粮仓里提取一斗来,给刚才那位老人家,莫让他的孙儿饿着了。其余的粮食搬回官仓封存。”

  “王别驾,劳烦你出面,以我的名义请并州大小粮商赴宴,本官初来乍到,总要拜会一下各位地头蛇。”

  李钦载扔下这句话后扭头便走。

  王实赋应是,躬身目送李钦载离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长街的尽头,王实赋才缓缓直起身,眼神里闪烁复杂的光芒。

  ……

  韩国夫人府邸。

  李钦载前脚严惩张寸金,后脚便有人飞快向韩国夫人报信。

  韩国夫人慵懒地坐在堂内,一双修长紧致的美腿从裙摆下伸出来,那妙曼的曲线,白皙的肤色,还有那动人心魄的惫懒风情,看得报信的人忍不住暗暗吞口水。

  “当街责罚张寸金?呵,倒真像是他能干出来的事儿。”韩国夫人掩嘴咯咯直笑。

  报信的是一名青衣下人,闻言低声道:“张寸金被打得很惨,听说丢了半条命,抬回家中后便发起了高烧,不知是吓的还是气的……”

  韩国夫人嘴角一勾,讥诮地道:“不中用的东西,几记军棍都扛不住,还想着趁大灾发家。”

  下人继续道:“李刺史责罚过后,让王实赋出面,请并州城所有的粮商赴宴,李刺史要亲自招待。”

  韩国夫人黛眉一挑,颇为意外地道:“所有的粮商?这小子……该不会把并州粮商一锅端了吧?”

  下人也一愣:“应该……不至于吧?那也未免太胡闹了,他不想想后果的吗?”

  韩国夫人咯咯笑道:“英国公的孙儿,自己也争气,不但与天子私交莫逆,而且还靠本事封了县伯之爵,不仅投胎投得好,老天爷还赏了他一肚子本事,这样的人,纵把天捅出了窟窿,他也能安然无恙。”

  下人迟疑道:“夫人,并州几大粮商都得了消息,皆欲请教夫人,李刺史的夜宴是否该去。”

  韩国夫人眉目不动,淡淡地道:“去呗,他还真敢杀了所有粮商不成?粮食在咱们自己手上,怕他抢吗?胡闹也该有个分寸,若再敢拿粮商做文章,就该承受咱们的反击了。”

  “这里是并州,不是长安,没有天子袒护他,也没有三朝功勋的祖父可倚靠,当了官儿,封了爵,终归还是一个纨绔子弟。纵是刺史,在并州这座城里也翻不了天。”

  下人恭敬应是,正要告退离开,突然被韩国夫人叫住。

  媚眼如丝地盯着下人,韩国夫人一手抚上自己裸露在裙摆外面的美腿,魅惑地道:“我的腿好看么?”

  下人一惊,急忙跪地道:“小人该死,夫人饶命!”

  韩国夫人咯咯笑了几声,嗔道:“有色心没色胆,难怪只是个下人,成不了事。去吧,下次眼睛可莫乱瞟了,会丢了命的。”

  下人后背渗出一层冷汗,战战兢兢地退出了前堂。

  韩国夫人独坐在堂内,幽幽地叹了口气,纤细的手指掠过美腿上的每一寸肌肤,肌肤的毛孔仿佛被唤醒了一般,莫名浮起一层勾人心魄的红润。

  孤芳自赏,恰如幽兰。本可托付终生的男人,却被妹妹登了先,不敢抢,争不过。这一生,便如此罢了。

  拢了拢滑落肩头的衣裳,韩国夫人拍了拍掌,一名武士闪身出现在堂外,恭敬地抱拳。

  韩国夫人恢复了慵懒的模样,像一只晒太阳的波斯猫,说的话却如利箭穿心。

  “刚才从我这里离开的下人,抠了他一双眼珠子。”

  武士沉默抱拳,转身离去。

  ……

  李钦载又离开并州城了。

  这一次的理由不是围猎,奏疏递进长安城没多久,很快便有了回复。

  三天后,一支万人骑队出现在并州城外,离城门十里外扎下营盘。

  一名披甲将军骑马入城,李钦载在刺史府接见了他,很快便跟着这名将军出了城。

  片刻不敢耽误,李钦载当即下令开赴定襄县,上次李钦载围猎,临时驻留的乡村便属于定襄县。

  万人骑队按照李钦载的命令除去了甲胄,放下了兵器,只带了铁铲锄头铁耙等工具。

  来到那个乡村后,李钦载当即下令开始挖沟渠,并派出了几拨斥候骑马探听附近乡村。

  将士们奋力挖渠之时,李钦载已综合了斥候们回报的信息,画出了一份地图,然后缓缓地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直线,直线又分出许多分叉的支线。

  这条直线的尽头,便是并州附近的汾河。

  所有的计划都列在图纸里,李钦载要主持一项大工程,从汾河引来河水,通过四通八达的沟渠,河水将流经定襄县内所有的乡村。

  算了算距离,要从汾河引来河水,沟渠至少要挖十里,工程量非常大。

  万人骑队来到乡村后,在将军的命令下纷纷下马,二话不说抄起工具便干活。

  村子里的农户被吓到了。

  一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杀来,谁能不憷?

  上次与李钦载聊过的老人颤巍巍地走出来,胆战心惊地道:“这位贵人……”

  李钦载搁下正在画图纸的笔,微笑道:“老人家,又见面了。”

  老人战战兢兢地指了指热火朝天的工地,忐忑地道:“贵人客气了,不知这些将士……”

  李钦载笑道:“帮你们挖沟渠,今年的旱情或许来不及了,但明年若还有旱灾,我敢保证你们和附近的村子都不会受影响,老人家觉得如何?”

第304章 千秋功德

  动用军队给百姓挖渠引水,是李钦载从前世学来的经验。

  虽说唐朝的军队根本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他们是属于大唐天子的军队,更不会承认自己是人民子弟兵,但李钦载仍然以军令的形式下令,将一支军队变成劳动力,投放到民间。

  救灾之时,每一个劳动力都是珍贵的。

  农户们看着这支如狼似虎的军队未着甲胄,抄着各种工具二话不说开始挖渠,惊呆过后,顿时对李钦载感恩戴德。

  年长的老人拉着他的手,一边流泪一边絮絮叨叨述说感激之情,村里的青壮们也迅速加入了挖渠的队伍。

  妇孺们也没闲着,纷纷上山采集野菜,每家每户献出仅存的一点野味,与野菜一起熬成浓浓的肉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2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